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早。

清晨推开木门,外面已经白茫茫一片,雪花还在簌簌往下落,把黑石岭的屋顶、树梢都裹成了棉花糖。阿禾和几个孩子早就疯跑着堆雪人了,笑声穿透雪幕,撞在山壁上又弹回来,甜得发腻。

蒙小玉在灶房忙活,烟囱里冒出的烟在冷空气中直直升起,很快与雪云融在一起。我走进屋时,正闻到浓郁的肉香——她在炖去年腌的腊野猪,陶罐在火塘边咕嘟作响,油星子偶尔溅出来,在炭灰里烫出细碎的火星。

“醒了?”她回头看我,鼻尖沾着点面粉,“快坐,早饭马上好,蒸了杂粮馒头,就着腊肉汤吃。”

灶台上摆着个竹筐,里面放着刚蒸好的馒头,黄澄澄的,带着玉米和小米的清香。我拿起一个掰开,热气扑面而来,混着腊肉的咸香,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族长让上午去盐母洞看看,说雪大了怕石门冻住,得加层草垫。”我咬了口馒头说。

“我跟你一起去。”蒙小玉盛出腊肉汤,撒了把葱花,“阿禾说她也要去,说要给白狐的坟堆个雪狐狸。”

提到白狐,我心里微微一动。自那以后,部族里的人都知道了白狐的故事,没人再把它当普通野兽,孩子们更是把它当成了黑石岭的守护神,常有人往它坟前送些肉干和野果。

吃过早饭,我和蒙小玉带着阿禾往盐母洞走。雪深及脚踝,踩下去发出“咯吱”的声响,阿禾兴奋地在前面踩出一串小脚印,时不时回头喊:“姐夫!你看我踩的像不像狐狸爪?”

“像,就是爪子大了点。”我笑着应道。

蒙小玉在旁边织着毛线,是件灰色的围巾,针脚细密。“等织好了给你围上,上次你说脖子冷。”她把围巾往我脖子上比了比,“好像长了点,再收两针。”

“不碍事。”我帮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雪大,别冻着。”

走到盐母洞附近时,远远就看见白狐的坟前已经堆了个小雪堆,上面插着根红布条,在白雪中格外显眼。阿禾欢呼着跑过去,从怀里掏出块冻住的鹿肉干,小心翼翼地放在雪堆前:“白狐白狐,这是我爹昨天打的鹿,可香了,你尝尝。”

我和蒙小玉站在旁边看着,没说话。雪落在她的发间,像撒了把碎星,她抬头冲我笑时,眼里也盛着光。

“你说,它会不会真的变成狐狸仙了?”蒙小玉轻声问。

“会的。”我肯定地说,“它那么通人性,肯定成了山神的小助手,在山里看着咱们呢。”

阿禾听到了,立刻接话:“我娘也是这么说的!她说白狐仙会保佑咱们部族来年多打些猎物,盐母洞的盐也吃不完!”

我们走到石门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草垫,一层层铺在石门缝里。草垫是部族的女人们连夜编的,厚实暖和,能挡住寒风,防止石门冻住。

“族长说,等开春了,要在这附近种些耐寒的草,让白狐的坟周围永远绿油油的。”蒙小玉一边铺草垫一边说,“还说要给盐母洞的石门刻上狐狸图案,跟雄鹰图案配成对。”

“好啊。”我应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回头一看,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狐狸正蹲在不远处的雪地里,嘴里叼着块肉干,正是阿禾刚才放在雪堆前的那块。它见我们看来,也不躲闪,只是歪了歪头,琥珀色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极了那只白狐。

“白狐!”阿禾惊呼出声,想跑过去,却被我拉住了。

“别吓着它。”我轻声说。

小狐狸放下肉干,对着我们摇了摇尾巴,然后叼起肉干,转身跑进了密林,只留下一串小巧的脚印。

“它好像不怕我们呢!”蒙小玉惊喜地说。

“嗯。”我看着那串脚印消失在雪深处,心里忽然暖融融的,“它一直都在呢。”

铺完草垫往回走时,雪已经小了。阿禾在前面追着雪花跑,蒙小玉的围巾终于织完了,非要给我戴上。毛线的暖意顺着脖子蔓延开来,混着她指尖的温度,比火塘还要暖。

“你闻,好像有盐香味。”蒙小玉忽然停下脚步,抽了抽鼻子。

我也嗅了嗅,果然闻到空气中除了雪的清冽,还带着淡淡的盐香,从盐母洞的方向飘来,与雪的寒气交织在一起,成了黑石岭独有的味道。

“是盐母洞的盐晶在雪天发潮呢。”我笑着说,“这味道,能闻一整个冬天。”

蒙小玉挽住我的胳膊,头靠在我肩上:“真好,以后每个冬天,都能闻着盐香过了。”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阿禾正举着个雪球追着谁跑。雪落在她的发上、我的围巾上,慢慢融化,留下一点湿痕,很快又被新的雪花盖住。

我知道,这个冬天,黑石岭不会冷了。有盐香,有烟火,有身边的人,还有那只藏在密林里的白狐,一切都踏实得像灶台上温着的腊肉汤,冒着热气,暖到心里。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