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这天傍晚,四合院里各家各户刚端起饭碗,前院的闫埠贵就挨家挨户地敲门通知,“晚上七点,都到中院开会,军管会的王干事要来传达重要指示,一家至少得来一个当家的,务必到场。”

这阵势让院里的人们心里都犯起了嘀咕,不知道又有什么大事。

晚上七点,中院乌泱泱地站满了人。

军管会的王干事表情严肃地站在中间,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清了清嗓子开口,“静一静,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传达上级的重要通知。目前,成分审查工作正在深入推进。此前个别地区发现存在瞒报、漏报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性质极其恶劣。”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因此,上级要求进行重新审查、复核,所有住户,必须如实、详细地重新填报表格。我们会组织专人进行严格的核查,一旦发现隐瞒或欺骗行为,必将严肃处理,最终审核无误后,会向大家进行通报。都听明白了吗?散会后各院代表来领新表格!”

这番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人群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邻居们议论纷纷,不过对于大部分家庭贫民成分来说都不是事。

人群中的何大清,虽然脸上努力保持着平静,但手心已经沁出了冷汗。

他早已从易中海那里得到了更详尽、更严重的“内部消息”。

易中海不仅告诉他要重新审查,还刻意夸大其词,暗示有人可能要拿他给日本人、洋人做过饭的经历大做文章,往上纲上线扯,甚至可能牵连子女前途。

散会后,何大清失魂落魄地回到屋里,看着熟睡的儿子何雨柱和女儿何雨水,内心经历了剧烈的挣扎。

易中海的话像魔咒一样在他脑海里回响,“……到时候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柱子和小雨都得跟着变成黑五类,一辈子就毁了……”

他爱自己的孩子,绝不能让他们受牵连。

其实给日本人做菜都是小事,四九城大厨谁没有为他们做过菜,最重要的是自己祖上的事。

思前想后,似乎只剩下一条路——走,走得远远的,彻底切断和这里的联系,这样或许就能保全孩子们。

深夜,他悄悄敲开了易中海的家门。

“老易,我……我决定了,走。”何大清的声音干涩而决绝,“院里知道我那点事的人不少,我怕有人背后下绊子,我不能连累柱子和雨水。”

易中海心中暗喜,面上却露出一副沉重又不舍的表情,“大清,你真想好了?这一走……”

“想好了!”何大清打断他,“我走了,麻烦老易你帮我对外说我跟人跑了,别的别提。柱子……柱子他马上就能出师了,有手艺饿不死。就是雨水还小,我托付给你帮忙照看一二。”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这是200万麻烦你帮我交给柱子,另外我走后,每个月会想办法给雨水寄十万块钱回来当作生活费。有这笔钱,加上柱子的收入,他们的日子……应该不会太差。”

易中海接过信封,郑重地点点头,“你放心,大清,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亏待不了雨水和柱子。咱们这么多年老邻居,我会把他们当自家孩子看的。”

何大清重重拍了拍易中海的肩膀,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后只化作一声长叹。

第二天,天还没亮,四合院还笼罩在一片沉寂的薄雾中。

何大清最后看了一眼儿女的房间,一咬牙,背着一个单薄的小包裹,悄无声息地打开门,身影迅速融入黎前的黑暗中,再也没有回头。

第二天清晨,傻柱像往常一样起床,屋里静悄悄的。

他以为父亲何大清一早有事出去了,并没太在意,熟练地给妹妹雨水穿好衣服,将她送到后院聋老太太家暂为照看,自己便赶着去丰泽园上工。

等到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时,却发现家里依旧漆黑一片,还没进门就听见何雨水嘶哑的哭闹声从屋里传来。

他心头一紧,急忙推门而入,只见小雨水哭得满脸是泪,抽噎着说,“哥……爸爸、爸爸还没回来……”

傻柱这才真正意识到不对劲。

他抱起妹妹,在院里四处寻找父亲的身影,却迎面撞上邻居们异样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那些“何大清跟白寡妇跑了,不要孩子了”的流言,此刻像尖针一样钻进他的耳朵。

他心里猛地一沉,不敢置信,却又无法忽视越来越强的不安。

他匆忙把雨水托给一个大妈帮照看,自己径直跑去敲易中海的门。

“易叔,我爸……我爸他到底去哪了?院里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傻柱声音发急,带着最后一丝希望。

易中海面露难色,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道,“柱子啊……你爹确实走了。他说你也长大了,能照顾雨水了,他……他想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让你别找他了。”

他言辞恳切,目光却避开了傻柱的眼睛,自始至终,只字未提那二百万的托付和每月十万的生活费。

这一刻,傻柱如遭雷击,整个世界仿佛瞬间褪去了颜色。

他爸真的走了,抛下他们兄妹俩,跟别人跑了。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易中海家,浑身发冷。

这时,不远处的许大茂还幸灾乐祸地嚷嚷,“哟,傻柱,你爸这是嫌你们俩是拖油瓶,跟寡妇过快活日子去了吧?”

若是往常,傻柱早就冲上去揍得他满地找牙,可此刻,他连抬起拳头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麻木地走回家。

那一晚,他给雨水做了点吃的,笨手笨脚地哄着她入睡。

小丫头梦里还在抽泣,喃喃喊着“爸爸”。

傻柱坐在床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里一片茫然。

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雨水还这么小……他第一次感到肩膀上的担子如此沉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何大清始终音讯全无,原先的流言也渐渐被众人当成了事实。

四合院里的人们在唏嘘同情之余,也不免暗中议论。

傻柱和雨水这对突然没了爹的兄妹,成了院里众人关注的焦点。

而只有易中海和聋老太太心知肚明,这场“抛弃子女的远走”背后,隐藏着怎样精心的算计。

何大清的空缺,恰好为他们苦心规划的养老蓝图,挪出了最关键的位置。

不久,成分审查也告一段落,林家被评为贫下中农,院里大多户也维持原成分。

何大清一走,原先那点可能被翻旧账的风险无人再提,何家的成分也就维持了原样。

院里唯一的变化,是住在林家对门的闫埠贵家。

原先闫家也报的是贫下中农,这次复查却发现解放前家里曾开过一间小杂货铺,最终被重新定为了小业主成分。

这一变动,让闫埠贵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说话做事都莫名少了几分底气。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