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朱允炆这次赶来,可的确是花了“大功夫”的!
他当然也知道“国之立储,必先立德”的道理!
而他自己的功绩又不够。
所以他昨天足足花了一整晚……
喊了许多幕僚前来,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就是为了能在今天,一举立下“不世之功”!
好让皇爷爷下定决心,尽快立自己为太孙!
“吭!”
可这一下!
龙以上的老朱“吭哧”一声,差点没被自己的唾沫给呛着!
随后真是竭力强行控制着表情,才没让自己当众被气笑出来!
这人均……
是这么算的?
“咳咳,嗯……”
老朱深吸了口气,却并没直接点破什么。
而是手指默默的敲击着桌面,足足片刻之后……
忽然意味深的问道:
“允炆呐……咱看你说,要‘毕其功于一役’?”
“那你觉得……能‘毕其功于一役’么?”
“又该怎么‘毕其功于一役’呢?”
老朱的目光,神芒内敛……
“当然能了!而且必须能!”
可朱允炆很明显是完全没注意到老朱的异样。
直接理直气壮的一挺胸膛,大义凛然道:
“诸葛武侯有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他北元余孽悖逆人伦,倒行逆施!我大明伐他,乃代天兴师,以有道伐无道!”
“只要我们能筹措齐足够的粮饷辎重,再有天道所助,民心所向,自然可一举扫荡犁庭,一战而定乾坤!”
“啪啪啪!”
老朱只感觉自己的脑仁都“嘣儿嘣儿”直蹦!
真是差点就忍不住,直接把手里的奏疏给摔他脸上了!
天道所助?
一战而定乾坤?
简直是毫无实践的书生之言!
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个个都是上马就能跑的战士!
可你汉人过去,十万大军要带二十万的辎重部队!
而且就算你打败了某些部落,又如何?
你想追,十万人追个三千的牧民,杀光了又有什么意义?
回头你大军一撤,人家立刻回来继续放牛放羊。
洪武北伐十余次了!
哪次不是劳民伤财,兴师动众?
可结果还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唉!”
一念及此,老朱忽然又想起上午刚见过的朱小三儿来了——
有道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想当初没有其他人做对比时,老朱还觉得这朱小二挺可爱的……
可眼下……
他却只感觉一阵浓浓的失望!
瞧瞧人家朱允熥!
同样是皇孙,人家还没什么‘名师’指点呢!
却能一眼就看穿了北元的本质!
尤其是一想到刚才……
兵部尚书茹瑺在听到自己说出那一整套“益燕而损赵”的计策之后……
那种惊掉下巴的表情!
老朱心里简直爽翻了好吗?
“嗯……允炆呐……”
老朱轻轻一叹。
不过只沉思了片刻之后……
却还是摇了摇头,不喜不悲道:
“你这奏疏……咱看过了,你们先回去吧!”
“啊?”朱允炆一愣,急忙满脸疑惑的追问道:
“皇爷爷,孙儿这计策如何啊?这可是孙儿彻夜未眠才想出的妙计啊!莫不是孙儿还有哪里没考虑清楚么?”
老朱只感觉自己的眼皮都在“噼啪”暴跳!
不过还是强压着烦躁,声音低沉道:
“此事……咱还需要细细斟酌后再说!”
“现在咱要跟刘大人商议些其他事情了!”
“你们先退下吧!”
“哎?皇爷爷,您……”朱允炆脸色一急,还想要继续纠缠。
可旁边的黄子澄却脸色一变!
急忙紧走两步靠了过来。
一边狠狠拽了朱允炆的衣襟一下!
一边满脸紧张的躬身行礼,提高了声音道:
“既然陛下还有公事需要商议,那老臣跟二殿下就先退下了!”
……
炎炎的赤日炙烤着大地。
朱允炆就这么一路几乎是踉跄着,被黄子澄给拉出了御书房!
直到踏上了回东宫的道路!
满脸委屈的朱允炆这才狠狠甩开对方的拉扯,充满了不解道:
“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咱们苦苦想了一晚上的治国良方,怎么就完全没打动皇爷爷呢?”
“殿下……别急……”
此时的黄子澄心里也满是混乱。
不过还是强作镇定的安慰道:
“陛下不是都说了嘛?他要细细斟酌……”
“而且……您想啊,我们想出此等妙计,一旦实行,我大明将再无钱粮之忧!”
“此等足以封太孙的功绩……”
“皇上又怎么会当着刘大人的面做出什么明确表态呢?”
“这样,您明天一早再过来追问一下皇上!”
“我想到时候,他一定就会大大的嘉奖于您了!”
“嗯嗯,一定是这么回事!”
黄子澄越说就越觉得有道理……
连带着朱允炆那原本焦虑的双眼,都再一次渐渐的亮了起来!
“对!一定是这么回事!”
……
而与此同时……
就在谨身殿的御书房中。
刘三吾也已经认认真真,把朱允炆刚刚递上来的奏疏,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
“老刘啊,你是咋想的?”
朱元璋古井无波的问道。
“呃……陛下……”刘三吾急忙起身,恭敬行礼。
不过回答的态度却无比谨慎,缓声道:
“皇孙殿下忧国忧民,实乃我大明之福,如果真能按皇孙奏疏里所说,国库充盈,民间百姓也能富庶起来,那当然是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只不过……”
说到这儿,刘三吾表情为难的话音一顿。
“啧!直接说,别磨叽!”
老朱不耐烦的一瞪眼!
“哎!”刘三吾被吓了一哆嗦,急忙点头道:
“陛下,老臣对财事和兵事都不甚懂,不过却总有些最朴素的想法——”
“允炆殿下所提这‘以纸代铜’之事,看起来虽然双赢。”
“可如若这国库空虚,仅靠‘增发宝钞’就能解决的话……”
“那我大明子民何必还种地了?”
“直接在家,坐等朝廷印钱不就得了么?”
“嗯!”
此言一出!
再看老朱赞同的点了点头。
可脸上的表情,却前所未有的凝重了起来!
很显然……
老朱当然知道,朱允炆这篇奏疏,打底层逻辑上就不成立!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
他却对“以纸代铜”这四个字……
心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