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404小队:沸腾吧!梅园3号小说的最新章节在哪里更新?免费追踪阅读

404小队:沸腾吧!梅园3号

作者:一秀写作

字数:174236字

2025-08-01 20:49:24 连载

简介

精选的一篇青春甜宠小说《404小队:沸腾吧!梅园3号》,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俞小舟•\t程晓菲,作者一秀写作,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404小队:沸腾吧!梅园3号》这本青春甜宠小说目前连载,更新了174236字。

404小队:沸腾吧!梅园3号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浓稠得如同凝固的墨汁,沉甸甸地压在明德大学上空。

白日里残留的最后一丝喧嚣被彻底吞噬,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寂静和城市远处传来的、模糊不清的低沉嗡鸣。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密不透风,将星光和月光彻底隔绝。

空气沉闷得令人窒息,带着暴雨将至前特有的、令人心悸的粘稠感。

一丝风都没有,树叶纹丝不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屏息等待着什么。

梅园三号楼404宿舍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昏黄的台灯光线下,四张年轻的脸庞被映照得轮廓分明,眼神里却闪烁着同样焦灼、紧张、混杂着强烈探寻欲的光芒。

那张泛黄的1987级篮球队合影静静地躺在桌面上,照片背面,“梅园顶楼见”那五个由程晓菲破解出来的字迹,如同燃烧的密码,灼烧着每个人的神经。

“走!”程晓菲猛地站起身,动作干脆利落,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像一把出鞘的匕首,瞬间划开了犹豫的空气。

她抓起桌上那支强光手电筒(赵明阳训练用的),又顺手从门后抄起一把锈迹斑斑、但看起来还算结实的活动扳手(林修工具箱里的),动作流畅得像演练过无数次。

俞小舟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喉咙口的干涩和指尖的冰凉,也站了起来。

她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薄外套,仿佛这样能抵御即将到来的未知和寒意。

赵明阳早已按捺不住,高大的身躯像一堵墙般堵在门口,眼神里燃烧着混合了兴奋和不安的火焰,拳头无意识地捏紧又松开。

他看了一眼程晓菲手里的扳手,又看看自己空空的手,似乎觉得气势不足,左右张望了一下,最终一把抄起了墙角那根林修用来支撑坏掉柜门的实心木棍。

林修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他沉默地走到自己书桌前,拿起那个从不离身的黑色双肩电脑包,动作熟练地背上。

然后,他弯腰,从桌下那个塞满电子元件的收纳盒里,精准地摸出一个巴掌大小、外壳银灰色、闪烁着几个微弱LED指示灯的小型设备——一个便携式频谱分析仪兼信号放大器。

他检查了一下电量指示灯,将其塞进背包侧袋。

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却带着一种临战前检查装备般的冷静和精确。

没有人说话。一种无声的默契在四人之间流淌。

程晓菲打头阵,俞小舟紧跟其后,赵明阳垫后,林修则像影子般缀在队伍中间。

四人鱼贯而出,脚步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晰,又迅速被厚重的黑暗吞噬。

通往顶楼天台的楼梯间,是整栋楼最偏僻、最无人问津的角落。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味、潮湿的水汽和铁锈混合的腐朽气息。

声控灯早已坏掉多时,只有程晓菲手中那支强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柱,如同利剑般刺破浓稠的黑暗,照亮前方布满灰尘和蛛网的台阶。

越往上走,空气越冷,那股铁锈和潮湿的气息也越发浓烈。

楼梯扶手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摸上去冰冷粘腻。

台阶角落散落着一些废弃的砖块和碎玻璃,踩上去发出细微的碎裂声。

终于,他们来到了顶楼那扇厚重的、锈迹斑斑的铁门前。

门锁早已锈死,门板上布满了暗红色的锈斑和不知名的污渍。

门缝里透出丝丝缕缕冰冷潮湿的空气。

“让开!”赵明阳低吼一声,挤到前面。他掂量了一下手里的实心木棍,又看了看那把锈锁,眉头一皱,似乎觉得棍子不够用。

他目光扫过四周,最终落在楼梯拐角处一个废弃的、半人高的生铁消防栓箱上。

“搭把手!”他招呼林修。

林修沉默地走过去。两人合力,将那个沉重无比的铁箱子抬了起来。

冰冷的铁锈沾满了手掌。

“一!二!三!走你!”

赵明阳一声低喝,两人同时发力!

沉重的铁箱子带着呼啸的风声,狠狠撞向那扇锈死的铁门!

“哐——!!!!”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在狭窄的楼梯间里轰然炸开!

如同惊雷落地!

巨大的声浪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墙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那扇铁门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发出痛苦的呻吟!

锈死的门锁连接处瞬间扭曲变形!

门板被硬生生撞开了一道缝隙!

“再来!”赵明阳抹了把汗,和林修再次抬起铁箱!

“哐——!!!”

又是一声更加猛烈的撞击!

铁门连接处的铰链发出刺耳的金属撕裂声!

整扇门猛地向内弹开!

撞在后面的墙壁上,发出“咣当”一声巨响!

一股冰冷刺骨、混杂着浓重铁锈味和尘埃的狂风,瞬间从门内汹涌而出!

吹得四人头发飞扬,衣袂翻飞!

手电筒的光柱在风中剧烈摇晃,光影乱舞!

门开了!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被遗忘在时光深处的荒芜之地。

梅园三号楼的顶楼天台。

巨大的水泥平台在黑暗中向四周延伸,边缘是低矮的、布满锈迹的护栏。

地面坑洼不平,积着浑浊的雨水,倒映着手电筒破碎的光影。

角落里堆满了各种废弃的建筑垃圾:断裂的预制板、扭曲的钢筋、破旧的油漆桶、还有一堆堆早已风化成灰的沙土。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铁锈味、灰尘味和一种难以形容的、如同墓穴般的阴冷气息。

程晓菲率先踏了进去,手电光柱如同探照灯般扫视着这片废墟。

光柱所及之处,灰尘在光线下疯狂舞动。

俞小舟紧随其后,被眼前的荒凉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

赵明阳和林修也跟了进来,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水箱在那边!”程晓菲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有些飘忽,她指着天台最深处、靠近西北角的阴影里。

一个巨大的、圆柱形的金属水箱矗立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钢铁巨人。

水箱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暗红色的铁锈,许多地方已经锈蚀剥落,露出里面深色的、如同伤口般的金属内壁。

水箱底部与水泥基座连接的地方,更是堆积着厚厚的铁锈碎屑和淤泥。

几根粗大的、同样锈迹斑斑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如同巨蟒般缠绕在水箱上,延伸向黑暗深处。

“照片里说的‘水箱后’……”俞小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目光紧紧锁定那个锈迹斑斑的庞然大物。

四人小心翼翼地绕过地上的水洼和杂物,朝着水箱走去。

脚下的水泥地冰冷坚硬,每一步都踩在厚厚的灰尘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越靠近水箱,那股铁锈和潮湿的腐朽气息就越发浓烈刺鼻。

终于,他们绕到了水箱的背面。

这里的光线更加昏暗,手电光柱被巨大的水箱挡住大半,只能照亮一小片区域。

水箱背面紧贴着天台边缘的矮墙,形成了一个狭窄、阴暗的三角区域。

地面上堆积着更多的铁锈碎屑、淤泥和不知名的垃圾,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霉味。

“找!”程晓菲言简意赅,率先蹲下身,强光手电仔细地扫过地面每一寸角落。

俞小舟也弯下腰,忍着刺鼻的气味,用手在冰冷的铁锈碎屑和淤泥中摸索。

赵明阳用木棍拨拉着角落里的杂物,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林修则站在稍远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水箱壁和矮墙的连接处,似乎在寻找什么不寻常的痕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冰冷的空气侵蚀着身体,灰尘呛得人喉咙发痒。

俞小舟的手指在冰冷的淤泥里摸索,指尖被锋利的铁锈边缘划破了几道小口子,传来细微的刺痛。

失望的情绪如同冰冷的潮水,开始一点点漫上心头。

难道……猜错了?

这里什么都没有?

就在俞小舟几乎要放弃的时候——

“这里!”林修的声音突然响起!

低沉、冷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所有人的动作瞬间停住!

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林修!

只见林修站在靠近水箱底部与矮墙夹角的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

他蹲下身,指着紧贴水泥墙根、被厚厚的铁锈碎屑和淤泥覆盖的地方。

那里,在昏暗的光线下,隐约可见水泥墙体上似乎有一道极其细微的、不规则的缝隙?

像是被什么东西刻意填补过,但填补物早已风化剥落,露出了里面的空洞。

林修伸出手,指尖在那道缝隙边缘轻轻刮擦了一下。

剥落的碎屑下,露出了里面更深一层的、颜色明显不同的填充物——是一种早已干涸发硬、呈现出深褐色的粘稠物质,像是某种特制的防水胶泥?

“有东西。”林修言简意赅。

赵明阳立刻冲了过去,二话不说,抡起手里的实心木棍,对着那处缝隙边缘的水泥墙体,狠狠砸了下去!

“砰!砰!砰!”

沉闷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天台上回荡!

水泥碎屑飞溅!

赵明阳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蛮牛,每一棍都带着全身的力量!

汗水顺着他涨红的脸颊滚落!

终于!

“咔嚓!”

一声脆响!一块巴掌大小的、早已风化酥松的水泥块被硬生生砸了下来!

露出了后面一个黑黢黢的洞口!

洞口不大,只有成年人的拳头大小,里面黑洞洞的,深不见底。

程晓菲立刻将手电光柱对准洞口!

光线刺破黑暗!

洞口深处,赫然躺着一个东西!

一个被厚厚的、深绿色的、早已失去弹性的防水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状物体!

油布表面沾满了黑色的淤泥和白色的盐碱结晶,边缘已经有些破损,露出里面深色的、似乎是金属的材质。

时光胶囊!

俞小舟的心跳瞬间停止了!她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洞口深处那个静静躺着的物体!

三十多年!

它真的在这里!

在黑暗和铁锈中,沉睡了三十多年!

赵明阳喘着粗气,扔掉木棍,毫不犹豫地伸手探进洞口!

他的手臂肌肉贲张,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将那个包裹着油布的长条物体从狭窄的洞口里往外拖拽!

油布包裹入手沉重、冰冷,带着一股浓重的土腥味和铁锈味。

终于,它被完全取了出来!

放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四道手电光柱同时聚焦在它身上!

程晓菲深吸一口气,蹲下身,从背包里拿出那把活动扳手,用扳手尾部相对光滑的部分,小心翼翼地刮掉油布表面厚厚的淤泥和结晶。

然后,她找到油布包裹的接缝处——那里用粗麻绳紧紧捆扎着,麻绳早已腐朽发黑,一碰就断。

她屏住呼吸,用扳手尖轻轻撬开油布边缘,然后双手抓住油布边缘,用力向两边一撕!

“嗤啦——!”

早已脆化的油布应声而裂!

露出了里面的真容!

那是一个长方形的、通体深灰色的金属盒子!

材质看起来像是铅或者某种合金,表面没有任何装饰,只有岁月留下的斑驳划痕和氧化痕迹。

盒子边缘严丝合缝,只在正面中央位置,镶嵌着一个极其古老、样式奇特的机械密码锁!

锁盘上刻着0到9的数字,旁边还有一个很小的、早已失去光泽的黄铜旋钮。

“密码锁?”赵明阳皱起眉,“这玩意儿……怎么开?三十多年了,还能用吗?”

程晓菲凑近仔细观察着那个锁具,眉头紧锁:“机械结构……很复杂……没有钥匙孔……只有密码盘……需要四位密码……”

俞小舟的心再次提了起来。找到了盒子,却打不开?

难道线索到这里就断了?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林修。

林修沉默地走上前,蹲在金属盒子旁。

他没有去看那个密码锁,而是从背包里拿出了那个便携式频谱分析仪兼信号放大器。

他打开设备,幽蓝的屏幕亮起,发出微弱的嗡鸣声。

他将一个极其微小的、针尖般的探头,小心翼翼地贴近金属盒子的表面,缓缓移动。

屏幕上,复杂的波形图和数据流开始滚动。

林修的目光紧紧锁定屏幕,指尖在设备侧面的几个微型旋钮上极其轻微地调整着。

他的动作精准而稳定,如同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时间仿佛再次凝固。

只有设备发出的微弱嗡鸣声和四人沉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天台上交织。

突然!

林修的手指猛地停住!

屏幕上的波形图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却异常规律的尖峰脉冲!

“有信号。”林修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微弱电磁残留……锁定频率……尝试解码……”

他的指尖在设备上飞快地操作着。

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被迅速捕捉、放大、分析……复杂的算法在后台高速运行。

几秒钟后。

屏幕上的波形图被稳定下来,旁边跳出一行不断滚动的、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流!

“是二进制密码!”程晓菲低呼一声!

林修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串数字流,手指在设备上敲击了几下,调出一个简单的解码程序。

二进制流被迅速转换……

屏幕上,四个清晰的数字跳了出来:

0 4 0 4

0404!

404!

宿舍号!

俞小舟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激动瞬间冲上眼眶!

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赵明阳也愣住了,随即猛地一拍大腿:“卧槽!是咱们宿舍号!这帮老学长……真他妈会藏!”

程晓菲深吸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向那个密码锁。

她伸出手,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轻轻拨动那个古老的密码盘。

“咔哒…咔哒…咔哒…咔哒…”

四个数字:0…4…0…4…

当最后一个“4”拨到位时——

“咔!”

一声清脆悦耳、如同天籁般的机簧弹响,在寂静的天台上骤然响起!

紧接着!

“嗡……”

一阵极其轻微、却清晰可闻的机械运转声从金属盒子内部传来!

仿佛沉睡的齿轮被唤醒!

盒子正面,那个严丝合缝的盖子,在四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缓缓地、无声地向一侧滑开!

一股更加浓烈的、混合着陈旧纸张、油墨和淡淡樟脑丸气味的独特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手电光柱迫不及待地照射进去!

盒子内部,铺着一层早已泛黄、但依旧柔软的绒布。

绒布上,静静地躺着几样东西:

一本封面深蓝色硬壳、边缘磨损起毛的厚笔记本。

几张折叠起来的、泛黄的工程图纸。

一个用透明小塑料袋装着的、早已失去光泽的银色U盘(老式接口)。

还有一枚小小的、造型别致的青铜齿轮徽章,齿轮中心镶嵌着一颗早已黯淡的蓝宝石。

俞小舟的目光瞬间被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牢牢吸引!她颤抖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它从盒子里捧了出来。

笔记本入手沉重,封面冰冷,带着岁月的沧桑感。

她深吸一口气,在另外三人灼灼的目光注视下,缓缓翻开了封面。

扉页上,用蓝黑色的墨水笔,写着一行清秀而有力的字迹:

“1987年秋·明德大学·404小队日志·李默”

李默?

俞小舟的心猛地一跳!

是照片上那个戴黑框眼镜、笑容腼腆的斯文男生!

是他写的日记!

她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纸张早已泛黄变脆,边缘有些卷曲,但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辨。

1987年9月15日 晴

今天搬进了梅园3号楼404室。

宿舍很旧,但很宽敞。

认识了新室友:队长张铁柱(外号铁塔),计算机系的怪才陈星(外号电路板),还有体院的周扬(外号泥鳅)。

铁塔提议,既然宿舍号是404,不如我们就叫“404小队”!

大家一致通过!

感觉……像找到了组织!

未来四年,一起闯!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俞小舟仿佛能看到三十多年前,四个年轻人在这个同样编号404的宿舍里,兴奋地规划着未来的场景。

她继续往后翻。

日记里记录着他们一起上课、一起打球、一起在食堂抢饭、一起在图书馆熬夜的点点滴滴。

有欢笑,有争吵,有热血沸腾的篮球赛胜利,也有考试前的紧张复习。

字迹时而工整,时而潦草,却始终带着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直到……她翻到了日记的后半部分。

纸张似乎变得更加脆弱,字迹也显得更加凝重。

1987年11月28日 阴

王教授的项目到了最关键阶段。

“星火”计划,新型工业控制芯片的设计。

我们几个跟着陈星(电路板)打下手,帮忙做仿真测试和数据记录。

压力很大,但很兴奋。如果能成功……

1987年12月10日 雨出事了!

实验室的备用设计图纸和核心算法模拟数据……不见了!

那是王教授的心血!

安保处的人来了,气氛很紧张。

有人……在传闲话……

1987年12月12日 暴雨

谣言越来越凶!说我们404的人经常在实验室待到最晚,嫌疑最大!

尤其是电路板!

他负责数据备份!

铁塔气得差点跟人打起来!

周扬(泥鳅)调查发现,图纸和数据丢失那天晚上,实验室的监控……“恰好”坏了!

1987年12月15日 阴系里找我们谈话了。

语气……很冷。

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清楚。

要我们……主动承认?

或者……交出“赃物”?

放屁!

我们没拿!

电路板把自己关在机房一天一夜,眼睛都熬红了,他说他能从备份日志里找到蛛丝马迹……

1987年12月17日 暴雨夜找到了!

电路板找到了关键证据!

日志显示,数据是在凌晨3点17分被异常拷贝转移的!

拷贝终端ID指向……系主任办公室的备用机!

但那个时间,系主任根本不在学校!是有人用他的权限栽赃!

我们很激动,想立刻报告!

但铁塔拦住了我们。

他说,对方既然敢这么做,肯定有后手。

直接报告,可能证据会被销毁,我们反而会被倒打一耙!

电路板想了个办法。他把真正的核心数据和设计图,用最高级别的加密算法,藏进了一个废弃的……后勤仓库管理系统的底层冗余代码里!

只有他知道密钥!他说,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没人会想到去查一个破仓库系统!

我们决定,暂时隐忍。把证据藏好。

等待时机。

但……压力太大了。走在路上,都能感觉到异样的目光。

奖学金估计没了……周扬(泥鳅)的保送资格……也悬了……

1987年12月20日 晴

最终还是没能躲过。

系里下了通知。

我们四个……涉嫌“窃取科研机密”。

所有评奖评优资格取消。

周扬(泥鳅)的保送……黄了。

心很冷。

但更冷的是那些曾经称兄道弟的人,看我们的眼神。

铁塔说,清者自清。但……这盆脏水,不知道要背多久。

电路板把密钥……刻在了那枚齿轮徽章上。

他说,如果有一天,真相能大白,或者……后来的人能找到这里……徽章和日记,会告诉他们一切。

我们决定,把这一切……藏起来。藏在这个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

梅园顶楼,水箱后面。

希望……不会等太久。

日记到这里,戛然而止。

最后几页是空白的。

俞小舟捧着日记本的手,控制不住地剧烈颤抖起来!

滚烫的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瞬间模糊了视线!

她死死咬着下唇,才没让自己哭出声来!

三十多年前!

同样的404宿舍!

同样风华正茂的四个年轻人!

同样被诬陷!

被泼脏水!

被取消资格!

被周围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历史……竟然如此残酷地重演!

程晓菲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如纸。

她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身体因为愤怒和激动而微微颤抖。

她看着日记本上那些力透纸背的字迹,仿佛看到了三十多年前那个暴雨夜,四个年轻人在这里埋下时光胶囊时,那绝望又不甘的眼神!

她想起了自己被诬陷偷试卷时的无助和愤怒!

想起了赵明阳被撕碎的报名表!

想起了林修被指责泄题时的冰冷沉默!

赵明阳更是双目赤红,胸膛剧烈起伏!

他猛地一拳砸在旁边冰冷的水箱壁上!

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操!”他低吼着,声音嘶哑,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悲愤!

他想起了教练的怒吼,想起了那被撕碎的希望!

原来,三十年前,就有人经历过同样的屈辱!

林修沉默地站在阴影里。镜片后的目光落在日记本上,落在那个“电路板”陈星的名字上,落在他用最高级别加密算法藏匿证据的描述上……他的指尖,在背包的肩带上,极其轻微地蜷缩了一下。

就在这时!

“轰隆隆——!!!”

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如同天河决堤般,疯狂地倾泻而下!

豆大的雨点带着万钧之力,狠狠砸在天台的水泥地上!

砸在锈迹斑斑的水箱上!

发出震耳欲聋的噼啪声!

瞬间将整个世界淹没在狂暴的雨幕和震耳欲聋的喧嚣之中!

冰冷的雨水无情地冲刷着四人。

狂风卷着雨点,抽打在脸上、身上,带来刺骨的寒意。

手电光柱在密集的雨帘中变得模糊不清。

但没有人动。

俞小舟紧紧抱着那本承载着沉重历史的日记本,泪水混合着冰冷的雨水,在脸上肆意流淌。

程晓菲挺直了脊背,任由雨水冲刷,眼神却如同淬火的钢铁般锐利而坚定。

赵明阳仰起头,迎着狂暴的雨点,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又如同释放般的低吼!

林修站在雨中,镜片上布满了水珠,看不清眼神,只有那微微抿紧的唇线,透露出内心的波澜。

时光胶囊在暴雨中静静躺着。

泛黄的日记本,古老的图纸,锈蚀的U盘,还有那枚齿轮徽章……它们在雨水的冲刷下,仿佛褪去了三十多年的尘埃,露出了被掩埋的真相和未竟的期盼。

两代404小队,在这狂风暴雨的顶楼天台,在这锈迹斑斑的巨大水箱旁,隔着三十多年的漫长时光,被一本泛黄的日记,紧紧地、宿命般地连接在了一起。

雨,越下越大。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