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必须便宜才有生存发展空间

电商的营销手段主要是靠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经营模式,通过低价、广告以及服务质量来提高客户的回头率。低价是很多商家都擅长使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最吸引消费者目光的交集点。消费者希望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实惠的东西,这是人性。京东作为电商领域的佼佼者,将这一点做到了淋漓尽致。

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与商品价格同样重要,消费者希望在买到价格合适的商品的同时得到一流的消费体验。

京东商城的网站一直被人们所诟病,而且缺少像淘宝、天猫阿里旺旺这一类方便客户与商家沟通的聊天工具,使消费者与京东商城本身产生了距离感。于是京东商城对网页的格式和网站进行优化升级。在网页中对产品内容进行合理、详细、真实的描述,让消费者在浏览商品的过程中保持舒适的购物体验。与此同时,京东也开发出一种功能上可以媲美甚至超越阿里旺旺的聊天工具,拉进与顾客的距离感,方便买卖双方的沟通交流。

京东商城作为一个电商平台,规范商品的价格、保证真实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同样的商品,卖方不止京东一家,总是会有一些不良厂商会在商城进行特价专卖或者进行专卖场促销的时候设置一些价格陷阱来诱导消费者,而这些产品恰巧不在京东“价格保护”策略的保护范围内,因此不仅在物质上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更会在心理上造成阴影,无疑是在给京东的脸上抹黑。因此京东商城必须严格地规范商品价格,对厂家商家的商品价格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且设立惩罚制度。凡是在消费者投诉情况真实、有效的情况下,对商家进行严厉的惩罚,对利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进行适当的补偿,通过这种手段使消费者看到京东保护消费者的决心。

同时,京东还完善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加强与品牌线下维修店的联系。一旦顾客在商品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需要上门维修,京东就及时进行跟踪服务,顾客可以凭借发票到商品的品牌线下维修中心维修。京东商城以与品牌商进行良好、频繁的沟通来保证顾客在维修中心进行维修时能得到公平、良好的服务。

京东的营销原则就是在保证商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价格,这种做法为它赢得了大批客户。

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自上市以来,刘强东前后六次向资本市场交上成绩单。从数字来看,京东的主题与增长相关,第三季度的净收入为441亿元,同比增长了52%,3.297亿元的订单量相比同期的1.782亿元同比增长了85%,移动端订单量占比超过52%。

在《中国企业家》的专访中,刘强东谈到了“双十一”,谈到了他的对手,那时苏宁和阿里联手向京东发起征讨,命名为“平京之战”。

但京东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刘强东表示那个“双十一”是他们过得最从容的“双十一”。此前他做了战前动员,11月11日一大早就飞往香港准备第二天的董事会,会议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电商都很重视的“双十一”。京东有超过一半的交易量是来自电子和家电产品。刘强东说他下一年的重点是搞服饰鞋帽的自营,众所周知这是阿里的核心品类。

在更早以前京东和当当的大战中,京东发展图书板块拿出上百款产品做特价免运费。当当马上就乱了阵脚,对跟还是不跟一直犹豫不决。当时当当的CEO对团队说:“别人在自己家里放了把火,救火是应该的,但最有效的方案还是到别人家的院里放把火。”随后,当当把自己网站上京东最热的十款畅销手机大幅度降价进行回击,也给京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实,电商之间的竞争就是价格的竞争,刘强东后来回答记者的问题中表示,不论什么时候,把市场看清楚、把握住市场其实就已经胜利了,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面对各大商家进行围攻的时候,刘强东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回击上,也不把这些当作战争对待,他觉得战胜自我才是关键,比如怎样保证消费者买到的商品品质有绝对的正品保障,能及时收到商品,不会因为过节单量暴涨而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这些才是重点。

刘强东认为节日效应是有限的,节日效应并不能直接给消费者带来太多的价值,便宜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得到了低质的商品,这是必然的。一分钱一分货是永远不变的道理。

虽然京东每年都会和合作伙伴在特定的时间里拿出一定数量的品牌商品进行特价销售,但长期的低价对品牌来说是一种伤害。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