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王建国等人一听,顿时瞳孔一亮。

虽然他们也有信心,可他们毕竟不是专家。

现在邱高义这话,让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并且还有些激动。

“你说什么?”李青华连忙问道。

邱高义说道:“这发动机的声音听着干脆,清澈….是个绝好的发动机。”

李青华吞咽口水,回头看了一眼林凡,随后联想到上一次的事情,脑海中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立马对邱高义说道:“邱工,请你立马对它进行标准化测试。”

“好,好。”

邱高义也正有此意。

标准化测试有很多项:

极限载重、泥泞/坡道通过性、连续作业稳定性、油耗对比。

首先是极限载重。

铁牛的极限牵引力威:72 kN (7.2吨力),极限载重为8吨。

第一份数据出来,邱高义就像打了鸡血似的。

国产的第一台拖拉机是仿苏的履带式拖拉机,牵引力只有3.6吨力,载重更是只有3。

可海三钢铁厂这台,数据直接超越一倍。

“按照这个数据来看,都能够媲美甚至超越世界一流制造强国的拖拉机了。”

邱高义语出惊人,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李青华的神情在这一刻也为之变化。

邱高义也从质疑、震惊到狂热记录数据,甚至不顾形象地趴车底研究。

最终他按下内心的狂喜,继续测试,在泥泞/坡道通过性、连续作业稳定性、油耗对比,那更是一绝。

在极限载重的情况下,爬坡,泥路等等方面,都是优。

邱高义见识过国外的进口拖拉机,在这一方面铁牛甚至不输于它们。

当他把这个数据全部汇报给李青华,后者脸都要笑裂开了。

他转过头,准备夸赞林凡的时候,就听到邱高义追问林凡道:“造价表呢?”

“我需要一份造价表。”

王建国闻言上前,把早就准备好的造价表递给他。

邱高义看完后差点眼前一黑。

李青华见状,紧张地问道:“很贵吗?”

如果是很贵,那造也是白造。

不曾想邱高义直接来了一句:“这造价真的假的,真有这么便宜?”

这一刻,车间仿若死寂一般。

……..

办公室中,李青华态度180度转变,在亲眼目睹碾压级性能后,李青华从“兴师问罪”变为“如获至宝”,笑吟吟地对林凡说道:“林厂长,您可真是我的福星。”

林凡一笑,说道:“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对对对。”李青华连连点头。

林凡也试探性地问道:“那我这过…”

“林厂长,你别调侃我了。”李青华挥汗。

这款铁牛的造价只需要国产拖拉机的1/3,性能却是成倍飙升,这种利器要是放到工业部和农业部去,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他直接说道:“图纸技术什么的,我就不问了。我会如实上报上去,你们就等着嘉奖吧。”

李青华做好了打算,回去以后立马禀告燕京。

这件事上面越早知道越好。

无论是工业农业的发展,都脱离不了运输。

只是出门的时候,那邱高义突然来了那么一句:

“李主任,你看我够不够资质调入这海三钢铁厂?”

李青华一愣,扫了一眼邱高义,心想这邱高义的目光可真是毒辣。

以目前海三钢铁厂的前景来看,光是一个拖拉机,就足以让它进入国家的视线之中。

未来的海三,必然潜力无限。

邱高义肯定是有技术的,未来的海三也需要,不过李青华还是说道:“这个得看林凡厂长接不接你?”

邱高义一愣,李青华又说道:“没事,等报告下来,我帮你问一下林厂长。”

“好,好咧,谢谢主任。”邱高义连忙感激地说道。

李青华片刻不停地赶回办公室,看到准备下班的助理,说道:“回来,打个电话到燕京。”

“燕京哪?”

“直联陈部长。”

助理一愣,江东总工办虽是直属燕京工业部管理,可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和普通工业部职员交接即可。

这直接联系总负责人,必然是发生了重大的事情。

……..

燕京

晚上八点

陈晓城在忙碌过后也准备下班回家了,今年国内灾情多,无论是工业和农业都受阻。

粮食减产,灾情严重。

在陈晓城看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运输工具不足。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未来两到三年只会更严重。

这几天,农业部打来很多次电话,都希望工业部能够加班生产一些拖拉机,应对东北的灾情。

陈晓城也是为了这事忙得焦头烂额。

想要多生产拖拉机,只能扩大生产线,可一旦扩大生产线,就需要钱。

而且现在国产的拖拉机能够应对的环境很一般,很多灾害地区无法运输进去。

“要是能有一批进口的拖拉机或者军用汽车就好了。”陈晓城叹气,准备出门,没想到后面的助理喊了一句:

“部长,一线电话。”

“哪的?”

“江东总工办。”

听到江东,陈晓城又想起上次的事情,连忙回来接听。

没想到刚刚接上,陈晓城报了一句我是陈晓城的话后,就听到李青华珠连炮弹一样的话:

“陈部!海三厂林凡…他…他搞出了个不得了的东西!比老大哥的拖拉机还好!性能…性能太惊人了!我请求立刻派专家组下来复核!”

“?!”

陈晓城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你说拖拉机?”

“对,就是拖拉机。”

陈晓城脸色一震,他还是说道:“海三不是造管子的吗?”

“是..是的。”李青华早已经想好了台词,说道:“林凡厂长深思熟虑,在闲暇之余带领工人加班加点搞出来的,没有耽误管子的进度和质量。”

陈晓城听闻后一震,这海三钢铁厂的人思想觉悟居然这么高?

他连忙说道:“好,我这就批准专家过去。”

“好,好的。”

李青华在想怎么挂断,就听到陈晓城问道:“具体性能表现,可测试过?”

“测试了。”李青华声音颇大地说道:“比国产一号拖拉机,性能提升一倍,造价仅需1/3,并且技术难关全国产。”

“什么?!”

陈晓城震惊的声音响起,那是震耳欲聋,远在电话那头的李青华听了都能够想象到他的表情是如何精彩。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