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里面。
林霄盯着眼前的诏书。
心情愉快到极点。
侯爵头衔对他而言没啥实际价值。
他本来今天就计划外出买地。
朱元璋这就直接送上门来了。
这家伙太会来事了!
不过朱元璋确实是个靠谱的皇帝。
选择自己掏钱买地,没去抢夺百姓的财产。
有了充足的地盘,林霄就能建造冶炼区和生产车间。
杂交水稻、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作物,也能大规模撒播了!
鸡圈和猪舍也能进一步扩大。
林霄马上让红樱挂出暂停营业的牌子,并把给朱标的拳法图谱悬在门外,然后坐上马车巡视周边。
打算一口要下几百亩地。
整个过程顺风顺水。
那些村长看到林霄出示的诏书,一个个恭恭敬敬地递上地契。
林霄挑好地块后,又取出纸笔重新规划布局,还让福伯去招募更多农工。
同时让福伯采购海量建筑材料。
林霄这是要大展拳脚,搞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了。
而就在林霄忙碌着启动大型工程之际。
拿到拳法图谱的朱标,也火速返回宫中。
早已守候的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抢过图谱,看了没多久,就不由皱紧眉头。
接着轻轻叹了口气。
“这套拳法复杂度太高了,攻击力也几乎为零。”
“可惜了这么顶尖的秘诀。”
朱元璋有些扫兴。
“父皇,高人说过这是纯保健拳,杀伤弱点很正常。”
朱标这样解释着。
朱元璋点点头,但还是把图谱递给旁边的常乐。
“你来瞧瞧,能不能改改这拳法,提升大明士兵的实战能力!”
朱元璋还没死心。
虽然他自己也练过武。
但都是野路子出身。
在眼界上,跟掌握三大内家拳、去过少林寺的常乐相比,还有差距。
朱元璋盼着常乐能想出办法,优化这套保健拳。
然而常乐翻看图谱片刻,眼睛就亮了。
“陛下,奴才大胆请求,看看那秘诀。”
“好。”
朱元璋把秘诀也交给常乐。
常乐读完秘诀后。
整个人安静了半天。
才长长叹息一声。
“神人啊!”
“陛下,创造这拳法的绝对是神人!!”
“啥意思?”
朱元璋急忙追问。
“这拳法巧妙无比,虽然没啥攻击性,但能打通人体全身经络。”
“强化每一块肌肉和骨头。”
“如果坚持练习,肯定能让人保持敏锐感官,长命百岁!!”
“太子得到这种功法,真是大明的大幸!!”
“但任何改动都会削弱它的保健作用,常乐实在没辙。”
常乐向朱元璋行礼,把秘诀和图谱递回。
五禽戏本来就是为养生设计的。
朱元璋想用它来强化军队战力。
明显不切实际。
“哦!!”
朱元璋眼睛发亮。
他没想到养生效果这么逆天。
虽然没法提升军力。
但能延长寿命、保持清醒。
足够成为皇家专属拳法了!
朱元璋的喜悦远超失望。
“标儿,这套拳法,你以后每天必须认真练,不能偷懒。”
“是!”
“哎呀,那位高手现在好像雇了大批农工,看来他下定决心要在郊外定居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
他虽派亲军保护林霄,但不敢随意打探,却也听说林霄招募了很多劳力。
毕竟,朱元璋视林霄为仙人,如果让林霄觉得被监视,生出不满。
那损失就大了。
当然,如果林霄肯入朝当官。
朱元璋绝对亲自迎接!
但眼下看来,这希望渺茫。
“父皇,这位求签高手既然是世外高人,肯定有自己的忌讳,但只要他乐意给我们预测,不进朝廷也没啥损失。”
“嗯,有道理,标儿,陪朕现在去瞅瞅土豆苗子。”
“那些土豆终于冒芽了,哈哈哈~。”
朱元璋大笑起来。
林霄不愿从政,让他有点遗憾,但转念一想也就释怀了。
他还等着土豆成熟,好用林霄给的妙计。
打击豪门势力,推动摊丁入亩税制!
这些计划,没土豆根本玩不转!
“是!”
朱元璋和朱标一同前往御花园。
接下来的三个月。
朱元璋天天去花园检查。
每棵土豆的成长细节,他都了如指掌,甚至让亲军记录在案。
有时还亲自动手拔草、上肥。
不光朱元璋,朱标也对土豆投入极大关注。
在这种精心照料下。
每株土豆都长得壮壮的!
“诡异,这些土豆咋不结实?”
“到底怎么收割啊?”
朱元璋一次巡视完后。
眉头不由皱成一团。
林霄说过,土豆种植三四个月就能收获。
如今三个月过去。
这些苗子长势喜人,就是没见果子。
这让朱元璋开始着急上火!
“父皇,高人不可能忽悠咱们。”
朱标这三个月每天勤练五禽戏,明显感觉视力、体力和听觉都提升了,每天精神饱满,对林霄的话深信不疑。
“那这是啥情况?”
朱元璋更困惑了。
就在这时,一位负责照料土豆的亲军侍卫站出来。
“陛下,下官仔细观察过,那些土豆土味浓重,每个都很沉重,不像是从苗子上长出的。”
“更像是埋在土里的。”
亲军侍卫跪地汇报。
“哦!”
朱元璋眼睛一亮。
这侍卫分析得有理。
那些土豆苗矮小纤细,确实不像能结出那么重的果实。
“来人,给朕挖一棵瞧瞧!”
朱元璋立即下令。
两名亲军侍卫上前,用手挖掘土豆苗。
很快,传来惊呼声。
朱元璋循声望去。
立刻看到,一名侍卫从泥土中挖出一颗硕大的土豆。
那土豆有手掌大小。
看起来份量十足!
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第四颗。
总共七颗!!
一棵苗子下面,竟藏着七颗土豆!
朱元璋“刷”地站起,快速走近,瞪大眼睛盯着那些土豆。
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微微颤抖。
“快,赶紧称称重量!!”
“是!”
一名亲军侍卫取来秤。
把七颗沉重的土豆放上去。
“九斤!”
“陛下,整整九斤啊!!”
那侍卫激动万分地说。
朱元璋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他转头看向其他土豆苗。
“标儿!”
“在。”
“把所有土豆都挖出,然后找人计算,如果一亩地全种这个,产量到底多少?”
“是!!”
朱标带着几名亲军侍卫,开始挖掘土豆。
他们的动作小心翼翼,全用手指刨土,怕伤到宝贝。
挖完所有后。
朱标又找来专业农官,让他测算。
很快得出结果。
“父皇。”
“计算好了。”
朱标走到朱元璋身边,兴奋异常。
“多少?”
“亩产七千六百二十一斤!!”
“……。”
尽管林霄提过土豆亩产几千斤。
但亲眼验证后。
朱元璋还是震惊得说不出话。
不久,他的眼睛湿润了。
泪水扑簌簌落下。
“爹,娘,你们看见了吗?”
“亩产七千多斤呢!”
“足足七千多斤啊!!”
朱元璋声音嘶哑。
他好久没掉泪了。
征战天下时。
他肩负恢复汉室、赶走外敌的使命。
当上皇帝后。
处于人生顶峰。
下面无数眼睛盯着他。
大明亿万百姓靠着他。
所以,他从未示弱。
但这次,他真的忍不住了。
情感彻底爆发!
他的父母和大哥,当年就是活活饿死的!
如果早有这种高产土豆。
他怎会家破人亡,被逼去出家?!
“父皇!”
“您别太伤心,注意龙体啊!!”
朱标赶紧跪下。
却一边哭泣,一边劝说。
“对,对,朕不能出事!”
“朕还要把土豆推向全国,让大明人民再也不挨饿!!”
朱元璋迅速抹干眼泪。
脸上重现笑容。
内心豪气干云!
“传令!”
“朕要封那位高人为公爵!享受一品官员的待遇!!”
朱元璋一想起土豆是林霄提供的。
对林霄的敬佩和感激,难以用语言表达。
再次提升林霄的爵位!
听到这话,旁边的朱标虽惊讶,但觉得当之无愧。
公爵已是大明顶级爵位。
大明现有二十三位国公。
全是开国元勋。
但比起那些人的功劳。
亩产七千多斤的土豆。
加上避免王朝灭亡的策略。
让林霄当国公,已是绰绰有余!
“父皇,孩儿这就派人传诏!”
“不,稍等会儿,现在那位高人还在田里忙呢!!”
朱元璋体贴地说。
“……是。”
“标儿!马上召集文武百官,朕现在就上朝!!”
“遵旨!”
宫中钟声轰鸣。
各部门忙碌的官员,迅速向朝堂聚集。
内阁里,处理完事务正喝茶歇息的六位大学士听到钟响,顿时满脸愕然。
“李大人,陛下突然召见百官,难道边境有紧急战报?”
刘伯温拉住李善长询问。
自内阁运作以来。
除非国家大事,否则朱元璋不会随意召集。
李善长作为大明国公之一。
刘伯温觉得他消息灵通。
“我也不清楚,兵部不会向内阁汇报,咱们赶紧去朝堂,到时就知道了!”
李善长也一头雾水。
几位大学士收拾好,赶到朝堂。
待百官齐聚。
朱元璋稳坐龙椅。
“朕今天召集大家。”
“是要公布一件大事!”
闻言,百官全神贯注。
“几个月前,朕获得一种作物。”
“这作物叫土豆,能当主食。”
“亩产高达六七千斤!!”
朱元璋的话。
如惊雷炸响。
百官集体呆滞,目瞪口呆。
全都被吓蒙了!!
亩产六七千斤?
这概念太恐怖了?!!
大明当前粮食亩产才两三百斤。
一下子翻了二三十倍!
嘶~!
朝堂上响起阵阵倒抽冷气声。
魏国公徐达第一个站出。
“陛下,亩产六七千斤,世间真有这种神物?!!”
尽管朱元璋召集百官且不说假话。
但徐达仍难以置信。
亩产六七千斤。
太梦幻了。
他连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啊!
“此事铁板钉钉!”
“朕三个月前种下十斤土豆,现在收获一百多斤,经农官精确计算,确认亩产七千六百多斤!!”
朱元璋斩钉截铁地说。
“扑通!”一声。
信国公汤和直接跪地。
他激动得全身发抖。
“陛下,这神物到底在哪儿?!!”
汤和也是穷苦农民出身。
也饿过肚子。
明白土豆这种东西的意义!
“标儿,把东西抬上来!”
“遵旨!”
朱标领着几名亲军侍卫,快速把一筐筐土豆抬进大殿。
徐达、汤和、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人看着那些从未见过的作物,瞬间知道朱元璋没骗人。
这土豆确有其物!!
“上天保佑大明,这是上天保佑大明啊!!”
李善长抬头大喊。
汤和更是猛扑上去,泪眼婆娑地抱住一个筐子。
徐达稍好些,但也抓着两个土豆,眼睛放光地猛看。
那眼神,像见到恋人般热烈!
不怪他们失态。
因为他们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
尝过饥饿滋味。
懂民间苦难。
徐达、汤和、李善长等人的亲属,许多因饥荒而亡!
突然见到亩产千斤的土豆。
他们不疯狂才怪。
“陛下,这种神物该全国推广!”
“不知陛下从何处得来?!”
刘伯温第一个发问。
目前只有一百斤土豆,要覆盖整个大明,还远远不够!
李善长、徐达等人回神,立即看向朱元璋。
“……这神物是一位高人赠予朕的,据闻来自海外。”
闻言,刘伯温眼中精芒一闪。
高人?
大明能有几个高人?!
能拿出亩产千斤的作物。
这绝对是真仙啊!
该不会是仙家果实吧?!
刘伯温已把林霄视为真神仙,对他产生无限敬意。
毕竟,土豆一出,能让大明数千万百姓摆脱饥饿!
这种功德,无可估量!!
“陛下得神人相助,亦是大明福分!”
李善长也猜到来源。
他震惊中,立刻行礼,拍出一句马屁。
“呵呵。”
朱元璋笑了笑,随即严肃起来。
“目前朕只有一百斤土豆,但再过几个月,就会有千斤万斤甚至十万斤!!”
“但在此之前。”
“朕要为推广做准备!”
“从今天起,朕召集天下识字之人进京,由农官教他们种植土豆,日后靠他们传播到各地!!”
“朝廷提供伙食,但无额外薪水,当地官府、村长、家族必须无条件协助。”
“如果他们在推广中表现优秀,朕不会吝啬官职!”
“记住,朕要的所有识字人,无论学识深浅,能认字即可!!”
朱元璋眼中闪过锐利光芒。
他今天召集百官。
主要为了推行乡官体系。
而且话语中只说让他们推广土豆。
甚至没提推广后是否继续留用。
全是为麻痹世家眼线!
“陛下英明!!”
李善长第一个跪下。
作为文官领袖,读书人有更多上升路径。
李善长当然乐的其中!
刘伯温微微眯起了眼睛。
他始终觉得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就完结。
不过推广这种高产作物,无论怎么分析,对普罗大众来说都是纯利好没坏处。
最终刘伯温也跟着弯腰下跪。
满朝文武官员们一个个也跪了下去。
“皇帝陛下太有远见了!”
这下子稳了!!
朱元璋的嘴角瞬间就往上扬起。
“赶紧把号召全国文人学子的诏令传达到每个省份每个县城!”
“这个任务就丢给户部去执行!”
“兵部那边帮忙协作!”
“李善长,你来牵头把关!”
朱元璋扫视了一眼跪成一片的官员们,努力把脸上的笑意压住,严肃开口。
“遵旨!!”
李善长的眼睛顿时亮堂起来。
散播新型粮食作物,这简直是天降的十分政绩啊!
李善长心里乐开了花,对朱元璋这份大礼感激涕零。
殊不知朱元璋其实是打算借助这些知识分子去对抗那些根深蒂固的豪门世族。
李善长这家伙,已经被朱元璋推到了风尖浪口上!
而朱元璋散朝之后。
皇帝那边关于亩产好几千斤粮食的消息,也飞速从宫廷扩散到整个首都。
京城里外闹得沸沸扬扬。
大街小巷人人都在热议这个话题。
甚至有人加油添醋,说朱元璋是做梦碰上了仙人,才得到土豆这种宝贝!
一时间,京城内外各种传闻满天飞!
就在全城因为土豆的出现而闹得鸡飞狗跳的时候。
林霄却盯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土豆,眉头皱得死紧。
土豆直接爆仓大丰收了。
仓库塞得满满的没一点空隙。
那些红薯、玉米加上杂交水稻,全都没地方搁了。
“干脆拿去喂猪算了。”
林霄长长叹了口气。
土豆放太久会发青变毒,吃不得了。
那不如现在就用来养猪。
“福伯,明天记得去把猪圈扩建一番!”
“顺便把仓库也加宽加高点。”
林霄对身边的人交代道。
“好的,少爷!”
福伯使劲点头答应。
尽管最近他干了不少田间活计。
但他的身材反而比从前胖了一圈。
此刻,他已经铁了心要跟着林霄混了。
对林霄的指示,他是百分百服从的!
林霄在仓库里转悠了一圈。
然后走出仓库跳上马车。
“少爷,要不咱们再添置几个仆人吧。”
“这一百多亩田地,我们俩真心忙不过来啊!”
林霄上车后。
福伯才在马车外面建议道。
“你去张罗,买来的仆人必须让我亲自瞧瞧,人数别超过四十个。”
“明白!”
林霄好歹是个侯爷。
要招仆人,只要消息一放出去,官府那边会主动带人上门。
林霄只需瞅瞅他们的运势,就能挑出合适的仆人收下。
他把这事儿托付给福伯后,又让福伯赶车去铸铁工坊。
过去三个月里。
林霄已经炼制出了合金钢材。
马车停在铸铁工坊门口时。
林霄之前买下的那个少年,立刻赤膊从工坊里冲出来。
“少爷!”
少年跪在地上行礼。
林霄拉开帘子,把一张设计图纸递了过去。
少年马上恭恭敬敬地接住。
“把这些部件全都造出来,本少爷重重有赏。”
“是!少爷您放心,我会尽快完成的!”
“你也别太拼,过几天新仆人买来,我会派几个过来帮你。”
现在铸铁工坊里,也就这个少年一个人忙活。
林霄不想让他累坏了身体。
而他交给少年的图纸,正是组装蒸汽机的各种零件!
“遵命!”
“福伯,回草堂去。”
“好的。”
马车离开铸铁工坊,直奔草堂方向。
一路上,林霄掀开帘子,看着路边田地里绿意盎然的作物,不禁扯了扯嘴角。
他手下的几个仆人已经很拼命了,但还有好多红薯和土豆没收割完。
主要是这些作物的产量实在太惊人了。
一万吨土豆种子撒下去。
转眼就收获了七八万吨。
“要不以后把多余的粮食卖掉?”
“不知道朱元璋会不会要?”
“不过最近几天都没人来找我算卦了。”
“难道还得我派人去送信?”
“但那样也太没面子了。”
林霄有点纠结。
几十吨粮食。
也只有官府能吞得下。
但朱元璋这家伙没主动来找他。
他总不能自己巴巴地送上门吧。
“少爷,汽水来了。”
红樱端来一瓶冰镇汽水。
林霄抿了一口汽水。
然后闭眼小憩起来。
实在不行,就让这些粮食烂在地里得了。
反正要让他丢份儿,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开什么玩笑。
算命靠的是啥?
当然是高端人设啊。
人设崩了。
别人还怎么信服他?!
总之,就算粮食全烂掉,也不能丢了脸面!
马车回到草堂时。
天已经彻底黑了。
林霄下车的那一刻。
一名从皇宫赶来的侍卫,刚好策马疾驰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师赐予咱土豆,对大明功劳巨大!”
“特封大师为公爵,世代传承!”
“咱就把圣旨搁门外了!!”
侍卫翻身下马,就想把圣旨挂门上。
却忽然瞥见院子里刚下车的林霄。
顿时整个人呆住了。
而林霄直接伸手,使出吸星大法。
“嗖!”的一声,那侍卫还没回过神,就连人带圣旨被吸进院子。
“大,大师!”
侍卫十分震惊,还带着点害怕,满头大汗。
他活这么大,还从没被别人隔空吸走过。
这体验太刺激了!
“你告诉我,皇帝陛下是不是已经种出土豆了?”
林霄一把抢过侍卫手里的圣旨,眼睛发亮地问道。
“是的。”
侍卫点点头,相当畏惧地回答。
“你现在帮我给皇帝带句话。”
“我这儿有大量土豆,还有不少亩产不输土豆的作物,问他感兴趣不。”
林霄微微一笑。
他派人传话,肯定掉价。
但让朱元璋自己的人回去传信,那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而且朱元璋因为土豆,就封林霄为国公。
那说明朱元璋十分看重土豆。
林霄觉得这笔交易铁定成了!
“是!”
“大师放心,我一定带到!!”
侍卫立刻抱拳保证。
林霄现在可是大明的国公爷。
而且深受朱元璋敬重。
这侍卫可不敢怠慢。
“去吧。”
林霄挥挥手。
就把这侍卫凌空送了出去。
侍卫马上翻身上马,鞭子一抽,直奔皇宫。
林霄则回了草堂,安心睡下。
而听到林霄那儿有海量土豆,以及亩产媲美土豆的作物。
朱元璋当时就坐不住了。
立马要出宫!
“父皇别急,现在天黑了,那位高人可能已经休息,明早儿臣陪您一起去拜访!”
朱标赶紧劝阻。
朱元璋这才罢休。
但第二天一大早,朱元璋换上便装,坐上马车,迅速出了皇宫。
朱元璋的马车很快驶出京城。
“标儿,你猜高人那儿会有多少高产作物?”
朱元璋满怀期待地问。
“父皇,像土豆这样的宝贝,如果再多一种,都是上天保佑我大明啊!!”
朱标笑着回应。
像土豆这样亩产几千斤,还能当主食的作物。
多一种都是大明的大幸!
“没错!”
“哈哈哈~,要是高人能提供足够多的土豆,那就完美了,这样等那些文人培训好,就能马上派到乡下去!”
朱元璋手里现在只有百来斤土豆。
得等好几年才能攒够种子,然后逐步推广全国。
只有那时,他才能把文人们分派下去。
乡官体系才能真正启动。
但如果从林霄那儿拿到足够土豆。
他根本不用熬几年。
只需教给文人们些农艺知识,就能全员下乡!
林霄提供的上策,也能快速落地了!!
“父皇,儿臣相信,林大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而且那些土豆,虽然大师说来自海外,但儿臣从没听海商提过。”
“儿臣觉得,这土豆肯定是大师从天界带下来的!!”
朱标斩钉截铁地说。
在封建时代,就算是他这个太子,也会相信迷信。
而且林霄拿出一种土豆就罢了。
现在还能拿出不逊于土豆的高产作物。
要是说这些全是从海外弄来的。
朱标是真的不信!!
“对,大师深不可测,预知未来,定能帮咱大忙!”
朱元璋也大力点头。
他对林霄的能力十分信任!
随后他就带着满心期待。
坐马车赶到郊外。
“咦?!”
“父皇快看!外面全是土豆苗!!”
朱标突然大喊。
朱元璋赶紧掀帘子,就看到让他震惊的景象。
田地里,绿油油的土豆苗铺天盖地。
一眼望去,简直像无边海洋!!
“这,这,这!”
朱元璋嘴巴张大。
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土豆原本被朱元璋当成国之根本。
种植土豆的事,也被严格保密。
所以那些保护林霄的亲军都尉,并不认识土豆。
也就没把这儿的情况上报。
朱元璋之前不知道林霄种了这么多。
现在看到这场景,他是真的被惊呆了!
“父皇,这儿的土豆至少有几百棵吧?!!”
朱标眼睛发光。
他目光所及全是土豆苗。
粗略一算,绝对上百株!
“对,哈哈,大师果然料到咱需要土豆,所以才种这么多!”
朱元璋相当感动。
他觉得林霄种这么多,都是为他着想,为大明江山考虑。
虽不在朝堂,却处处为国出力。
真是国家栋梁啊!!
“父皇快看,那是什么?!”
朱标突然指向前方。
朱元璋一看,顿时发现前面田里,长着一大片比土豆苗矮不少的作物。
这些作物,朱元璋完全不认得,心里顿时好奇爆棚。
甚至还让马车停下。
赶车的常乐接到朱元璋指示后,跳下马车去田里拔了一株。
“陛下,这好像也是土豆,嗯,红皮的土豆!”
常乐把挖出的红薯送到马车上。
“父皇,这可能就是大师说的,那亩产不输土豆的庄稼吧?!”
朱标看着一株下面挂着七个红薯,立刻说道。
“嗯!”
朱元璋握着沉重的红薯。
眼睛亮晶晶的。
随后又说:“标儿,咱觉得这红皮土豆跟普通土豆就像小麦和稻子,虽然外形相似,但本质完全不同。”
“就是不知两者的口感差多少。”
朱元璋用袖子擦擦红薯,张嘴就想咬。
旁边的朱标赶紧拦住。
“父皇,您龙体金贵,不能吃生的,试吃这种事让常乐来!”
朱标把一块红薯伸出马车。
赶车的常乐当然偷听到了对话。
他二话不说,张嘴就咬了一大口红薯。
“唔唔!”
“硬!甜的!陛下,比生土豆好吃多了!”
常乐一边嚼着,一边眼睛放光地说。
整个大明,甜食可是奢侈品。
只有有钱人家才吃得起。
这红薯嚼着这么甜。
确实比生土豆美味太多!
听到这,朱元璋脸上笑逐颜开。
“这红皮土豆,看起来也有几百株。”
“以后让那些文人把这红皮土豆也一起推广!!”
朱标闻言也大力点头。
而这时,赶车的常乐突然惊呼:“皇上,太子殿下,前方好像又有新作物出现了!”
“啊?!”
朱元璋和朱标一起朝外看。
就见前方田里,矗立着一排排两米多高的玉米秆。
一颗颗玉米已熟,却被叶子包裹严实,有黄白穗子从中垂下。
“这,这又是什么庄稼?”
朱元璋十分惊讶。
玉米的形状跟土豆红薯大不一样。
他直接看懵了。
朱标也满头雾水。
这次两人没让马车停。
马车径直穿过玉米地。
然后入眼的是一大片金黄水稻!
“这些水稻的穗子怎么这么多?!”
朱元璋直接傻眼。
水稻在南方最常见。
老百姓靠它填肚子。
朱元璋对水稻熟得不能再熟。
但眼前这些水稻,每株穗子都比他记忆中的多一倍!
穗子太重,每株都弯腰,像扛不住重担!!
这画面,深深震撼了朱元璋。
穿过这片稻田,朱元璋又看到一片土豆苗。
接着是红薯苗,玉米林,稻田。
这样循环了三次。
当朱元璋被连续冲击得脑子空白时。
马车终于停在草堂前。
草堂里。
林霄还在呼呼大睡。
朱元璋来得太早了点。
而当朱元璋看到草堂门外没挂算命旗,大门紧闭。
他决定就在原地耐心等待。
朱元璋身为大明皇帝。
整个帝国,本来没人敢让他等。
但在他眼里,林霄早已超凡脱俗,简直是仙人下凡!
皇帝等仙人,不是理所当然吗?
草堂门外的动静,很快被早起做饭的红樱注意到。
等林霄醒来时,红樱端上一碗鸡蛋汤面,一盘葱油饼,并说:“少爷,门外有人等着,今天开张吗?!”
“嗯?”
刚拿起面的林霄微微一怔,随即问:“来的是不是个老头?那老头精神头十足,气场超凡?”
“对,有个特别有劲的老头,他身边还有个年轻公子呢!”
红樱老实回答。
“嗯,等本少爷吃完就让他们进来,另外红樱,你去煮点玉米和红薯,蒸一锅米饭!”
“哎!”
红樱马上跑去厨房忙活。
虽然林霄买的仆人里有会做饭的妇女,但林霄的饮食一直由红樱负责。
作为林霄的贴身丫鬟。
红樱也有权指挥福伯他们。
于是,在林霄吃早餐的时候。
接到红樱命令的福伯就打开草堂门,把朱元璋和朱标请进来。
而林霄已放下帷幔。
并给自己倒了杯奶茶。
“两位贵客今天登门。”
“不是来求卦的吧?”
隔着帷幔看着进门的朱元璋和朱标。
林霄喝口奶茶,淡淡问道。
“是!”
朱元璋一屁股坐下,直奔主题:“咱听说大师这儿有亩产超高的神物,路上还看到田里不少没见过的庄稼。”
“大师的本领,咱已经彻底服了!”
“就是不知这些神物的亩产到底咋样?比土豆如何?能不能当主粮?!”
“还有那些水稻,咱真搞不懂,为啥这里的穗子这么壮观?!!”
闻言,林霄嘴角快速上扬。
毕竟亲眼所见才信服!
那些红薯、杂交水稻和玉米就在田里。
朱元璋注意到很正常。
“贵客路上看到的新作物,分别是红薯、玉米和杂交水稻。”
“亩产方面,土豆已经很高,红薯能与之匹敌,玉米每亩800到1000多斤,杂交水稻每亩两三千斤!”
“全都能当主粮!”
朱元璋闻言浑身一震。
旁边的朱标也露出惊愕表情。
虽然路上他们已见过红薯、玉米和杂交水稻。
并估算出红薯的产量。
但玉米和杂交水稻的产量这么夸张。
还是超出他们的想象!!
“大,大师,你说的是真的?!”
朱元璋还是难以置信。
红薯就算了,那杂交水稻穗子确实多,但亩产三千斤?
这太匪夷所思了!
大明普通水稻,亩产才三四百斤。
这翻了十倍啊!!
还有玉米。
也能亩产一千多斤?
虽比杂交水稻、红薯、土豆少些。
但比大明普通水稻高三四倍!
而且这玉米,朱元璋到现在不知是啥,还能当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