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小南同志,你好,我是梁杰。你来了,办公室终于不是和尚庙了。”

随着他话音落下,办公室内笑声渐起,严肃的气氛一扫而尽。

梁杰是办公室里最年轻的,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带着黑框眼镜,皮肤很白,笑起来时,脸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看上去很好相处。

“梁哥,你好。”李小南礼貌道。

梁杰摸着下巴,对李小南道:“你都叫梁哥了,那得给你好好介绍一下。”

“坐你对面的是邵哥,邵全。”

邵全朝她点头示意,李小南赶忙道:“邵哥好。”

在梁杰的殷勤介绍下,李小南顺利把人认全。

办公室算上她一共五个人,单独坐在门口,略微有些秃顶的中年男人,是办公室老大哥,副调研员韩建国。

梁杰对面坐着的是张行止,不到四十岁,主任科员。

李小南一一招呼,礼貌又客气。

两世为人,她不会因为自己是高材生,就目中无人。

这里是省委组织部,能进来的,无疑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

在这里,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放下高傲,虚心学习。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到了五月份,李小南来到组织部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一个月中,她飞速成长,逐渐适应了组织部的工作节奏。

对于写材料,渐渐找回感觉,越发得心应手。

她的上手速度,令办公室众人震惊,嘴上时常念叨,高材生就是不一般之类的话。

听得李小南汗颜,她不过是吃了两辈子的红利,有了后世成功经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除工作外,这一个月里,她和大佬的友情突飞猛进。

一方面,他们都在省委工作,中午吃饭的时候总能见到。另一方面,周青柏被分去综合科,也整天与材料为伍,两人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工作性质类似,自然有更多共同语言,观点互相借鉴,辩证讨论,开拓思路。

说到这,李小南不得不感慨,人家在未来能走到那一步,也不是等闲之辈。

周青柏的很多观点,就算放在后世,也丝毫不落伍,十分有前瞻性。

这点,李小南必须承认,自己不如他。

但她也不灰心,省委组织部是培养干部的摇篮,她相信,经过组工工作的历练,自己不会比任何人差。

“小李,赵主任让你过去。”王春山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李小南赶忙应道:“好的,主任。”

挂断电话后,李小南不敢耽搁,快步走了出去。

这还是入职以来,第一次被赵主任找。

赵清风办公室门没关,李小南象征性的敲了两下,直接问道:“主任,您找我?”

赵主任把手里的文件放下,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小李,把门带上,你坐。”

“好的,主任。”

见她有些紧张,赵主任用温和的语气问道:“怎么样,来了一个月,各方面还习惯吗?”

李小南如实道:“刚开始工作千头万绪,捋不清重点,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本职工作。”

不明白领导为何会突然关心她,但还是实话实说。

“你能这么快上手,说明用心了,看了你写的那篇《以人才引擎,赋能经济高速发展》,其中经济高速发展部分,海洁部长很感兴趣。

围绕这点,详细展开,再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一下,形成报告,下班前交给我。”

他顿了顿,继续道:“海洁部长很欣赏你,好好表现。”

闻言,李小南真是受宠若惊。

虽然没见过海洁部长本人,但一直听着她的传说。

组织部唯一的女部长,也是常务副部长,正厅级领导,分管办公室、政研室、干部一、二、三处,真正的大权在握。

被这样的人欣赏,她很难不心神荡漾。

当即决定绞尽脑汁,争取写出让海洁部长眼前一亮的文章来。

坐在工位上,李小南理顺了一下思路,着手开写。

她本身就是学经济出身,加上超前的眼光,马上就海河省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满分答卷。

以海州市为核心,引导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强调城市间、城乡间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和一体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区域共赢。

改革开放后,各地都在谋发展,以至于出现了某个城市成功,其他地方盲目模仿,同质化竞争严重。

这不是海河省一家的问题,全国范围内,此类问题屡见不鲜。

这也是李小南将这个问题单拎出来的原因。

时不我待啊!

经济发展就是一步快,步步快。

洋洋洒洒写了三页,修修改改之后,又誊抄一遍,才交给了赵清风。

“放着就行,小李你先出去吧。”

见稿子这么快交上来,赵清风有些黑脸。他反复强调是给海洁部长看的,还这么草率,年轻人啊!

赵清风皱着眉,拿起李小南的稿件读了起来。

嗯?

赵清风越读越认真,越看越仔细,有些地方甚至反复研读。

尽管他对经济领域研究不多,但也能看出,李小南所指的问题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怪不得能被海洁部长看中,确实有点东西。

他不再耽搁,直接将稿件送了过去。

周海洁看着手里稿子,挑眉问道:“怎么样?”

赵清风一时没弄明白,周海洁问的是人还是稿子,模棱两可的回:“李小南同志虽是新人,但文笔老练,看待问题眼光独特,文章也十分务实。”

周海洁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既然是人才就要好好培养,她沉吟片刻,像是想到了什么,直接道:“干部三处要下午考核,人手不足,让李小南、梁杰过去帮忙。”

“好的,部长。”赵清风点头。

每年这时候都要下去考核,全省范围内高校共计66所,仅靠干部三处,根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任务。

借人他并不意外,只要不从政研室往外调人,别的都好说,但李小南……

“部长,李小南刚工作一个月,跟着去考核,是不是……”

周海洁抬眸,将手中的笔放下,郑重其事道:“我知道你有顾虑,正因为是年轻人,才更要出去长见识。

都是从年轻过来的,老同志们带一带,推一把,年轻人才能更快的成熟起来。

何况,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带队,不会有问题的。”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