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周末的日头爬得慢,温吞的光透过老城区的梧桐叶,在陆泽家门前的水泥地上织了片斑驳的光影。苏婉拎着玻璃罐站在门阶上时,指尖还在悄悄发紧——罐里是她试了五次才调好的醋汁,前四次不是糖多了发腻,就是醋呛得冲鼻,今早天刚亮爬起来调第五遍,往里面掺了点晒干的陈皮末,才算摸着合口的分寸。

门“吱呀”一声开了,陆母系着蓝白格子围裙,看见她就笑弯了眼:“婉婉来啦?快进来,外面晒。”伸手接过玻璃罐时,指腹蹭到她手背上的薄汗,又往她身后瞅了瞅,“泽泽没跟你一块儿?这臭小子,让他去接你,说怕耽误你调醋汁,我看他是懒。”

“我自己来就行的,不远。”苏婉跟着往里走,鼻尖先撞上了屋里的香味——是韭菜鸡蛋馅的香,混着点花椒油的麻,暖乎乎地裹过来。客厅的旧沙发上,陆泽正窝着翻报纸,听见动静从报纸后探出头,耳尖先红了:“我刚剥完蒜,正等你呢。”话没说完,就被陆母瞪了一眼:“就你嘴甜?去把蒜臼子拿来,把蒜捣了,别在这儿碍眼。”

陆泽乖乖应了声,起身时往厨房瞟了眼,苏婉已经被陆母拉着站在了案板前,手里被塞了根光滑的枣木擀面杖。“来,试试手。”陆母把一团醒好的面团推到她面前,“泽泽爸爱吃薄皮的,你擀得匀,比泽泽那忽厚忽薄的强。”

苏婉攥着擀面杖往下压,面团在案板上“咚咚”响,渐渐摊成张圆片。陆母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拌馅,筷子搅得“沙沙”响,忽然叹了口气:“泽泽从小就犟,”她往馅里撒盐时,指节上的薄茧蹭过瓷盆边缘,“当年在国企好好的,铁饭碗捧在手里,非要辞掉工作创业,我和他爸没少操心。”

苏婉手里的擀面杖顿了顿,抬眼时看见陆母眼里泛着点软,不是抱怨,是疼惜。“那时候他刚辞职,租了个小单间当办公室,冬天没暖气,我去给他送被子,看见他缩在椅子上改方案,手冻得通红还在敲键盘。”陆母搅着馅笑了笑,“半夜里听见他在书房打电话,说项目卡壳了,我和他爸就在客厅坐着等,等他出来给递杯热牛奶,也不敢多问。”

“但这孩子眼光准,”她话锋一转,往苏婉这边瞥了眼,眼里藏着笑,“选项目准,没踩过什么大坑;选人……也准。”

最后三个字说得轻,苏婉的脸“唰”地红了,连耳根都烧了起来。手里的擀面杖没拿稳,“咚”地磕在案板上,擀了一半的面皮歪歪扭扭塌下来。她赶紧低下头去扶,心跳得像揣了只小鼓,听见陆母在旁边低低地笑,却没再往下说,只把拌好的馅往她面前推了推:“来,包几个试试?”

客厅里,陆泽捏着蒜瓣的手顿了顿。厨房的门没关严,母亲的话顺着门缝飘出来,每一句都撞在他心上。他手里的蒜皮没捏牢,薄皮飘落在茶几上,他慌忙去捡,指尖却蹭到了蒜汁,辣得他眯了眯眼——方才听见“选人也准”时,他差点把蒜皮揉进蒜瓣里,指尖都在发颤。

剥好的蒜堆在白瓷碗里,他没去捣,就坐在沙发上往厨房瞟。苏婉的侧脸对着门口,阳光落在她发顶,绒毛都看得清楚,她正低头包饺子,指尖捏着面皮边缘,捏出一圈细密的褶子,像朵半开的花。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她也是这样,在学校食堂帮他包馄饨,说“你包的漏馅,我来”,那时候他就觉得,这姑娘的手真巧,连捏褶子都比别人好看。

“开饭咯!”陆母端着饺子上桌时,陆父正坐在桌边擦老花镜。桌上摆着四碟小菜,醋汁罐子被放在正中间,陆母先给苏婉碗里舀了勺,“快尝尝,你调的这汁,配饺子正好。”

苏婉夹起个饺子,蘸了点醋汁送进嘴里,韭菜的鲜混着醋的酸,还有点陈皮的清苦回甘,正合口味。陆泽坐在她旁边,给她碗里夹了个没沾醋的,“先尝尝原味的,看馅咸不咸。”

饭吃到一半,陆父忽然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看向苏婉,语气挺温和:“婉婉,你爸妈对泽泽印象怎么样?”

苏婉嘴里的饺子还没咽下去,含混着应:“挺好的,我爸妈说他挺靠谱的,上次送我回家,我爸拉着他聊了半小时钓鱼,说他懂行。”

陆父点点头,眼里的笑深了些,“靠谱就好。”他往陆泽那边递了个眼色,筷子往醋汁罐边敲了敲,“那有些事,是不是该抓紧了?”

陆泽手里的筷子顿了顿,放下时桌面轻响了一声。他没看苏婉,桌下的手却悄悄伸过去,握住了她的。苏婉的手有点凉,大概是刚碰了盛醋汁的玻璃罐,被他握住时,却猛地攥紧了,指尖扣进他的掌心。

他抬头看向她,她也正看着他,眼里的红还没褪尽,嘴角却悄悄弯着。陆母在旁边给陆父递了块蒜,低声笑:“你看你,急什么。”陆父没理她,只看着两个年轻人,眼里的光软得像团棉絮。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拂得沙沙响,阳光透过叶缝落在桌上,把醋汁罐的边缘镀了层金。苏婉握着陆泽的手,指尖被他掌心的温度烫得发暖,心里清楚得很——有些没说出口的话,在饺子的热气里,在桌下交握的手里,早就心照不宣了。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