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姗姗来迟推荐大家阅读,本小说主角是苏阳沈年,主要讲述了:梁峰听的目瞪狗呆。大脑都快宕机了。“你们说详细点啊?什么叫徒手抓雷啊?”“雷电能用手抓吗?他又不是真的神明,怎么做到的啊?”其余参与实验的学生,嘴角翘的都快压不住了,满脸自豪:“那可是苏老师,徒手抓雷…
《姗姗来迟》免费试读第57章 中科院教授的震惊
梁峰听的目瞪狗呆。
大脑都快宕机了。
“你们说详细点啊?什么叫徒手抓雷啊?”
“雷电能用手抓吗?他又不是真的神明,怎么做到的啊?”
其余参与实验的学生,嘴角翘的都快压不住了,满脸自豪:
“那可是苏老师,徒手抓雷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当时苏老师,让我们与他保持十米远的距离。”
“他只身一人,穿着自制的防电服,徒手握住了那根引雷金箍棒。”
“当时场面过于震撼,要不是苏老师提前教会我们原理,还以为是哪位道友在渡劫!”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苏老师拥有神明之力。”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苏老师当时能够精准的预判到雷电击中的位置,以及雷电击中的时间。”
“我当时不仅腿软,人都麻了。”
“那时候,还以为自己穿越到玄幻大陆!”
李志随后语重心长的道:
“那次物理实验的意义非凡。”
“自那以后,新型雷电探测技术研发和测试,突飞猛进。”
“雷电防护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苏老师真的是,每一次突发奇想,都能给中科院带来巨大贡献。”
梁峰听完,有些震惊。
这样一名稀缺的人才,怎么就没留在中科院呢?
要是在中科院,他还能去拜访苏阳呢!
“那就是说,网上媒体报道的那些,都是不实言论?!”
其他几名学生义愤填膺。
“当然是不实言论,那些媒体脑残,档案被加密,他们难道不动用大数据分析的吗?”
“不过也难怪,苏老师的年纪比我们都小,零零后,过于年轻,经常会被误会资历浅薄。”
梁峰都被震麻了。
啥?零零后?!
他以为自己99年的,进中科院读博,已经算是年龄最小的了。
没想到苏老师竟然比他还要小?!
妖孽啊!这是什么牛逼的天才啊?!
紧接着。
李志将他已知的信息,告诉了身边这位最晚进来的新人。
“苏老师曾经在中科院担任核裂变研究的主创。”
“同时还参与了光刻机的精度校验。”
“华夏现在顶尖物理实验室使用的光刻机,就是苏老师校验的。”
听完这些,梁峰人都麻了!
这哪是初出茅庐的零零后?简直就是神呐!
苏神!
梁峰盯着热搜榜前五的词条内容。
陷入沉思。
高中生家长们告到教育局,投诉苏老师,还要开除他?
忽然,他猛拍大腿。
“同学们,我好像发现转机了!”
“大家是不是还想做苏老师的学生?”
几名学生毫无迟疑的点头。
“那当然了,中科院的博士生哪个不想?”
梁峰机智的笑了笑。
“我知道苏老师被误解,有委屈,但大家换个思路想想。”
“要是教育局勒令江北高中开除苏阳,那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李志听完,直呼666。
“焯!梁峰你思路清晰啊!”
“这些人可真不识好歹,他们弃之如敝履,我们视其为珍宝。”
其余几名学生也表达了意见。
“你们说的有道理,但苏老师能不能回来继续任职,还是由他自己决定。”
“他能不能回来,那是后话。”
“现在全网都是苏老师的负面新闻。”
“我们作为他曾经的学生,有必要替他洗刷冤屈。”
此言一出,五名中科院的新人达成一致。
几人浩浩荡荡的出了食堂,直奔中科院教授的办公室。
中科院物理所。
一名头发鬓白的教授,身穿白色研究服,戴着老花眼镜,正聚精会神的研究科研项目图纸。
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传来。
老教授不慌不忙的道:
“请进!”
说话的时候眼睛都没有离开图纸。
五名中科院新人,看到这一幕,忽然心生自责。
“老教授,我们几个有事儿想跟您汇报一下。”
“若有打扰,请恕我们冒昧。”
老教授抬起头,看了一眼他们。
被打断思路,多少有点影响,但也无甚要紧。
毕竟年龄大,经验丰富,处事波澜不惊。
什么大风大浪他都见过。
除了科研成果有重大突破,几乎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惊讶的。
“嗯,多少有点冒昧,不过不打紧。”
“什么事?说来听听。”
学生们将网上爆出来的那段视频,发给了老教授。
老教授的眼睛有点老花,于是他大手一挥,将手机屏幕投到了办公室巨大的显示屏上。
看到视频的第一眼,他就笑了。
“你们在这搞什么过家家的玩意给我看?”
“视频里面,都是高中生在拼接某种装置的画面啊!”
“让我看这个视频,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们不知道我每天很忙吗?手里的科研项目都忙不完了,哪有空带你们做这个。”
老教授不耐烦的开始送客。
“去去!小儿科的东西,你们有空自个儿造去。”
李志看老教授开始赶客,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
“不是,教授,您再仔细往后看看。”
“您看看后续视频再决定如何?”
“这事儿关乎到苏老师的声誉。”
“对,您想的没错,就是苏阳苏老师。”
老教授:……
“有关苏阳的消息?当真?”
这家伙自从提交了辞职信,就与他断了联系。
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辞职信上面写着: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短短的几行字。
扔完就跑。
非常符合零零后的作风。
随即。
轰隆隆!蘑菇云腾空而起,炸了操场。
老教授耐心的看完视频。
整个剪辑的视频看完。
他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头皮发麻。
这个视频记录了整个装置重要的组装过程。
从五金店和超市随手采购的原材料,再到徒手组装。
一群高中生,竟能联合起来,造出来这么牛逼的装置!
整个实验看起来比较仓促。
装置里面很多的材料不齐全。
中科院老教授的表情凝重。
“这个装置是苏阳的学生,做的?”
李志回答道:“算是这帮学生拼接的。”
老教授露出震撼惊恐的表情。
“虽然材料不齐,但摸到了可控核聚变的门槛啊!”
小说《姗姗来迟》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