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汉东的冰雪在初春的暖阳里渐渐消融,融化的雪水顺着公安厅大楼的屋檐滴落,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水洼,映着湛蓝的天空。祁同伟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手指在触控屏上滑动,全省的治安数据、案件动态、警力分布在屏幕上实时跳动,数据流汇成的光带在他脸上明明灭灭。

“祁厅,现场会的流程再顺一遍?”技术科张科长拿着平板电脑走来,语气里带着一丝紧张。中央“科技强警”现场会三天后就要召开,来自全国的公安系统代表会齐聚汉东,检验他们半年来的信息化建设成果,这是祁同伟压在心头的大事。

“重点过一遍‘禁毒大数据中心’的演示环节。”他顿了顿,看向张科长,“别搞花架子,咱们是公安,不是搞噱头的,要让代表们看到真东西。”祁同伟指着屏幕上闪烁的红点,“这些是系统预警的高风险物流线路,要讲清楚数据模型的原理,还有实际破案的案例,用事实说话。”

“明白!”张科长连连点头,调出准备好的演示视频,“我们加了三个真实案例的视频解说,都是靠系统破获的大案,其中‘眼镜蛇’贩毒网络那个案子,还找了李队他们录了现场抓捕的片段,特别有冲击力。”

祁同伟看着视频里干警们雪地突袭的画面,李建国左臂的伤疤在镜头里一闪而过,动作却干脆利落。他心里一阵暖意,这场面会,不仅是展示技术,更是展示汉东公安的精气神。

“程度,代表们的接待安排好了吗?”祁同伟转身问刚进来的程度,“住宿、交通、安保,都要细致,不能出岔子。尤其是中央领导和公安部的同志,行程要反复核对。”

“早安排妥了!安保由特警支队负责,全程闭环;对了祁厅,高书记刚才打电话,说田书记想在现场会期间‘旁听’,问咱们方便不方便。我还特意让食堂准备了汉东特色菜,既有档次又接地气。”程度递过一份行程表,“住宿定在省委招待所,离会场近;”

祁同伟挑眉。让办公室给他留个前排位置,最好离演示屏近点,让他好好看看,咱们的信息化建设是不是‘花架子’。他冷笑一声:“方便,当然方便。田国富这时候要“旁听”,显然是想找问题。”

3号院的书房里,高育良正对着地图研究现场会的路线。祁同伟推门进来时,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这几个路段人流密集,要加派警力疏导,别让代表们在路上耽误时间。另外,会场的备用电源要检查好,万一断电就麻烦了。”

“都安排好了,特警支队和电力公司联合查过三次,备用发电机随时待命。”祁同伟坐在对面,端起高育良递来的热茶,“老师,田国富想来旁听,您说他会不会在现场搞小动作?”

“搞小动作也不怕。反而他要是乱说话,陈书记第一个不答应——现场会是中央定的,他敢在这时候添乱,就是不给中央面子。”高育良放下放大镜,眼神锐利,“你们的系统经得起查,案例都是真实的,数据都是公开的,他挑不出毛病。”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不过还是要小心,让技术科准备好所有数据的原始备份,万一有人质疑,随时能调出来佐证。”

祁同伟点头。他知道老师的意思,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场现场会不仅是他的“答卷”,也是汉东政法系统在陈建国任上的第一次“亮相”,必须完美。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祁辰发来的消息:“哥,现场会的技术保障团队我派过去了,都是公司最好的工程师,低调待在后台,有技术问题随时支援,不用对外说。”

祁同伟心里一暖,回复道:“谢谢你,小辰。我们准备得很充分,别担心。代我问爸妈好,忙完这阵我就回家。”

放下手机,他看着窗外抽芽的梧桐枝,嫩绿的新芽在阳光下透着生机。这场仗,他不仅要打赢,还要打得漂亮。

现场会当天,公安厅大院里彩旗飘扬,来自全国的公安代表们穿着各色警服,在引导员的带领下参观展区。祁同伟穿着笔挺的警服,胸前的警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正给公安部领导介绍“智能预警系统”:“您看这个红色预警,系统通过分析前科人员活动轨迹、通讯记录、消费数据,提前三天预警了这起潜在的聚众斗殴,我们的民警提前介入,把冲突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领导看着屏幕上的预警记录和处置结果,频频点头:“好!汉东的经验值得推广!真正做到了‘预防为主’,比事后破案更有价值。”

田国富站在人群后,脸色有些难看。他提前找了几个“懂技术”的人,想在系统里挑点漏洞,却发现数据扎实、逻辑严密,连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没找到。尤其是听到代表们对“禁毒大数据中心”的赞叹,他更是攥紧了拳头——这些成果,本该是沙瑞金在任时“反腐风暴”的“战利品”,现在却成了祁同伟的政绩。

演示环节,李建国穿着警服走上台,左臂的伤疤在聚光灯下格外醒目。他举起平板电脑,声音洪亮:“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们用大数据破获的案子……”他讲得条理清晰,从系统预警到蹲点抓捕,从固定证据到审讯突破,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实战的扎实。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代表拿出手机录像。

祁同伟站在侧台,看着李建国自信的样子,心里百感交集。这个差点被诬陷打倒的缉毒英雄,终于在阳光下证明了自己。这才是他想要的公安队伍——有血性、有本事、有尊严。

中午的座谈会上,陈建国看着满桌的赞誉,笑着对祁同伟说:“同伟同志,你们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不仅展示了汉东的水平,也给全国的‘科技强警’带了个好头。”他转头对公安部领导说,“我看汉东的经验可以在全国推广,让科技成为公安干警的‘千里眼’‘顺风耳’。”

领导连连赞同:“陈书记说得对!回去后我们就研究推广方案,让汉东的经验开花结果。”

田国富坐在角落,几次想开口说些“提醒”的话,都被陈建国的话堵了回去,只能尴尬地喝着茶。他知道,自己这一次,又输了。

现场会结束后,祁同伟在大院里送别代表,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给警服镀上一层金边。好几个省的同行都来问我们要系统方案呢!李建国和干警们围过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祁厅,咱们火了!”

“这只是开始。咱们要练强本事,才能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他看着大家,语气郑重,“记住,技术是工具,人才是根本。接下来咱们要优化系统,让它更接地气,更能帮基层干警干活。”祁同伟笑着说,“科技强警不是终点,是新起点。”

干警们齐声应和,声音在夕阳下格外响亮。

回到办公室,祁同伟刚坐下,高育良就打来了电话,语气里带着笑意:“听说现场会开得很成功?陈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表扬你了,说你‘实干有担当’。”

“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祁同伟心里暖暖的,“老师,接下来我们想把信息化平台向基层派出所延伸,让社区民警也能用起来,您觉得怎么样?”

“好主意!需要政法口协调的,随时找我。”高育良的声音里带着赞许,“基层是根,把根扎牢了,公安工作才能枝繁叶茂。”

挂了电话,祁同伟走到窗前。他拿出手机,翻到孤鹰岭那天的照片——灰暗的小屋,架着的狙,侯亮平正义凛然的身影。初春的晚风带着暖意,吹动了窗外的梧桐新叶。那时的他,以为人生已经走到尽头,却没想到会有今天。

所谓“胜天半子”,原来不是和命运死磕,而是在绝境里不放弃,在风雨中向前走,用实干和坚守,为自己挣出一条生路,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天。

手机响了,是母亲发来的视频,父亲在院子里种果树,母亲举着手机说:“小伟,你弟寄的果树苗到了,你爸说等你回来一起种,说是西北的品种,结的果子甜着呢!”

祁同伟笑着点头:“妈,等我忙完这阵就回去,一定亲手种。”

挂了视频,他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温暖而安宁。他知道,汉东的政治风浪还未完全平息,未来的路还有挑战,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找到了比“胜天半子”更重要的东西——初心、责任,还有身边这群值得守护的人。

初春的汉东,万物生长,而属于祁同伟的故事,也在实干与坚守中,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