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手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照亮了墙洞内的狭小空间。

下一秒,王浩然爆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那声音凄厉到盖过了地下室所有的回音。

“啊——!骨头!是人骨头!”

他连滚带爬地后退,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指着墙洞的手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沈薇薇的尖叫紧随其后,她双腿一软,软软地倒向一边,被旁边的黎宇田手忙脚乱地扶住。

跟拍摄像师的镜头剧烈地晃动了一下,险些把机器砸在地上。但他职业素养极强,硬是稳住了身形,将镜头死死对准了那个恐怖的洞口。

直播间的画面,也随之清晰地呈现出墙内的景象。

那是一具完整的、蜷缩着的人类骸骨。

它以一个极其扭曲的姿势被塞在墙体里,白森森的骨骼上还挂着几缕早已腐烂成碎片的布料。在骸骨的怀中,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方形物体,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守护着什么秘密。

水泥和碎砖块还在簌簌地往下掉,那股混杂着死亡与腐朽的浓烈气味,通过镜头几乎要溢出屏幕。

直播间在长达五秒的死寂后,弹幕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淹没了整个屏幕。

【卧槽!卧槽!卧槽!是真的!是白骨!】

【妈妈我害怕!这综艺也太真了吧!这不是道具!绝对不是!】

【已经报警了!定位思南公馆!快来人啊!这里有命案!】

【疯了!这个节目组疯了!林雾桉也疯了!居然真的砸墙砸出了一具尸体!】

【我吐了……那个味道……我感觉我闻到了……】

地下室内,一片混乱。

黎宇田扶着昏迷的沈薇薇,自己也吓得腿肚子打颤,站都站不稳。

“冷静!都冷静!”苏亦然是除了林雾桉之外还能保持冷静的人,但他镜片下的双瞳也写满了剧烈的震动。他强迫自己用理智分析,“这是犯罪现场!一级刑事案件现场!任何人不要靠近!不要破坏任何证据!”

他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却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信号。

“该死!”他低咒一声。

陆景宸没有说话,他只是将林雾桉不动声色地挡在了自己身后,隔开了那洞口涌出的、令人作呕的死气。他能感觉到,身前的女孩身体很冷,呼吸也比平时急促。

林雾桉没有理会身后的骚乱。

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具骸骨,以及骸骨怀中的那个油布包上。

墙内的死气浓郁得化不开,但所有的怨念与执着,都并非源自这具白骨,而是指向了那个被它紧紧守护的油布包。

那里才是小芙蓉所有记忆混乱、怨气不散的根源。

“那个包。”

林雾桉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利刃,瞬间切开了现场所有的嘈杂和恐慌。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住了。

苏亦然猛地看向她:“林雾桉!你疯了吗?那是重要证物!我们不能动!”

“不动,它就永远只是个证物。”林雾桉从陆景宸身后走出来,直视着苏亦然,“而小芙蓉的怨气,永远也散不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现场,等待警方!”

“等警察来,黄花菜都凉了。”王浩然坐在地上,哭丧着脸,“我们怎么出去?这里没信号!万一那个饭店老板发现我们了,把我们都灭口怎么办?”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打了个冷颤。

人比鬼恶。

这个道理,他们刚刚才在直播间里见识过。

陆景宸看向林雾桉,他选择相信她。

“要怎么做?”

林雾桉指着那个油布包:“把它拿出来。”

“不行!”苏亦然立刻反对,“这会破坏骸骨的原始状态!”

“那就连着骨头一起搬出来。”林雾桉的回答简单粗暴。

苏亦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还有这种操作?这是对逝者和案发现场的双重不尊重!

林雾桉没再理他,她看向陆景宸:“你来,我没力气了。”

她说的坦然,没有丝毫逞强。刚才那场“物理超度”,确实耗尽了她这具身体里所有的灵力与体力。

“好。”

陆景宸长吐了一口气,他丢掉手里的钢筋,脱下自己的外套,小心翼翼地铺在旁边的空地上。

然后,他走到墙洞前,对着那具骸骨,郑重地躬身行了一礼。

“前辈,得罪了。我们只为求一个真相,绝无亵渎之意。”

说完,他屏住呼吸,伸手探入了那个散发着恶臭的洞口。

他的动作很轻,很稳,尽量不去破坏骸骨的结构,小心翼翼地将那具早已风化的白骨,连同它怀里的油布包,一同抱了出来,轻轻地放在了外套上。

做完这一切,他的额角也渗出了汗珠。

那股直冲天灵盖的恶臭,和近距离接触骸骨带来的心理冲击,绝非常人能够承受。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摄像师的镜头紧紧跟随着陆景宸的动作,将这一幕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小芙蓉的鬼魂飘在旁边,她看着那具重见天日的骸骨,透明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无声地流着泪。

林雾桉蹲下身。

她的手指没有触碰白骨,而是直接拿起了那个沉甸甸的油布包。

油布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变得僵硬发脆,但保护得很好,没有破损。

“林雾桉!”苏亦然还想阻止。

“闭嘴。”林雾桉头也不回,“想知道真相,就安静看着。”

她将油布包放在地上,开始一层一层地解开外面缠绕的麻绳。

麻绳早已腐朽,轻轻一碰就断成了几截。

随着油布被缓缓揭开,一本封皮已经泛黄发黑的硬壳日记本,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日记本的封面上,没有任何文字。

林雾桉能感觉到,一股浓烈到极致的、混杂着绝望、愤怒与不甘的情绪,从这本日记上扑面而来。

这本日记,被怨念浸透了。

她伸出手,翻开了日记的第一页。

扉页上,是一行用钢笔写下的、娟秀而有力的字迹。

那字迹,跨越了数十年的光阴,带着血与泪的控诉,清晰地映入了所有人的眼帘,也通过直播镜头,展现在了全网几千万观众的面前。

“民国三十六年,秋。若我身死,请拾得此记者,将此中真相,公之于众。家国之难,匹夫有责。奸佞不除,死不瞑目。”

落款是三个字。

——陈婉君。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