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天刚蒙蒙亮,苏清鸢的手机就急促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 “心内科护士长” 的名字,她心头一紧,按下接听键的瞬间,护士长带着哭腔的声音就传了过来:“苏主任,您快来医院!上次那个心痹症患者突然病危,心率都快降到 40 次 / 分了,张教授说必须立刻手术,可我们觉得…… 只有您能救他!”

苏清鸢来不及细想,抓起外套和医籍复印件就往医院赶。车窗外的长安古城墙飞速后退,她的脑海里反复闪过患者的病历:72 岁,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重度心衰,左心室射血分数仅 25%,三天前刚靠改良后的 “养心通痹汤” 稳住病情,怎么会突然恶化?

赶到心内科病房时,走廊里已经挤满了人。主治医生看到她,像是看到了救星,立刻递过最新的监护报告:“苏主任,患者凌晨三点突发急性左心衰,现在血压 80/40mmHg,血氧饱和度 82%,张教授已经下了手术通知,正在准备手术室。”

苏清鸢快步走进病房,患者躺在床上,胸廓剧烈起伏,嘴唇青紫,意识已经模糊。床边的呼吸机发出 “滴滴” 的警报声,心率监护仪上的绿色波形微弱得几乎要连成一条直线。张启明教授站在病床旁,穿着白大褂,脸色阴沉得吓人。

“苏清鸢,你终于来了!” 张启明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我早就说过,那些古代偏方不靠谱,你偏要固执己见!现在患者成了这样,你说怎么办?”

苏清鸢没有理会他的指责,俯下身仔细听诊患者的心肺。肺部满布湿啰音,心音遥远而微弱,典型的急性心衰表现。但她注意到一个细节:患者的舌苔呈暗紫色,指甲盖下还残留着淡淡的青灰,这与医籍中 “心痹急症,瘀阻心脉” 的描述完全吻合 —— 不是单纯的器质性病变,而是瘀血块堵塞了冠状动脉,导致心脏供血骤减。

“不能手术。” 苏清鸢直起身,语气坚定,“患者现在心肌严重缺血,手术创伤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大概率下不了手术台。根本问题是瘀阻,不是瓣膜或血管的器质性损伤。”

“你胡说什么!” 张启明猛地提高声音,病房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西医的检查结果不会错!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已经扩大到临界值,只有手术置换瓣膜才能救命!你拿不出科学依据,就不要在这里耽误病情!”

周围的医生护士都低下头,没人敢出声。张启明是医院的资深心内科教授,学术权威,向来不认可中医,之前苏清鸢用古方治疗患者时,他就多次公开反对,只是碍于患者家属的坚持才没强行干预。

“张教授,科学依据在这里。” 一直站在门口的陆景渊突然开口,他手里拿着昨晚破译的 “治心痹急症方” 复印件,快步走到张启明面前,“这是唐代沈青妩记载的急救方,我们已经通过现代药理分析,其中的丹参、红花含有丹参酮、红花苷等成分,能快速溶解血栓、活血化瘀;配合当归、黄芪,还能提升心肌供血能力。患者现在的情况,正好符合方中‘瘀阻心脉’的症型,配合西药溶栓,效果会比单纯手术更好。”

“荒谬!” 张启明一挥袖子,复印件散落一地,“一个考古研究员也敢来指导医学?这些古代药方连基本的临床试验都没有,安全性根本无法保证!出了问题,你能负责吗?”

陆景渊弯腰捡起复印件,眼神里满是坚定:“我不能负责,但苏医生可以。之前患者用这个方子好转,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我们有现代医学的监测手段,能实时调整药量,比千年前沈青妩的条件好得多,为什么不能试试?”

“你……” 张启明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沈青妩的残影悄悄飘到病床旁。她的身形比之前清晰了些,显然是感受到了患者的危急,凝聚起残余的力量。她伸出指尖,在患者的胸口、手腕处依次点了点 —— 先是膻中穴,再是内关穴,最后是心俞穴,都是中医治疗心痹症的关键穴位。

苏清鸢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针灸配合药方!” 她顾不上张启明的反对,对护士说,“立刻准备针灸针,取内关、膻中、心俞三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二十分钟;同时去中药房,按‘治心痹急症方’加大丹参用量,再加三钱三七,快煎成汤剂!”

“苏清鸢,你敢违抗医嘱!” 张启明气得发抖,伸手就要去拦护士。

“张教授,” 苏清鸢转过身,眼神里没有丝毫退让,“患者现在的情况,手术成功率不足 10%,而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至少有 50% 的希望。出了任何问题,我全权负责,辞职、承担法律责任,我都认。但如果现在放弃这个机会,眼睁睁看着患者去世,我做不到。”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病房里鸦雀无声,张启明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患者,最终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好,我倒要看看,你的古代偏方能不能创造奇迹!”

护士们立刻行动起来。针灸针很快备好,苏清鸢亲自为患者施针 —— 她虽然不是专业的中医师,但这段时间跟着沈青妩的残影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针灸手法。当银针刺入穴位的瞬间,患者的心率微微下降,从 40 次 / 分升到了 55 次 / 分,呼吸也平稳了一些。

“有效果!” 主治医生惊喜地喊道。

陆景渊松了口气,走到苏清鸢身边,低声说:“刚才真的很危险,你就不怕张教授报复你?”

“怕,但患者的命更重要。” 苏清鸢专注地看着患者的监护仪,“而且我相信青妩,也相信我们的判断。”

沈青妩的残影飘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欣慰。她伸出手指,指了指患者的眼睑,又比了个 “减” 的手势 —— 患者的眼睑浮肿有所消退,说明利水的药材可以适当减少,避免电解质紊乱。

苏清鸢立刻调整药方,让护士通知中药房减少茯苓、泽泻的用量。半小时后,中药煎好,通过鼻饲管缓缓注入患者体内。药液刚进入体内,患者的心率就从 55 次 / 分升到了 70 次 / 分,血氧饱和度也提升到了 88%。

又过了一个小时,奇迹发生了。患者的意识渐渐恢复,能微弱地睁开眼睛,嘴唇的青紫色也褪去了不少。复查心电图,之前的心肌缺血波形明显改善;再测血压,已经回升到 100/60mmHg,达到了安全范围。

“有效!真的有效!” 病房里爆发出压抑的欢呼,护士们都激动地红了眼眶。

张启明不知何时又回到了病房门口,看到监护仪上的数值,脸色复杂。他走到苏清鸢面前,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说了一句:“这次…… 算你运气好。但下不为例,中医的东西,终究不能登大雅之堂。”

苏清鸢没有反驳,只是微笑着说:“张教授,医学的目的是救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好患者,就是好方法。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或许能帮助更多人。”

张启明愣了一下,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病房。

患者的情况稳定后,苏清鸢坐在病床旁,看着沈青妩的残影。残影正微笑着看着她,身形似乎比之前清晰了几分,周身的白光也变得柔和温暖。

“谢谢你,青妩。” 苏清鸢轻声说道。

残影轻轻点头,飘到医籍复印件旁,指尖在 “治心痹急症方” 上轻轻一点,像是在说 “这是我们共同的成果”。

陆景渊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温水:“你刚才真的很勇敢。以前我只知道你是顶尖的心外科医生,现在才发现,你还有不为人知的坚持和担当。”

“是青妩给了我勇气。” 苏清鸢接过水杯,“也谢谢你,一直相信我,在我和张教授争执的时候站出来支持我。”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默契。阳光透过病房的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身上,也落在沈青妩的残影上。苏清鸢知道,这不仅是一次医学上的胜利,更是中西医智慧的碰撞与融合。而她和陆景渊、沈青妩之间的羁绊,也在这场危机中变得更加深厚。

接下来的几天,苏清鸢每天都来医院查看患者的情况。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患者的恢复速度远超预期,左心室射血分数从 25% 提升到了 40%,已经可以脱离呼吸机,正常进食。患者家属特意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 “中西医结合显奇效,千年古方救危命”,还特意提到要感谢 “那位看不见的沈医女”。

苏清鸢将锦旗挂在办公室里,看着它,心中充满了感慨。她知道,这面锦旗不仅是对她的认可,更是对沈青妩千年医术的肯定。而她和陆景渊、沈青妩的探秘之旅,也将继续下去,为了揭开更多真相,也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中西医结合的力量。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