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育苗的地方三轮车可以进去,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好了,只等撒下种子盖上塑料布就行。

细心的标注好各类种子所在的地方,密密撒下种子,将水箱里的水撒上去,取了两回水才够。

忙完已经是太阳西斜的时候,估摸得下午六点多了,余妈提前回去做饭了。

“晚上吃完饭就在这片地里起垄,你骑车去老屋取玉米种,顺带给牲畜喂点水。”余爸把三轮车钥匙递给余临南,自己顺着田埂准备回家。

余临南接过钥匙点点头,骑着三轮车往老屋走去。

老屋一片静谧,余临南先打水喂了鸡和猪,顺带捡了捡能看见的鸡蛋,拿上玉米准备走,刚出门就看了一个俊美的男人。

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和他差不多高,肤色如玉,发色如墨,扎起一个马尾,五官非常优秀的男人,刚出门的他就被浓颜系帅哥的美貌直面冲击,心里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去。

男人穿着一件发白的T恤,露出的胳膊和脸一个颜色,白的发光。腿上是一条老式的西装裤,脚上是一双黑色的手工布鞋,就这么老土的打扮竟然还看出了时尚,果然时尚的完成度全靠脸。

不过这天气穿短袖,还是有点狂了。没见他还是一件单卫衣吗?

余临南不认识,那就不是村里的人,他疑惑,难道迷路了?

“你找谁?”余临南感觉到了对方看过来的目光,微笑的询问。

“我叫顾唯一,我听说你们这里要开养鸡厂,来应聘的。”男人开口声音有种少年人的清脆,像是白居易笔下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

“什么?我们没打广告啊。你咋知道招人的?”余临南懵逼三秒,他养鸡的事情还没在村里传开吧,就已经传到外面去了?

“我是在镇上装货的时候听见金老板说的,想着你们要开养鸡场应该缺人,所以就找了过来,我很喜欢养鸡所以早早来争取一下。”看出了余临南的疑惑,顾唯一主动开口。

“我们没打算招人啊,你再去其他地方问问吧。”余临南想着招人也得在村里招人。

“我很会养鸡的,包吃包住一个月两千就行,保准你一只鸡也丢不了,个个都肥的流油。”顾唯一有些急了,看着余临南要去开三轮车,一把抓住对方胳膊,急忙推销自己。

一个月两千让余临南停下脚步,有时候招个外人也不是不行。

“你是哪里人?什么学校毕业?有养鸡经验吗?”

“我就是这山里人,我们在最里面住着,靠近文县的,一般很少过来这边。没上过学?养过鸡,养了一大群呢。”顾唯一指着旁边的山,说到没上过学眼神很落寞。

余临南有些了然,但是这人没读过书,在这个年代不可能啊!

“有身份证吗,我看看。”余临南心生疑惑。

“给。”顾唯一拿出一张身份证,是目前的二代身份证,身份证上写的地址是文县小林村279号,他知道这个村子,名字照片都能对的上,心里松了一口气。

“小林村不在山里啊?”小林村跟他们村一样就在山脚下。

“我们一直在山里生活,这几年听着没什么动静了才出来看看,正好碰到什么人口普查的,说是我们村太偏远了,干脆就并入小林村了。”

顾唯一:还好当时乱跑的时候看到人口普查,立马去登记了,现在找个养鸡场工作真难。

余临南点点头,很合理。

“那你住哪里?我这鸡场还没开起来呢,等我办起来了叫你来试试!电话多少我记一下!”余临南掏出手机看着眼前的顾唯一。

“额,我没电话,你要是联系我就在你就在那边林子里放个红布条就行,我以后会经常过来看看的。”顾唯一想说你直接在家里喊两声,但是他不敢。

这下轮到余临南傻眼了,但是也理解,跟他约定好了具体位置就告别往家走。还把新捡的鸡蛋连带着筐子都送给了那个人,看人实在可怜。

路上余临南越想越奇怪,但是想不出哪里奇怪,干脆就放弃。

回到家余妈已经做好了饭等着他回来。

“快来吃饭,怎么去这么久?”

“没事儿,就来了。”不知道为什么,不想把遇到顾唯一的事情说出来。

吃完了晚饭,天已经暗下来了。

“爸,我俩先去门口起垄吧。”余临南身体已经很疲惫了,可是时节不等人,尽早种下才能安心。

“走吧。”余妈收拾着碗筷,余爷爷也要下地帮他们铺塑料膜,劝了两句没劝动,就任由老爷子跟上了。

天色暗了,但是人处于黑暗中还是能看清的,收拾完厨房的余妈也跟着来,四人干了快两个小时,准备种土豆的地还剩下一点就能全部起完了。

晚上余临南洗完澡就直接睡了,一夜无梦。

闹钟响起的时候挣扎了一下,起来后身上的肌肉隐隐作痛,还是太久没干活了。

照旧和余爸去起垄,这边三亩地基本上都是要起的,今天早上干了大概一亩多,加上昨晚干的,还剩下一亩,两人就商量干脆吃完饭了继续干。

“昨天你去老屋去种子的时候我已经跟你大成哥和你和德叔说好了周六早上去栽铁丝网,一人三百,得全部栽完。”吃早饭的时候余爸想起来自己已经叫好了人。

他们这边请人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栽铁丝网算是重活了。

“好,我顺便租了两台挖坑机,那边山里土太硬,人不好挖。”余临南点点头,早点干完好啊。

“南南,你文德叔说既然养鸡的话结构简单,包工包料一平米得三百,自己买材料就收工费。”余爷爷说着昨天问到的消息,这已经是便宜过后的了。

“包工包料吧,这价格合理,南南怎么看?”余爸想想觉得合理。

“行,我想着分散盖四个八十平像仓库那样的,再盖一个放粮食和机器的,这样应该够用。”余临南说出自己的想法,既然是走地鸡也不要求全都回鸡舍,下雨有个避雨的就行。

“我看行,就这么办。”余爸觉得合理,余爷爷也没意见。

余临南吃完饭回屋拿手机,看到了好几个未接。

看是陈勇打来的就知道是要来取鸡蛋。

赶紧回过去,潜在客户好好维系一下。

“小兄弟,我们到镇上了,给你打电话就是问问你在家不,发个你电话,到了村口还得你来接一下我们。”陈勇和李敏勤早上一起出发,具体原因还是陈勇也想买点其他的,周六一天他那地儿人爆满,都不知道咋传出去他那的鸡肉好吃。

昨天还来人专门问,最后遗憾的走了。

“好嘞哥,你到了打电话就行。”余临南挂了语音通话就把电话号码发过去。

“妈,今天鸡蛋捡了吗?拿鸡蛋的人快到了。”余临南出门问。

“捡了,就在那棚底下放着呢,今天的少点,也就二十来个,这鸡不知道咋回事。”余临南想起来昨天送人家的鸡就心虚,还好老屋筐多,他妈也没发现还少了个筐。

“这鸡一天天的,今天可能不爱下蛋了。”余临南掩饰心虚般的就去棚子那看鸡蛋。又去厨房把昨天的全部都拿出来,找个纸箱子放在一旁,等人来了再数。

想着镇上开车到村里的时间,余临南决定先去取昨天放的地笼。

跟家人说了一声拿上一个塑料桶骑着摩托车就去了,走路时间不够。

小河边水草大概有个五六厘米,要是来这边烧烤也很舒服,大树下支个桌子,煮自己爱吃的火锅食材,旁边烤着肉,真是让人期待夏天啊。

余临南起地笼的时候感觉到重量心里顿时一喜,沉甸甸的,肯定有不少。也不多耽误一把提出来放在桶里,回家了慢慢看。

“南南妈,快取两个菜盆出来。”余爷爷看着余临南费力提桶的模样就知道收获不错,起来准备一起收拾,他可是好手。

“哎,知道了爹爹。”余妈拿出来两个铁质的大洗菜盆,还有一把剪刀。

“哎呦!真多啊。”余妈看着被倒在桶里的杂鱼泥鳅,也很欣喜,他们一冬都没吃过了。

只见塑料桶里装了大半桶,小鱼泥鳅的不断翻涌。

余爷爷搬了小凳子就在一旁开始收拾,余妈见状赶紧去取了小点的盆,这些内脏还能喂鸡。

“还有黄鳝呢!”余爷爷一把抓住一条两指粗的黄色像蛇的东西,不是黄鳝是什么。

“今天可有口福了。”余妈在旁边看着两人收拾,她也插不进去手,索性拿着玉米棒子开始搓玉米粒。

“我爸呢?。”余临南没见到余爸还有点好奇,一般他爸这时候的来说今晚上要喝两口的。

“去看种子了,缺水了浇点。”

“奥奥。”

桶里的小鱼是这边常见的杂鱼,叫不上名字,大的也就两指来宽,长五六厘米,最小的一指宽,长两三厘米。

泥鳅不算大,长的有十来厘米,小的也就七八厘米,这次泥鳅竟然占了大头。

两人收拾着呢,余临南的电话响了,果然是陈勇他们到了村口,让余临南不用来接,遇到了个人给指了路,让他在门口等一下,不知道是哪个门。

余临南家好找,进村主路拐个弯,直直走就到了。他们门前这条路算是主路之一了,一侧是房屋,一侧全是农田。

余临南赶紧起身洗个手,他们家到村口也就是五六分钟的距离。果然一出门就看见驶来一辆黑色的SUV,到他跟前逐渐停下。

车上下来两个人,陈勇今天还是冲锋衣,换成了大红色,另一人是一个看着有点凶的男人,穿着休闲西装,有那么点西装暴徒的感觉。

但是男人很热情,一下车就举着手过来问好。

“你好你好。”余临南还没见过这架势,赶忙伸手握住。

陈勇过来拍了拍余临南的肩膀,道:“你们这地方好啊,一来这里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余临南赶忙叫两人进门,边走边说:“我们这边就这点好,安静空气好,就是偏了点。”

“不偏不偏,车能到的地方算什么偏?”李敏勤在一旁笑的憨憨的。

他现在觉得开车两个多小时能到的地方真的太近了。那天晚上拿回去的鸡蛋分了二十个给自己妹妹,番茄李敏雯没要,就在市场买的她自己去买算了。

第二天早上才六点多,儿子开始扣他的眼皮要吃饭,他以为自己做梦了,媳妇使劲拍了一巴掌才清醒,等清醒发现儿子是真的饿了要吃饭。

他赶紧起来去做饭,简单的一碗蛋羹他儿子一口吃了一碗半,他嫌早上做饭麻烦直接打了五个鸡蛋,正好家里一人一碗。

他第一次喂儿子吃饭这么利索,听到响动起来的几人都看见了,就跟看什么景观一样的稀奇。

不出所料的被自家老娘骂了一顿,本来就没几个鸡蛋,他还一下子用了五个。

“我吃着这鸡蛋做成蛋羹比炒的味道更好。”他爹边吃边说,被老妻也是一瞪。

李敏勤不敢说话了,他吃着也是鸡蛋羹好吃,更有鸡蛋的味道。

周末一天儿子吃了三顿蛋羹,晚上拉着儿子去了医院,他百度了一下说是儿童一天不能吃六个鸡蛋。

医生看着孩子并没有不适,一问只是今天一天吃了鸡蛋,告知他们也要和其他的食物交替喂,没多大事情就让他们回去了。

李敏勤得到了媳妇的白眼,她知道自己儿子,要是不舒服已经开始吐了,还能等到预防性检查?

李爷爷李奶奶觉得检查一下好,这孩子养起来太难了。

一晚上李敏勤都时刻注意着儿子,发现儿子一点不适也没有放下心来。第二日早上孩子一早就开始上厕所,也让李家人高兴,孩子的排便是他们心头的另一座大山。

孩子便秘后不爱吃饭,不吃饭肠胃更差,肠胃里没什么蠕动能力后便秘更严重,就是一个死循环。

以前用药帮着,后来去医院复查表示这样孩子便秘会更严重,他们不敢用了,就只能哄孩子吃饭。

“儿子,你这粑粑真臭啊。”李敏勤拿手捂着鼻子,他得在旁边看着擦屁股,最后得看粑粑情况。

“哈哈哈哈哈哈哈,爸爸,我也觉得好臭。”李敏勤儿子也拿手捂鼻子,他觉得这次上厕所很舒服,屁股没那么疼了。

李敏勤不知道,还不止他儿子通便了呢!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