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常启铭本意是吓唬何氏,没想到又被何氏扯到自己身上,他又不屑和一个妇人争吵,气得太阳穴都鼓了起来。

吴氏一看丈夫被说无能,立即开口,“弟妹不是不知道,有些地方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规,他们自然有自己约束家族之人的规矩,这和老爷有什么关系?

我看二弟这么长时间一句话不说,都是让弟妹开口,不知道的还以为二弟是妻管严,怕老婆呢?”

何氏讥讽常启铭,她就有样学样讥讽常启霖。

没想到常启霖根本不受她的激,似笑非笑地说:“刚才她问大哥,大嫂绕过大哥直接替大哥答话,你这是怕大哥词穷答不上来?

还是大哥真的无能,摆不平自己任上的事情,要大嫂出面岔开话题维护面子?”

大家说着说着又跑题了,常启铭气得脑门疼,重重地把茶盅放到桌子上,大家这才住了口。

常启铭决定不再费口舌,直接说:“我们常家绝对不能出一个失节的女人,这不仅仅是影响家族其他女孩婚嫁的事情,也是给家族抹黑,让我们常家失去气节的事情,我是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常老太太点头同意,“这才是正理。”

吴氏也跟着点头,“就该这样。”

常玉软在外面听着气得嘴都木了,拳头紧紧地攥着,节骨都泛着白。

站在她旁边的几个堂兄弟堂姐妹看着她的目光,有怜悯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心疼她的,还有无动于衷,根本一点都不在乎的。

何氏更是气得手都发颤,她也同样重重地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声音之大比刚才常启铭弄出的声音还大。

常老太太和吴氏也都住了口,看着她,想看她还有什么话好说。

“什么失节影响家族名声?都是你们逼糖糖的借口而已。

范仲淹的母亲还不是带着他改嫁,这才把他培养成一代政治家、文学家,而他的母亲也被人尊称一声‘谢夫人’。

怎么没有人说她失节,影响了谢家的名声?“

何氏不愧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子,典故知道的不少,张口就能举出一个例子。”

常老太太也不是吃素的,冷笑着说:“那是因为她教出了范仲淹这个了不起的儿子, 要不然谁会知道她是谁。

再说了,几千年来,有几个谢夫人?

你就不要拿着个例说事了,那也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弟妹就不要强词夺理了,这样下去,只会让人觉得你的书都白读了,既不顾全大局,又不通情达理,那才是真的失了体面。”吴氏有点胜利者的姿态作着总结发言。

母亲被大伯母这样奚落,常玉软再也忍不下去,直接走向正房,朝着坐了几位长辈的明间走去。

她后面的几个人都震惊地看着她,不相信她这么大胆,长辈没有召唤,就硬闯进去。

常玉软完全不顾后面的人如何看她,她挺着笔直的身姿,沉稳地一步一步朝前走去,站在门口的余嬷嬷本想拦她,可看着她冷若冰霜的小脸,下意识地没有阻拦。

她就这样走了进去,里面的五人都吃了一惊。

常启铭刚才已说了最后的决断,眼看就要赢了,绝对不允许常玉软这个时候进来扰乱他的计划。

他冷冷地问常玉软,“你进来做什么?”

常玉软没有理会大伯父的问话,而是先朝着祖母行了一礼,又对着伯父伯母和父母行了一礼,然后走到母亲身边站好,这才说:“刚才我在外面听了一会,听到几位长辈正在讨论我的事情。

而我作为这件事的正主,我想我应该进来说两句,把我的想法就出来。”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常启铭就打断了她,“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你有什么关系,要你一个小女孩来插嘴。”

何氏心疼地就要为女儿说话,常玉软轻轻地碰了一下母亲,她直直地看着常启铭,“原来大伯父也知道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呀,那请问,大伯父千里迢迢跑回来,这又是为了什么呀?”

常玉软只差说你是我的父母吗?

这里有你什么事,要你跑回来指手画脚?

常启铭一时之间被问得有点尴尬,只是他的心里再尴尬,面色一点没变,依然保持着冷厉的样子,让人看不出来他在想什么。

常老太太不允许孙女这样说大儿子,立即呵斥孙女,“他是你的大伯父,怎么不能管你的婚事了?

你对长辈还有没有点敬畏之心。

好好的一个女孩,像个刺猬一样,见人就扎,像什么样子?”

常玉软却没有接祖母的话,而是在大伯父的瞪视下没有退缩,她直视着这个道貌岸然的伯父,满嘴的仁义道德,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已。

她听父亲说过,大伯父在郢平知府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快六年了。

本朝制度,京官三年一考核一晋升,而地方官则是六年一考核一晋升。

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就是决定大伯父能不能晋升的重要时刻,而现在已经是九月下旬了,离年底没多少日子了。

地方官的考核主要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负责,大伯父想要晋升,那么吏部尚书栾铮就是一个关键的人物。

看来她的大伯父这次回来,不是为了他口中的家族女孩,更不是为了家族名誉,而是为了他的官职。

想到这里,她的眼神由清明变成了蔑视。

她的这点小变化,都落到了常启铭的眼睛里,他这些年在官场上什么人没见过,常玉软一个十四岁小女孩的眼珠子一转,他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因此看到常玉软蔑视的目光,让他有一丝恼怒,但他向来不屑与妇人女子打交道,觉得那样有失他的体面。

他依旧转向常启霖,“这就是你教出的好闺女,真是有本事,伶牙俐齿的,连我这个伯父都敢顶嘴了。”

常启霖不知道是没听懂哥哥话中的意思,还是故意的,朝着女儿看了一眼,这才说:“这孩子从小也是跟着先生学四书五经长大的,虽然不参加科考,但学识和那些举子进士比起来,都不差什么。“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