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城郊的废弃工厂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里,生锈的铁架上挂着残破的帆布,风一吹就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某种不祥的预兆。李静将越野车停在工厂外一公里的树林里,换上了一身深色冲锋衣,裤脚塞进靴子里,腰间藏着一把刚买的弹簧刀——这是她能在明面上携带的最“安全”的武器。

“惊雷,待在车里,锁好门窗,不要出声。”她摸了摸惊雷的头,将一块压缩饼干放在副驾。惊雷似乎察觉到了危险,用头蹭着她的手心,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担忧。

“乖,我很快回来。”李静关上车门,转身走向工厂。越是靠近,空气中的铁锈味就越浓,还夹杂着淡淡的火药味——这是武器黑市的标志性气息。

工厂入口处站着两个彪形大汉,手臂上纹着狰狞的蝎子图案,眼神警惕地打量着每个进出的人。看到李静,两人交换了一个怀疑的眼神。

“干什么的?”左边的大汉拦住她,声音粗哑。

李静拿出一枚黄铜徽章——这是陈律师通过特殊渠道弄到的黑市通行证,上面刻着一把交叉的刀。“拿货。”她言简意赅,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大汉验过徽章,侧身让开了路,嘴里嘟囔着:“女的?少见。”

走进工厂内部,李静才看清这里的全貌。废弃的车间被改造成了交易区,生锈的机床成了货摊,上面摆满了各式武器:砍刀、弩箭、猎枪……甚至还有几挺改装过的机枪。穿着黑色衣服的商贩和买家低声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警惕,手始终放在离武器最近的地方。

李静没有停留,径直走向最里面的摊位。那里的摊主是个独眼龙,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的疤痕,正用仅剩的一只眼睛打量着手里的猎枪。

“要什么?”独眼龙的声音像砂纸摩擦,视线落在李静腰间,“新手?”

“冷兵器,要实用的。”李静没有废话,目光扫过摊位上的刀具,“开山刀、工兵铲、唐刀,各要十把,最好的那种。”

独眼龙挑了挑眉,从身后的箱子里拿出一把开山刀扔过来:“自己看。高碳钢,淬火三次,劈钢筋跟切菜似的。”

李静接住刀,入手沉重,刀刃泛着冷冽的寒光。她试着挥了挥,刀风凌厉,确实是好东西。“就要这种,十把。”

“工兵铲要折叠的还是固定的?”独眼龙又拿出一把工兵铲,“折叠的方便携带,固定的更结实,能当盾牌用。”

“各五把。”李静补充道,“唐刀要带鞘的,鞘身要防滑。”前世她见过太多人因为刀柄打滑丢了性命,细节往往决定生死。

独眼龙一边打包一边报价:“开山刀一把八百,工兵铲折叠的六百,固定的九百,唐刀一千二。总共三万二,不还价。”

李静直接转了钱,看着他将武器装进一个黑色的帆布包。“热武器呢?有什么货?”

独眼龙的独眼亮了一下,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有两把改装过的弩,带瞄准镜和消音器,射程一百五十米,无声无息。还有一把猎枪,散弹的,近距离能打穿钢板。”

“弩要了,猎枪不要。”李静摇头。猎枪声音太大,容易引来丧尸,弩箭无声且可回收,更适合末日生存。“有弩箭吗?要穿甲箭头的。”

“有,一百支穿甲箭,五百支普通箭。”独眼龙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箱子,里面整齐地码着弩箭,“弩箭加弩,一共一万五。”

李静检查了弩的性能,瞄准镜清晰,扳机灵敏,确实是好货。她付了钱,又问道:“有没有防弹衣?要轻便的,能防刀刺和流弹的。”

“有几件二手的战术背心,美军 surplus,防护等级三级,能防九毫米手枪弹。”独眼龙指了指角落里的箱子,“五百一件,有五件。”

李静拿了三件,又加了十个战术头盔和二十个手雷——不是军用手雷,是黑市自制的破片雷,威力不大但足以震慑敌人。

正准备离开,旁边摊位的一个瘦高个突然凑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小巧的手刺:“美女,要不要看看这个?近身格斗神器,能藏在手心,一刺毙命。”

李静接过手刺,金属的寒意透过皮肤传来。手刺的形状像鹰爪,锋利的尖刃闪着寒光。“要二十个。”这种不起眼的小武器,往往能在近身搏斗中发挥奇效。

瘦高个喜出望外,连忙打包。李静付了钱,提着几个沉重的帆布包往外走,刚到门口,就被两个男人拦住了。

是入口处的那两个彪形大汉,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小姑娘,一个人拿这么多东西,要不要哥哥帮忙?”

李静握紧了藏在袖子里的手刺,眼神冰冷:“不用。”

“别给脸不要脸!”左边的大汉伸手就要抢她的包,“这地方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留下买路钱!”

话音未落,惊雷突然从外面冲了进来,对着大汉的腿就咬了下去。“嗷——”大汉惨叫一声,捂着流血的小腿后退。另一个大汉刚想动手,李静已经抽出一把开山刀,刀刃直指他的喉咙。

“滚。”她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温度,眼神里的杀意让大汉下意识地后退。

独眼龙从里面走出来,看了一眼受伤的大汉,冷冷地说:“我的客人,你们也敢动?不想活了?”

两个大汉显然怕独眼龙,骂骂咧咧地扶着受伤的同伴跑了。惊雷跑到李静身边,警惕地盯着他们的背影,喉咙里发出低吼。

“谁让你进来的?”李静摸了摸惊雷的头,语气里带着一丝后怕。刚才要是惊雷晚来一步,她虽然能解决那两个大汉,但肯定会受伤。

惊雷用头蹭了蹭她的手心,像是在说“我担心你”。

独眼龙看着一人一狗,独眼闪过一丝异样:“这狗不错,通人性。”他递给李静一张名片,“以后要货打这个电话,我叫蝎子。”

李静接过名片,塞进兜里,提着武器包和惊雷一起离开工厂。回到车上,她才发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黑市的凶险远超她的预料,若不是惊雷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做得好,惊雷。”她拿出一块牛肉干奖励它,发动了车子。“我们回家。”

车子驶离废弃工厂,后视镜里的灰色厂房渐渐消失。李静看着副驾上的武器包,心里踏实了不少。有了这些武器,她的生存几率又增加了几分。

但她知道,这还不够。真正的安全,需要一个固若金汤的堡垒。她从包里拿出手机,翻到一个号码——那是陈律师介绍的建筑设计师的电话,专门承接特殊定制的房屋建造。

“下一站,该准备我们的安全屋了。”李静轻声说,眼神坚定。武器是盾,安全屋是壳,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在末日里真正立足。

车子朝着市区驶去,后备箱里的武器在颠簸中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倒计时。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