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
决定成立个人工作室后,季语诗和林晓雷立刻忙碌起来。租场地、注册公司、招聘员工、搭建供应链……千头万绪,每一件事都需要亲力亲为,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季语诗把专场直播赚到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工作室的启动资金里。虽然禹景深说过需要帮忙可以提,但她倔强地没有开这个口。这是她自己的事业,她想靠自己闯出来。
忙碌让她暂时忘记了那些纷乱的心事,整个人像是上紧了发条,充满了斗志。
然而,创业维艰。尤其是在寻找稳定可靠的供应链环节,她们遇到了不少钉子。很多大型工厂看不上她们这种刚起步、订单量小的工作室,要么拒绝合作,要么报价高昂。
这天,季语诗又碰壁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临时租下的工作室。林晓冉也一脸愁容:“诗诗,这样下去不行啊。找不到性价比高的供应链,我们的自有品牌计划根本没法启动。”
季语诗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心里也涌上一股无力感。难道真的要去求助他吗?
就在这时,她的邮箱提示音响起。是一封来自“星途集团供应链管理部”的邮件!
季语诗的心猛地一跳,点开邮件。
邮件内容非常官方客气,表示星途集团旗下某知名代工厂,新开辟了一条“新媒体创业者扶持生产线”,专注于小批量、高品质的订单生产。经过评估,认为季语诗的工作室符合扶持标准,邀请她们前去考察洽谈合作,并附上了非常优惠的报价单和合作方案。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季语诗和林晓冉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难以置信和惊喜。
“这……又是哪位的手笔?”林晓冉压低声音,激动地问。
季语诗看着那封邮件,心情复杂。她没有回复“景深”,但他似乎总能知道她需要什么,并以一种最不伤她自尊的方式提供帮助。
“先不管那么多,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季语诗压下心头的悸动,果断道,“联系他们,约时间考察!”
合作洽谈异常顺利。对方的条件优厚得不像话,几乎是贴着成本价在给她们支持。季语诗知道,这背后必然有禹景深的强力推动。
工作室的筹备工作由此进入快车道。
大约一周后,季语诗收到一个厚厚的快递文件袋,寄件方是某个知名的设计工作室。她疑惑地打开,里面是一整套VI设计方案——Logo、标准字、色彩规范、应用模板……一应俱全。
设计风格简约大气,又带着一丝灵动和温暖。主Logo是将“语诗”两个字的拼音首字母“Y”和“S”巧妙地融合变形,形成了一个类似话筒又类似萌芽的图案,寓意“发声”与“成长”,完美契合她主播的身份和创业的状态。
整套设计水平极高,一看就价值不菲。
文件里没有署名,只附了一张卡片,上面打印着一行字:“工作室启动礼物。希望你喜欢。”
季语诗看着那精致的设计稿,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拨通了禹景深的电话——这是上次吃夜宵后,他强行存进她手机里的号码,说“有急事可以直接找到我”。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那边传来他低沉的声音:“喂?”
“设计稿……我收到了。”季语诗的声音有些发紧,“谢谢您。很漂亮,我很喜欢。但是……这太破费了。我不能……”
“不喜欢?”他打断她。
“不是!很喜欢!但是……”
“喜欢就好。”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就当是……庆祝你工作室成立。不算破费。”
季语诗握着手机,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总是这样,把昂贵的帮助说得轻描淡写。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忽然传来他略带迟疑的声音:“……或者,你可以当我是在提前投资。我看好你的潜力。”
这个理由,让季语诗无法反驳,心里那点不安也稍稍减轻了些。她深吸一口气,真诚地说:“谢谢您。我会努力让您的投资物超所值。”
挂了电话,季语诗看着那套设计稿,指尖拂过那个专属的Logo,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她将设计稿拍照,发到了工作室的工作群里。
群里瞬间炸了。
“哇!这Logo太好看吧!”
“老板牛逼!这设计不便宜吧!”
“感觉我们工作室瞬间高大上了!”
林晓冉的私信立刻追了过来:“卧槽!诗诗!这设计谁做的?太绝了!这得花多少钱啊?是不是榜一大哥的手笔?”
季语诗回复了一个“嗯”字。
林晓冉发来一连串的感叹号:“啊啊啊!他真的好用心啊!连Logo都帮你设计好了!这哪是榜一大哥,这简直是‘老板娘’待遇啊!”
“老板娘”三个字让季语诗脸颊一热,嗔怪地回了一句:“别瞎说!”
但看着那个精心设计的Logo,她的心跳,却不由自主地漏跳了一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