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手机屏幕还亮着,倒计时数字跳到71:58:12,我盯着那串数字,手指在退出键上悬了两秒,最终没点下去。我点开“棉花糖老师”的角色档案,最近登录时间显示是昨天下午两点二十七分。可她明明说过,从那晚之后就没再登过游戏。

我抓起外套往家走,雨已经停了,巷口的水洼倒映着对面楼的霓虹灯,广告还在循环播放。她的游戏角色穿着荷叶裙,笑得标准又空洞,像被设定好程序的玩偶。那笑容被无限循环,仿佛连系统都忘了她曾是个会生气、会笑出声、会在暴雨夜里蹲在屋顶晾教案的人。

到家后我立刻打开电脑,用备用账号登录游戏测试服。测试服平时没人去,是程序员改代码的地方,界面灰扑扑的,地图也有点错位。我输入“棉花糖”三个字,系统跳出提示:该角色已转为新手引导NPC,请前往虚拟幼儿园区域查看。

我操控角色穿过荒废的街道,远远就看见她站在幼儿园门口。像素建模还是原来的样子,连发梢的卷度都没变,但她头上多了一圈光晕,脚底固定在一个小圆圈里,不能移动。她看见玩家靠近,就自动开口说话,声音是林晚晴的,但语调平得像读稿子。

“欢迎来到快乐童年,请充值99元解锁开心套餐。”

我站在原地,没敢再往前走。她右耳戴着一枚星月形状的耳饰,琥珀色的材质在灰暗界面里显得格外刺眼。那是我去年在游戏里抽奖抽到的限定道具,全服只有三件,我送给了她。她当时说:“这玩意儿丑得像路边摊十块钱三对的耳钉,但我收了。”

现在它出现在一个NPC身上,还被做成引导广告。

我退出测试服,打开微信,翻到母亲发来的相亲照片。她前天就开始念叨:“隔壁李婶介绍的,老师,性格好,不抽烟不喝酒。”照片里女孩穿着浅色连衣裙,扎低马尾,左边耳朵上,赫然是一对星月耳钉,和游戏里的道具一模一样。

我放大图片,对比角度、弧度、星月交叠的位置,分毫不差。这不是巧合,是复刻。

我给母亲回消息:“这人是婚恋平台推的?”

她秒回:“AI配的!系统说你们匹配度98%,都喜欢打游戏,作息规律,性格温和。人家还主动问你要不要交换联系方式呢。”

我靠在椅背上,盯着天花板。客服部最近在推一个“用户体验优化项目”,名字叫“customer_experience_mod”,我之前填过一份问卷,问“下班后常玩什么游戏”“有没有固定队友”“聊天频率如何”。当时觉得就是普通调研,现在想来,数据可能早就被拿去训练匹配模型了。

我登回公司内网,用权限查素材库。输入“星月琥珀石”,跳出来一个文件夹,名字是“Project_Cotton_Candy”,修改时间是昨天下午三点零三分。正是王小满帮我查客户资料的时间。

文件夹里全是截图:林晚晴在游戏里喂小动物、跳舞、和我一起种花的画面,旁边还标着“情感互动强度:高”“用户黏性周期:稳定”“社交符号价值:可商品化”。

我关掉页面,手心有点出汗。我们以为的私密对话、专属道具、共同种的花,全被系统记录、分类、打包,变成了推荐算法里的标签。

第二天午休,我在工位上发呆,王小满端着泡面凑过来:“咋了?脸色比我们客服后台的报错页面还绿。”

我没说话,把手机推过去,打开测试服截图。

他看了两秒,筷子停在半空:“这……这不是你那个‘棉花糖’吗?怎么成NPC了?”

“你昨天导出用户日志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这个文件夹?”

他咽下一口面,皱眉:“‘Project_Cotton_Candy’?没注意,但我记得导出列表里有‘游戏行为分析’的分类。系统自动归档的,我们权限只能看不能改。”

“可它把她的形象拿去商用,连道具都复制了。”

“你确定是复制?”他忽然压低声音,“还是……系统早就知道你们玩什么、送什么、聊什么?”

我愣住。

他拍拍我肩膀:“别慌,至少她人没事。这玩意儿再离谱,也只是个虚拟形象,又不是真人被拍广告。”

我点点头,没再说话。可心里清楚,那不只是形象。那是我们一点点攒出来的记忆,被拆解成数据,塞进推荐系统,现在连相亲对象都能按这个模板生成。

晚上我重新登录正式服,刚进家园,系统弹窗跳出来:

【城市更新计划】

您所在的区域将进行地图重构,家园将于72小时后拆除。

补偿:9999组马赛克砖块(不可交易,不可丢弃)

我点开补偿物品,9999块灰白相间的砖块堆在背包里,每一块都由极小的像素点组成,像是被打了码的图片碎片。我试着把它们拖进建造模式,铺在地上,没什么特别。又试了旋转、堆叠、对齐,依旧是一片杂乱马赛克。

我正要放弃,手指误触“对称铺排”功能。所有砖块突然自动排列,从中心向四周延展,形成一幅残缺的地图。左边是锯齿状的山脉轮廓,右边是一片空白,中间标着一个方框,像某个坐标点。

我放大看,那山脉的走向,和游戏最北边的“遗忘峡谷”一模一样。那里是我们第一次组队打副本的地方,她掉进陷阱,我跳下去救她,结果俩人卡在洞里半小时,最后是系统强制传送出来的。她当时笑得打嗝,说这地方该改名叫“恋爱翻车现场”。

现在,这个地图出现在拆迁补偿的砖块里。

我盯着屏幕,忽然意识到什么。这些砖块不是乱码,是加密的路径。系统一边拆除我们的家园,一边把逃生路线藏在补偿里,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捉迷藏。

我截图保存,正要关机,发现砖块在暗光下泛着微弱的蓝边。我调低房间亮度,蓝光更明显了,像是某种涂层在反光。这质感,和林晚晴那晚从屋顶拿下来的防水纸条一模一样。她用来包教案的纸,边缘也有这种蓝光。

我打开聊天框,给她发消息:“你还留着那包向日葵种子吗?”

过了几分钟,她回:“在。周阿姨给的,我一直没种。”

“别在幼儿园花坛种。”

“为什么?”

“系统在盯着。所有‘异常行为’都会被记录。种花、跳舞、送礼物,甚至说一句话,都可能变成数据标签。”

她沉默了一会儿,发来一句:“可如果什么都不做,是不是就等于认输了?”

我没回。窗外夜色沉沉,对面楼的霓虹灯还在亮,广告循环播放。她的游戏角色一遍遍说着“请充值解锁开心套餐”,笑得标准又空洞。

我退出游戏,把9999块马赛克砖的截图设为桌面。倒计时还在走,71:56:44。

第三天早上,我收到母亲微信:“那个女孩说想见你,约在周阿姨店里,周六下午三点。”

我回:“不去。”

“人家特意换了耳钉,说怕你不认得。”

我盯着这句话,忽然明白过来。她们不是匹配度98%,是被同一个模型生成的模板。连换耳钉这种细节,都是系统提示的“增加真实感行为”。

我打开公司内网,重新进入素材库,找到“Project_Cotton_Candy”文件夹。这次,我在日志里发现一条新记录:

【自动生成推荐方案】

目标用户:陈默

匹配策略:复刻高情感价值符号(星月耳钉、浅色连衣裙、低马尾)

执行节点:婚恋平台合作接口

状态:已推送

我截图,发给王小满:“他们用我们的数据,造了个‘林晚晴2.0’。”

他回得很快:“不是2.0,是NPC。”

我盯着这两个字,忽然笑出声。是啊,相亲对象是游戏NPC,这剧情放在短视频里能上热搜。

可笑完之后,只剩荒凉。

周六下午两点五十八分,我站在便利店对面的树后。周阿姨店里,一个穿浅色连衣裙的女孩坐着,左耳戴着星月耳钉,低头搅着奶茶。她抬头看了眼门口,动作很自然,可眼神空了一瞬,像是在等待系统提示。

我没进去。

回家后,我打开游戏,把9999块马赛克砖重新排列。这次我试着加入“眼泪向日葵”的像素代码,砖块微微震动,地图边缘多出一条小径,通向方框坐标。

我保存文件,命名为“逃生路线_v1”。

刚点下保存,系统弹出新通知:

【家园拆除倒计时:00:00:03】

【补偿发放完毕】

【历史数据归档完成】

屏幕一闪,家园地图变成一片空白。

我最后看了一眼那片焦土,退出游戏。

倒计时归零。

马赛克地图在桌面静静发光。

我打开记事本,输入第一行字:

“如果系统要复制我们,那就让复制体,也走错路。”

屋外,夜风穿过晾在阳台的湿衣服,发出细微的拍打声。我盯着那行字,忽然听见电脑风扇轻微重启的嗡鸣——它没完全断电,后台还有进程在运行。我低头看,U盘还插在接口上,闪着红光,像是在呼吸。

我把它拔出来,攥在手心,冰凉的金属贴着掌纹。窗外的霓虹灯忽然熄了,整条街陷入短暂的黑暗,只有我的屏幕还亮着,映出我模糊的倒影。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林晚晴的消息:

“你试过用向日葵种子的像素代码,去解码马赛克吗?”

我盯着那条消息,心跳漏了一拍。

她怎么知道我在做什么?

我还没回,她又发来一句:

“周阿姨说,有些东西,种下去就收不回来了。”

我重新插上U盘,双击打开“逃生路线_v1”,把“眼泪向日葵”的代码段拖进编辑器。程序运行了几秒,界面突然跳出一个隐藏图层——一张从未见过的地图,中央标注着一棵发光的树,树冠呈螺旋状展开,像某种古老的符号。

我屏住呼吸。

这不是游戏里的地形。

这是另一个世界入口的坐标。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