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老太太让人将她拉起来,又让她坐在旁边,细细地打量她。

“你来京城的时候,听说只带了两个家仆,怎么没有其他家人陪同?”

也许是事情有了转机,老太太的关心都显得真切实意起来。

“不瞒姨祖母,我舅舅一直认为,我外祖父和外祖母偏心我娘,不喜与我家来往,外祖父和外祖去世后,就不怎么与我家来往了。

后来,我爹以外祖父的名义给他们那边置了一些学田,也就没再主动去找他们。

我爹的其他兄弟与他都是同父异母,早年因为继祖母关系就不亲近,在我祖父离世后,也就基本上断了来往。”

“原来如此,也是难为你了。”

老太太让身边侍候的人拿出一对淡紫色玉镯,亲手给宛若带上:“别推拒,你上次来时姨祖母没有准备好东西给你,我身边的这些东西都老气得很,不适合你。这是我让人亲自去给你挑的,今年流行的新样式。”

宛若不知道她这话里有多少真话,但这淡紫色十分鲜亮,的确适合年轻的姑娘戴,玉的质地十分通透,应该是好东西。

之后,老太太又问了她许多话,在京城的情况,有没有遇着啥困难,回过几次罗田,罗田的那座有名的罗家牌楼还在不在,俩人说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话,让人送宛若回去之前,又让她在说城遇到困难就跟她说。

宛若回去后想了许久,也没有想通其中的关键,为何事情在三表嫂去找了一回鲁王府就有转机。

难道是求鲁王府不再追究就可以,这不是死了人的大事吗?而且死的也不只有鲁王府的人,还告到了御前。

想不通就不再想,没有必要劳心,朝堂的事情太复杂,也怪她以前没有关注这些,想来等她爹出来事情就能清楚明了。

既然说事情有回转的余地,那他爹定然就不用被砍头,便就余下她提前预想的第三、第四种情况,将来的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只是可能会艰苦些,江恒年纪大了,她可能不能再游手好闲了。

望舒堂里,江宛若离去后,老太太坐着半天不出声。

侍候在侧的春花嬷嬷轻声问:“老太太,是又想老家的人和事了?不如让孙儿们陪您回去一趟。”

“不必烦扰他们了,认识的人都没几个在世了,回去了又怎样?再说我一把老骨头,说不定还没到家就给折腾没了,不是害人害己吗?”老太太的声音中带着些无奈与悲凉。

春花嬷嬷今年五十岁,侍候老太太也有三十多年了。却不是最先侍候老太太的那些人,她有时候也弄不懂老太太想什么。

慢慢的思量着要如何引老太太把思绪转换到别的事情上去,就又听到她说话。

“算了,不想了,我先躺一会儿。”

老太太被身边的人侍候着躺下,嘴上说不想了,脑子里的思绪却是没有停下来。

宛若的外祖母顾惠是她隔了一代的表妹,却因为都住在罗田县城,性情相投来往的颇多,那些年俩人有事无事都混在一起,是她未出阁时最好的玩伴。

后来她的亲事定了孝昌的徐家,顾家是小商户,有意将顾惠嫁给罗田县县丞为妾谋些利,顾惠不肯闹绝食逼得了父母让步,最后嫁给了一个秀才。

而她自己十八岁嫁到徐家,与顾惠相隔两地,见面的时候就少了。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