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战火越烧越旺,下一步就要殃及到自己,冯建林吓得落荒而逃:“我先走了,就请了一会儿假,还得上班呢。”
冯建林的离开让梁春更来气,这个怂男人就是这样,在老婆面前支楞不起来,在老娘面前又不敢造次,每次两个女人吵架,他要么和稀泥,要么就是三十六计逃为上策,先把自己择干净,徒留两个女人在窝里斗。
冯建林走后,梁春不客气地对刘素云说道:“让孩子喝面糊,亏你想得出来,生不起就别生,生出来让他喝面糊,去农村上学,长大了让他干什么?像他爹一样没出息去工厂三班倒吗?我宁可不生也不做这种不负责任的父母!”
“你别指桑骂槐,谁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刘素云怒目圆睁,“我和你公公再没本事,也养大了三个孩子,娶了两房儿媳妇,还帮你们在城里买了房,怎么就不负责任了?我们一辈子省吃俭用,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你们,怎么到你跟前就落不着一点好……”
说到这里,刘素云感到委屈极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也有些哽咽。
她想不通,自己和老伴掏心掏肺,到梁春这里竟然成了不负责任的父母。
梁春突然感到很无趣,孩子还没生出来,争论由谁带奶粉钱从哪里出有意思吗?
反正子宫长在她身上,只要她不愿意生,刘素云又能拿她怎么样?
从心里来讲,梁春觉得刘素云这个婆婆并没有多坏,她只是有些重男轻女,把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当成人生信条。
这么说好像也不太对,刘素云只是“轻”她梁春生的女儿,对自己生的大女儿冯建玲那可是一点都不“轻”。
梁春在心里苦笑,大概率还是因为刘素云不喜欢她吧,所以才会连带着不喜欢她生的女儿。
这两年,刘素云也没少催生,她从来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放在心上,为啥今天就忍不了了呢?
弄得谁的心里都不痛快,何苦?
这样想着,梁春心里的火平息了不少,默默地进了房间。算是主动结束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坐在卧室的床上,梁春想到以后还要继续过着跟刘素云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心里就有些后悔。
早知这样,当初就不该心软同意让刘素云住进来。
本来他们一家三口过得好好的,虽然不富裕,但也算平静和谐。
可是,这点平静和谐却被公公的突然去世给打乱了。
去年公公去世后,冯建林提出要把刘素云接过来一起生活。
当时梁春是不同意的,说他们两室一厅总共六十多平米的小房子,女儿冯薇都十岁了,已经进了青春期,他再把老娘接来,住哪?
而且,梁春还把当年刘素云没来伺候她坐月子帮忙带孩子的事搬出来跟冯建林对抗:“你妈不是稀罕冯建树的那俩孙子吗?年轻的时候给人家鞠躬尽瘁当免费保姆,老了想来我这里养老,没门!”
提到这事,冯建林就有些气短,凭心而论,他也觉得父母确实偏心他弟冯建树,对他家的那两个大孙子稀罕得不得了,对他家薇薇就像温吞吞的白开水,虽然算不上冷漠,但跟热情远沾不上边。
可刘素云毕竟是他的亲妈,含辛茹苦养大他们姐弟三人,姐姐冯建芬嫁到了市里,刘素云跟小儿媳又不和,如今老父亲突然离世,他作为长子,赡养和抚慰母亲责无旁贷。
面对翻旧账的妻子,冯建林挖空心思替刘素云找补:“在这一点上我妈确实做得不够到位,可她年纪那么大了,我爸突然去世,她又受了那么大的打击,你就别跟她计较了,再怎么着她也养大了我,还帮我们在城里买了房。当年咱俩结婚的时候,房款她可是出了一大半呢,她再怎么偏心老二,也不过是出点力花点小钱。现在不养她,我心里过不去这个坎,我相信你也做不出来这种事……”
梁春本来就不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这下被冯建林一戴高帽,竟然有点理屈词穷。
因为,当年二老拿钱给他们买房是事实,虽然只是个老破小,但也掏空了老两口的积蓄。
她要是老揪着那点事不放,也确实有点不占理。
看梁春有点松动,冯建林赶紧趁热打铁:“老婆,我以后一定好好干,多加班,少消费,咱再攒两年,到时候再借一些,换个大房子。”
梁春没好气地说:“你说得轻巧,现在房子就这么大,你说吧,你妈来了怎么安排?”
冯建林抓耳挠腮地想了几分钟,最后给出了答案。
让女儿冯薇搬进他们的主卧,把次卧让给刘素云住。
本来他想让冯薇跟奶奶挤一挤的,可想到刘素云入睡后打得震天响的呼噜,他就又改变了主意。
他担心住在一起休息不好会影响到冯薇的成绩。
可是这样一来,两人正常的夫妻生活就被影响了。
这一点梁春倒还可以忍受,毕竟没这事又死不了,真忍不住了还可以去外面开房解决。
可面对刘素云日日耳提面命的催生,她真的是有点忍受不了。
门外,刘素云抹了一把泪,坐在沙发上愣了几分钟,然后转身进了厨房。
不一会儿,梁春就听见从厨房里传来的剁饺子馅的声音。
这是惯例,每到周末,刘素云就要做一顿包子或饺子给一家人改善生活。
约摸着刘素云盘成了饺子馅,没等她叫,梁春主动进了厨房帮忙包饺子。
吵架归吵架,生活还得继续,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婆媳,只要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还是得各自收了锋芒往前看。
这个道理她懂。
婆媳俩默默地包着饺子,各自想着心事。
刘素云突然开了口:“你也别嫌我唠叨,我还是觉得再生一个孩子好,不就是房子不够住吗?只要你愿意生,那都不是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