这边李世民已经身着战甲,身披战袍,战马也已经准备好,就等着发兵讨贼。
此刻他脸上喜气洋洋,因为他知道等这次战胜归来,自己就会入主东宫,或许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天子坐明堂。
长孙无垢贴心的给李世民捋好战袍,从后面抱住他。
“二郎,此去你一定要小心啊。”
李世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信心十足的说道。
“放心吧观音婢,等你二郎这次回来,你就是太子妃了!”
李世民现在非常有信心。
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这次计划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经过几天几夜安排好的,绝对不会出问题!
大哥啊大哥,终究还是我胜你一筹,这天下之主的位置,只能我替你坐了!
长孙无垢在后面默默叹气,其实她在意的根本不是什么太子妃的名头,只要自己的二郎平平安安就好。
准备好的李世民来到军营,进行开拔前的鼓舞士气。
他大手一挥。
“兄弟们,逆贼当道,扰我大唐江山,让百姓不得安宁,今天我们就去……”
正说得起劲,一小兵突然冲进来。
“报——!”
“禀报秦王殿下,安陆郡王带着杨文干已经面圣,如今正在皇上面前,皇上下令取消征讨!”
听到这话的李世民瞬间脸色难看,表情惊疑不定。
“杨文干不怕死吗?史江放是怎么办的事!”
“安陆郡王?就是李建成的那个次子?他来干什么?”
……
在李渊这边。
李承道已经从记忆中得知,由于自己是太子的儿子,所以李渊平时非常喜欢自己,经常叫自己去皇宫陪他下棋逛园子。
李渊此时看到李承道也是十分惊喜。
“哎哟道儿,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舍得来看你皇爷爷了?”
李承道面带笑容,走到李渊的面前,不过他已经把身上的帝王威势完全给收了起来,不然一不小心就能把这老头子吓出心脏病。
“皇爷爷,孙儿本来是准备来看您的,可是孙儿听说您抓了我父王,所以现在孙儿是来看我父王的。”
此话一出,李渊脸上的笑容瞬间一顿,看向李承道的表情有些尴尬。
“咳咳,道儿啊,你这是在怪你皇爷爷吗,有些事情啊你还太小,你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承道摇摇头,神态自若不卑不亢。
“孙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有人诬陷我父王造反?皇爷爷您相信我父亲会造反吗?”
听到李承道的话,李渊显得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李承道竟然会说出此番话,这听着完全不像一个稚嫩少年该有的语气。
“皇爷爷当然不相信你父王会造反,不过你父王的人现在发动了兵变,皇爷爷总得搞清楚对不对?”
李承道笑了笑,接下来就到扭转整个局势的时候了。
“皇爷爷,杨都督根本没发生兵变,而是别有用心之人散布谣言,孙儿这几日就在庆州游玩,根本没有兵变这回事。”
不给李渊说话的机会,李承道又继续补充道。
“孙儿把杨文干给您带过来了,若皇爷爷不信,可以亲自问他。”
等李承道说完,李渊都愣住了,他看着李承道表情惊讶。
怎么感觉自己自己的这个孙儿好像变了?
如此流利的一段话怎么会从一个小孩子口中说出,而且还是如此的天衣无缝,让自己有种不得不信的感觉。
毕竟是皇帝,李渊虽然心中惊讶,不过表面还是如常。
“哦?道儿你说得可是真话?这杨文干真的来了?”
李承道微笑不说话,拍了拍手。
这时杨文干从外面小跑进来,跪到李渊的面前。
“臣杨文干,叩见皇上!”
看到真的是杨文干,不知怎的,李渊忽然感觉心头一松。
他表情严肃的对杨文干问道。
“杨文干,朕听闻你要发起兵变来攻打朕,这到底是怎么一会事!”
杨文干听到皇上这话,吓得一激灵,不慌他并没有慌张,因为在路上的时候李承道就已经交代好怎么说了。
“启禀皇上,兵变之事纯属有人造谣诬陷!请听臣细细道来!”
“昨天臣收到太子送来的物资,那只是太子宽慰臣守城有功,所以嘉奖臣的,结果却被有心之人诬陷,说这是太子意图谋反的证据,这纯属无稽之谈啊,臣这里还有太子给臣的亲笔信,皇上可以看看。”
刘公公迅速把信呈了上去。
此信正是李承道让李建成写好交给自己的那封信,里面的内容全是杨文干上面所说的那样。
而且信中还着重强调了,要永远效忠皇上,这也就说明太子表达的意思是,杨文干是皇上李渊的兵,而不是太子李建成的兵,此为忠君。
李渊看了信之后果然是龙颜大悦,这事他已经相信了一半。
“刘公公,你去把太子给朕叫过来,朕要让他们当面对峙。”
“遵旨!”
刘公公走后,李渊看了看李承道,李承道神态自若,然后李渊又看向杨文干。
“杨文干,你还没给朕解释兵变是怎么回事呢!”
杨文干听了不敢有迟疑,把李承道交代的话一五一十的说出。
“皇上明鉴,臣听到太子被诬陷禁足之后,臣心中焦急,准备来觐见皇上解释清楚。”
“可就这个时候,副都督史江放却大肆宣扬臣要兵变,着实是把臣惊的不行,臣觉得事情不对,就把史江放抓了起来,结果一审问还真审出了些东西!”
一听这李渊顿时来了兴趣,他连忙问道。
“你审出了什么?”
这时杨文干却是把头叩在地上,不敢抬头。
“臣,不敢说!”
李渊一看这状况,心中已然有了猜想,不禁有些怒意。
“朕让你说你就说!”
杨文干还是没有抬起头。
“皇上,此人势力庞大,不是臣可以得罪的,臣把史江放给您带过来了,您亲自审问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