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秦秋明甩到刘桂芬脸上的巴掌,不但打懵了刘桂芬,也看呆了秦姒和黄厂长。

秦姒虽不喜欢刘桂芬,但此时不免也同情她。

秦秋明真不是个东西,为了脱身,可真够狠的。

随着剧痛传来,刘桂芬下意识地捂住高肿的脸颊,怒火和委屈瞬间涌上心头。

“秦秋明,你这混蛋,干嘛打我?”

“死婆娘,谁叫你去借钱的?我的工资交给你还不够用吗?”

秦秋明大声怒骂着刘桂芬,眼神却拼命抽动地给她使眼色。

夫妻二十年,刘桂芬看见他打的眼色,呆了一瞬,立刻反应了过来。

“什么借钱?你不要冤枉我,我从来没有借过钱。”

“还说没有,每次借钱,弟妹都记录了下来,黄厂长那里拿着账本呢。”

“不可能”,刘桂芬惊得大声叫起来,“我每次借钱从来没有写过欠条。”

秦秋明听见她的话,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恨不得掐死她。

刘桂芬也意识到说错话了,慌乱地辩解。

“我的意思是,我从来没有借过钱,自然也没有写过什么欠条。”

秦姒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的表演,竟觉得比什么电视剧都好看。

黄厂长也没有出声,静观两人的反应。

“秦姒,你这贱……你这丫头,是不是你污蔑我?”

刘桂芬稍冷静后,立刻明白过来,是秦姒告到黄厂长这里来了。

她告到这里来又怎么样,没有证据证明是她借的钱。

秦姒不理刘桂芬充满恶意的眼神,神色平静。

“有没有借钱,证据说话,不是你说没借就没借的。”

“证据?”刘桂芬得意地笑了起来:“哈哈,有证据你倒是拿出来啊?”

“小同志,这些流水账,并不能直接证明是刘同志借的钱,你还有其他能证明的证据吗?”

黄厂长好心地提醒秦姒,毕竟账本确实可以造假,而且上面还没有借款人的签名。

“就是,没有证据,还想诬陷我,做梦。”

刘桂芬得意地双手插腰,嚣张地笑了起来。

秦秋明神情也放松了下来,重新露出了笑容。

“你不是要证据吗?如你所愿”,秦姒淡淡地笑了起来。

“黄厂长,您能叫一个人,帮我去厂门口接几个人进来吗?她们是我叫过来的证人。”

黄厂长点了点头,叫了个小伙子去接人。

人很快接了进来,有三个人,其中两人是秦姒的邻居,方奶奶和朱红梅。

另外一个,竟是秦宝珊,她背着一个军绿色的挎包。

这三个人,是她出发来自行车厂前,全部打点好,叫她们这个点过来作证。

秦秋明和刘桂芬看见秦宝珊的时候,满眼狐疑,不懂她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秦姒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立刻出声。

“黄厂长,这是我的邻居方奶奶和朱红梅大婶,她们都是最近两笔借款的见证人。我们可以三方当面对质。”

方奶奶和朱红梅也同时出声:“我们都愿意作证。”

“行,那我们就先对最后两笔借款。

1973年8月20日,借款二百元,借款理由买收音机,借款人刘桂芬,见证人朱红梅。

朱同志,刘桂芬是否从王利华那里借了这笔钱?”

“是的,黄厂长,当时我正借秦家的缝韧机补衣服。

刘桂芬当时说秦宝珠想买部收音机,说是什么收听时事。

但她手里没有钱了,就问王妹子借了两百元。

王妹子当时还叫她签借条来着,她就说大家都是亲戚,不用签,叫王妹子记在帐上,到时一起清帐。

我记得真真的,因为舍得花两百元买台收音机的人家可不多。”

朱红梅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当时的情景对话。

“对,再往前几天,我记得是8月16日来着,厂里十五号刚发完工资,刘桂芬找小王借了五十块。

说要给她的几个儿女做几身秋衣,哪有人大热天做秋衣的,我当时还挺纳闷。”

方奶奶也在旁边诉说起来。

“你们肯定是被秦姒收买了,故意诬陷我,我们家双职工一个月工资一百多块,怎么可能去别人家借钱?”

刘桂芬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赖皮到底的架式,死不承认借款。

“好啊,我说当时你怎么不肯签借条,原来打定主意想赖账。”

朱红梅被她赖皮的样子气坏了。

“哼,想让我认账,没门”,刘桂芬鼻孔朝天得意极了。

“嗐,这真真的滚刀肉“,方奶奶气得手心拍打着手背。

她担心地看着秦姒:“姒姒,你看这怎么办啊?”

“没事,方奶奶,我有办法。”

秦姒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又转向刘桂芬。

“堂伯母,我记得宝珠姐刚买了一台收音机不错吧?”

“是买了一台,但那是拿我们的工资买的。”

刘桂芬高昂着头颅,理直气壮。

秦姒并没有与她争辩,转向秦宝珊。

“宝珊姐,麻烦把你家的存折拿出来,只要查看存折上的存款,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秦姒说着,趁秦宝珊没反应过来,快速抢过她身上的挎包。

秦秋明和刘桂芬听到存折的时候,都大惊失色。

秦秋明急怒交加地质问秦宝珊。

“宝珊,存折为什么会在这里?”

秦宝珠也被吓得面无人色。

“不是你打电话叫我拿过来的吗?说是你下班后要买东西。”

“蠢货”,秦秋明气得用力扇了一巴掌秦宝珊。

秦宝珊被打得脑袋都歪到了一边。

刘桂芬倒是反应极快,立刻上前与秦姒争抢起了挎包。

“拿来,小贱人,凭什么抢我们家的存折。”

秦姒长得比她高,力气比她大,她用力一推,刘桂芬就“噔噔噔”地退后了十几步。

秦姒趁机打开包盖,拿出里面的一本存折,先打开看了一眼,就微笑着递给了黄厂长。

看见存折到了黄厂长的手中,秦秋明夫妻俩浑身仿佛被抽走了力气般,蔫头耷脑起来。

存折里,每个月的十五号,都会存进一笔一百二十元的存款。

有时隔几天,还会有几十块的存款存入。

一共存了二十年,总金额是三万八千五百七十元。

“大伯,伯母,你们家的存折上哪来那么多存款?

平时买菜和买收音机的钱,又是哪里来的?

还是说,你们家有另外的收入?”

秦姒环抱着双手,慢条斯理地询问起来。

话音刚落,秦秋明的脸色变得更差了,他急得声音都变调了。

“没有,我们家哪有什么另外的收入。姒姒,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伯母借了钱,我们一定还。”

刘桂芬不敢置信地叫了起来:“不可能,老秦,你……”

“死婆娘,不还钱,你想去蹲局子吗?”

秦秋明抓住她的手,重重地捏了捏给她暗示。

刘桂芬不甘心地狠狠瞪了眼秦姒。

秦姒却有点狐疑,她觉得秦秋明前后的态度变得很奇怪,转变得太快了。

“行了,既然双方达成和解,那我叫会计计算一下,该还多少就还多少。”

黄厂长说完,拿起桌上的电话拨打起来。

会计很快走了进来,按黄厂长的吩咐计算了起来。

王利华记的账简单明了,算账是她的老本行,不到半个小时,就算出来了。

“黄厂长,全部算出来了,一起是三万四千五百二十五元。”

会计把写着结果的纸条递给黄厂长,眼里却闪过极复杂的神色。

她没想到秦主任两口子平时光鲜体面,私底下竟欠了那么多钱。

“三万块?”刘桂芬尖叫了起来,“你是不是算错了,怎么可能这么多?”

“同志,我以人格担保,反复算了两遍,绝没有错,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自己算。”

听到刘桂芬质疑她的专业,会计满脸的不高兴。

“没有,我们不用再计算了,陈会计,我们相信你。”

秦秋明陪着笑脸,他还要在厂里上班,与会计打交道的地方很多,不想得罪她。

“行,账目算出来了,小陈辛苦你了,你先回去上班吧。”

黄厂长打着圆场,会计向他点了点头出去了。

“小同志,这笔钱挺大的,你要不和他们到银行转账?”

还没等秦姒回答,秦秋明就快速地抢答。

“黄厂长,我们去取现金,把现金拿到你这里交割清楚,也好消了这笔账。”

黄厂长为了安全着想,其实更倾向秦姒与他们到银行转账。

但当面交割清楚也行,以后不会产生纠纷。

他点了点头同意了秦秋明的提议。

秦姒看了眼满脸算计的秦秋明,意味深长地笑了。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