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面对汉斯的激动,沈砚满脸狐疑地问道:“你说里面有东西?到底是什么?”

汉斯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人听到似的,他颤抖着说:“是怪物!一个肚子大得像孕妇一样,但四肢却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人型怪物!”

为了让沈砚更直观地理解,汉斯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在自己的肚子处比划了一下。

“那怪物睡着了,我刚才趁它不注意,偷偷溜进去看了一眼。不过,我拿东西的时候差点就把它吵醒了。所以,当我看到你翻进来的时候,才会那么慌张地捂住你的嘴巴。”汉斯解释道。

沈砚听到汉斯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对了!”汉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看上去有些年头的书,小心翼翼地递到沈砚面前,“你看看,你能看懂这本书上写的是什么吗?我自己看了半天,也只是一知半解的,只知道好像什么时候死了很多人。”

沈砚接过本子,仔细端详起来。

这本子的封面摸上去有些粗糙,上面只简单地写着“村祭”两个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

书上说——

维旱岁三载六月初七,谨以血骨为荐,泣告于天地鬼神之前:

吾村-贫,遭劫三岁。赤地千里,禾苗尽槁;裂土三尺,泉眼绝流。三年来,草根掘尽,树皮剥光,饿殍载道,七十六魂归黄泉。余白骨露于野,哭声断人肠。

当此绝境,村长捧“陈年肉干”,残喘续村之命,村民以羸弱之躯,又撑月余。然天不降雨,地不生粮,生机渐绝,唯余死路。

祭司大人观天象、察地脉,知此劫非人力可解,遂决行终法。

是日,八十村民,皆自愿赴难。辞家别亲,泪落沾襟,无有悔言。先食钱、李、赵、陆、沈五氏之躯——五者,本已形销骨立,闻此法,笑曰“能活一村,死亦值”,遂溘然长逝,以身为粮。其恩如日,其德似山。

次日,八十义士,齐悬于祠堂,以血肉祭天地。祭司大人继之,食五行之物,以身殉道。

七日之后,风云变色,甘霖普降。枯木抽芽,野草疯长;荒芜田畴,谷物复生。吾村脱贫厄,入平安,风调雨顺,岁岁丰登,人寿年丰。

今书此文,记五人之德,念八十义士之勇,感祭司之牺牲。愿后世子孙,永记此劫,不忘前贤,守平安,惜五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看完这些,沈砚的心情异常沉重,他久久地沉默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得喘不过气来。

这些文字虽然隐晦,但他还是能够大致理解其中的含义。

然而,正是因为理解,他才更加为这一村子人的悲惨遭遇感到痛心。

三年的干旱,让这个村庄陷入了绝境,七十六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

而那七十多具尸体,很有可能被村长暗中制成了肉干。

“余白骨”和“陈年肉干”这两个词,无疑是对这一可怕行径的暗示。

那些吃下肉干的村民们,或许已经猜到了真相。但在绝境之中,他们又能如何呢?

接着,那个祭司给这个村庄带来了一丝希望。

也许他真的是个有真本事的人,找到了一个拯救全村的办法。

然而,这个办法却是如此的残忍——包括他自己在内,一共八十一人。

这八十多人,很可能是自愿赴死,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全村人的生存。

他们或许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这场可怕的旱灾。

在临死前,有五个姓氏不一的人被自愿赴死的八十人分食了。

这究竟是这个方法的必要步骤,还是这五个人实在无法忍受饥饿,自愿牺牲,他也不得而知。

但这五个村民认为,“能救活全村人,死了也值得。”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既敬佩又心痛。

之后,八十个人在祠堂上吊自杀,而祭司也吃了代表五行之物的东西死了。

实行这个方法后的第七天,草木飞长,谷物复生,从此风调雨顺,平安长寿。

从这里可以知道,这个方法真的拯救了剩下的村民。

将自己理解的内容给汉斯讲完后,汉斯也是一脸的伤感。

“你说,祠堂里的那个gw……那个人,会不会就是这里面的祭司?”汉斯见他不再说话了,想要和他讨论一下。

毕竟,这个副本的背景,对于他这个歪国仁来说,真的太难懂了。

就像这个书,他看完只知道是死了好多人。但是经过沈砚一说,他才知道居然是发生了旱灾。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