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林薇的苏醒被医学界称为“奇迹”。

但对她而言,每一口自由呼吸的空气都带着刺痛的现实感。两年的昏迷让她的肌肉严重萎缩,就连最简单的抬手动作都需要重新学习。物理治疗师每天帮她做康复训练,每一步都艰难而缓慢。

“不要急,你的大脑已经创造了奇迹,身体也会跟上。”治疗师鼓励道。

最让她不适应的是镜中的自己——苍白、消瘦,与虚拟世界中那个光彩照人的“苏清雅”判若两人。有时候,她会下意识地抚摸脸颊,惊讶于那过于突出的颧骨和深陷的眼窝。

赵明轩每天都来,但不再是她熟悉的那个“未婚夫”。现实中的他更加沉稳寡言,眼下有着长期熬夜形成的青黑。他告诉她,这两年里,他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来医院,对着昏迷的她说话、读研究论文、甚至讨论数学难题。

“周教授说,熟悉的声音可能唤醒你。”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时候护士发现我趴在床边睡着了,就把我赶出去。”

林薇试图将眼前的他与虚拟世界中的赵明轩重叠——那个时而纨绔、时而精明的“未婚夫”形象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这个真实、疲惫却坚持的男人。

“在系统里,你演得真好。”有一次她忍不住说。

赵明轩摇头:“不是演技。技术人员只能设置基本情境,所有的互动都是真实的——我的反应,我的感情…系统只是放大了某些冲突,好刺激你的大脑活动。”

他告诉她,虚拟世界中的主要情节是基于她昏迷前正在读的小说设计的,但细节完全由她的潜意识填充。那些数学突破、量子计算理论,全都是她自己的大脑运算出来的。

“有时候你解出的难题,醒来后我们的团队要花好几周才能理解。”赵明轩的语气充满敬佩,“即使在昏迷中,你依然是天才林薇。”

随着身体逐渐康复,林薇开始了解这两年来外界的巨变。

父亲在她昏迷期间几乎放弃了所有商业活动,全心投入医疗技术的研发,与周教授合作创建了那个革命性的“意识激活系统”。曾经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如今两鬓斑白,眼角刻满了忧虑的痕迹。

“爸爸对不起你,薇薇。”有一次,父亲握着她的手老泪纵横,“那个系统…有时候我看着你在里面挣扎,质疑自己是不是太残忍了…”

林薇摇摇头。尽管被欺骗的感觉依然刺痛,但她明白父亲的苦心。

周教授每周都来为她做认知评估。老人看起来比虚拟世界中苍老许多,背微微佝偻,但眼睛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虚拟世界中的‘周教授’有多少是真实的你?”林薇好奇地问。

老人笑了:“大部分是我的本性,只是系统放大了一些特征,让我看起来更像传统意义上的‘导师’。不得不说,你潜意识中的我比真实的我更有戏剧性。”

最让林薇惊讶的是,虚拟世界中的某些人物在现实中确有对应——李美云是曾经试图收购苏氏集团的竞争对手的妹妹;赵宏远是以强硬闻名的商界大佬;甚至连“李哲”都能找到原型——一个曾在学术上与她有过争执的斯坦福研究员。

“你的大脑把现实中的碎片重新组合,编织成了那个世界。”周教授解释说,“我们只是提供了基本框架。”

一个月后,林薇已经能够借助步行器短距离行走。她获准使用医院的图书馆,开始如饥似渴地补读这两年间错过的学术进展。

令她惊讶的是,虚拟世界中她“发明”的某些量子算法,在现实世界中居然也有对应版本,有些甚至更加先进。

“这不奇怪。”周教授告诉她,“你的潜意识能够接收外界信息并加以处理。有时候你在虚拟世界中‘解决’的问题,其实是现实中刚刚发布的成果。”

一天下午,林薇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陈启明,虚拟世界中那个“灯塔”书店的店主。

现实中的陈启明是医院的首席神经科学家,正是他协助开发了意识映射的核心技术。

“那个书店是我童年最爱的地方。”陈启明微笑道,“设置这个细节时,我存了点私心。”

他向林薇详细解释了整个系统的运作原理:通过量子映射技术,他们能够将她的意识接入一个精心构建的虚拟环境,同时监测她的脑部活动并对情境进行实时调整。

“最困难的是平衡真实性与治疗效果。”陈启明说,“太过平和的场景无法产生足够的神经刺激,太过激烈的又可能造成伤害。赵明轩在这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坚持要进入系统陪伴你,根据你的情绪状态微妙地调整互动方式。”

林薇忽然想起虚拟世界中的许多时刻:赵明轩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时而挑衅时而支持,恰到好处地推动她前进。

“他接受了大量训练,学习如何在不暴露真相的前提下,引导你逐渐康复。”陈启明说,“这两年来,他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白天工作,晚上进入系统陪伴你,剩下的时间研究如何改进治疗方案。”

林薇感到喉头哽咽。她从未想过,那个看似顺理成章的“逆袭”故事背后,是这么多人无声的付出与牺牲。

当晚,赵明轩来看她时,她直接问:“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为我付出这么多?”

赵明轩沉默良久,从钱包里掏出一张旧照片。照片上是两个小孩——年幼的他和她,站在数学奥林匹克颁奖台上,举着奖杯笑得灿烂。

“记得这个吗?”他轻声问,“你当时对我说:‘明轩,我们要一直一起解数学题,直到一百岁!’”

林薇的眼眶湿润了。那段记忆被唤醒,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两个数学天才的稚嫩约定。

“后来你专注于理论数学,我转向了应用科技,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赵明轩继续说,“但我从未忘记那个约定。当你出事时,我感觉…感觉像是宇宙失去了最亮的那颗星。”

他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真实:“所以不要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只有必须这么做。”

林薇的康复进展神速。又过了一个月,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虽然容易疲劳,但每天都能感觉到进步。医生允许她开始短时间外出,赵明轩经常陪她在医院花园里散步。

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他们坐在长椅上,看着秋叶飘落。

“虚拟世界中的感情…”林薇犹豫地开口,“是真实的吗?”

赵明轩转身面对她,眼神认真:“我的全部是真实的。你的呢?”

林薇没有立即回答。她回想那段经历——对“赵明轩”的心动、疑虑、信任、再次心动…那些情感汹涌而强烈,但现在看来,像是隔着一层薄雾。

“我觉得…那像是看着别人演出的爱情故事,虽然感动,却有点距离感。”她诚实地说。

赵明轩点点头,似乎并不意外:“这是正常的。系统会放大情绪反应,但那毕竟不是完全自主的情感体验。不过…”他微微一笑,“我们有的是时间从头开始,在现实世界中。”

林薇看着他被夕阳镀上金边的侧脸,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安。

然而,并非所有回忆都如此温暖。夜深人静时,虚拟世界中的恐怖经历仍会闯入她的梦境——被追杀的恐惧、发现真相的震惊、面对“死亡”的绝望。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学习区分记忆与现实。

一天,她在父亲的陪同下去了墓地。母亲的墓碑旁,竟然已经立了一块她的“墓碑”——那是在最初被告知女儿可能永远不会醒来时,心痛之下设立的。

“我每周都来这里,和你妈妈说话,告诉她我一定会让你回来。”他声音哽咽。

林薇抚摸着冰冷石碑上自己的名字和生卒年月,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她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如今奇迹般地归来。

“拆掉它吧,爸爸。”她轻声说,“我回来了。”

回家的车上,林薇突然问:“那个量子计算项目…现实中存在吗?”

父亲点点头:“基于你的理论,我们确实建立了一个研究团队。如果你愿意,康复后可以参与其中。”

林薇望向窗外飞逝的街景,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虚拟世界中的成就是虚假的,但她的才华是真实的;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是设计的,但从中获得的成长是真实的;那些情感或许被放大过,但与身边人的羁绊是真实的。

她失去了两年时光,却获得了一次重新审视人生的机会。

当晚,林薇做了一个梦。不再是白色房间或追杀场景,而是小时候的自己和赵明轩,并肩坐在校园梧桐树下,争论着一个数学定理的证明方法。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青春与希望的气息。

醒来时,枕边没有泪水,只有平静。

她慢慢走到窗边,看向晨曦中的城市。现实世界没有系统提示音,没有任务进度条,没有必须完成的使命。

但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复杂、艰难、不可预测,却也充满了无限可能。

林薇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第一次感到自己真正地“重生”了。

不是系统的奖励,而是她自己赢回来的生命。

远处的天空,启明星渐渐黯淡,黎明即将到来。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