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主角叫刘备诸葛亮的小说在哪阅读

最近比较火的一本小说《焕然一新》,主角是刘备诸葛亮,主要讲述了:刘禅准备拟一份新的荆州人事安排,刚坐下提笔,李进忠就一脸激动的跑了进来:“殿下,史府君回来了,正在室外求见。”“史府君回来了?”刘禅一喜,随即将笔放下,抬手示意道:“还不快叫进来,孤可是对他一阵好等了…

主角叫刘备诸葛亮的小说在哪阅读

刘禅准备拟一份新的荆州人事安排,刚坐下提笔,李进忠就一脸激动的跑了进来:“殿下,史府君回来了,正在室外求见。”

“史府君回来了?”刘禅一喜,随即将笔放下,抬手示意道:“还不快叫进来,孤可是对他一阵好等了。”

李进忠跟着点头,连忙出门传话去了。

入殿。

一路的舟车劳顿,史合神态有些疲倦,但眸光难掩喜悦神色,显然这次出使大有收获。

刚进殿,史合就恭敬一礼,道:“臣史合参见殿下。”

刘禅正坐,主动问道:“议和情况如何?”

史合道:“臣幸不辱使命。”

边说着,史合从袖间取出一份用锦绣装饰的绢帛,而后恭敬的举过头顶,李进忠见状,连忙小跑着将这份绢帛拿到手中,毕恭毕敬的递给了刘禅。

刘禅过目。

史合目不斜视,开口补充道:“殿下所看的,正是大汉跟东吴拟定的荆南地界重新划分的协议。”

“大汉提出的领土要求,东吴基本都满足了。”

“东吴答应的同时,也提了几个相对应的条件,便是大汉日后使用水路,需提前跟东吴方面沟通,且不能运送兵械、辎重,以免双方对时局进行错判。”

“若江防有难,大汉需出兵援助,但未经东吴许可,汉军不准长时间在吴地逗留。”

“……”

刘禅安静的听着。

对东吴提的条件,并不怎么意外。

江防是东吴政权的生命线,一旦夷陵、江陵失守,水军便可顺流而下,直接威胁武昌、建业等东吴重地,这是东吴绝对不能接受、容忍的,至于让大汉在江防重城驻军,那更是想都别想。

除非东吴实在扛不住,不然绝不会向大汉开口。

刘禅自是欣然同意。

他本就不想参与进曹魏跟孙吴的交战,想要的一直都是让孙权挡在前面,吸引曹魏主力,自己好窝在益州闷声发育。

让大汉出兵相助,那是另外的价钱。

刘禅将这份绢帛看了一遍,没什么问题,就放在了一旁,这份羊皮书上,已经有孙权的王印,只待自己盖上大汉印玺,大汉跟东吴的停战协议就算是正式生效了。

紧接着。

史合再度躬身一礼,又递上了一份文书。

相较之前正式的绢帛,递上这一份文书时,史合明显目光闪躲起来,显然对这份文书达成的内容,他并不怎么自信,主要也是文书中定下的不少内容,是他自主主张答应的。

刘禅目光一直在史和身上,自然注意到了史合的异样。

他挑眉扫了眼这份文书,还是抬手示意李进忠,将这份文书递上来,他倒也好奇,史合背着自己,又跟东吴达成了哪些事。

后世有开门会议、闭门会议之分。

当代定下的协议亦有明暗之分。

有的便如前面的绢帛,都是能直接公之于众的,基本算是带有国书性质了,上面的内容都十分明确,也大多是大方向的,没有争议的。

而在涉及到一些细节,亦或者是互相较劲的方面,则需要一份补充文书。

这部分内容很多是见不得光的。

多是互相妥协,亦或互相讨价还价后,得到的一个居中协议。

史合道:“臣斗胆跟东吴官员,就夷道城告破之事上,做了一定的争论,最终言罢,将夷道城破,归为城中有细作,亦或者是有内应跟汉军里应外合,最终双方联手攻破了夷道。”

“臣知晓攻破夷道城为殿下武功。”

“也深知破城对战局之关键,本不当这般轻佻对待。”

“然东吴方面有臣子言,跟大汉缔结协议之后,曹魏跟东吴的交好关系便会破裂,有极大可能遭遇曹魏征伐。”

“东吴西线战事的不利,尤其夷道失守的过程,太过骇人惊闻,消息若是传出,定会大幅动摇东吴北线军心,因而需要大汉配合,将此事对东吴军心士气的影响降至最低。”

“为此。”

“东吴同意了殿下的要求。”

“将钱俞、丁奉等东吴士卒交归大汉所有。”

“也会分批次将这几名‘投汉’的士卒家属陆续送过来。”

刘禅挑眉。

他还以为多大点事。

不就是改了一下说辞,将自己设计的火攻破城,改为‘丁奉、钱俞’等东吴士卒不满孙桓的暴戾,私通大汉,趁着中午守备松弛,打开城门,放汉军进城,继而帮助汉军顺利夺取了城池。

东吴可以接受丢了城。

但不能接受被汉军平推,还是没有反抗的破城。

因而丢城的骂名需丁奉等人来背。

而猇亭大营的吴军,还有防守北线的吴军,对夷道的情况都不太清楚,只要控制住守城的一两千士卒,再有东吴朝廷有意的引导,最终战败的主因,都会落到丁奉等人头上。

丁奉等人在东吴也将再无立足之地。

名声扫地、声名狼藉。

虽然此举有些不人道,但谁在意呢?

东吴保全了自己的名声,护下了孙桓这个宗亲,还将西线战败失利的锅甩了出去,而大汉则是得到了丁奉等几名吴卒。

相较而言。

大汉其实是亏了。

因为这一战是刘禅主导的,论功,刘禅当为首,一旦宣扬出去,对刘禅的声望是极大的加成,而且大汉就换回来了几名吴卒,怎么看都是亏的,明显利益不对等。

史合显然也知道这点。

若这是寻常武将制定的攻城计划,他咬咬牙,也就把这事扛了,但这是刘禅主导的,还涉及到刘禅在军中威望,他的自作主张,就明显有些辱没君主了。

史合紧张道:“臣也知如此不妥,只是东吴方面承诺,将会在半个月内,筹集二十万斛粮食交付大汉,臣一时昏了头,就答应了。”

“请殿下治罪。”

刘禅看了史合一眼,渐渐也反应过来,神色微微有些异样,脸色也有点不自然。

若非自己知晓丁奉是一员猛将,不然这笔交易怎么都是亏的。

而这多半是东吴故意的。

毕竟孙权也不是多大方的人,而在这种双方的较劲博弈下,也不可能有人会大方,让东吴一个劲的闷头认亏,东吴肯定是不干的,暗中使坏恶心一下自己,倒也在情理之中。

至少半个月后,能得到二十万斛粮食,也算勉强能够接受。

刘禅在心中暗暗自我安慰着。

小说《焕然一新》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