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离大队长家有二里路,正常情况下要走15分钟。
苏志国为了能尽早离婚,只用了7分钟不到就先跑到了大队长家。
等张秀兰几人到了后,大队长已经叫人开始立字据了。
他们闹的动静不小,周边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
乍一听说两人要离婚,个个惊的下巴都合不上。
这个年代的农村就没有离婚这件事,结了婚那就是一辈子的事,就算夫妻俩感情不和打的头破血流,那也不能离婚。
女人离了婚,以后还怎么活的下去?
一些村民对着两人指指点点,有几个好心的婶娘想上前劝张秀兰的,都被苏老太一眼给瞪走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谁也不能坏了我家的大事。
没人添乱,字据很快就被立好。
苏志国大步上前,头也不抬的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张秀兰捏着字据有些茫然。
苏志国拧着眉头,催促道:“快按手印啊,你不会是想反悔吧?”
闻言,苏老太眼皮一跳。
果然。
张秀兰根本就不愿意和他儿子离婚。
苏乔适时开口:“奶奶,我妈辛辛苦苦为老苏家操劳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被净身出户了能住哪?”
苏老太眼皮一跳,“你妈生不出儿子还能赖我们苏家头上?我可没有多余的房子给她住!”
张秀兰自觉理亏,她刚想开口说不用。
没想到苏老太却先一步开口,“那村尾的木屋就给你住了,你赶紧把手印按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反正那木屋破到根本就不能住人,用来打发张秀兰刚好。
张秀兰一愣,不由自主的看向女儿。
苏乔朝她笑了笑,转身朝苏老太多要些物件给张秀兰安家。
苏老太被这讨债鬼折腾的没法,最后花了20斤玉米棒子才把人打发好。
苏乔将字据递给大队长,“祥子叔,麻烦您帮把我木屋一并写进去。”
大队长苏祥有些意外的看了眼苏乔。
他就从没见过苏乔这么有礼貌过。
这丫头平日里仗着有个知青对象,见着长辈都不叫一声,眼都长到头顶上了。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
苏祥按照两边商量好的添在字据上后,又做主将木屋那一块地基分给了张秀兰。
虽说苏乔这丫头讨人嫌,但张秀兰却是个苦命人啊。
有房有地,落了户,就算有了根基,以后就不用寄人篱下。
苏乔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键,她态度诚恳的道谢:“谢谢祥子叔。”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她记住了这份情谊。
苏祥摸了摸鼻子,颇有些不自在点了点头。
说实话,这丫头太礼貌了,他反而有些不习惯。
苏乔将改好的字据递给了张秀兰,微微一笑。
张秀兰从女儿的笑容里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勇气。
她也没看苏志国一眼,手指蘸了红泥,干脆利落的按了下去。
字据一共三份,苏志国和张秀兰一人一份,还有一份苏志国让大队长明天交到街道民政办存档。
他都打听清楚了,像他们这种没有结婚证的,东西一收各过各的也不是不行。
但是就怕张秀兰以后纠缠上他掰扯不清。
既然都离婚了,那干脆就离得彻底一点。
张秀兰手里拿着字据,她和苏家从此以后就桥归桥、路归路了。
她心里头说不出是啥滋味。
她17岁时对苏志国一见钟情,18岁时如愿以偿的嫁给了他。
有情饮水饱,待在苏家这么多年,再苦再累她都熬了下来。
为了苏志国,也更为了女儿,女儿是她最后的底线。
可苏志国说出那番话后,她心里最后一丝期待也消磨殆尽。
既然苏志国不要她们娘俩了,那她也能舍了苏志国。
她张秀兰也是个有骨头的女人。
见两人利索的离了婚,两个妯娌都有些惊讶,但更多的则是幸灾乐祸。
苏志国现在一个单身汉,没有老婆孩子要养,以后赚的钱不都便宜了她们?
也不知道张秀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哪来的勇气敢离婚!
没有了生育能力,又黑又瘦跟个竹竿似的,还带着个拖油瓶,离开了苏志国,哪个男人瞎了眼能看上她?
她那么爱苏志国,过两天肯定要回来闹着要复婚!
想到这,两个妯娌默契的对视了一眼。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两个搅家精再回到苏家。
各自拿完协议后,接下来就是苏乔的归属问题。
苏家人个个都摆着高姿态。
毋庸置疑,苏乔这个好吃懒做的肯定想要赖上苏家。
但已经被赶出去的人,想要回来哪有这么容易?
尤其是苏老太,她心里憋着火。
昨天不是硬气吗?那就硬气下去!
真以为她苏家的大门想走就能走的?
反正今天要是看不到苏乔下跪认错,她是不会松口的。
不让这个死丫头先服软,以后还怎么拿捏她?
苏乔面不改色,她自动屏蔽了这些调侃的目光,大步走上前。
挽着张秀兰的胳膊,语气坚定,“妈,我跟您走。”
张秀兰的眼泪险些都要落了下来。
很奇怪,被苏家人嫌弃,被苏志国离婚,她都没有想哭的念头。
可被女儿坚定的选择时,她却觉得眼眶又酸又涩。
而其他人都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苏乔。
这懒丫头把脑子撞坏了吧?
苏志国惊讶后很快就反应过来,他冷眼看着苏乔,也不阻拦。
赔钱货走了正好,还能省点粮食给他未来的宝贝儿子。
在他眼里,女儿是半点比不上儿子的。
女儿能给他摔盆吗?
女儿能传宗接代吗?
女儿能光宗耀祖吗?
又不是所有女儿都和静书一样有出息…….
他收回目光,冷声道,“既然你跟着你妈走了,那以后你就别进我苏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