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神秘船跃迁的尾焰如褪色血痕,在舷窗外缓缓消散。空域陷入诡秘的静默,唯有陨石带碎石还在惯性中碰撞,发出细碎的“咔嗒”声——像有人在远处掰断枯树枝。刘生指节抵在推进杆上,金属凉意渗进骨缝,他不敢松劲,推进杆卡在10%档位,飞船如锈住的铁块,在暗紫色星尘中慢吞吞滑向甲烷冰尘区。

推进杆的震颤透过掌心传来,刘生指节泛着青白,指甲几乎要陷入金属握把。后视屏边缘,海盗残舰的红色信标像只死透的眼睛,不再旋转。但他清楚,这死寂是更危险的蛰伏——就像矿洞里那些伪装卸货机,停工时总在酝酿下一轮碾压。

甲烷冰雾从舷窗缝里渗进来似的,玻璃蒙了层灰白的翳,五十米外的陨石全成模糊灰影。刘生指尖在触控屏划出三道亮线,标记高密度冰团坐标。航线刚偏转五度,控制台右下角突然一暗——那道被酸液啃出的焦痕,原本像条抽搐的蛇,此刻竟僵成段锈蚀铁轨。

酸蚀的嘶鸣不知何时停了,线路板上的焦黑纹路像冷却熔浆,凝固成畸形符号。刘生瞥了眼,没理会——直到要关闭观测口的瞬间,余光里那道焦痕突然扭曲:上横短得像截断的指甲,下横拖出毛边,中间竖线断成两截,活像座被炸毁的闸门。

那形状在幽蓝背光下泛着暗金,边缘熔得发软,仿佛下一秒就要渗进金属板。刘生屏住呼吸数到第二下,指节从推进杆滑了半厘米——没碰。

舱外刮擦声像被掐断的蛛丝,突然死寂。刘生把推进杆推回10%,飞船惯性滑出五米的瞬间,控制台突然发出电子音。数据缓存像垂死的鱼突然弹起,屏幕跳出几行荧光字——是神秘船跃迁前0.3秒的护盾分析。

三行字在屏幕上震颤:

【护盾波形:类地球古电路共振模式】——母亲银镯发光时,纹路也是这般蜿蜒古意;

【能量源:非标准反物质堆】——字体边缘带着灼烧感;

【识别码残留:……-9-3-7-】——最后的数字像被酸液啃掉,可那“9 – 3 – 7”,和矿洞里金属板背面刻痕分毫不差。

刘生指节骤然收紧,推进杆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嘎声。

刘生盯着焦痕畸形轮廓,喉结滚动。母亲银镯的冷光、老矿工塞金属板时发颤的手、板背面“9 – 3 – 7”的刻痕,像碎玻璃般在脑海扎。他突然扯出战术背心内袋的星图,红笔圈着的“黑线出口”洇开晕染痕迹——那是矿洞里的血。

星图边角磨得发白,红笔圈的“黑线出口”像道结痂的疤。刘生指腹摩挲折痕,记忆里金属板在海盗船残骸中被找到的画面一闪:焦黑甲板上,它插在弹孔里,“9 – 3 – 7”被烧得发黑。而此刻,神秘船的护盾纹路,正和母亲银镯发光时的涟漪一模一样。

星图重新塞进背心时,酸液瓶的玻璃冷得扎手。裹着的布条渗着潮气,刘生没敢松,怕酸液漏出来——上次在矿洞,就是这东西融穿了伪装卸货机的履带。

脉冲余波像无形巨手,把陨石群搅成混乱麻线。刘生往后靠,座椅旧弹簧吱呀作响。燃料表的红光刺目:30.9%,数字末尾的小数点像悬着的针。

“铁爪 – 7”残片的金属触须贴上舰体外壳,感应网嗡鸣着启动。右后方空域的离子尾流像块生锈铁皮,黏在陨石带边缘。可锈迹外侧,有个信号像抽搐的活物,一下快得要撞上来,一下又慢得要熄火。

那信号毫无章法:推进频率11.3赫兹(像狂奔的心跳),护盾7.8赫兹(母亲银镯共振频率),能量输出2.1——三组数字像从不同飞船拆下来的零件,硬拼成艘船。刘生用指甲在金属护板刻下这串数:11.3 – 7.8 – 2.1,刻痕里渗着油渍。

金属片上的刻痕泛着银白,刘生盯着“11.3 – 7.8 – 2.1”,突然想起矿洞里老矿工的话:“野路子的船,频率里藏着活路。”这信号野得像荒原狼嚎,但每段停顿都暗合某种节奏——不是铁爪的军事化规整,不是联邦的制式冰冷,更不是乾元族的机械震颤。

四十分钟后,舷窗外突然亮起刺目蓝光。神秘船的舰炮撕裂陨石带,炮火轨迹像条沸腾的蓝蛇,将海盗可能藏身的区域犁了一遍。然后它一头扎进跃迁口,尾焰把周围星尘烧成金红色,仿佛从未存在过。

空域重新坠入死寂,只有海盗残舰的信标还在机械地转,“滴滴”声像永不疲倦的钟摆。刘生瞥向燃料表:31.6%,数字涨了——刚才的惯性滑行比预估省燃料。但走私道已经暴露,再往前是死胡同,伪装卸货机的激光网正等着他。

刘生摸出两个氢气囊,一个绑上普通合金板(模拟飞船金属信号),一个空着。导线接上电源,电解槽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气泡像慢镜头里的珍珠,顺着导管往气囊里钻。他数到三百下,直到气囊鼓得要胀破。

气囊设定漂移角度时,刘生的指尖在控制面板划出两道弧线:一个往自由航道(伪装卸货机的巡逻区),一个朝甲烷冰尘区边缘(低温乱流区)。他调动所有学过的走私技巧,计算风向、磁流、陨石自转周期——确保它们既不会撞碎,又不会太快被识破。

气囊弹射的瞬间,飞船像被踢了一脚,轻微震颤。刘生后背抵在椅背上,看着两个气囊拖着银白尾迹,像放出去的诱饵。

引擎声戛然而止,飞船借着惯性滑行,像片飘向蛛网的枯叶。甲烷冰尘区在三十公里外发着灰白的光,那里的低温气流能把所有热源捏成冰渣——只要能滑进去,就能暂时从追踪者的视野里消失。

后视屏里,海盗残舰的扫描光束像条饥饿的蛇,先缠上左边气囊——停留三秒,没啃到金属,又转向右边。空气囊被扫过时,光束瞬间收缩,残舰引擎轰鸣,扫描扇面往中间区域压过来。

刘生数着心跳:三下,两下,一下——光束离飞船藏身处只剩三公里。

手指搭在推进杆上,汗湿的掌心贴着金属。刘生没动,连呼吸都放轻,怕推进杆的震颤惊到追踪者。

信标开始分频扫描,像把手术刀,一层层剥开陨石的阴影。刘生盯着倒计时:120秒,90秒,60秒——光束随时会切到这片空域。

就在光束要触到飞船的瞬间,信标像被按了暂停键。扫描光束骤然收缩,残舰的引擎声也哑了,整个宇宙突然静得能听见陨石的叹息。

不是故障。扫描光束主动缩回,残舰的轮廓在星尘中凝成块黑铁。刘生知道,这是更危险的狩猎——猎手在换方式,或者等下一轮围猎。

指节还抵在推进杆上,冷汗渗进金属纹路。刘生没松手,也没敢换气。

这安静是暴风雨前的假寐。刘生盯着后视屏,心跳声震得耳膜发疼——他知道,狩猎不会结束,只是换了种姿势。

飞船航向微调五度,借着陨石带的引力微流滑行。没有引擎轰鸣,没有信号泄露,像片融入夜色的灰羽。这种漂法慢得像蜗牛,但胜在隐蔽——不会留下推进器的热痕。

半小时后,飞船滑入甲烷冰尘区外围。细碎的甲烷结晶像灰雾,黏在陨石表面流动,舱外温度骤降,设备读数集体跳水,热源探测器彻底失明。

舱外观测口打开的瞬间,冰冷的雾气灌进来。刘生扫了眼,五十米外只剩灰蒙蒙的混沌。他调出地形图,指尖在触控屏划出几道亮线,标记高密度冰团——这些移动的冰山能挡住追踪者的视线。

手指刚离开触控屏,控制台角落传来灼烫感——那道酸蚀痕迹在低温中竟像块烧红的铁,烫得金属板滋滋冒水汽。

不是幻觉。刘生伸手碰了下金属边缘,指尖猛地一麻,像被静电狠狠抽了一鞭。他缩回手,那道“门”字残形在冷光下泛着暗红,仿佛有生命般搏动。

零下两百度的低温里,那道焦痕像活物般发热,金属板的烤漆开始起泡剥落。

刘生没动,任雾气把飞船裹成茧。他靠在座椅上,手始终搭在推进杆上——像握住最后一根救命的缆绳。

燃料表的红光突然跳回30.9%,数字闪烁得像颗将熄的火种。

通讯频道死一般寂静,没有求救信号,没有巡逻舰的呼喝,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在耳鼓震颤。

战术背心内袋的星图抽出来时,带着体温。红笔圈的“黑线出口”洇着旧血,老矿工的声音突然在脑海炸响:“走黑线,能活……”

记忆里,金属板插在海盗船的弹孔里,焦黑的“9 – 3 – 7”像道诅咒。

而此刻,那艘神秘船的护盾纹路,正和母亲银镯发光时的涟漪重叠——银镯是母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现在,这遗物的纹路成了未知飞船的护盾密码。

星图重新塞回内袋时,刘生闻到了酸液瓶的刺鼻气味。

手指碰到酸液瓶,布条裹得死紧,潮气透过布层渗出来,像攥着颗不安分的心脏。

舱外传来轻微的刮擦声,像巨兽的呼吸。甲烷冰团擦过右舷,声音持续了七八秒,然后突然消失——像被谁猛地捂住了嘴。

刘生慢慢抬起手,推进杆推到10%的瞬间,金属握把的震颤顺着手臂爬进骨髓。

飞船像从冬眠中苏醒的巨兽,缓缓滑动。

滑出五米的瞬间,控制台突然“滴”了一声——电子音在寂静中炸得人耳鸣。

不是警报。数据缓存像回光返照的灯,突然亮起。脉冲干扰导致的系统重启,正在回溯断电前的最后记录。

屏幕上跳出的日志带着电流杂音:

【护盾波形:类地球古电路共振模式】——和母亲银镯的光纹频率完全重合;

【能量源:非标准反物质堆】——字体边缘的灼烧感,和矿洞里的金属板如出一辙;

【识别码残留:……-9-3-7-】——最后的数字被干扰撕成碎片,可那“9 – 3 – 7”,分明是金属板背面的刻痕。

刘生盯着屏幕,指节捏得发白——这串编号,和矿洞里那块救命金属板的背面,分毫不差。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