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诶那蓝色的给我一套!”

“同志同志,左边那套帮我取一下!”

“我要中间那套!”

“稍等稍等,我这边取了马上帮你啊,来了!”

各种需求从四面八方砸来,挤得木质柜台嘎吱嘎吱响,都怕要塌了。

售货员在这儿工作好几年了,从没见过这种场面。

见许窈二人往外走,她也顾不上手边的活了,立刻叫住她们。

“同志,稍等一下!”

只见她从柜台里绕出来,费老劲才从人群中挤出一个头。

“同志我跟你说实话,我这柜台最近不知怎么都没啥生意,今天是真谢谢你。”

她递来一张纸,又说:“这是我大伯家,他手艺在咱们京市都是一等一的,保准做出你满意的衣服。”

百货商店的成衣店许窈也逛了个遍,要么是款式看不上,要么是压根没自己的尺码。

许窈正缺这个。

有时候也真替原主委屈。

这时候的人也就刚吃上饭,普遍瘦得皮包骨。

她一个身高165cm,体重140斤的姑娘,放在后世那顶天了也就算个微胖。

可放在这时候,还要天天被人嘴‘又肥又胖’。

哼!

胖点咋了,又没吃你家大米!

许窈开心地收下纸条:“行,那就谢谢同志了。”

“要是柜台那边的布您没有中意的,也可以去我大伯那儿看看。”售货员小姐姐神神秘秘地抛下这句话,又转身没入人群中。

许窈还愣着,一旁的刘德芬倒是先听出她话里的意思了:“人是让你去她大伯的裁缝铺里买布呢。”

许窈:“还能这样的?”

“咱们乡下当时有挺多裁缝都是能帮顾客代买布料的,样子多还便宜,好多人要呢,不过自从到城里了就没怎么见到了。”

听完刘德芬的话,许窈一拍脑门。

她可真是搞错了。

78年虽然已经渐渐放开,人们也开始关注服装款式、审美流行这种东西了。

但是像王府井百货这种地方,作为国营商店的标杆,衣服布匹的款式自然还是偏保守的。

要找款式时尚的、花纹新颖的,那还得走非官方渠道。

按照纸条上的地点,两人找到了一片地处市中心的老旧小区。

好在方向和回大院的路线是顺的。

不然待会买完东西大包小包的坐那么久车,还得忍受车厢里复杂难闻的气味,光想想都熬人。

“应该就是这一户了。”

虽说门口没有挂招牌,屋里传来的缝纫机声就说明他们找对地儿了。

见有人来了,老师傅从缝纫机前抬头,手上脚上的功夫却一点没慢下来。

“要做啥衣裳?”

“是您侄女介绍我们来的。”许窈把那张纸条放到缝纫机旁。

老师傅把老花镜拉到鼻尖:“原来是芳丫头的朋友啊。”

许窈笑答:“是啊,小芳一直跟我们夸大伯您手艺特别好,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好裁缝,叫我们一定要找您做衣服呢。”

“这丫头也真是的,从小到大就是嘴巴甜,没想到还真靠那张嘴找到份好工作。”

老师傅笑得眼角荡起褶子。

见她们手里没拿布匹,便起身掀起背后的帘子:“你们喜欢啥样的衣裳,只要能说出来,大伯都给你们做。”

下一秒,两个人就都被眼前出现的景象惊呆了。

目测12平米的房间里,一样多余的家具都没放,全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布匹。

碎花的格纹的波点的,红的绿的粉的,棉布的涤卡的丝绸的…

那花纹、那颜色、那材质,比刚才在百货商店布匹专柜看到的种类多了不是一星半点。

这不起眼的筒子楼里的一间小屋子,竟然藏了这么多好东西!

这回是遇见真大佬了!

刘德芬一眼就相中了款向日葵碎花的棉布料:“师傅,这布怎么卖啊?”

“3毛5一尺不用票。”

“哎嘛,咋这么便宜?”刘德芬惊得往后退了两步,兴奋地扯了扯许窈的衣角:“这个价格,给我俩娃一人做条裤子都只要不到三块钱,还不用花布票!”

许窈一张张布看过去,的确是好料子,有好几个款式的甚至放在后世也不过时。

“要是咱大院里那些军嫂们看到,估计一个个都疯了!”

刘德芬这句话突然点醒了许窈。

是啊!

这各式各样的布,哪个女人看到不得疯?

只不过大院位置偏僻,军嫂们一个人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就够忙的了,基本很少出大院,自然也买不到这些好东西。

可她不一样啊,没娃一身轻的,想出门就出门。

如果她可以当个代购,每个礼拜把军嫂们想要的衣服带回来,然后从中赚个跑腿费呢?

这个年代最值钱的不是东西本身,而是信息差。

家属院里有20多栋家属楼,每栋5层,每层8户,不算小独栋都有800多户人家。

每人年均2件新衣服,按一户3口人来算的话,一年会做4800件衣服。

等等,不对!

这还不是真正的需求量,而是在‘布票’限制下的最低需求。

她都不敢想,如果能做衣服不用布票的话,整个大院对布匹的需求会有多大。

这铁定是门好生意,不过…

许窈抬眸,问道:“大伯,您一个月大概能做多少件衣服?”

师傅思索片刻:“恩…大概100多件吧。”

许窈摸摸下巴。

她刚才只想着需求潜力大,的确忽略了供给受限的问题。

况且还有政策在上。

她这行为放后世一点毛病没有,可放到现在那就叫投机倒把,严重点是会被抓进去喝茶的。

总结:能搞,但还得小规模,低调点才好。

不说靠这发家致富,两个月时间里赚个零花钱还是没问题的。

可问题又来了,要怎么在军嫂们不能出门的情况下,刺激她们的购买欲呢?

不比后世,某宝某多多上一搜,各式各样的衣服图片恨不得往你脸上贴。

现在这时代,不仅照相机是奢侈品,一个彩照胶卷都要五六块,拍照回去给她们看是肯定不现实了。

而且这会儿人的购物观念也不一样,眼见为实才是好的…

许窈挑挑眉,开口道:“师傅,您这儿的布,我都要。”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