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一刻都不多待。
急匆匆的就离开了草庐。
林霄也没有去阻拦,却很快就听到了系统的提示。
[宿主给朱标算卦,成功改变大明数千万国民和草原数百万人命数]
[奖励天残脚全解!]
[奖励80年内力!]
[奖励二十年寿命!]
[奖励水泥制造法!]
[奖励中等机床构造图!]
[所有物资,已全部存入系统空间]
听着系统的提示。
林霄的嘴角迅速上翘。
80年的内力。
20年的寿命就不说了。
而那天残脚,亦是强大的武学。
但在林霄看来.
最为有用的反而是那水泥制造法和中等机床构造图。
中等机床构造图,能够将现有的简易机床进行升级。
如此一来,零件的产量起码能增加一倍左右。
至于那水泥制造法。
更是能改变大明面貌的神器。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即使是京城之内,行的依旧是土路。
骑兵马车,野外跋涉,也是多因道路不平,难以走远。
每年京城科举,有些地方的秀才甚至要提前一年上路。
许多人从出生到死,更没离开过数里之地。
这些,都是因为路难行!
就算是有人出高价修整了一条土路,若不长时间的修理,也会很快布满草木荆棘。
而道路难行也同样制约着商业的发展。
有句话说的好。
要想富,先修路啊!
而且,一条良好的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道路,还拥有很大的军事意义。
如果大明真的彻底征服了草原,再修几条公路过去,若是草原上有什么异动。
顺着那几条公路,一天时间就能把大军开到动乱发生地!
不过,以大明此时的财力,还不足以长距离的铺设水泥路。
但林霄在自己的土地上先修几条短些的,还是可以的!
于是,林霄就开始琢磨建造水泥厂了,并掏出纸张,迅速的规划了起来。
而马不停蹄回到皇宫的朱标,则立刻奔入了御书房。
本正在批阅奏章的朱元璋一见到朱标,立刻放下奏折。
“标儿,怎么样?”
朱元璋站起身,很关切的问道。
“父皇!”
“大师提供了上下两策!”
朱标拱手作揖后,又喘息了一阵子,便道。
闻言,朱元璋微微一愣。
满朝文武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竟然还有上下两策?!
“标儿,你快跟咱细讲一下!”
朱元璋赶紧催促道。
朱标随即一脸正色的将林霄所说的上下两策,都讲了出来。
而听完了朱标的讲述后。
朱元璋的双眼瞪得犹如铜铃般大。
片刻的呆愣过后,其一张老脸上,就迅速泛起了红润之色。
“妙!!”
朱元璋用力的拍了下桌子。
极为激动的道:“这上策太妙了!”
“草原上的那些蛮夷屡次犯我中原,乃我中原的心腹大患!”
“如果能将之除掉,永绝此后患,咱不惜当个屠夫,即便背上千古骂名也可以!”
“但若是这上策能够成功施行,那咱不用背什么骂名了,咱的大明之师就是真正的正义之师!”
“只有杀掉那些贵族,培养那些牧民,整个北方草原,那里还会有什么蛮夷?”
“咱甚至能设定郡县,还能够收赋税!”
“靠着乡官制度的推行,好好的管理,要不了多久,北方草原之民,亦将是我大明子民!!”
“哈哈哈哈,好!”
朱元璋忍不住的挥舞了下拳头。
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直以来都是悬在中原王朝头顶上的一柄利剑。
武功羸弱的宋朝,更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所灭!
中原王朝强盛之时,也屡次打击过北方的游牧民族。
汉朝时期逐匈奴于漠北。
唐朝更是直接收蒙古,扩疆域!
却依然无法将之彻底解决。
这样一个让所有王朝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竟被林霄提出的两个策略给解决了!
尤其是林霄所提出的上策。
非常合朱元璋的脾气。
朱元璋当初可是贫农。
一出生就是社会的最底层。
对阶级斗争那是相当的熟悉。
草原上那些被世袭贵族们压迫的奴隶牧民。
很能让朱元璋感同身受。
而在朱元璋看来,大明之师确实该是正义之师!
“标儿,以后我大明北伐之时就按照大师算出的上策来实行!”
朱元璋兴冲冲地说道
“诺!”
“对了,那工厂你去看过了吗?”
“儿臣去过了。”
“怎样?一切顺利否?”
“非常顺利,父皇,最多半年,我大明必将武备充沛!!”
朱标一想起工厂刚刚开启的产量,就很兴奋的说道………
“哈哈哈!”
朱元璋不由大笑,随后又正色道:“标儿,半年之后,我大明铁骑必将北伐草原!”
“不过即便武备和粮食充沛。”
“打仗却还需许多其他物资,要提前做准备,标儿,你从今日开始接管户部,于全国各地筹备物质。”
如今工厂的主要任务,还是充沛武备。
仅有两台机床会打造农具。
而六个月后就要开始北伐。
北伐的其他物资,朱元璋便想让朱标去筹集。
“诺!”
“唉,如今大师又为我大明立下一功啊,咱还不知道该给些什么封赏呢。”
如今工厂正式开工。
未来可见,大明物资和武备,都将无比充沛。
如此大功。
不赏确实说不过去。
但林霄现在真的是封无可封了。
朱元璋有些头疼了。
总不可能封林霄为王吧?
这例可破不得!
即使林霄的功劳足够。
朱元璋也不可能封一个异姓王的。
“父皇,大师淡泊名利,不像是喜欢奖赏之人!”
朱标也想不出还能封赏林霄什么,只能劝道。
闻言,朱元璋摇了摇头。
“不行!”
“大师可以不要,但咱不能有功不赏!”
“罢了,等咱再想想吧。”
“标儿,去通知内阁一声,让他们不必再给咱提供北伐的方案了。”
“顺便也发告示通知下那些武将。”
“这些饭桶,咱全都靠不上!”
朱元璋用力的拍了下桌子。
脸色有些青。
满朝文武。
却完全比不上林霄这么一个算命的。
朱元璋想想就气!
“陛下息怒。”
朱标劝了一句。
不过他心中,也觉得朱元璋说的很对。
跟林霄所算出的上下两策相比。
那内阁的大学士和那些武将提出的方案,那是真滴不行,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朱标走后。
朱元璋就拿起奏折,继续的看了起来。
他在得到林霄的上下两策后。
心里就已经有底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第二批高产量农作物在全国各地获得丰收。
然后推行新税法。
待打击抑制了各地的世家大族,并使国库充盈后.
再等过了冬季。
就发大军北伐草原!
所以,朱元璋此时每天要关心的,仍是各地乡官的情况。
而当朱元璋看奏折看到半夜时。
一名亲军都尉突然走进了御书房。
“陛下,林大师又找我们要人了。”
“哦?”
朱元璋道:“林大师这次要了多少人啊?”
“要了3000人,说是去修路。”
亲军都尉眉头微蹙。
那京郊本来就是有路的。
他也不知道林霄突然要修路是发的那门子疯。
“林大师既然要人,那肯定有他的道理。”
“去跟傅友德说一声,让他调3000兵过去。”
朱元璋挥了挥手。
毫不在意般的说道。
别说3000人,林霄就算要3万人,朱元璋也不会太在乎。
毕竟,林霄又不是带兵的将军,那京郊军营里的兵马也都是忠于大明的。
林霄不可能用这些兵来造反的。
闻言,那名亲军都尉立刻就退下去传令了。
京郊军营中。
正在练兵的傅友德接到旨意后,便大惊失色。
3000兵啊,这可绝不是少数!
若是让善于用兵者得之,足以引起一番动乱了!
但朱元璋的旨意,他也不敢不遵从。
于是第二天,他亲自点齐了3000兵,就给林霄送来了。
他也是想见识见识这个已经名满整个大明的大师。
但他没有想到,他刚刚带着3000兵接近林霄的土地,就被一群扮演雇农的亲军都尉给拦了下来。
“什么?!”
“不准我进去?!”
“我是堂堂颍川侯,我是接了陛下旨意来送兵的!”
“啥?没有陛下的旨意,任何外臣不得入内?!!”
傅友德很是震惊。
他没想到要见到那林大师,都会如此的不容易!
傅友德最后眺望了一下远处。
终究是叹了口气。
便将手里的军队交给了那亲军都尉。
但在他的心里。
对林霄则越发的好奇了。
而当亲军都尉将三千士兵带到草庐处时。
林霄正在吃早饭。
徐妙锦亲手给他蒸了一盘大包子,手里却拿着一块小面包,就坐在林霄的身边。
“相公,这馒头好甜呀!”
“表皮还挺脆的,特别的松软,入口就化渣了诶!!”
“还有这酸奶,实在太好喝了,跟喝蜜似的!!”
徐妙锦双眼发光。
这面包比起馒头,那是又甜又软,确实好吃得多!
而酸奶酸甜的味道,也彻底的征服了小妮子的味蕾。
“喜欢你就多吃一点。”
林霄咬了一口包子。
这包子是徐妙锦亲手做的,里面用的都是新鲜肉,一口下去满嘴的油。
“相公,擦擦。”
徐妙锦凑上前来,拿着手绢,细心的给林霄擦了嘴。
这古代的媳妇儿要讲三从四德的。
徐妙锦是林霄的正妻。
自然是坚守着正妻的职责。
即便是上前来给林霄插嘴,举止也显得很优雅,而且是迈着小碎步走过来的。
林霄看着这个14岁的小女孩儿。
却是越看越顺眼了。
至少跟现代那些个性张扬,被娶回家后却变成了小组宗般的少女相比。
这徐妙锦,才是真的大家闺秀,贤良淑德!
“继续吃。”
林霄笑一笑,道。
徐妙锦弯下腰,朝林霄行了一礼,就迈着小碎步回了位置。
然后撕下一小片面包放在嘴里,细嚼慢咽。
那动作,是真的一板一眼。
却又富含着美感。
独具气质。
也是受徐妙锦的感染,林霄吃包子,那也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了。
“少爷!”
“亲军都尉带3000人来了!”
红缨突然冲进了屋中,道。
闻言,林霄挑了一下眉毛。
“让他们等着,我吃完了饭再去。”
“哦!”
红缨立刻就离开了。
而林霄连续吃了三个包子,喝了一碗稀粥,才坐着马车,走出了草庐。
然后,林霄跟亲军都尉接触了一下。
就让那3000人在空地上驻扎了下来。
等三千人已经安营扎寨好了,林霄才开始安排这些人修整地面,建造水泥厂。
等水泥厂造好后,再让福伯去工部弄来材料,林霄就要开始建造水泥,然后铺路!
靠着这充足的人力。
仅仅一天的时间,水泥厂的地基就已经打好了。
“照这速度,仅靠一个月的时间,水泥厂就可以造出水泥了。”
林霄微微一笑。
对这工程的进度很满意。
而随后的一个月里。
林霄便一直指挥着这些士兵修整地面和制造水泥厂。
在这期间。
倒也没有一个人再来找林霄算过命。
那朱元璋此时,满心思扑在了推行乡官制度,并且为半年后的北伐做着准备。
而为了防止北伐的上策走漏风声,朱元璋又一次禁止其他人来找林霄算命了。
虽然有亲军都尉们在旁边看着。
但朝堂之上,不缺乏人精。
万一这些家伙旁敲侧击的,猜出了林霄所定的上策,然后传扬出去,让北方的异族知道了。
那可就麻烦了!
不过没有算命的生意,正好能让林霄全心全意的造水泥厂。
一个月后,水泥厂完工。
无数的水泥开始生产出来。
紧接着,林霄就开始招呼3000人铺路了。
当看着混好了水的水泥,铺在平整的土路上时,那三千士兵都很惊奇。
水泥这东西,在这些士兵眼中可是一个极新鲜的物件。
而把水泥往地面上抹,这种事情士兵们也从没有做过。
更别说在涂抹水泥前,还要铺上一根根上好的合金钢筋。
但他们还是很听话的执行了林霄的命令。
而直到那些水泥在地面上晒了几天,彻底变得坚硬结实之后。
所有士兵都震惊了!!
而许多亲军都尉,也迅速将消息传回了皇宫。
皇宫内。
朱元璋听说了消息。
当即大吃一惊。
朝政都顾不上了,立刻就换上便衣,坐上马车,出宫而去!.
朱元璋坐着马车出了京城后。
一路颠簸。
但朱元璋却已经习惯了。
城里的情况还好。
城里的路面,官府时常会雇人修整。
但城外的路面那都是坑坑洼洼的。
能走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
当马车走上那水泥路时。
朱元璋立刻感觉不一样了。
“稳!”
“实在是太稳了!!”
朱元璋双眼发光。
立刻掀起窗帘。
就看到那光滑平整的水泥地面。
他立刻让马车停了下来。
“陛下,小心一些。”
常乐将朱元璋扶下了马车。
朱元璋随后便蹲在地上,伸出手触摸着水泥地面。
好一会儿后,他又握着拳头,敲了敲。
“乖乖哦!”
“这地面怎么变得这么硬,这么平整?!!”
朱元璋很震惊。
这突然出现的水泥路跟那机床一样,都完全是他无法理解的东西。
“常乐,你见过这样的地面吗?”
朱元璋扭头看向身边的常乐,问道。
“没有,从来没见过!!”
常乐摇了摇头,很激动的说道:“陛下,这简直是在地面上铺了一整块大石板啊!!”
“……这世上有这么大的石板吗?”
“这莫非又是法术?!”
朱元璋啧啧称奇。
“陛下,咱们去找大师问一下,应该就能清楚了!”
“对!对!”
朱元璋用力点头。
便从地上站起。
然后急匆匆的上了马车。
作为从最底层杀上来,身经百战的帝皇。
朱元璋绝对是很有见识的。
他很快就发现脚下这条水泥路在军事上有重大价值!
这条水泥路的成因。
他一定要搞清楚!
马车一路急行,很快就来到了草庐之前。
而此时,林霄正在吃午饭。
徐妙锦陪着他一起吃。
张三丰站在一旁啃猪蹄。
本来林霄想让张三丰也陪他一起吃的。
但张三丰怎么都不肯,还说自己身为侍卫,又是肉体凡胎,不配跟林霄同坐。
自从见到工厂开工,张三丰就把林霄当真正的修仙者看待了。
如果不是林霄允许。
张三丰是连啃猪蹄都不敢的。
“少爷!”
“皇帝来了!!”
红缨突然走了进来。
林霄正张嘴接住徐妙锦夹来的牛肉,闻言不由的挑了下眉毛。
“相公,人家先退下去了。”
徐妙锦很懂事的起身朝林霄弯腰行礼,便迈着小碎步,退了下去。
“红缨,收拾东西。”
“诶!”
林霄放下了帷帐。
红缨则把盘子端进了厨房。
林霄拿出了一瓶牛奶。
又点了一把熏香。
然后,他就让福伯请朱元璋进来了。
朱元璋进了草庐以后。
轻车熟路的就坐在了林霄的对面。
“林大师,那地面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开门见山的问道。
“那东西叫水泥。”
“是我捣鼓出来专门铺路的,贵客觉得如何?”
“好!非常滴好!!”
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却又很期待的道:“却不知这水泥,能否用在其他地方?”
“当然可以,不过用水泥铺路需要大量的石灰和不少矿产资源。”
林霄顿了顿,又道:“陛下如果想将水泥用于军事用途,大明恐怕还不具备这样的财力!”
闻言,朱元璋眉头紧蹙,随后又道:“没事,道长,只要等三个月后,新的赋税收上来,我大明还怕没钱吗?!”
“陛下,即便你把新赋税收上来了,但你还要派军北伐啊,不可能把钱全花光吧。”
林霄笑了笑。
这朱元璋果真只想到了把水泥路用于军事。
毕竟,华夏古人对于商人那是非常看轻的。
尤其是朱元璋这种受过奸商毒打的。
更是对豪商深恶痛绝。
自然不会想到水泥路对于商业,会有多么巨大的积极作用!
“这,那这修路之事,咱等彻底打败了北方游牧民族后再说!”
“咱不急,慢慢修就是了!”
秦始皇修长城。
隋炀帝修大运河。
这些耗费大量民力而导致国家衰败的例子,朱元璋还是知道的。
所以朱元璋一听到耗费巨大,便也不急着修了。
“大师,能否先把制造水泥的方法教给咱?”
“十万两。”
林霄修那条水泥路就花了1万多两。
自然得多要点。
那朱元璋也很爽快。
“常乐,拿钱!”
常乐立刻掏出了一叠银票,点清楚后就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将银票捧到了桌上。
林霄接过银票,脸上也有了笑容,便拿起笔,迅速的在纸上写下了水泥的配方。
将之交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捧起纸张,叠好后就收入了怀里。
然后,朱元璋霍然起身,朝着林霄拱手作揖。
“林大师屡次帮咱,帮大明。”
“咱实在是无以为报!”
“便决定献出寝宫,而设国师庙。”
“大师若不嫌弃,可以移步皇宫而居!!”
朱元璋很诚恳的说道。
闻言,一旁的常乐,以及正在听墙角的张三丰,皆觉无比震惊!
朱元璋竟然把天子寝宫都让出来了!
这份殊荣,古往今来,无一臣子可得!!
“……贵客不必如此,我在草庐住的很舒服。”
“皇宫不适合我。”
林霄淡淡的道。
他一个算命的跑去皇宫里,住在天子寝宫中,这算什么样子?
那些文武大臣还不炸开了锅啊?
即便朱元璋能够压住那些文武大臣的非议,但在皇宫里待着也肯定会受到各种规矩的约束。
反而没有在草庐里自在!
而林霄的拒绝。
则让常乐和张三丰更加震惊了。
天子都已经降下如此殊荣了,林霄竟然不要!
这事要是传出去。
朝野上下,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大师既然如此坚持,那咱也不强求。”
“但这国师之位,大师就莫要推辞了!”
“咱先回去,待会儿就让人送圣旨过来,哈哈哈。”
朱元璋笑嘻嘻的转身就要走。
能够得到水泥的配方。
他非常的满足,心情很愉悦。
“贵客难道就不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够用较小的财力,将水泥路铺起来吗?”
林霄眼见朱元璋要走,突然说道。
朱元璋浑身一震,十分吃惊的转身看着帷帐。
“大师,有这种办法吗?”
“有。”
林霄翘起嘴角,道:“需要我帮贵客算算吗茅?”
“算!”
“5000两。”
“常乐!”
“诺!”
常乐又拿出了一叠银票。
朱元璋捧着银票往桌上一放,就又坐了回去.
草庐中。
朱元璋坐得很端正。
表情很认真。
如同听讲的学生。
“贵客,水泥这种东西,是种建筑材料。”
“他能用来修房子,甚至是筑城!”
“这种东西,可以高价拿去贩卖。”
“不过水泥最大的作用,还是修路!”
林霄假装掐指运算了一番,便淡淡的问道:“贵客认为,修一条完整的水泥路,最大的得益者会是谁?”.
“这,当然是百姓呐!”
“贵客,我说的是最大受益者。”
“……这个。”
朱元璋皱眉沉思了起来。
修一条平整坚硬的水泥路,对谁的好处最大,他还真没细想过。
“修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对商人最好!”
闻言,朱元璋眼中立刻闪过一缕凌厉之色。
在他心中。
那些豪商都是与贪官污吏勾结在一起的小人,畜生。
是压榨剥削平民百姓的罪魁祸首之一!
以至于一听到商人的名字。
他就立刻生出愤恨之意。
“贵客,你以为,一般的商人是凭什么赚钱的?”
“乡下的水果畜生,总会有商人来低价收购,然后运到城里去,高价卖出。”
“南方盛产丝绸,蜀锦,这在本地虽然也很名贵,但只要运到北方,价格起码就能翻10倍不止!”
“说白了,这些商人都是凭着两地不同的价格差,赚取暴利的!”
闻言,朱元璋也点了点头。
事实确实如林霄所说。
商人先到原产地买便宜的物品,再到其他地方高价卖出。
前后间的差价。
便是这些商人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