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由著名作家“马里亚纳向下”编写的《重生兵王:马踏》,小说主人公是陆小北,喜欢看都市日常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重生兵王:马踏小说已经写了383603字。
重生兵王:马踏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末夜里,陆小北的手机“叮”地响了一声。他打开一看,是教务处发来的通知:“请相关同学准备军区少年军校初选集训”。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钟,然后轻轻把手机放下,从抽屉里拿出“秘密矩阵本”,在“路径”那一栏工工整整地写下:“校内推荐—市级测评—军区初选”。他没有把这条通知当成“马上出发”的命令,而是当作一个“方向标”——路要一步一步走,节奏不能乱。
周一早上,陆小北背着书包走进教室,路过黑板的时候,他停了一下。今天的黑板上写着“本周活动:网络安全公开课”,粉笔字还带着点湿意。他摸了摸后颈,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一周,他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从周一到周四,陆小北把公开课的准备工作拆成了一个个“小任务块”:主题框架、案例顺序、演示设备、问答引导、边界控制。每一个任务块后面,他都写了一个简单的“动作口诀”。比如“链接识别”后面写着“停、看、问”,“权限管理”后面写着“先关小、再开少”。他知道,给家长和同学们讲课,光让他们听懂“为什么”还不够,得让他们记住“怎么做”才算真本事。
周二下午,教务处的筹备会开得像模像样。信息科老师把直播方案、访问权限和弹幕关键词屏蔽库一项项过了一遍:“直播只在校内平台,外部网站一律进不来;评论区只开放‘有用’‘学到了’这些固定选项,避免吵架。”说着,老师把一份“校内直播安全清单”推给陆小北,让他帮忙再检查检查。陆小北扫了一眼,立刻就发现了两个小问题:“回放最好别让下载,只能用校内账号看;后台访问记录得每周存一次,有奇怪的IP就交给市网信办的叔叔。”他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小锤子一样,敲得特别实。
班主任负责“场外秩序”。她看了看陆小北,认真地说:“可能会有记者来,我们都统一说‘校内活动,不接受采访’。你的名字不会出现在海报上,台上也只写主题和时间。”
“谢谢老师。”陆小北点点头。他要的是把安全知识传出去,又不是让自己出风头。
晚上回到家,陆小北又把讲稿改了改。第一段开场白,他还是用那句有点自嘲的话:“我差点也被‘免费名额’骗到。”他觉得,这句话就像打开话匣子的钥匙,能让大家一下子放松下来。
周五下午,学校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舞台灯把讲台照得亮亮的。陆小北站在讲台中央,偷偷往第一排看了一眼——好多家长都拿着笔记本,还有人早早把手机相机调好了。礼堂的两边,学校自媒体的大摄像机正对着他,红灯一闪一闪的;礼堂外面,保安叔叔礼貌地拦住了两个扛着相机的记者:“对不起,这是校内活动,不让外人进。”
陆小北清了清嗓子,没有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直接开口:“我差点也被‘免费名额’骗到,因为‘免费’这两个字,会让我们忘了背后可能藏着的危险。”台下传来轻轻的笑声。他趁热打铁,抛出了第一条安全小技巧:“陌生链接三问法——谁发的?为什么现在发?让我点了之后干什么?”他让大家都把手机掏出来,跟着他一起找“设置—隐私—权限”,现场教大家怎么关掉那些没必要的定位和通讯录权限,还特意强调了“先关小、再开少”的顺序。
讲到第四条的时候,陆小北说起了“短信提醒”和“绑定验证”。“银行转账、网购支付一定要开短信提醒,这就像给自己装了个‘小警报’。”他举着手机晃了晃,“就算晚几秒钟收到短信,也比事后哭着说‘我被骗了’强多了。”
从第五条到第十条,陆小北把它们浓缩成了一张“动作清单”,每条都不超过二十个字,好记、好拍、好给别人讲。每讲完一条,他都故意停一秒钟,让礼堂里“咔嚓咔嚓”的拍照声过去,让几个小朋友有时间抬头看看自己的爸爸妈妈。
最后两分钟,陆小北讲了“怎么温和地处理异常情况”。“如果有陌生人总在你家门口转来转去,却不敲门,你会怎么办?当然要告诉大人或者报警。但更重要的是,先把门锁好,把监控调好,再去叫保安。”他笑了笑,“我们要在道理上和方法上都做好准备,用更好的习惯和更清楚的流程,守住自己的小天地。”
问答环节果然像陆小北预料的那样热闹。一个爸爸举手问:“我爸妈用的是老年机,不会装APP,怎么办啊?”
陆小北想了想,说:“给他们两条‘平安符’:不认识的链接别点;银行卡一定要开短信提醒。要是有时间,再帮他们把常见的诈骗电话号码加入黑名单。”
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站起来问:“我朋友总喜欢在网上和别人吵架,怎么劝他啊?”
陆小北眨了眨眼睛,说:“给他一张‘说话三问卡’:我说的是真的吗?我的语气会不会伤人?我说完这句话,能让事情变得更好吗?网络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也是大家的公共空间,礼貌不是胆小,是把话说清楚的第一步。”
信息科老师接过话筒,补充了学校系统的自查情况:“我们这周已经把弱密码都清理了,下周还要把‘访客网络’和‘变更日志’也弄好。我们希望大家把问题交给学校来解决,而不是让小朋友一个人扛。”
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校领导走上台,说了几句话:“从今天开始,我们学校要和市网信办一起,开展一个月的‘校园信息安全月’。我们会办展览、开家长课堂、给同学们布置小任务,还会请专业的叔叔阿姨来给学校的电脑做体检。”这句话一说完,礼堂里好像有根看不见的线被绷直了——把事情放在制度里,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后台的直播数据一条线平稳地往上走,没有突然的大起大落,评论区里“有用”“回家就试试”的留言一条接一条。在另一个电脑屏幕上,一串来自“友好单位”的访问记录完整地看完了直播,停留的时间比一般人都长,也没有请求任何外部链接。信息科老师看了一眼,悄悄点了点头——该看的人在看,该做的事在做。
礼堂外面,风把国旗吹得猎猎作响。那两个被拦住的记者也没生气,只是远远地拍了张学校的照片就走了。班主任带着几个同学在收拾场地,陆小北把讲台上的“动作清单”叠得方方正正,放进了文件夹里。他知道,真正重要的不是现在有多少人鼓掌,而是有多少人回家后,会真的拿起手机,和孩子一起在设置里翻一遍。
晚上吃饭的时候,陆小北把今天的事情写进了“秘密矩阵本”。“公开课—内容记住了—学校接过去了—外面安静了”。最后一项写的是“观察”。他打开自己做的访问记录图,发现这两天异常访问突然变少了。“不是消失了,是换班了。”他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他们在看这个‘投喂对象’值不值得继续——可能会提高难度,也可能会换个样子再来。”
妈妈端来一碗热汤,轻声问:“今天累不累啊?”
“还好。”陆小北喝了一口汤,笑了,“给爸爸妈妈们讲课,比给同学们讲课更要耐心呢。”
爸爸从柜子里拿出那台修好了的老收音机,调到新闻台。沙沙声之后,传来清晰的广播声。爸爸说:“你妈刚才说,你们学校今天宣布和网信办合作了,这挺好的。大事情就得拉着大家一起做。”
陆小北点点头:“对啊,这样就不会让一个人承担太多风险了。”
晚上九点,陆小北的手机响了,是信息科老师打来的:“市网信办那边回邮件了,说下周一可以派专业机构来给学校做‘信息系统体检’,还会给老师们一份简单易懂的报告模板。”
“太好了!”陆小北眼睛一亮,“我再整理一版‘学生视角的小清单’,给老师们配个‘怎么求证’的简表:官网看—公示查—电话拨—备案留。”
挂了电话,陆小北找出几张卡片,开始准备周一要用的“求证模板”。他把“官方通知怎么看”分成了五个小要点:落款单位和具体部门要对应;公章的边缘要自然;里面的字体要和常用模板一样;联系人的邮箱域名要是官方的;公示链接要能在官网上查到。每个要点后面,他都用红笔写了“不碰源头”四个字——所有的验证,都要在规规矩矩的范围内进行,有问题交给专业的叔叔阿姨去查。
临睡前,陆小北又看了一眼“秘密矩阵本”上的“路径提醒”,在后面补了一句:“准备不是冲刺,稳就是快。”他把闹钟定在六点,打算明天把四公里长跑换成两组一千米的“间歇跑”,这样既能保持体能,又能为接下来“身体—脑子—心态”的三线作战留出缓冲的空间。
周末的白天,陆小北也没让自己闲着。上午他去图书馆查了些资料,把“数据异常访问图谱”写成了一个有趣的教案,准备给高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当试讲内容;下午他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还顺便观察了几家“扫码打折”的摊位——他发现有一家把“商家收款码”和“个人转账码”贴在一起,赶紧提醒了阿姨,阿姨连忙道谢,他只是笑着摆了摆手。
黄昏的时候,陆小北又绕到了第三盏路灯下。灯杆上新贴的序号牌比上周更显眼了一点。风从巷口吹过来,带来了菜叶和泥土的味道。他站在那里,没有东张西望,只是把脚步调整到一个舒服的节奏。他知道,那些看不见的眼睛并没有消失,只是从摄像头换到了人的眼睛,从车里换到了楼上。他们留下的痕迹也变了:电话里的语气更像普通的关心;家长群里“热心分享”的链接,看起来更像常见的公益活动海报。
“他们开始学聪明了。”陆小北在心里说。为了不让这些“误差制造者”变得更狡猾,他决定在下周的班会上公开演示“求证模板”,不点名,不说是谁,只教大家“怎么不被骗”。
夜深了,窗外的风轻轻地吹着,把树影摇得晃来晃去。陆小北打开书桌背板的小空腔,看到那封写给未来自己的信还在,旁边压着那只旧陀螺。他轻轻转了一下陀螺,陀螺稳稳地转了起来,影子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小小的圆。圆心,就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稳稳的节奏”。
关台灯之前,陆小北又看了一眼自己的“任务清单”:周一,配合专业体检,提学生视角的建议;周二,班会演示“求证模板”;周三,间歇跑训练;周四,和信息科老师商量“安全月”的活动表;周五,搭第一块校内小展板。每一件事都不张扬,但每一件事都在把他往同一个方向推:让对的事情更容易发生,让错的事情更难发生。
最后,他在清单下面写了一行小字:“安静不是退场,是在深呼吸。下一次风再吹起来的时候,可能不是简单的‘免费名额’,而是更像真的‘官方通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