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村里辈分最高的太爷发话了。
“老四啊,老四家的,你们俩要不再商量商量,分家也不急在一时。”
“太爷,不用商量了,早晚都要分,早分早省心。”
李爱国这个大队长,分家的事情都少不了他。
周家这情况有点特殊。
“只分老二?”
老大也结婚了的,刚才周哥也说了有把老大分出去的打算,那是不是就一起分了。
周光义听不下去了,“爸!妈!我不想分家。”
杨锦珠夫唱妇随,“要是因为我闹分家,我心里太过意不去了。”
在苏金桃眼里是假惺惺的,披着羊皮的狼。
在其他人眼里,就是受婆婆气的委屈小媳妇。
“爸,我们兄弟三个,要分一起分,没有单独分我的道理。”
周光义觉得他这样说,分家这事就黄了,爸妈总不能把没结婚的老三也分出去吧。
周光明站在墙角,“二哥,说你分家的事呢,你扯我干啥!”
“咱亲兄弟,要分家一起分,扯你也是应该的。”
“二哥,你不讲理,咱村里也有结了婚分出去单过的。”
苏金桃吼了一嗓子,“都闭嘴。今天就说老二分家的事,其他的事不论。”
太爷他们几个人互相看了看,老四家的这是要单个分。
“他爹,你看咱要多少生活费合适?”
周山林努力从媳妇的眼神中理解,他也不知道呀。
苏金桃怕男人说出什么无法挽回的,“咱要老二工资的三分之一怎么样?”
工资是涨的。
“听你的。”
“太爷,我们要三分之一的工资,别的就不需要分了,家里所有的跟他们两口子没有关系了。”
……
太爷主持了这么多户人家的分家事宜,周老四家也是很不同的一家了。
“妈!我不想分家,真要分家,这也不合适的吧?”
心哇凉哇凉的,周光义还是不明白,爸妈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不可理喻了呢。
李爱国还是站周哥两口子,光义这情况挺特殊。
“光义啊,你理解一下你爸妈,你和你媳妇每个月都有工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家里这一家子日子不好过。”
“叔!家里那么多赔偿金,一分钱都不给我吗?”
大家伙都看向周老四两口子,赔偿金到底有多少,只有他们知道,外头都是瞎传的。
不过虽然是瞎传,也不是空穴来风。
外村因为赔偿金的事情打起来的有好几户了,听说好几千呢。其中一户人家亲口说的。
苏金桃冷冷一瞥,“你们几个谁也别想打赔偿金的主意,这是我和你爸养老的棺材本。我们愿意干啥就干啥,想给谁花就给谁花。”
“我愿意盖新房子,我就盖了。无论谁分家,这笔钱都要看我和你爸的心情,想给就给,不想给你也别厚着脸皮要。”
“太爷,这笔钱跟家里孩子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就不分这钱可以不?”
太爷回答的很干脆,“可以,你们两口子说了算。”
本来父母手里的钱,就算是一大家子人一起攒的,分家的时候还有不愿意分的呢。
更何况周家这笔钱,是周老四差点用老命换的。
“还有,老二,你上班了一年,给家里多少钱?你自己说,家里的钱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不是自己的还想要,你这脸皮真是铜墙铁壁。”
正常分家,周光义这样情况,不给分也情理之中。
亲兄弟明算账。
“你们几个,有什么想说的要说的,现在也可以说。”
苏金桃指着家里的几个孩子。
周光正、王秀英、周光明、周明娟一起摇头。
有些话私底下说也就算了,现在当着村里这么多人的面,别瞎说给爸妈找不痛快了。
周光义一脸不可思议,冷笑道,“大哥,老三,你们现在看我的笑话,是不是以为这笔钱不给我,就能到你们手里?”
周光正不说话,顾着脸面。
周光明可不管哪一套,“二哥,借你吉言,爸妈给我当然高兴的接着了。”
哼!气死你。
杨锦珠莫名心慌,看来这死老太婆是来真格的了。
气是气到对方了,可什么也没得到,干的是赔本买卖。
边上的杨会计都准备好纸和笔了,分家协议也不花里胡哨的,都是有啥写啥。
“光义,工资的三分之一,你同意吗?”
写之前,再确认一遍。
杨锦珠摸着肚子,“光义,不是我不想给老人养老,是咱俩那点工资,再加上孩子,开销真不小啊。你说呢?”
周老婆子瞪着眼睛,差点都忘了这回事呢,怀娃了……
周光义也觉得爸妈要的太多了,家里有多省他可是知道的。他妈那抠搜的性子,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不对啊,怎么讨论到这个问题了,他不同意分家啊。
重申一遍,“妈!我不分家。”
苏金桃不搭理他,跟会计说。
“就写三分之一。”
杨会计唰唰唰写完,周家这分家协议,真省事。
李爱国提醒道,“以后老人生病,是不是要轮流照顾?”
“不用,要让他们照顾,我死得更快。”
苏金桃这辈子钱抓在自己手里,她花钱雇人,也不想看到这两口子。
……
周光义车轱辘来回说不想分家,可一屋子人没人帮他说话。
都站在他爸妈那边,还劝着他签字。
杨锦珠对现在的窘境很气愤,这群泥腿子,这是合起伙来欺负他们两个人。
她是做梦也没想到,这死老太婆这么不讲理。
他这个公公也不是个男人,就听死老太婆的。
既然撕破脸了,那她也豁出去了。
“家里的钱没我们的份,这公平吗?”
“新房子有我们的吗?”
“我怀孕了,谁去给我伺候月子,照顾娃,咱得说清楚吧?”
周老婆子笑眯眯的开口,“你和老二户口都不在家里,房子就别想了。伺候月子,你还是找你亲妈吧,你们俩关系这样,别给对方找不痛快。女人月子里不能生气。”
婆婆伺候儿媳妇月子,好似是天经地义的。
所有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苏金桃这儿,都不成立。
父母把孩子养大成人,孩子们就顾着自己的小家,父母靠后排,这也是天经地义的。
“你爱找谁给你伺候就找谁去,反正我不去。”
苏金桃这辈子要是再去给老二家当牛做马,她就一根裤腰带把自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