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所幸等候近半个时辰仍未见蛇灵来袭,看来对方是要等到黎明时分。此番张光率领二百精兵,远非原著中十余人的护卫规模可比,蛇灵谨慎也在情理之中。或许他们原本计划提早行动,但见驿站守备森严,故决定暂缓行动。

这段空档反倒让张光得以完善防御部署。他凭借高超身手暗中巡查驿站外围,果然发现数名蛇灵暗哨正在监视驿站动向。幸好先前未贸然护送狄仁杰潜行返京——若带着不通武艺的狄公同行,纵有张光与李元芳两位高手随行,也必会暴露行踪。

此时他才惊觉,先前派往制高点的千牛卫多半也已暴露。若继续让他们驻守原地,蛇灵行动时定会率先清除这些岗哨。想通此节,张光不禁为自身的年轻稚嫩深感懊悔,险些铸成大错令部下枉送性命。不过年轻人犯错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及时修正并汲取教训,方能避免重蹈覆辙。

此外,正好能借机行事,让守在驿站外高处的千牛卫提前一个时辰撤回。

这样一来,表面上放松戒备,实则暗中加强防范,误导外面的蛇灵暗哨,让他们以为驿站内的千牛卫已松懈,引诱他们前来袭击。

甚至还能利用这个时间差,再调派部分千牛卫绕开蛇灵暗哨,反过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计划拟定后,张光再次外出,传达新的作战安排。

他还提醒众人位置可能已经暴露,务必留意身后是否有敌人,严防偷袭。

此外,并未发现蛇灵的大队人马,估计他们担心人多容易暴露,目前都藏在离驿站较远的地方休整。

至于虎牢关的守军,则不必指望,他们战斗力有限。

虎牢关虽为重要关隘,但内地久无战事,承平日久。而边关连年征战,各地精锐府兵多被调往边关,虎牢关也不例外。

当地驻军说白了,多是老弱残兵,勉强维持生计。平时维持治安、收取城门税尚可,真要对付凶徒,虽不至于退缩,但大多力不从心。

不过,张光还是写了一封信,选了一名机灵的千牛卫去送信。

但并非立即送出,而是让他先避开蛇灵暗哨,悄悄潜至军营附近,待驿站这边开战后,再联络当地驻军将领,请他们在外围负责抓捕败退的散兵。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张光不敢保证当地守军中一定没有蛇灵的内应。

所幸此时仍是秋季,夜晚虽有些寒意,但不至于冻伤人。

经过整夜的周密部署,如今已是万事俱备,只等蛇灵前来送死。

若蛇灵不来,反倒更好,省去不少麻烦。

届时张光可直接调动附近府兵,护送狄仁杰进京。

哪怕这些府兵战力 ** ,好歹也能凑出近千人。蛇灵再怎么猖狂,总不敢在官道上公然袭击成建制的官兵。即便事后被人讥笑怯懦,也强过让无辜将士白白送命。

蛇灵终究没有辜负张光等人整夜的戒备。晨光微露时,他们终于现身……

“来了,叫醒众人准备应敌!动作放轻,莫要打草惊蛇。”原本闭目养神的张光骤然睁眼喝道。

虽天色未明,蛇灵部众皆蹑足潜踪,却仍被张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动静。

此次行动由金木兰麾下头号将领于风统领。

这批人马虽由蛇灵为金木兰培植,其归属尚难定论。张光始终将其视作蛇灵势力应对,每次交锋必率重兵。

正是这般谨慎作风,令于风深感此次行动举步维艰。

相较于原著中假扮千牛卫诱杀狄仁杰的计策,此次他们确是不愿强攻由两百千牛卫驻守的驿馆,方才另谋他策。

于风早获密报,得知皇帝派遣张光率二百千牛卫护送狄仁杰返京,却仅能凑齐两百余人手。

他们在幽州根基深厚,短期内难调大批人马南下。

此前张光在神都已重创其势力,眼下这两百余人还是于风重金招募的亡命之徒,否则更是捉襟见肘。

为求必胜,于风更通过蛇灵渠道筹措得一批军械甲胄,另赶制长枪盾牌若干。

如此殚精竭虑为金木兰效命,不知于风是忠心可鉴,抑或对那位郡主别有企图?

昨夜假千牛卫计策败露后,于风曾亲至驿馆查探。

见驿馆守备森严,只得暂缓攻势,伺机而动。

半个时辰前,驿站暗哨传来消息,说千牛卫不仅撤走了高处埋伏的**手,还放松了戒备。想必是看天快亮了,以为不会有事,便想偷闲歇息,毕竟天亮还要继续赶路。

一直犹豫是否强攻的于风,得到这情报后终于下定决心,带着早已备好的人手,悄悄朝驿站逼近。

而这正是张光所期望的——终日防贼,不如引蛇出洞。

与其一路上提心吊胆,不如就在这里将隐患彻底清除。

“你们六个潜入驿站后,分两路行动:一路去解决狄仁杰,一路查看之前被抓的人是否还活着,没死就送他们上路。至于李元芳,有机会就杀,没机会便罢。他一个通缉犯,说的话没人会信,日后再除也不迟。”

于风果然心狠,连自己人也不放过。

一切也如张光所料,他们仍想靠**暗中行事,不愿正面强攻。

但于风并未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上。他一边派六名擅长潜行的手下摸进驿站,一边指挥** ** 占四周高处,为可能的强攻做准备。

只是这些**手并不知道,他们攀上高处时,背后早已有数双眼睛紧紧盯着。

“将军,他们要派人潜入了,是否立即解决?”

“解决掉。他们一进来就会发现不对,没必要再隐藏。另外,在清除潜入者的同时,命**手直接射击。每少一个敌人,我们的压力就轻一分。对方既敢来攻,必有倚仗,绝不能轻敌!”

“是!”

躲在驿站二楼的张光见敌人已动,也终于下令。

说实话,于风派出的六人轻功确实不俗,若毫无防备,常人很难察觉他们的行踪。

然而现实残酷——六人刚翻过围墙,还没来得及观察四周,十几人便从暗处一拥而上,将他们团团围住,人人手持长枪。

“我去,这些人之前都藏在哪儿?我明明仔细检查过周围,怎么一点都没察觉到!”被十几杆长枪指着的六人,心里大概都在这样呐喊。

也许是天色太暗、光线不足的缘故,但眼下这六人已来不及反思自己的疏忽。

围攻他们的千牛卫根本没有留活口的打算,十几支长枪直朝要害刺去。背靠墙壁、无处可躲,手中又只有短刃的六人,根本撑不了几回合。

没过多久,就传来了他们的惨叫声。

外面于风一听到声音,就知道行动失败——恐怕是中埋伏了!

但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风只能命令手下迅速点燃火把,准备用火箭进攻驿站。

“放箭!”

然而他这边刚下令 ** ,驿站内的千牛卫已经抢先一步用弓箭反击。

可惜第一轮射击效果有限。道路两旁有房屋作掩护,蛇灵方面也早有准备,每队前方都配备了盾牌,因此只有最初几箭造成少许伤亡,之后的箭矢要么射偏,要么被盾牌挡下。

等蛇灵从突袭中反应过来,也开始放箭还击。

一时间箭矢横飞,虽称不上箭如雨下,但双方你来我往,战况激烈。

“那些抢占高处的人呢?怎么还不放箭?”

由于千牛卫占据地利,街道上的蛇灵始终处于被动,于风见状十分不满,厉声质问。

“将军别急,他们应该马上行动。”一名手下刚说完,不到半分钟,周围高点上果然射来箭矢,压制住了驿站内的千牛卫,并造成了一定 ** ……

“好,干得漂亮!突击队,上!”

见于风安排的弓箭手成功压制住驿站内的守军,他立即派出事先准备的突击队,命令他们投掷油罐。

尽管占据高处的弓箭手数量有限,仅能引发短暂混乱,却无法持续压制驿站内的千牛卫。

箭矢亦难以尽数歼敌,若想取狄仁杰性命,他们仍需设法攻入驿站,或逼迫其中之人外出。

强攻伤亡惨重且未必成功,因此于风策划以火攻之策。

趁弓箭手完成压制的刹那,二十余名蛇灵成员自队伍中冲出,手持以绳系紧的陶罐,分多路冲向驿站。距离数步之遥时,他们甩动绳索,将满载火油的陶罐掷入驿站内。

“不妙!竟是火油!”

陶罐在驿站地面与墙壁上碎裂,火油四溅,张光顿时警觉——蛇灵竟欲施火攻!

然而未等他多言,数十支火箭已射入驿站,点燃的火油瞬间引燃整座建筑。

所幸千牛卫训练有素、机敏过人,察觉火油之初便已有所防备,无人被火焰所伤。

眼下火势尚可控制,但若容外部敌人持续投掷火油、发射火箭,整座驿站恐将迅速陷入火海。

届时张光或可凭高超武艺突围,然狄仁杰安危何顾?麾下将士又当如何?张光不由懊悔未早作防火之备。

然此刻悔之晚矣,而情势亦未如想象中危急。

幸而张光早已暗中调遣近百千牛卫潜至驿外,此刻他们已成功迂回至敌后,即将发动突袭,令敌人腹背受敌!

于风见驿站火起,正欲加强攻势,待逼迫驿中之人逃出后,便可率主力截杀慌乱溃逃的千牛卫。

正当他沉浸盘算之际,一具下属尸身忽从天而降,险些砸中其身。

他猛然抬头,惊见派往制高点的部下皆遭千牛卫背后偷袭。十余名精于箭术的手下尽殒,尸首皆被抛落地面。

随着弓箭手压制的消失,再次上前投掷油罐的突击队员大多身中数箭。尽管他们身穿铁甲,但在如此近距离下,千牛卫使用的强弓硬弩足以穿透单层铁甲,甚至双层都未必能完全抵挡。

尽管如此,仍有几只油罐成功掷入驿站。配合持续不断的火箭攻击,驿站内部的火势逐渐蔓延。

此时,蛇灵各队后方突然响起喊杀声,加上从天而降的突袭,蛇灵部队的士气遭受重创。

首轮交锋双方各有表现,但整体上张光一方占据优势。

随着制高点全部被抢占,蛇灵众人还要承受来自上方的箭雨,伤亡顿时激增。

迫于形势,于风只得指挥部下争夺制高点,甚至亲自上阵。

张光见蛇灵阵脚已乱,意识到出击时机已到。

出战前,张光特意面见狄仁杰等人交代:”元芳、罗安,狄大人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们了!”

李元芳与罗安等亲兵齐声应道:”将军放心,我等誓死护卫狄大人!”

狄仁杰也关切嘱咐:”张光,你务必多加小心!”

“弟兄们,随我杀敌!”

张光毫不迟疑,当即率领五十余名千牛卫冲出驿站。其余士兵分作两批,一批继续占据制高点用弓箭压制敌军,另一批则与驿站人员合力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随我冲”与”给我冲”虽仅一字之差,效果却天差地别。在张光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千牛卫将士势如破竹,瞬间将蛇灵部队击退。

此战张光弃剑用枪,虽身着双重铁甲却丝毫不显笨重,在金雁功加持下依然行动敏捷。凭借超强防御,他竟能顶着敌人兵刃奋勇前冲。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