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周阳摔门回房后,客厅里的寂静沉得让人喘不过气。林如兰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散落的申报材料,指尖反复摩挲着陈默落下的保温杯——杯身印着“创景设计”的logo,是他公司的标志,边角已经磨出了细小的划痕,看得出来用了有些年头。

她起身走到周阳房门口,耳朵贴着门板,仿佛能听到里面传来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却没有一点少年人该有的躁动。林如兰心里揪得慌,儿子从小就懂事,自从周岳走后,更是把所有情绪都藏在心里,刚才那样激烈的反抗,恐怕是憋了太久了吧。

犹豫了近半小时,林如兰才有走过去轻轻敲了敲儿子的门,声音放得极柔:“阳阳,妈能进来吗?”

她的声音落下几秒后,房间内传来周阳闷闷的声音:“嗯。”

推开门,周阳正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美术联考真题,手里却没握铅笔,眼神直直地盯着试卷上的静物素描,明显没心思做题。林如兰走到他身边,拉了把椅子坐下,先放软了语气说道:

“刚才妈不该跟你发火,是妈太急了。”

周阳没回头,也没说话,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桌的木纹。

林如兰叹了口气,慢慢说:“阳阳,妈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怕陈默对我有别的心思,怕咱们家再出什么事,对不对?”

见周阳的肩膀轻轻颤了一下,她继续道,“妈跟你保证,我跟陈默就是老乡,就是互相帮忙——我帮他解答政策问题,他帮家里做点事,绝不牵扯到别的,更不会像你担心的那样。要是以后他有什么过分的举动,妈立马让他再也别来咱们家,行不行?”

这话像一块石子,终于打破了周阳心里的坚冰。他缓缓转过头,眼眶还是红的,声音带着点沙哑:“真的?妈,你别骗我。”

“妈不骗你。”林如兰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就像他小时候那样,“你马上要美术联考,还要准备高考,妈不想因为这些事让你分心。以后陈默来,要是你在家,他就在客厅跟我说事,绝不会单独跟我待在房间里;要是涉及到其他的事,妈肯定会跟你商量,绝不会自己做主。”

周阳盯着母亲的眼睛看了几秒,见她眼神坦诚,没有半点躲闪,终于轻轻点了点头:“那……我暂时信你。但要是他做了什么让我不舒服的事,我还是会反对。”

“好,妈都听你的。”林如兰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发,“快做题吧,晚上妈给你做你爱吃的可乐鸡翅。”

从那天起,陈默来家里的次数没少,但相处的模式却悄悄变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进出厨房,每次来都会先问一句“阳阳在家吗?”

要是周阳在房间学习,他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跟林如兰隔着一张茶几聊着,声音压得很低,生怕打扰到周阳,聊完事走时,也会主动跟周阳打声招呼:“阳阳,好好学习,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周阳虽然还是话少,但对陈默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些——有时陈默帮林如兰搬东西,他会主动搭把手;有时陈默落下了文件,他也会提醒林如兰“记得让陈叔下次来拿”。

变化是从一个周末的傍晚开始的。那天林如兰腰椎疼得厉害,连做饭都费劲,陈默来送整理好的补贴申报材料时,看到她扶着腰在厨房门口站着,立马接过她手里的菜:“兰姐,您坐着歇着,今天我来做饭。”

他手脚麻利,洗、切、炒一气呵成,没一会儿就做了两菜一汤——青椒肉丝、番茄炒蛋,还有周阳爱喝的蔬菜丸子汤。

吃饭时,陈默主动给周阳夹了个丸子:“阳阳,听说你要考美术专业?我有个大学同学是美术老师,要是你想了解联考的技巧,我可以帮你问问他。”

周阳愣了一下,没想到陈默会关注这些,他看了眼母亲,见她点头,才小声说了句:“谢谢陈叔。”

从那以后,陈默来家里时,除了与林如兰聊政策,还会跟周阳聊美术联考的事——他从同学那里打听来“素描静物构图技巧”,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念给周阳听。

看到网上有“美术生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也会打印下来带来,圈出适合的学校和专业;甚至还帮周阳分析“哪些美术专业就业前景好,哪些学校有政策补贴,学费能少点”。

周阳本就对美术专业的报考流程一知半解,陈默的这些建议正好帮了他的大忙。有次他对着志愿填报指南发愁,不知道该选“视觉传达设计”还是“环境设计”,陈默耐心地跟他分析:

“视觉传达偏向平面,比如海报、包装设计,就业面广;环境设计偏向空间,比如室内、景观设计,要是以后想创业,还能跟我做的设计业务搭上边。你更喜欢哪个?”

周阳想了想,说:“我更喜欢空间设计,觉得把空荡荡的房子装成喜欢的样子,很有成就感。”

“那环境设计就很适合你。”陈默眼睛一亮,还拿出手机给周阳看他以前做过的室内设计案例,“你看,这是我之前帮客户做的小户型改造,重点在收纳空间,你要是学这个,以后也能做这种项目。”

周阳看着手机里的设计图,眼神里露出了向往的神色,话也多了起来:“陈叔,这个客厅的采光设计好好,要是户型采光不好,该怎么改啊?”

“这个就得看窗户的朝向了……”陈默耐心地跟他讲解,从采光设计聊到材料选择,两人聊得格外投机。

林如兰坐在旁边,看着儿子脸上久违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她以前总担心儿子因为他爸的离开变得孤僻,现在有陈默陪着他聊专业、聊未来,儿子明显开朗了不少。

慢慢地,陈默留在家里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是林如兰主动留他:“饭都做好了,吃完再走吧,正好跟阳阳聊聊志愿的事。”

有时是周阳间接挽留:“陈叔,你上次说的那个美术老师,还没跟我细说联考技巧呢,吃完饭再跟我说说呗。”

甚至有几次,陈默因为赶设计方案,在公司加班到很晚,林如兰会主动给他发消息:“要是没吃饭,就来家里吃点,我给你留了菜。”

陈默来的时候,往往带着没做完的设计图,吃完饭后就在客厅的餐桌上继续忙,林如兰会给他泡杯热茶,周阳会给他拿些水果,三个人各忙各的,却有种说不出的温馨。

虽然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默认了这种“半同居”的状态——陈默有家里的备用钥匙,要是林如兰和周阳不在家,他会帮忙收下快递、浇浇花;林如兰和周阳要是出去办事,也会跟他说一句“家里的窗户记得关好”。

有天晚上,陈默帮周阳修改完美术联考的素描稿,已经快十点了。他收拾东西准备走时,周阳突然叫住他:“陈叔,明天周末,你要是有空,能陪我去美术用品店买支画笔吗?我之前的画笔坏了,不知道该选哪种。”

陈默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当然有空,明天上午我来接你。”

看着陈默离开的背影,周阳走到林如兰身边,轻声说:“妈,其实……陈叔人挺好的。”

林如兰心里一暖,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是啊,他确实是不错。”

那天晚上,林如兰躺在床上,想起这段时间的相处——从最初的互相防备,到现在的温馨和睦,她觉得自己好像终于从丈夫离开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陈默的出现,不仅帮她解决了生活和工作上的麻烦,还让儿子重新变得开朗,这样的日子,或许就是她一直期待的“安稳”。她甚至开始偷偷想,要是以后能一直这样下去,好像也不错。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