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明瑟此刻,的确在认真思索玉屏的言语。

她从前倒没发现,玉屏竟是如此胆大心细。

这法子,确实是破局的一招。

她自然清楚,明芜小产一事中自己何其无辜。

她是设局让明芜失宠,也用药令她有孕并瞒报,甚至存了去母留子的心思。

可两次小产,她确实并未下手。

不知明芜那蠢货是遭了谁的道,竟把这罪名扣到她头上。

更可恨的是,此事还牵出郑氏旧案,彻底动摇了陛下对她的信任。

若此时宫中还有其他妃嫔,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莫名小产……

运作得当,未尝不能稍稍洗清陛下对她的猜疑。

毕竟,她如今禁足宫中,还招致陛下厌弃,任凭谁都觉得,自己如今最该做的,便是静思己过,以图谋来日。

绝不会顶风而上,让自己更加泥潭深陷。

只是……

文才人有孕这件事,归根究底,消息的源头是明芜。

会不会,是明芜想要借刀杀人?

可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被明瑟自己按了下去。

她细细思量许久,觉得这不该是明芜能有的心智。

若她真有这般聪慧,当初就不会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不会稀里糊涂连着失了两个孩子,把身子也糟践坏了

这样一个蠢货,即便眼下靠着丧子之痛暂时挽回了一点圣心,也绝成不了这等棋手。

思量至此,明瑟眼中最后一点犹豫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冷厉。

她抬眼看向玉屏,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这件事,若是要做,就必须尽快。只是,不管明面还是暗里,都必须要将自己摘出去。文才人在这宫中,同谁关系最好?”

文昔不过是个低位妃嫔,之前还入不得明瑟的眼。

但是,玉屏早已经打听好了。

“回主子,文才人同宫中诸位妃嫔关系都算和睦。但要说关系最好,应当是与其一同入宫,如今同住绛云殿的方小仪。”

方小仪?

这个名字,明瑟倒是熟悉。

在明芜失宠的那些时日里,新人里便是这位方小仪最为得宠。

这位方小仪是云州进献上的美人,虽出身平平,却胜在有一张芙蓉面。

入宫时还是方才人低一阶的美人,如今半年多过去,已然高过了文才人。

“既然是同住一宫的好姐妹,那文才人可能有孕的这个好消息,也合该让方小仪一同乐一乐才是。”

玉屏心领神会。

“奴婢明白。”

几日后。

给皇后请安完毕,众妃嫔从凤仪宫鱼贯而出。

原本文昔已和方小仪约好一同回绛云殿,却被笑容满面的秦美人拦下。

“两位妹妹且慢!”

秦美人亲热地挽住文昔的胳膊。

“我宫里新得了一瓶上好的桃花酿,滋味清甜,最是难得。今日天气这般好,两位妹妹若无事,不如去我那儿小聚一番,也尝尝这新鲜?”

秦美人在宫中是出了名的喜好美食佳酿,性子也爽利大方,素来与文昔几人关系不错。

她开口相邀,文昔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推拒,只得笑着应下。

“姐姐盛情,那妹妹就叨扰了。”

一行人来到秦美人所居的韶华殿。

殿内布置得温馨雅致,临窗的桌上已摆好了几样精致小菜和点心。

然而,当文昔的目光落在中间那道主菜上时,心中不由得一紧。

那竟是一道色泽红亮,引人垂涎的玛瑙蟹。

“如今天气渐暖,虽不是吃蟹的时令,但我瞧着这蟹还算肥嫩,便让膳房做了来,图个新鲜。”

秦美人出身优渥,入宫后也是出手大方,银子使上去,司膳房自然是各色佳肴伺候得当。

对于文昔心下的异样,秦美人浑然未觉,依旧热情地布菜。

“快尝尝,这蟹肉配着桃花酿,蟹肉的鲜甜遇上酒液的微酸清甜,那滋味才叫一绝呢!”

“你呀,真是个天生的吃家,什么都瞒不过你的嘴。”

方小仪以丝帕半掩着唇,笑眯眯地调侃。

她生得娇俏明媚,即便说着调侃的话,也不会惹人厌烦,只让人觉得娇憨可爱。

文昔压下心头泛起的不安,面上不动声色,只柔声道。

“多谢姐姐美意。只是不巧,我近日正在服用太医开的调理方子,医嘱需得避食鱼虾蟹这类发物,怕是没这个口福了。”

她说着,只夹了几筷眼前的素炒时蔬和一块枣泥山药糕,慢条斯理地吃着。

就连那被秦美人极力推崇的桃花酿,她也只是端起来,极为小心地沾了沾唇瓣,大半都借着帕子掩口的动作,悄无声息地吐在了素绢手帕上,随即状似无意地垂下衣袖,将帕子递给了身后侍立的贴身宫女安宁。

安宁会意,指尖微动,便将那方濡湿的帕子纳入了袖中。

这顿午膳,文昔吃得是食不知味,心中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好不容易熬到膳毕,她便与方小仪一同起身告辞。

踏出韶华殿那刻,带着花香的暖风拂面而来,文昔才暗自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微蹙的眉头稍稍舒展。

她如今身孕尚不足两月,正是最不稳当,最容易出纰漏的时候。

她身边的安宁便通晓医术,在知晓自己有孕的消息后,文昔便寻了各色理由推脱平安脉,只想将身孕再瞒一些时日,好让皇嗣更安稳一些。

如今,哪怕旁人是无意,她心中也难免多揣测几分。

着实是累得慌。

但是,文昔内心对于自己这一胎,还是十分期待的。

这是她和家族的全部指望。

她的野心,她的谋划,都得建立在平安生下一位皇子的基础上。

虽说如今文氏族中在朝为官者也不过最高四品官,但文家在太祖之时,可是出过一位昭仪娘娘的。

只是,这位昭仪娘娘最后扶持自己的孩子夺嫡失败,文家也因此受了牵连,族中一蹶不振。

可到底,这位姑祖母留下不少宫中的隐秘人手。

文家清楚,皇家短期不会再让文氏女入宫,所以这几十年里,一直只发展宫中人手,专心蛰伏,以待来日一飞冲天。

而伴随文昔入选,这些人手,尽数都交到了她的手上。

而文昔身上,也背负着家族的期望。

她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