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因为死的是勋臣之后,苏铭尽管自认为有理有据合理合法,但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去了河西兵马使自建的寺庙,调查这个小和尚的生平作为。

随后又连夜敲门闯户的走访了寺庙周边的群众,大概了解了河西兵马使家族在人民群众中的口碑和影响。

第二天早朝,果然不出所料,河西兵马使的亲家,那个摔死的小和尚的外祖父,率先在朝堂发难。状告苏铭恃宠而骄,目无法纪,公然在大庭广众打杀功臣之后。

那些与河西兵马使有利益关系的大臣在其亲家上奏之后,也纷纷附和要求玄宗皇帝严惩苏铭。然而玄宗并未理会群臣的请求,只是让苏铭如实陈述事件的详细经过。

苏铭无意为自己辩解,因为本来就没有罪。所以只是轻描淡写的回奏道:“”回陛下,臣无可陈述。那河西兵马使的孙子完全是死有余辜。如果不是他自己不小心掉下楼给摔死,那么臣也一定会亲手将他扔下去。”

小和尚的外祖父见苏铭竟如此的嚣张,顿时火冒三丈,当庭大嚷道:“狂妄至极!陛下,苏铭他狂妄至极,公然藐视您的权威。请陛下圣断,一定要严厉制裁他!”

玄宗皇帝安抚住小和尚的外祖父,让他不要激动。然后问苏铭是不是跟河西兵马使有什么过节。

苏铭拿出几张写满字的纸张呈与玄宗皇帝。上面都是他收集的人民群众对河西兵马使家族的意见和对政府的期望。

玄宗皇帝皱着眉头看了半天,然后又让旁边的御前太监高力士看了看,高力士也连连摇头。

原来过去的书文苏铭都会请人代笔,而这一次事出紧急,一时间找不到人代笔,所以苏铭只能亲自连夜书写。

他既不会写毛笔字,又不会写繁体字,所以字写的歪歪扭扭潦潦草草,而且还有很多简化字,玄宗皇帝便更不认得了。

见高力士也不认得,玄宗便让大臣们互相传阅。结果群臣研究半天也是连连摇头,有些人还忍不住哂笑起来。

而苏铭的仇家则以他所写的这几张字为由,请玄宗皇帝治他大不敬之罪。

原来在君主专制时代,呈奏书写不工整的奏章是对皇帝的大不敬,轻则被训诫,重则罢官夺爵。苏铭这个突兀的穿越者自然不懂这个规矩,于是才会毫无顾忌的呈给玄宗皇帝。

好在玄宗皇帝英明睿智,举贤任能,不在乎这种繁缛小节。而且苏铭是行伍出身,以军功入朝,写不好字情有可原。所以就原谅了他,并让他高声诵读所写的内容。

大概内容是说,河西兵马使的孙子因为调戏良家妇女,并纵容家丁殴打平民百姓致人伤残,为逃避法律制裁而以出家为名躲进寺庙。

可出家之后,他既不悔改过去所做恶业,又不守佛门清规戒律。在寺庙里聚众赌博,饮酒作乐,还招揽不法之徒,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使得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完全是一股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黑恶势力。

而他的祖父及外祖父身为朝廷重臣,不仅不以身作则严加管教,反而包庇放纵,甘愿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置国家法度,百姓福祉于个人私利之下,辜负了皇帝的信任,朝廷的栽培以及人民群众的殷殷期望。

苏铭朗朗而读,全然没有注意皇帝的态度。倒是群臣听了苏铭的报告,各个面色震惊,不知道皇帝是会怪罪河西兵马使,还是会怪罪苏铭。或者若皇帝盛怒的话,会不会牵连到无辜的自己。

意外的是玄宗皇帝在听完苏铭的报告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的回了句:“知道了。”

群臣见皇帝竟是如此反应,大感意外。不过皇帝既然不生气,大家也都不会主动招惹皇帝生气。于是便纷纷为苏铭和河西兵马使劝架,同朝为臣,以和为贵。

但是苏铭一根筋,看不出玄宗皇帝想息事宁人的意思。而且河西兵马使只是一个小角色,他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苏铭的真正目标,就是要清除掉这个利益团伙。

苏铭不顾朝堂之上难得的其乐融融的和谐气象,又向玄宗皇帝启奏道:“陛下,关中地区已有大小寺庙一百四十多座。其中由王公贵族,朝中大臣所出资建设的则多达一百余座。而各个寺庙所占土地共计三百万亩,寺庙内收纳的出家人两万余众,雇佣的俗人则多大四万。”

玄宗听了,有些不可思议,问道:“哦?佛教如此盛隆吗?”

苏铭道:“陛下,不是盛隆,是祸患。如今寺庙及僧众已经成了尾大不掉,动摇国本的祸患了。”

一听到苏铭将寺庙及僧众称为祸患,原本还和颜悦色的群臣又众口一致的批评苏铭口出狂言,危言耸听。

玄宗皇帝制止群臣对苏铭的攻讦后,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苏爱卿言重了”。随后便退朝离去。

苏铭莫名其妙的望着御座,全然不在意群臣对他的嘲笑和指责。他想不明白,明明唐玄宗是崇道抑佛的,怎么反而对自己报告的情况一点反应都没有?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