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都市最强逆袭

第16章 文物修复的挑战与古董界的新风波

青峰山祭祀遗址的考古成果公布后,整个古董界都沸腾了。二十三件商代青铜礼器、十二件玉器,再加上那些记载祭祀仪式的甲骨片,不仅填补了商代中期祭祀文化研究的空白,更让江城一跃成为全国考古界的焦点。骆昌逸作为现场文物鉴定顾问,名字再次出现在各大媒体报道中,连国家文物局都特意发来感谢信,称赞他“为文物保护与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但荣誉背后,新的挑战已经到来。这天上午,骆昌逸刚到苏氏集团,就接到了李老教授的电话,语气带着几分急切:“骆经理,你能不能立刻来一趟文物修复中心?祭祀遗址出土的几件青铜礼器出了问题,我们的修复专家一时拿不定主意。”

骆昌逸放下手头的工作,抓起鉴定工具箱就往修复中心赶。路上,他心里满是疑惑——出土的青铜礼器虽然有锈蚀,但整体保存完好,怎么会突然出问题?

赶到修复中心时,李老教授正和几位修复专家围着一张工作台发愁。工作台上放着一件商代青铜尊,尊身的饕餮纹有多处裂纹,最严重的一处甚至贯穿了整个器壁,而且裂纹处还在不断滋生绿色的有害锈,若不及时处理,整个青铜尊可能会彻底碎裂。

“骆经理,你来了!”李老教授连忙招手,“你看这件青铜尊,昨天我们还在清理表面的浮锈,今天一早就发现裂纹里长了有害锈,用常规的除锈剂根本没用,反而会加速裂纹扩张。”

骆昌逸戴上白手套,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青铜尊上的有害锈呈翠绿色,附着在裂纹边缘,用针尖轻轻触碰,就能看到细小的粉末脱落。他又拿出随身携带的光谱仪,对有害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锈层中含有高浓度的氯离子,这是青铜器最危险的“杀手”,一旦扩散,会直接腐蚀青铜内部的金属结构。

“这种氯离子引起的有害锈,在商代青铜器中很少见,可能是因为祭祀厅长期潮湿,加上土壤中的盐分渗透,才导致锈层加速滋生。”骆昌逸放下光谱仪,眉头紧锁,“常规的化学除锈法肯定不行,会破坏青铜尊的原始纹饰;物理除锈又容易扩大裂纹,只能用‘微环境调控’的方法,先抑制锈层扩散,再慢慢清理。”

“微环境调控?”一位修复专家疑惑地问,“可是我们没有相关的经验,也没有合适的设备啊。”

骆昌逸沉吟片刻,突然想起周师傅曾经给他看过的一本民国时期的文物修复笔记,里面记载过用“草木灰与糯米浆混合剂”处理青铜器有害锈的方法,虽然古老,但对脆弱文物的损伤极小。

“我有个办法,不过需要准备一些材料。”骆昌逸立刻拿出纸笔,写下需要的物品:干燥的艾草灰、陈年老糯米、蒸馏水、无菌纱布。“艾草灰能吸附氯离子,糯米浆的黏性可以固定锈层,两者混合后敷在裂纹处,再用无菌纱布包裹,创造一个干燥的微环境,应该能抑制有害锈扩散。”

李老教授半信半疑,但眼下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按照骆昌逸的建议尝试。修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刻分头准备材料,骆昌逸则亲自调配混合剂——将糯米蒸熟后捣成浆,加入艾草灰搅拌均匀,直到形成糊状。

他小心翼翼地将混合剂敷在青铜尊的裂纹处,再用剪好的无菌纱布轻轻包裹,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只留下几个微小的透气孔。“接下来的三天,每天要更换一次纱布和混合剂,同时保持修复室的湿度在45%以下,温度控制在20℃左右。”骆昌逸反复叮嘱,“三天后我们再检查锈层的情况,如果扩散速度减缓,就可以用细竹刀慢慢清理有害锈。”

接下来的三天,骆昌逸每天都泡在修复中心,和修复专家一起观察青铜尊的变化。第一天,有害锈的扩散速度明显减缓;第二天,裂纹边缘的翠绿色锈层开始变得干燥;到了第三天,锈层彻底停止扩散,用细竹刀轻轻刮擦,就能清理掉大部分有害锈,而且没有对青铜尊的纹饰造成任何损伤。

“成功了!”李老教授激动地握住骆昌逸的手,“骆经理,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这种古老的修复方法,竟然比现代技术还管用,太不可思议了!”

骆昌逸笑着说:“其实不管是古老方法还是现代技术,核心都是‘最小干预’,尽量保留文物的原始状态。这件青铜尊还有后续的修复工作,我会把周师傅的修复笔记带来,咱们一起研究更合适的方案。”

解决了青铜尊的问题,骆昌逸本以为能松口气,没想到回到公司后,又遇到了新的麻烦。苏瑶拿着一份投诉信,脸色难看地走进办公室:“昌逸,有人投诉我们公司,说你之前鉴定的一件清代青花瓶是赝品,现在买家要求退货,还要我们赔偿损失。”

骆昌逸接过投诉信,上面写着买家的姓名——王海涛,是江城小有名气的收藏家。他记得这件青花瓶,是三个月前一位私人藏家委托公司拍卖的,当时他和周师傅一起鉴定过,确认是清代康熙时期的真品,青花发色浓艳,胎质细腻,还附有详细的鉴定报告。

“王海涛为什么现在才投诉?拍卖结束都三个月了。”骆昌逸疑惑地问。

“他说上个月把青花瓶带去北京,请了一位‘古董界泰斗’鉴定,对方说青花瓶是民国仿品,还指出了‘破绽’——说青花瓶的底款是后仿的,釉面也有现代化学颜料的痕迹。”苏瑶递过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青花瓶底款确实有些模糊,“现在王海涛不仅要求退货赔偿,还在古董圈的微信群里散布消息,说咱们公司的鉴定水平不行,故意用赝品欺骗买家。”

骆昌逸心里一沉——他很清楚自己的鉴定不会出错,这件青花瓶绝对是真品。王海涛口中的“古董界泰斗”,很可能是故意误导,甚至可能和王海涛串通好,想趁机敲诈一笔。

“你先联系王海涛,说我愿意重新鉴定青花瓶,还可以邀请第三方专家见证。”骆昌逸立刻做出决定,“另外,你去查一下那个‘古董界泰斗’的背景,看看他和王海涛有没有利益往来,或者有没有过鉴定失误的记录。”

苏瑶点点头,转身去安排。骆昌逸则从档案柜里找出当时的鉴定报告和青花瓶的高清照片,仔细对比起来。照片上的青花瓶底款虽然有些模糊,但字体结构、笔画力度都符合康熙时期的特征,而且釉面没有任何现代化学颜料的痕迹,那位“泰斗”指出的“破绽”,根本站不住脚。

当天下午,王海涛带着青花瓶来到苏氏集团。他一进门就摆出强硬的态度:“骆经理,今天你必须给我一个说法!要是证明不了这青花瓶是真品,我就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你们,让你们公司名誉扫地!”

骆昌逸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说:“王先生,我尊重你的意见,也愿意重新鉴定。不过为了公平起见,我已经邀请了两位第三方专家——江南古董商会的赵山河会长,还有国家文物局的张教授,他们马上就到。”

王海涛听到“赵山河”和“张教授”的名字,脸色微微变了——赵山河是江南古董界的权威,张教授更是全国知名的明清瓷鉴定专家,这两位专家的鉴定结果,在古董圈里有着极高的公信力。

没过多久,赵山河和张教授就到了。两人先是和骆昌逸、王海涛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开始鉴定青花瓶。赵山河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青花瓶的釉面和纹饰,张教授则重点检查底款和胎质,还拿出随身携带的热释光检测仪,对青花瓶的年代进行科学检测。

半个多小时后,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赵山河先开口:“王老板,这件青花瓶是清代康熙时期的真品,没有问题。你说的底款模糊,是因为长期存放导致的自然磨损,不是后仿的;至于釉面的‘化学颜料痕迹’,更是无稽之谈——康熙青花用的是浙料,发色浓艳蓝翠,和现代化学颜料有本质区别,用放大镜就能看出区别。”

张教授也补充道:“我用热释光检测仪检测过,这件青花瓶的年代确实在清代早期,和康熙时期完全吻合。所谓的‘民国仿品’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王老板,你是不是被人误导了?”

王海涛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不是故意要找你们麻烦。”

“王先生,古董鉴定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不能轻信他人的片面之词。”骆昌逸严肃地说,“你在微信群里散布不实消息,已经影响了我们公司的声誉。我希望你能立刻删除消息,公开道歉,否则我们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公司的权益。”

王海涛知道自己理亏,只好答应下来,匆匆带着青花瓶离开了。

赵山河看着王海涛的背影,皱着眉对骆昌逸说:“骆经理,你最近要小心。我听说最近有个叫‘刘天霸’的古董商,在江城到处活动,专门用‘鉴定赝品’的手段敲诈收藏家,还故意抹黑正规的古董公司,想垄断江城的古董市场。王海涛口中的‘泰斗’,很可能就是刘天霸的人。”

“刘天霸?”骆昌逸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他是从外地来的,据说背后有不小的势力,手段很阴险。”赵山河语气凝重,“前几天,有个收藏家不听他的‘建议’,坚持要把古董委托给其他公司拍卖,结果家里的古董就被人偷了。你这次揭穿了他的阴谋,他肯定会报复你。”

骆昌逸心里一凛——陈天虎的事情刚过去不久,又冒出一个刘天霸,看来江城的古董界,注定不会平静。

“谢谢你提醒我,赵会长。”骆昌逸郑重地说,“我会注意安全,也会加强公司的安保措施。不过,我不会因为他的威胁就退缩。只要我还在这个行业里,就会坚守诚信,绝不会让这种人破坏古董界的秩序。”

赵山河欣慰地点点头:“好!我没看错人。如果你需要帮忙,随时可以找我。江南古董商会的成员,都不会容忍刘天霸这种人的存在。”

送走赵山河和张教授后,骆昌逸坐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刘天霸的出现,意味着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开始。对方不仅有势力,还有手段,想要对付他,光靠警惕和安保是不够的,必须主动出击,找到刘天霸敲诈勒索、破坏古董市场的证据,才能彻底将他绳之以法。

他立刻给苏瑶打电话,让她详细调查刘天霸的背景、手下的人员,还有近期被他敲诈过的收藏家。同时,他也联系了张队长,希望警方能关注刘天霸的动向,防止他做出更多违法的事情。

夜幕降临,骆昌逸站在办公室的窗边,看着江城的万家灯火。他想起自己刚进入古董行业的时候,只是个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快递员,如今却成了能影响江城古董界的人。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太多的挑战和危险,但也收获了信任和尊重。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会有更多的风雨,但他不会害怕。因为他守护的不仅是珍贵的古董,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尊严和秩序。只要他坚守初心,保持对古董鉴定的热爱和对诚信的坚守,就一定能战胜所有的困难,在古董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一场关于诚信与阴谋的较量,已经悄然拉开序幕。骆昌逸握紧拳头,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