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深处调出系统界面:“分析出眼前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
下一秒,脑海浮现了详细的电路走线图,连故障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她拧开后盖,用万用表测试了一遍,动作熟练得像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
“声音断续,不是电池问题。”林溪头也不抬,“是耦合电容老化,焊点虚焊。”
李师傅脸色微变,下意识问:“你怎么知道… …”
话还没说完,林溪已经开始动手。
她把一根细线接在虚焊的焊脚上,绕过问题点做了临时旁路,又用烙铁重新焊牢。手法利落,没有一丝多余动作。
“这样就能稳定导通,先凑合用几年。”
啪嗒一声,外壳合上。
林溪转动旋钮。
“呲啦!”
一阵电流声响起,随即收音机里传出清晰的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 …”
围观的人瞬间炸开了锅!
“真的好了!”
“我的天,这么快?”
“刚才维修部还说没救呢!”
老大爷激动得浑身发抖,一把抓住林溪的手:“闺女,谢谢你啊!真是太谢谢你了!”
维修部的几个师傅脸色铁青,尤其是李师傅,刚才还信誓旦旦说修不好,现在被一个小姑娘当众打了脸。
小伙子更是尴尬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
“小同志,你这技术从哪儿学的?”他眼神锐利,带着审视。
林溪心里一紧,抬头打量对方。
男人连忙自我介绍:“我叫刘建国,是镇上无线电器材厂的副厂长。“
林溪这才松了口气,正了正神色:“我叔叔生前是研究员,搞电子方面的研究。我小时候跟着看过不少书,后来就自己琢磨,自学了一些。“
刘建国眼睛一亮。自学就能有这个水准,绝对是个天才!
“小林,”他笑了笑,“我看你动手很有一套。要不要考虑到我们工厂维修部挂个临时工的牌子?”
林溪眼睛一亮。
这正是她想要的!有了工厂的平台,她就能接触到更多零件和资源,为以后发展电子产业打基础。
“刘厂长,我愿意。”她点头,语气认真,“其实我对收音机原理比较熟悉,心里也有一些改进想法。如果能借到厂里的零件和工具,我想以后还能尝试设计一些新产品。”
“新产品?”刘建国眉梢一挑,“你个小姑娘,还真敢想。”
“这年头,收音机都是一个样子,我觉得可以做一些便携式的小件。”林溪从不谦虚。
维修部的几个师傅互相对视,脸上都带着不以为然的神色。
修好收音机是一回事,设计新产品可是另一回事。他们心里暗暗摇头:怕不是在说大话。
刘建国虽然也有些怀疑,但还是点了点头:“行,我答应你。你拿到介绍信就到厂里报到,先算临时工。至于能不能转正,还得看你之后的表现。”
林溪郑重点头:“谢谢刘厂长。”
她心里清楚,自己真正要的不是那点工资,而是厂里的资源。
有了这些,凭借系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她完全可以逐步改良现有收音机,甚至设计出便携机型。
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从维修部临时工开始,终有一天,她会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王国。
离开供销社后,林溪快步走到邮电局,将投稿信寄出,然后走到一条人迹稀少的巷子。
她四下打量,确定没人注意,闪身进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