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选一篇历史脑洞小说《跑路皇孙被读心后,老朱杀疯了!》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发,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豪士小面包,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跑路皇孙被读心后,老朱杀疯了!目前已写317281字,小说状态连载,喜欢历史脑洞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跑路皇孙被读心后,老朱杀疯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
寝宫内。
朱允熥正盯着手中银票,盘算如何钱生钱,忽见朱元璋抱着朱栋进来。
瞥见朱栋哭肿的眼眶和躲闪的眼神,朱允熥心头一紧:这小可爱不会把借银子的事告诉皇爷爷了吧?
“孙儿给皇爷爷请安!”朱允熥连忙行礼。
“嗯。”朱元璋点点头,坐下。
朱栋忙从朱元璋身上跳下,跑到朱允熥面前,怯怯叫了声:“熥哥儿……”
这一声饱含背叛的愧疚,朱允熥心头一酸。
叹息一声,他心想:罢了,皇爷爷知道便知道吧,是福是祸躲不过。
【可怜了二十四叔,若因私自接济我被皇爷爷责罚,我可就不地道了。】
【若能躲过此劫,日后赚了钱,定与二十四叔五五分账。】
【希望此事别在他幼小心灵上留下阴影。】
【看来皇爷爷已知我哄骗二十四叔的事了。】
【是主动认错,还是硬扛?】
【还是再观望观望,万一二十四叔没说呢?】
【两千两,运作得当,很快就能翻十倍百倍,到时有了钱,遇变故也好跑路!】
朱元璋正欲发难,忽听朱允熥心声,前面的话让他颇为欣慰,可听到“跑路”,他气得差点一脚踢过去!
这小子借钱竟是为了跑路!
“皇爷爷,您来孙儿这有何吩咐?”朱允熥小心试探。
朱元璋很想当场揭穿他的小心思,可越了解这孙儿的秘密,他越好奇。
他倒要看看,这小子如何将两千两变成两万两!
若这孙儿既有治国之才,又有生财之道,那可是大明之福。
于是,朱元璋咽下到嘴的话,改口道:
“孙儿,今日朝堂上,咱问你对土司之祸有何看法,你当时未答。现在可有计策?”
“皇爷爷,孙儿愚钝,不通军|事治国之道,对云|南土司之祸毫无办法。”朱允熥立刻答道。
朱元璋心中冷笑:果然,这小子铁了心藏拙,谎话张口就来!
不过不急,明天蓝玉献策,咱当场逼问他计策来源,看你还怎么装!
朱元璋不动声色,瞥了眼朱允熥床被下露出的银票一角,笑呵呵转身离开。
朱元璋走后,朱允熥长舒一口气,问朱栋:“二十四叔,你没跟皇爷爷说我借银子的事吧?”
朱栋虽小,却不傻,见朱元璋没提银子的事,自然不会主动说。
“没有!你不是不让我告诉父皇吗?”朱栋拍着胸脯保证。
“熥哥儿放心,我绝不出卖你!”
朱栋心道:还是父皇好,替我保住了脸面!
……
日升日落。
翌日鸡鸣,朝堂早早开启。
朱元璋勤政天下无双,风雨无阻。
不过近年他年事已高,旧疾缠身,每日上朝前需用冰水洗脸提神。
今日却无需如此。
因他要当着文武百官,揭开朱允熥的伪装!
让天下人知道,他有个好孙子!
朱元璋精神抖擞,端坐龙椅,俯视群臣。
“蓝玉!”他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
满朝文武齐刷刷看向蓝玉。
文官们幸灾乐祸,等着看他出丑。
土司之祸,连刘伯温在世都未必能解,更何况蓝玉?
大明初年战乱频仍,武将卫国功高。
可如今朝堂渐稳,文武矛盾日益凸显。
文臣欲争更大话语权,无奈淮西武将集团权势滔天。
太子朱标薨逝后,文武隔阂更深。
因立储之争,蓝家、常家支持朱允熥,淮西武将同气连枝,形成共识。
而文官多支持温良儒雅的朱允炆。
昨日朱元璋限蓝玉一日内献策,显见厌恶其嚣张跋扈。
文官以为皇帝倾向朱允炆,无人相信蓝玉能献策,皆认定他今日必死!
“臣在!”蓝玉出列。
“昨日交代你的事,办得如何?”朱元璋沉声问。
“陛下,臣已想出破解土司之祸之策,请陛下御览!”蓝玉呈上奏章。
朴不成接过,递给皇帝。
朱元璋接过奏章,忍不住瞥了朱允熥一眼。
这一眼险些气得他将奏章砸到朱允熥脸上!
这小子竟站着睡着了!
朱元璋知他是故意装傻,更怒。
这小子铁了心装草包,避开皇储之位!
“你就装吧!咱这就逼问蓝玉,这计策是谁给的!”
“看你还能装到何时!”朱元璋暗自咬牙。
稳住心绪,他展开奏章。
果不其然,开篇第一句便是朱允熥的心声:
“臣曾闻,城堡当从内部攻破……”
朱元璋余光瞥向恭敬候立的蓝玉,心中冷笑:你曾闻?闻个屁!
这话咱昨日才从孙儿心中听来!
继续阅览,朱元璋神色愈发凝重。
满朝文武见皇帝脸色严肃,噤若寒蝉。
文臣们见朱元璋脸色愈黑,暗自窃喜,以为蓝玉奏章不堪,皇帝沉默越久,爆发越猛!
朱允炆站在龙椅旁,也暗喜不已。
蓝玉这奏章把皇爷爷气得手指发白,怕是要倒大霉了!
蓝玉一死,朱允熥失一大臂助,自己被立为皇储几成定局!
可他们不知,朱元璋严肃的神情,源于震惊、兴奋与激动!
因他看到了破解土司之祸的妙策!
更因他有个好孙子!
“绝妙!真是绝妙!堪称神来之笔!”
朱元璋连声赞叹,语气中难掩激动的笑意。
“此等奇谋,怕是连刘伯温再世,也不过如此罢了!”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朱允熥身上,见他正揉着惺忪的睡眼,像是刚从梦中醒来。
这小子,装得倒是像模像样,咱倒要看看你能藏到几时!
“蓝玉,将你的奏疏宣读一番,让满朝文武都听听,这计策究竟有几分可行!”
得知自家孙儿如此不凡,朱元璋心中早已乐开了花。
“遵旨,陛下!”
蓝玉紧绷的心弦终于松懈,接过奏章,朗声念了起来。
当他开口的第一句响起,殿内群臣的眼神瞬间亮如星辰。
很快,蓝玉念罢。
“这计策如何?诸位有何看法?”朱元璋扫视群臣,点名道,“刘三吾,你先说!”
刘三吾虽不愿夸赞蓝玉,却也无法否认此策的精妙。
“陛下,蓝大将军此策,堪称绝妙!”
“若执行得当,大明无需动一兵一卒,便可平定云南土司之乱,实乃上上之策!”
刘三吾的赞叹传入朱元璋耳中,却尽数化作对孙儿朱允熥的褒奖。
听着旁人对自家孙儿的称赞,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
可他心中却暗自嘀咕:刘三吾啊,你曾说咱孙儿学业不精,若知这计策出自允熥之手,你又该作何感想?
想到此处,朱元璋有些按捺不住,想立刻让蓝玉揭开计策的真正出处。
“蓝玉,这计策从何而来?”朱元璋笑问,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蓝玉闻声,下意识瞥向站在龙椅旁的朱允熥。
朱允熥捕捉到蓝玉的目光,心头猛地一震,暗道:这老家伙不会真要把我抖出来吧?
他心中不住祈祷:
【舅姥爷,咱可是亲戚,你可别坑我啊!】
【昨晚说好了,我只出主意,绝不署名!】
【你若把我供出去,我可就完了!】
【蓝玉,你这是什么眼神?再这样一副愧疚的模样,我跟你没完!】
【舅姥爷,饶了我吧,我胆子小,经不起吓!】
【阿弥陀佛,保佑我渡过此劫!】
朱允熥的心声如潮水般涌入朱元璋耳中。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更盛:
好小子,咱就是要让蓝玉当众把你点出来!
藏拙?在咱面前装糊涂?想都别想!
咱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咱养了个多出色的孙儿!
殿下,蓝玉看着朱允熥频频使来的眼色,心中百般纠结。
他起初只想着用这破土司的妙计保住项上人头,哪料到皇帝会追问计策的来源。
显然,陛下压根不信这主意是他蓝玉想出来的。
蓝玉敢蒙骗冯胜、傅友德,甚至满朝文武。
可他哪敢欺瞒朱元璋?
欺君可是死罪!
陛下本就看他不顺眼,若再背上欺君之罪,他蓝玉哪还有活路?
可他又亲口答应朱允熥,绝不泄露他的名字。
这……
蓝玉一时僵在原地,进退两难。
他实在不明白,朱允熥明明才华惊世,为何偏要藏锋?
身为皇孙,陛下正考察他与朱允炆的资质,若他展露才华,岂不立刻压过那平庸的朱允炆,稳坐储君之位?
单凭这破土司之策,朱允熥的才智便远超朱允炆!
可看着朱允熥眼中夹杂威胁与恳求的目光,蓝玉犹豫了。
要不要说出三爷?
这可是个天大的难题……
朱元璋却坚信,蓝玉绝不敢欺君。
这正是他认定蓝玉必会供出朱允熥的底气。
“蓝玉,说吧,背后高人是何人?”朱元璋笑眯眯地问道。
“陛下,您这话何意?此策乃臣绞尽脑汁所想,哪来的高人?”
蓝玉却装出一脸疑惑,望向朱元璋。
轰!
朱元璋气得脑子嗡嗡作响。
这老小子,竟敢当面欺君!
真敢欺君!
砰!
朱元璋怒拍龙椅,猛然站起。
“蓝玉,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骗咱!”
朱元璋怒喝。
扑通!
蓝玉吓得当场跪下。
“陛下,臣绝不敢欺君啊!”
“宋国公、颍国公可为臣作证,臣一想出此策,便与二位国公商讨可行性!”蓝玉头磕得砰砰作响。
既然决定护着三爷,那就得一条路走到黑。
此时若改口,欺君之罪可就坐实了!
蓝玉绝不会干这种蠢事。
见老友磕头如捣蒜,宋国公冯胜与颍国公傅友德连忙出列。
“陛下,此策确是蓝玉所想。”
“老臣亦可为蓝玉作证!”
听蓝玉竟拉来两位国公撑腰,朱元璋心中冷笑连连。
好你个蓝玉,竟敢贪天之功!
他气得浑身发抖,偏偏耳边还传来孙儿朱允熥的心声,气得他几欲抓狂。
【舅姥爷,挺住啊,千万别把我卖了!】
【你放心,若皇爷爷真要砍你脑袋,我拼了命也救你!】
【大不了我不要这皇孙身份,劫法场去!】
【然后隐姓埋名,浪迹天涯!】
听着孙儿这破釜沉舟的念头,朱元璋气得咬牙切齿。
“蓝玉,退下!”
半晌,朱元璋才压下怒火,烦躁地摆手。
“传令五军都事府,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将此破土司之策速告西平侯沐英!”
预想未成,朱元璋心情烦闷,朝堂之上人人噤若寒蝉。
他以铁腕手段重惩了几个办事不力的官员后,心情稍缓,朝堂才恢复常态。
奉天殿内。
蓝玉跪在朱元璋面前,瑟瑟发抖。
“臣蓝玉,拜见陛下!”
“你这老匹夫,竟敢欺咱!”朱元璋怒斥,“咱饶你一命,你不思感恩,竟变本加厉欺瞒!”
他一脚踹在蓝玉胸口。
蓝玉连忙爬起,跪地大呼冤枉。
“陛下,臣绝不敢欺您!”
“不敢?那土司之策,究竟谁教你的?”朱元璋冷笑。
“陛下,真乃臣所想!”蓝玉咬牙坚持。
“你想得出?蓝小二,咱不知你几斤几两?此等计谋,连刘伯温都未必想得出,你能?”
“你比刘伯温还强?比咱还厉害?”
朱元璋怒极,抽出佩刀,用刀背猛抽蓝玉。
嘶!
刀背打在身上,蓝玉痛得倒吸凉气。
“陛下……”他声音发颤。
“说!是谁指点你的?”朱元璋冷笑,“不说,咱现在就砍了你!”
“陛下,臣冤枉!此策真是臣想的!”
蓝玉打定主意,绝不改口,否则欺君之罪必死无疑。
“还敢嘴硬!”朱元璋大怒,刀背抽得更狠。
可蓝玉咬紧牙关,硬是不松口。
朱元璋气得恨不得一刀砍了他。
“陛下,您就是杀了我,我也编不出什么世外高人啊!”蓝玉痛哭流涕。
噗!
朱元璋差点被他这无耻言辞气吐血。
“好你个蓝玉,铁了心跟咱作对!”
他咬牙切齿。
“陛下,臣绝不敢与您作对!”
蓝玉头磕得砰砰响。
“够了!滚起来!”
朱元璋怒喝。
蓝玉颤巍巍站起,偷瞄皇帝,大气不敢喘。
朱元璋心知,是孙儿叮嘱蓝玉守口如瓶。
这小子,就是不想出头!
即便现在逼蓝玉供出朱允熥,他回头装疯卖傻,咱也没辙。
这孙子,真是气死爷爷了!
自登基以来,朱元璋何曾如此憋屈?文武百官,谁敢不从,杀便是!可对这孙儿,他却束手无策。
你不想担重任,就想当个废物王爷,是吧?
好,咱成全你!
你不是怕蓝玉死吗?
那咱就让蓝玉日日提心吊胆,脑袋挂在裤腰上!
“蓝玉!”朱元璋猛喝。
“臣在!”
蓝玉扑通又跪下。
“夏季雨水丰沛,黄河又将泛滥,河南等地苦不堪言。”
“咱年年拨款修堤,可黄河仍年年水患,千里沃土成泽国。”
“你不是才华盖世吗?不是说破土司之策是你想的吗?”
“那就给咱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彻底治好黄河水患!”
朱元璋冷笑盯着跪地的蓝玉。
“啊?陛下……”
蓝玉吓得瘫倒在地。
黄河水患,千年难题,历朝历代无解!
陛下竟让他去解决?
他一个武将,哪有这本事!
蓝玉绝望地看向朱元璋。
实锤了!
陛下就是要杀他!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土司之祸已难倒满朝文武,他侥幸过关。
如今又抛出个千年难题,他如何应对?
“陛下,臣乃武将,只知带兵打仗,水利之事一窍不通啊!”
蓝玉跪地哭诉。
“哦?蓝玉,你要抗旨?”朱元璋冷声问。
“陛下,臣……”
蓝玉抬头,见朱元璋冰冷的目光,吓得缩了脖子。
“臣领旨!”
他欲哭无泪。
“咱知黄河水患是千年难题,也不急你,给你十日,拿不出好法子,别怪咱无情!”
朱元璋心知,这等难题,纵使孙儿是旷世奇才,也绝非十日可解。
这十日,名义上是给蓝玉,实则是给朱允熥。
唉……
朱元璋长叹一声。
说出让蓝玉治黄河的话后,他便有些后悔。
千年水患,连诸葛亮再世也难根治,十日怎够?
“看来,终究得杀蓝玉了!”
朱元璋叹息。
很快,皇帝命蓝玉治理黄河的消息传遍朝野。
群臣皆知: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除掉蓝玉!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刘大人,陛下这是要置蓝玉于死地啊。”
翰林学士黄子澄低声对刘三吾道。
“慎言!”刘三吾眼皮微抬。
黄子澄轻笑:“明白,下官告退。”
刘三吾看着黄子澄离去,眉头紧锁。
他暗自揣摩:
陛下以往杀臣,从不拖泥带水,直接锦衣卫取证,快刀斩乱麻。
这次为何如此麻烦,找理由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