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摊牌了,我卖的卤味让皇帝追着跑》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双男主小说,作者“米饭蒸腊肉”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是沈砚萧彻,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3956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摊牌了,我卖的卤味让皇帝追着跑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沈记卤味铺开张不过半月,名气已经悄悄在附近传开。
每日铺子前都排着不长不短的队,春桃的吆喝声清亮,成了这条街固定的背景音。大刘清洗肥肠和打包卤味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沈砚则守在后厨照看,火候掐得一分不差,卤汤的香气能飘出半条街去。
这天傍晚收摊,春桃拿着账本算盘噼里啪啦一算,脸上笑开了花:“沈小哥,今天又赚了三百多文!这半个月下来,除去本钱和我们俩的工钱,净赚了二两七钱银子呢!”
沈砚接过账本看了看,字迹虽有些潦草,但一笔一笔记得清楚。他点了点头,从钱袋里数出当日工钱递给大刘和春桃,又额外多给了五十文:“这是奖金,辛苦你们了。”
两人喜出望外,连声道谢。等他们走后,沈砚才坐在空了的展台后,细细盘算起自己的家底。
李老爷给的五两赏银,他没动多少。盘下铺子时李老爷已经付了定金,后续装修添置物件花了一两三钱,雇人半月工钱加采买食材,拢共花了近二两。如今手里除了春桃算出的二两七钱净利润,还有当初从镇上带来的积蓄(卖卤味攒下的五百多文),以及那五两赏银剩下的三两出头,加起来足足有六两多银子,还有些零散的铜钱。
“还算稳妥。”沈砚低声自语。在京城这地方,这点钱不算多,但足够支撑铺子周转,甚至能再添些新家伙。他想着,该给后厨换口大点的铁锅了,现在这口锅一次卤不了多少,总得多烧两趟火。
正盘算着,铺子门被推开,苏文彦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个油纸包。
“沈老板,还没收摊?”他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包,“刚从街口买的糖糕,想着你可能还没吃晚饭。”
沈砚起身让他坐:“刚算完账,多谢苏公子惦记。”
这半个月来,苏文彦几乎每天都来光顾,他很爱吃卤味,两个人逐渐熟悉了起来,也经常天南地北地聊着,他简直是个百事通。
苏文彦把糖糕放在桌上,目光扫过空了的展台:“看来今天生意又是极好。不过我刚才过来时,见斜对面那家‘老福记’也挂出了卤味的幌子,好像还请了人在门口吆喝,排场不小。”
沈砚愣了一下。他这几日忙着铺子的事,倒没注意斜对面何时多了家卤味铺。
“老福记?以前没听过。”
“是家开了些年的杂货铺,不知怎么突然改做卤味了。”苏文彦拿起一块糖糕递给他,“我刚才瞅了一眼,他们的卤味颜色看着倒浓,就是闻着香味有些冲,不像你的卤味,是那种醇厚的香。”
沈砚没接糖糕,走到门口往斜对面看了看。果然,那家铺子门口挂着新做的幌子,几个伙计正扯着嗓子喊:“老福记卤味,祖传秘方,开业前三天买一送一喽!”门口还摆着个大盆,里面的卤味堆得像小山,颜色深褐,看着确实打眼。
“看来是冲我来的。”沈砚心里了然。他这铺子生意好,难免招人眼红,尤其在京城这种地方,竞争只会更激烈。
苏文彦也跟了出来,看着那边的阵仗,皱了皱眉:“他们老板是个惯会钻营的,以前开杂货铺就爱搞些买赠活动,这次怕是想靠低价把你的客人抢过去。”
沈砚倒没太慌。在镇上时连张屠户的刁难都应付过来了,这点场面还吓不倒他。他相信自己的卤味品质,真要比味道,他未必会输。
“多谢苏公子提醒,我知道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苏文彦笑了笑,“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反正你这家店可不能倒闭。”
送走苏文彦,沈砚关了铺子门,心里却没闲着。老福记搞买一送一,肯定会分流一部分客人,他得想个办法应对。降价?他的卤味成本摆在那里,降价就意味着要偷工减料,他做不到。那只能在品质和品类上再下功夫。
他想起在镇上时做过的卤豆干和卤海带,当时很受欢迎,或许可以在京城试试。另外,他还可以做些卤味拼盘,按客人的喜好搭配,方便又实惠。
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沈砚就让大刘多买了些黄豆和海带,又特意挑了些新鲜的鸡爪和鸭翅。处理干净后,按不同的火候卤制,出锅时,原本普通的豆干吸足了卤汁,变得软糯入味;海带则脆嫩爽口,带着淡淡的卤香;鸡爪鸭翅更是色泽红亮,勾人食欲。
春桃把这些新卤味摆上展台,沈砚又在旁边立了块小木牌:“新品尝鲜,卤味拼盘任意搭配,满两斤赠卤豆干一份。”
这招果然有效。老福记的低价吆喝虽然吸引了些图便宜的人,但更多老客还是认沈记的味道,看到有新品,纷纷上前尝试。
“沈老板,这卤海带看着不错,给我来半斤,再搭两斤猪脚,能赠豆干吧?”
“给我来个拼盘,要肥肠、鸡爪和鸭翅,各来半斤!”
春桃和大刘忙得脚不沾地,沈砚在后厨也没歇着,一锅接一锅地卤制,确保展台不空着。
斜对面的老福记老板站在门口,看着沈记依旧热闹的队伍,脸色有些难看。他本以为靠低价能轻松挤垮这家新开的小铺子,没料到对方不仅没慌,还推出了新品,这让他心里的火气蹭地冒了上来。
“去,把咱们的卤味也弄点拼盘出来,就说买拼盘送米酒!”老板对着伙计嚷嚷道。
可他们的卤味本就靠重料掩盖腥味,拼在一起更是味道杂乱,加上送的劣质米酒又苦又涩,尝过的人大多摇着头走了,反而衬得沈记的卤味愈发地道。
傍晚收摊时,春桃算完账,笑得比昨天更欢:“沈小哥,今天赚了四百多文!那老福记后来都没人去了,估计撑不了几天!”
沈砚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里踏实了些。他今天特意留意了一下,手里的银子加上今日进账,已经有七两出头。照这个势头,再过些时日,就能把李老爷垫付的铺子尾款还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