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须弥山巅,罡风猎猎卷动云霞,却在离二圣丈许之地化作绕指柔。准提道人指尖捻着那片万古不凋的菩提叶,叶纹如星河运转,轻轻一抛便悬于半空。刹那间叶面上水光潋滟,紫霄宫内的檀香仿佛顺着光影漫了过来——鸿钧道祖的蒲团旁,三清身影各据一方,元始天尊的云纹道袍泛着凛冽寒光,通天教主座下的诛仙剑阵虚影若隐若现,老子闭目捻须的模样里藏着不动声色的权衡。

“师兄你看。”准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指尖点向叶上画面。只见通天教主猛地扬手,那只白玉茶杯撞在青玉案上,碎成八瓣的瞬间,茶水溅起的水珠里竟映出截教万仙来朝的盛景,却又在下一瞬被元始天尊冷哼声震得支离破碎。

接引道人转动念珠的手微微一顿,紫檀木珠子相击的脆响里,他眉心那点白毫光骤然亮起,如同一轮微型佛日。“三清同出鸿钧门下,却因道统之争形同水火。”他望着叶上光影,语气平静如深潭,“紫霄宫议事本为共商封神大局,如今倒成了他们较力的场域,这便是我西方教的机缘。”

话音未落,菩提叶上的画面突然剧烈扭曲,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揉皱的锦缎。通天教主怒容初现的脸变得模糊,唯有那声“尔等阐教,也配妄议封神?”的怒喝穿透光影,带着诛仙剑的锋芒。准提道人眼疾手快,左手捏“观”字诀,右手并指如剑,在虚空划出三道金色符印。叶面上的涟漪渐渐平复,恰好映出元始天尊拂袖离去的背影,玄色道袖摆动间,一片丹书悄然滑落,书页上“昆仑山”三个古篆字被七彩虹光裹着,竟透出几分刻意显露的意味。

“有意思。”准提道人眼露精光,指尖在菩提叶上轻轻一点,那丹书虚影便放大数倍,连纸页边缘的流云纹都清晰可见,“元始天尊素来谨慎,怎会轻易露此破绽?”他沉吟片刻,忽然笑了,“是了,封神榜需有应劫之人,他这是在引我们注意东土灵根。”

接引道人捻珠的动作停了,十二颗念珠悬在掌心,每颗珠子里都映出一方西方贫瘠的水土。“东土钟灵毓秀,确有能担此大任者。”他抬眼望向东方,那里的气运如巨龙盘绕,“若能将其引入西方,既能解封神之劫,又能为我教增无量功德,实乃两全之策。”

准提道人闻言,屈指一弹。指尖那粒流转着七彩佛光的舍利子骤然飞起,化作一道流光冲破云层,朝着东土方向疾驰而去。穿过三山五岳,越过江河湖海,最终落在陈塘关总兵李靖府的莲池里。“噗”的一声轻响,舍利子沉入池底,刹那间,满池清水泛起层层金色涟漪,池中的莲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绽放,馨香弥漫了整个府邸,连空气中都多了几分神圣祥和之气。

接引道人望着那道消失在天际的流光,缓缓取出十二品莲台。莲台悬浮于半空,十二片莲瓣如玉石雕琢,每一片上都闪烁着佛家真言。他屈指在莲台上轻轻一点,莲瓣上的真言褪去,浮现出“阐教有缺,截教当兴”八个大字,字迹金光闪闪,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命玄机。

“三清皆是混元大罗金仙,道行深不可测,我等不可明面上插手封神之事,以免引火烧身。”接引道人望着莲台上的八个字,语气凝重,“此乃顺应天命之举,让东土自行演化,我等只需静观其变,伺机而动。”说罢,他将十二品莲台轻轻一推,莲台便如一叶扁舟,缓缓沉入云海之中,顺着云涛漂向东海,消失在茫茫天际。

须弥山巅,二圣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与期待。西方教的兴盛之机,或许便藏在这东土的风云变幻之中。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