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林晚放下与张律师的通话,心头的重压并未减轻,反而因明确了方向而更加凝重。她走到日历前,目光死死钉在阳阳开学的日期上——还有十天。

十天!这个数字像倒计时的炸弹,悬在她心头。古镇之行不过几天,陆枭却连一个确切的归期都不肯给她。孩子们的状态、小雨的药、开学需要的一切……都像乱麻一样缠绕着她,而陆枭的沉默,让这团乱麻越缠越紧。

第一步:开学——无法回避的正当理由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手机。这一次,她的目标不是陆枭(他的沉默已是答案),而是那个可能唯一能接触到孩子、也相对容易突破的环节——陆枭的母亲。

电话接通,老人的声音依旧疲惫。

“妈,是我,林晚。” 林晚的语气带着刻意的焦虑,“阳阳快开学了,就剩十天了!他校服、书包、文具,还有小雨的一些学习用品,都在我这里准备好了,熨烫整理好了。小雨的药也快吃完了,新的我都备好了。您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从古镇回来吗?我得赶紧把东西送过去,或者他们回来,您让陆枭带他们过来拿一下?开学前总得试试校服合不合身,东西齐不齐啊!”

她刻意强调了“开学”、“校服”、“文具”、“药快吃完”这些关键词,每一个都是陆枭无法推脱的父亲责任。她甚至放低了姿态,用了“送过去”这样的字眼,只求一个交接的机会。

“唉……” 老人又叹了口气,“他们还没回来呢,说是还要玩两天。具体哪天回,阿枭也没跟我说清楚。晚晚啊,你别急,等他们回来,我一定跟阿枭说,让他带孩子过去拿东西!开学是大事,不能耽误孩子。”

“妈,” 林晚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恳切和不易察觉的引导,“那您帮我留意着点,他们一回来就告诉我好吗?我实在放心不下。还有,小雨的药,您看看她带去的药瓶,是不是快见底了?她这个药不能断的,医生反复强调过!要是快没了,您千万提醒陆枭,或者直接告诉我,我马上送新的过去!” 她再次将焦点引向小雨的健康,这是她最致命的武器。

“好好好,我记着了。等他们回来我就看。小雨这孩子……唉,昨天打电话回来,听着还是没什么精神,话也少……” 老人无意间又透露了重要信息。

第二步:持续的情报收集与证据固化

这次通话,林晚同样录了音。它清晰地记录了:

陆枭未告知母亲确切归期,对孩子行程安排随意。

开学在即,陆枭对孩子的开学准备(校服、文具等)毫不关心,毫无安排。

林晚主动承担了开学物品准备的责任并多次催促交接。

再次强调小雨药物不能断,暗示陆枭方可能存在的疏忽风险。

老人证实小雨情绪持续低落。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林晚的煎熬与备战期。

煎熬的等待: 她每天都会算着日子,看着日历上那个刺眼的开学日期越来越近。手机成了她最关注又最恐惧的东西,既期待老人或小雨的来电,又害怕听到更坏的消息。阳台花园成了她短暂喘息的地方,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花草,她一遍遍告诉自己:为了他们,必须撑住。

持续的“关心”: 她隔一两天就会给老人打个电话,表面是询问归期和开学准备,实则持续套取信息:

“妈,他们回来了吗?阳阳的校服得试啊!”

“妈,小雨的药瓶您看了吗?还剩多少?”

“小雨这两天打电话回来有精神点吗?古镇玩得开心吗?”(试图了解孩子情绪和状态)。

每次通话,她都巧妙地引导话题,并录下老人关于陆枭不归、孩子状态、开学无准备的抱怨和担忧。

证据的完善: 她利用这段时间,将之前收集的陆枭社交媒体动态(频繁外出、与白薇薇的“二人世界”)进行了更系统的整理,标注好时间线,证明其在孩子们成长关键期(包括开学前)的长期缺席。同时,她正式拿到了小雨抑郁症的完整医疗记录复印件,上面医生关于“规律服药、定期复查、稳定支持性环境至关重要”的医嘱清晰醒目。

环境的准备: 她将阳阳的校服、新书包、文具盒仔细打包好,放在客厅显眼处。小雨的新药也准备好。这不仅是物品,更是她随时准备“战斗”的物证,证明她作为母亲的尽责和对孩子学业的重视。她甚至拍下了这些准备齐全的物品照片。

第三步:律师的会面与策略制定

在孩子们归期未定、开学迫近的压力下,林晚带着她初步收集的证据(陆枭母亲的多段录音、陆枭社交媒体证据、小雨的医疗记录、开学物品准备照片等)再次见到了张律师。

张律师仔细翻阅着材料,表情严肃。

“林晚,你做得很好。” 张律师放下录音笔,“这些录音非常关键,尤其是老人反复提及陆枭长期不在家、孩子主要由她照料且她力不从心、对开学毫无准备、以及对你女儿小雨病情和药物管理的担忧。这直接证明了陆枭作为父亲在履行监护职责上的严重失职,尤其是在孩子身心健康和学业准备方面。”

他指着小雨的医疗记录:“这个是最核心的。法官会高度重视患有抑郁症孩子的治疗环境和稳定性。对方目前的状况——频繁更换环境(从奶奶家到古镇旅游)、主要照料者能力不足且无法保证规律用药、父亲长期缺席——构成了非常不利的证据。再加上开学在即,父亲却毫不关心,连基本的校服文具都不准备,更强化了他的疏忽。”

“那我们现在……” 林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等他们回来。” 张律师目光锐利,“如果他们按你‘要求’带孩子来拿开学物品,这是绝佳的观察机会。注意观察:

孩子的精神状态: 是否疲惫?情绪是否低落(尤其小雨)?有无异常?

小雨的药物: 药瓶是否随身带来?还剩多少?是否按说明服用?

陆枭的态度: 他对孩子是否关心?对开学事宜是否了解?白薇薇是否在场?她的态度如何?

沟通记录: 如果可能,尝试引导陆枭承认一些事实,比如他最近很忙、孩子主要由奶奶带等,但不要激怒他,注意方式。”

张律师顿了顿,加重语气:“如果他们最终没有来……”他看了一眼林晚,“那将是最有力的证据之一——证明陆枭不仅失职,还故意阻挠你履行探视权和对孩子健康的关心,尤其是在涉及小雨药物治疗和开学准备的关键时刻。这将对我们后续的抚养权诉讼非常有利。”

林晚用力点头,眼神坚毅。她知道,无论陆枭来与不来,开学前的这几天,都将是一场无声的较量。阳阳开学的倒计时,不仅是对孩子的催促,更是对陆枭责任的拷问,也是她收集致命证据的关键窗口。

她走出律师事务所,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古镇的阴云仿佛也笼罩在城市上空。但她心中那簇为母则刚的火焰,在充足的“弹药”和明确的策略支撑下,燃烧得更加旺盛。

她拿出手机,再次拨通了陆枭母亲的电话,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妈,阳阳开学只剩五天了。校服、书包、文具,还有小雨的药,我都准备好了,不能再拖了。他们到底什么时候回来?您务必让陆枭给我个准信,或者,告诉我他们回来的具体时间,我亲自过去等!” 她抛出了最后通牒,将压力传导到最前线。

倒计时的秒针,滴答作响,敲打在每个人心上。无声的硝烟,在开学日期的逼近中,愈发浓烈。林晚已经布好了局,只等猎物(或者说,等待一个公正的结果)出现。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