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黄沙镇,名副其实。

镇子里的土路被来往的马车和行人踩得坑坑洼洼,风一吹,便扬起漫天的黄尘,呛得人睁不开眼。

街道两旁的土坯房低矮破旧,店铺的招牌也蒙着厚厚一层灰。

街上的行人大多面有菜色,行色匆匆,眼神里带着一种麻木的警惕。

这里的一切,都和姜芽芽想象中的人类城镇不一样。

没有娘亲故事里的繁华热闹,只有一种萧条和压抑。

姜芽芽把自己瘦小的身子缩在墙角,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她那身在荒野里磨得破破烂烂的衣服,在这里倒也不算太显眼,只是她那张虽然脏兮兮但依然能看出清秀轮廓的小脸,和那双过于清亮、充满警惕的眼睛,还是让她与周围的孩童有些格格不入。

她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耳朵却像雷达一样,捕捉着周围的一切声音。

很快,她就在一面土墙上,看到了让她遍体生寒的东西。

那是一张用粗糙的黄纸画的画像,画得很拙劣,但还是能依稀辨认出是她的模样。

画像下面,用歪歪扭扭的毛笔字写着:

“悬赏!寻此女娃,五岁上下,提供线索者,赏大洋十块!活捉者,赏大洋一百块!”

落款是:青阳县衙。

她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李国富的势力,竟然已经渗透到了这里。

这满大街看似普通的行人里,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是为了那一百块大洋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怀里的虎头核雕。

她现在就像是黑夜里的一只萤火虫,太显眼了。

必须改头换面!

可是,她身无分文。

买衣服、买食物、买车票,都需要钱。

姜芽芽的小手,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在发根深处,她摸到了一件冰凉坚硬的东西。

那是一支银簪。

样式很简单,簪头是一朵朴素的梅花,是娘亲唯一的首饰,也是留给她最后的念想。

娘亲临死前,亲手把这支簪子插在了她的发间,说:“芽芽,这是娘的嫁妆,以后等你长大了……”

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双眼。

她死死咬住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

娘,对不起。

芽芽不能等长大了。

芽芽现在就要用它,换一条活路。

她擦干了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她在镇子上转了很久,终于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找到了一家门脸很小的当铺。

当铺的招牌歪歪斜斜,上面写着一个“当”字。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店里光线很暗,只有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婆婆,正坐在柜台后打着瞌睡。

听到动静,老婆婆抬了抬眼皮,看到是个脏兮兮的小女娃,有些意外。

“小娃娃,你走错门了吧?这里可不是卖糖人的地方。”

姜芽芽不说话,只是踮起脚,把那支银簪从发间取下,轻轻地放在了高高的柜台上。

老婆婆扶了扶老花镜,拿起那支银簪,凑到眼前仔细端详。

只看了一眼,她的眼神就微微变了。

她当了一辈子东西,好坏一眼便知。

这簪子虽然样式朴素,但用的是上好的雪花银,簪头那朵梅花,雕工精巧,气韵不凡,绝非凡品。

这样的东西,不该出现在一个逃荒女娃的身上。

老婆婆抬起头,重新打量着眼前的姜芽芽。

她看到了女孩眼中的悲伤和决绝,也看到了她眼底深处藏着的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警惕和坚毅。

老婆婆心里叹了口气。

又是一个乱世里的可怜人。

她没有多问,只是把银簪放在一个小小的秤上称了称,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叠大小不一的钞票。

“死当,一百二十块钱。”老婆婆的声音很平静。

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这支银簪作为银子的价值。

姜芽芽愣了一下,她虽然不知道行情,但也明白,这个老婆婆多给了她钱。

她抬头,看着老婆婆,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拿着吧。”老婆婆把钱推了过来,“孩子,记住,钱要花在刀刃上。这镇子……不太平,自己多加小心。”

“谢谢……婆婆。”

姜芽芽接过钱,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跑出了当铺。

她没有看到,在她走后,那位老婆婆拿起银簪,在昏暗的灯光下摩挲了很久,眼神复杂,最终幽幽地叹了口气。

有了一百二十块钱的“巨款”,姜芽芽立刻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她先是在一家旧衣店,花五块钱买了一身灰扑扑的、男孩子穿的短打和一顶能遮住大半张脸的破草帽。

换上新衣服后,她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个不起眼的小乞丐,再也没人多看她一眼。

然后,她又花一块钱买了一个能吃好几天的大饼和一只军用水壶,在路边的水井里灌满了水。

做完这一切,她找了一个无人注意的死胡同,躲了起来。

身体上的需求暂时满足了,接下来,就是解决最大的问题——如何离开这里。

她抬起头,看着墙头上叽叽喳喳的几只麻雀。

又低下头,看着从墙角下水道里探头探脑的一只大老鼠。

她的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她闭上眼睛,将自己的意念,像一张无形的网,朝着整个黄沙镇散发出去。

“城里的朋友们,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帮我看看,那些穿着短打、带着刀的坏人,都在什么地方?”

“帮我听听,去樊城的火车,什么时候开?”

“火车站现在是什么情况?”

一瞬间,无数嘈杂、细碎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了她的脑海。

“吱吱!我看到两个坏蛋进了悦来客栈!他们点了好多肉!”——来自悦来客栈房梁上的老鼠。

“啾啾!镇子东门的两个坏蛋,正在打瞌睡!”——来自东门牌坊上的麻雀。

“嘶嘶……北边巷子里有两个,正在盘问一个过路人……”——来自墙角的一只壁虎。

“吱!火车站!火车站被好多人围住了!只许出不许进!我兄弟想进去偷点吃的,被打断了腿!”——来自火车站仓库里的一只老鼠。

“啾!我听到检票员说,下一班去樊城的火车,是晚上九点!那是最后一班车了!”——来自停在火车站屋檐下的燕子。

信息,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

姜芽芽的脑海中,一幅黄沙镇的动态地图,缓缓展开。

敌人的分布、火车站的状况、离开的时间……所有关键情报,尽在掌握。

她睁开眼,眼神变得无比冷静。

追兵们已经发现上当,并且封锁了火车站。

晚上九点,是她离开的唯一机会。

她必须在那之前,想出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冲破封锁,登上那趟通往希望的绿皮火车。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