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林玉溪发工资给她们,李秀芬跟林建鹏愣了下。
“那不行,几天就可以弄好了,不用发工资。”林建鹏沉默了一会才拒绝。
“大伯,那个山头我到时候要种很多东西。您也看到了,我种的菜跟鸡蛋不愁卖,所以后面我肯定也要继续做的,但是我根本做不来啊。”林玉溪苦笑着给他分析。
林建鹏回想起早上杂货店卖菜的盛况,心里也认同这个生意不能丢。那这样一来,侄女自己确实忙不过来,请人干活是势在必行的。
最后,双方谈好,明天开始上工,每人每个月工资是四千,暂时不包吃。工作时间不强制固定,就早上需要六点起来摘菜,大伯帮忙送菜,回来一起吃了早餐,休息半个小时,把活干完就行。
这次的合作双方都很满意,甲方是满意自己找到了勤劳负责的好员工,乙方是满意自己找到能兼顾家里的活,开的工资也不低。
隔天一早,林玉溪刚到地里,就看到大伯大伯母两人已经在摘菜了。
“大伯大伯母,您们怎么这么早。”打过招呼,林玉溪也开始干活。
今天因为多了两个人,比平时早半个小时就摘了三大筐蔬果,林建鹏就开着面包车去送货。
回到家,林奶奶已经泡好面条。“妈。”大伯母跟林奶奶打招呼。
“哎。”林奶奶用竹篮把泡好的面条捞起来沥水。
“奶奶,今天吃炒面条呀。”
林玉溪去前院摘了几棵青菜和葱,拔了几个胡萝卜,切了点肉丝,炒了一大锅三丝炒面。金黄的面条根根分明,每一根都裹满了油润的光泽。翠绿的青菜、嫩白的葱丝还有橙红的胡萝卜丝夹杂其中,色彩斑斓。淡淡的肉香,混合着蔬菜清新的气息,勾得人口水直流。
刚把炒面端出去,林大伯就回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炒面炒多了,林玉溪给大伯母打包了一份带回家给堂哥。
早饭后休息半个小时,林玉溪抓紧时间清扫一下鸡圈。便跟大家一同前往荒地,荒地上只有一些小灌木丛,野草随处可见。
要种地就要先把杂草跟大石块都清理出来,众人齐心协力,干得热火朝天。
林玉溪一边干活一边问,“大伯,咱们这块地可以打井吗?”如果能打井,到时候大伯他们浇水就会方便很多。
“不好说,我帮你问问。”
忙碌了一天,才清理了其中五分之一,为了避免这边刚清理好,那边又长出野草,林玉溪打算清理好一块地就种一块地。
她上网特意找了几家发货地比较近的店铺,对比价格品种。最后找了一家发货地在本市的,以一棵五块的价格,订了两千棵两年生的玫瑰花苗,按照店家的说法,只要养护的好,最三四个月就会开花。跟商家沟通好明天开始送第一批货过来,并线上付了两千块定金。
林玉溪顺便逛了下堂哥的网店,这个店名为林家特产店的网店,主要卖一些竹制品,小摆件等,商品已售数量很低,甚至店铺关注才两百多人。
难得的是,店铺评价较好,基本没有差评,很多人评价,“客服服务好”“商品性价比高”之类。
客服服务好,想来是因为堂哥有空就守在电脑前;性价比高是因为大部分商品是自己做的,所以定价便宜。
所以,说到底,堂哥的网店就是靠价格跟服务勉强生存。
…………
林大伯的行动力很强,隔天从镇上回来就带了一个挖井师傅过来看场地。
师傅研究了一个下午,给出两个结论,一个好一个坏。好的是,这里有水,可以打井;坏的就是,位置比较深,费用也比较高,大概八千多。
最终,林玉溪还是决定挖井。如果不挖井,只能从家里接水过去,家里的水龙头压力不够,没办法接水上山。
约定好明天开始挖井,想到明天玫瑰花苗就会一起送来,林玉溪就庆幸昨天刚好林二姑结了第一周的菜钱,一共四千六百多。
虽然不够付挖水井的钱也不够付花苗的尾款,但这是林玉溪回老家以来,第一笔大款收入。
挖井那天,三个师傅中午也会留下来吃饭,林玉溪便让大伯帮忙买了鱼跟肉回来。因为要做七个人的饭,她提前一个小时就回家准备。
回到家后,她先是将鱼处理干净,切成鱼块腌制起来,把猪肉洗净切块焯水,准备做红烧肉。又从前院摘了几个番茄辣椒,一把豆角跟茄子,还有青菜,全部洗干净备用。
林玉溪熟练地在厨房忙碌着,砂锅上炖着红烧肉,阵阵香气弥漫开来。锅里热油,腌制好的鱼块下油锅炸至金黄捞出滤油,接着把姜蒜爆香放入番茄翻炒,番茄脱皮起沙,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番茄的酸香就把鱼块放进去,加料酒酱油等调味料焖煮十分钟,即可起锅。
她还简单炒了个茄子豆角,辣椒炒肉丝,清炒白菜,最后滚了一个海带排骨汤。
就这样,五菜一汤全部做好了。每道菜都份量十足,被一一端上桌后,整个饭桌立刻被摆得满满当当的。
红烧肉浓郁的肉香,番茄鱼的酸香,茄子豆角散发着淡淡的酱香、辣椒炒肉丝辣味十足、清炒白菜清新爽口、海带排骨汤则香气四溢……各种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让人为之倾倒。
下工回来的人闻到香味,忍不住口舌生津。虽然劳累过后饥肠辘辘,会更觉得食物的美味。但是大家都觉得今天的饭菜就是非常的合胃口,各个都吃了两大碗饭。连林奶奶也吃了一大碗,林玉溪都担心她吃撑了。
吃完饭稍作休息,订的第一批玫瑰苗就送到了。林玉溪带着司机直接把车开到山脚那。因为卖家报价是包含了装卸的,她直接指挥着工人把花苗搬到地里。
付完第一批花苗的尾款,到手的菜钱就所剩无几了。
下午种花苗的时候,连堂哥林俊业也来了。林玉溪没有拒绝堂哥的好意,因为现在天气炎热,如果不尽快把花苗都种下去,很快就会被晒干晒死了。
她还让林大伯按一百块半天的价格找了几个人过来帮忙。
林玉溪按照卖家的种植说明跟大家讲解,就开始分工合作了。忙活了一个下午,终于把花苗都种好了。
看着这片土地上刚种好的花苗,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林玉溪扶着林奶奶走在后面,看着前面几个村里的大伯在谈笑风生,一个大伯回过头来,笑着说:“玉溪,下次还有活记得找我们呀!”
这几个大伯都有跟她换了玉米种子,也是跟林大伯比较熟的朋友。都是那种老实勤快的人,想起当初他们帮忙掰玉米砍玉米杆,甚至把地帮忙翻整了,林玉溪就心里暖暖的,笑着说:“好的。”
林奶奶慈祥的看着孙女灿烂的笑脸,也跟着笑呵呵的。
深夜,万籁俱寂,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显得那么宁静而安详。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里,却有一道神秘的人影如鬼魅般迅速地在黑暗中穿梭而过。
那道人影如同幽灵一般,悄然无息。如果这时有胆小的人不经意间瞥见这一幕,恐怕会被吓得魂飞魄散,以为自己撞鬼了。
那影子停在山脚,在清冷的月光下露出了姣好的面容,来人正是林玉溪。只见她手一扬,几十块石头就腾空而起,往既定的角落飞去,接着她逐一把石头深埋进地里,免得不小心被人翻了出来。
这些石头每一块上面都雕刻着聚灵符,散发出微弱但却引人注目的灵光。数十块这样的石头按照一种奇妙的排列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聚灵阵。犹如一座无形的堡垒,将整个荒芜之地严密地笼罩其中。
突然间,半空中闪烁起耀眼夺目的七彩光芒。那光芒如同梦幻般绚丽多彩,忽明忽暗之间仿佛有着某种规律和节奏。
然而,仅仅过了几息,那绚烂的七彩光芒便渐渐收敛、消失不见,就像它从未出现过一样。一切重归平静,但此间的空气中明显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变化。
林玉溪静静的凝望着现在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仿佛看到了盛开的玫瑰海,她知道,这是她田园生活的新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收获在等着她。
第二天,林大伯他们惊讶的发现,本应还在缓苗期的花苗,居然叶子全部都水嫩翠绿,枝杆挺直,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他们只以为是花苗的质量好,林玉溪微笑着深藏功与名。
…………
小青蛇缓缓从它的专用树枝上滑下来,睡了一觉,它有点饿了。嘶嘶,蛇蛇要去吃蛋蛋啦~,小青蛇开心的S型爬行到鸡圈里。
“咯咯~~咯咯咯”刚完成今天任务的母鸡被突然闯进鸡窝的小青蛇吓了一跳,纷纷跑出鸡窝找国王(公鸡)告状。
小青蛇轻蔑的看一眼这些只会咯咯叫的生物,慢条斯理的准备进餐。结果,一扭头,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蛇尾都竖起来了,“嘶~!”
床上的少女还在沉睡,姣好的五官因为沉睡而显得安静柔和。这时,一条绿色的身影缓缓的从窗户爬进来,向床上的少女爬去。
美梦中的少女浑然不知,小青蛇眼见马上就到,一激动身体就向弹簧一样往少女扑去。
然而,这弹簧在半路就被人一巴掌打回去,小青蛇像箭一样“啪叽”一下撞到墙壁上,滑了下来。
已经被吵醒的林玉溪默默的起床洗漱,小青蛇心急的嘶嘶叫着。
…………
林玉溪站在鸡窝前终于知道小青蛇为什么一脸焦急的带她过来——只见鸡窝里,零零散散的铺了满地鸡蛋,粗略一数有二十多个。
看来那批小鸡正式进入产蛋期了,昨天二姑打电话三申五令的事有着落了。
饭后,林玉溪上山巡视了一遍自己的江山。
两千棵玫瑰花苗把山脚除了出入口以外的地方都种满了,现在花苗还小,苗与苗之间的空隙有点大。但是过三两个月,等花苗长大,就会形成一堵带刺的绿色围墙。
从山脚有一石子路直通山顶,路左边的土地已经翻整了一部分,种上了红薯跟南瓜玉米等瓜果蔬菜。
路的右边搭了三个鸡棚,林大伯家的鸡已经全部卖给了林玉溪,之前的时候就卖了一部分老母鸡,剩下的几十只鸡就在鸡棚里养着。
现在鸡棚一天可以捡五六十个鸡蛋,因为之前鸡棚的鸡蛋味道跟家里的有差别,所以林玉溪全部都送去镇上的福利院了。
林二姑家的杂货店现在每天可以早上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卖一百多斤蔬菜,营业额一天就有一千块左右,等鸡蛋全面上市,估计销售额会更高。
…………
一大早,张婶子就出门买菜。老板可是说了今天会有番茄。她孙女最喜欢吃他们家的番茄,酸酸甜甜,多汁又美味,既能当水果吃又能炒菜。
八块一斤的价格跟其他水果比一点也不贵,而且她家蔬菜众所周知的有机食品,绝对没有那种乱七八糟的抗生素,催熟剂,退酸剂之类的。
她家的菜什么都好,就是量少,去得晚了什么都没有。
张婶子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不免动作就慢了点。到巷口一看,杂货店还没开门呢,就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她赶紧由小碎步变快步走,就怕晚了买不到自己想要的。
早上七点,杂货店开门了,但是送货的车还没来。
所以排队的人就开始天南地北聊起来,“老板,你赶紧让你亲戚多种点菜啊!”
“就是啊,每天想睡晚一点都不行。”
“哎呀,你可以睡呀,少吃一天又没什么。”
“呸,少吃一天我家的能骂死人。”
“我家也是啊,一天不吃就想得慌。我孙子就只吃他家的菜,以前老是便秘,现在不知道多畅通!”
“哎呀,我家也是,我家老头子,一定要吃他们家的菜才能拉。”
“对,对。我闺女面上的痘痘都消了很多了。”
林二姑一边收拾,一边偶尔搭两句话。
眼看着已经过了以往送货来的时间,还没见送货的车过来,排队的人开始乱了,“老板,怎么回事啊?今天不会没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