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平凡青云路》,这是部历史古代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朱福友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歹歹的羊腰子”大大目前写了147845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平凡青云路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济世堂的人虽然暂时退去,但留下的压抑气氛却并未立刻消散。巷子里的邻居们虽然同情郑老,但更多是窃窃私语后关紧了门窗,生怕惹上麻烦。世道如此,明哲保身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郑学寿默默整理着被推搡得有些凌乱的摊子,背影显得愈发佝偻苍老。他行医大半生,谨守本分,治病救人,从未想过会遭遇如此蛮横无理的欺压。那不仅仅是对他生计的威胁,更是对他一生坚持的信念的一种践踏。
朱福友没有立刻离开,他蹲在一旁,帮郑老将散落的药材一点点捡回药屉。有些药材已经混在一起,需要仔细分辨。他发现,当自己集中精神去辨认那些干枯的根茎、叶片时,体内那丝“本源生机”似乎会对不同药材产生极其细微的不同感应,有的微凉,有的温润,帮助他更快地区分开来。
“福友,今日……多谢你了。”郑老的声音带着疲惫和一丝沙哑,打破了沉默。他虽不清楚具体过程,但王老篾匠和几位老店主的及时出现,以及回春堂伙计恰到好处的“路过”,都透着不寻常,而这一切,似乎都与眼前这个少年有关。
朱福友抬起头,笑了笑:“郑老您别客气,街坊邻居的,搭把手是应该的。再说,您平时也没少帮衬我们。”他避重就轻,没有承认什么。
郑学寿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多问。他活了大半辈子,深知有些事心照不宣就好。他叹了口气:“经此一事,这地方……怕是待不安稳了。济世堂那伙人,睚眦必报,不会善罢甘休的。”
朱福友心里也明白,眉头微蹙:“那您以后……”
“走一步看一步吧。”郑老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实在不行,就只能收了这摊子,去更偏远的巷子转转,或者……只接些上门问诊的活儿。”这意味着收入将锐减,而且对他这把年纪的人来说,会更加辛苦。
朱福友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面对不公,往往没有彻底反击的能力,只能选择退缩和忍耐。 他想说点什么安慰的话,却觉得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时,郑老似乎想起了什么,从药箱最底层,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了好几层的小本子。本子的纸张已经泛黄,边缘磨损得厉害。
“福友,”郑老的神情变得异常郑重,“你心思细,人也机灵,更难得的是,有一副仁心。老夫这套吃饭的家伙什,怕是朝不保夕。这里面是老夫行医多年记录的一些验方、脉案心得,还有一些药材的辨识炮制之法,算不得什么高深东西,却也是毕生心血所系……”
他摩挲着那本子,眼中满是不舍,最终还是递向朱福友:“你若不嫌弃,就拿去看看。未必能让你大富大贵,但寻常的头疼脑热、跌打损伤,或许能应对一二。也算……老夫对你今日援手的一点谢意。”
朱福友愣住了,连忙摆手:“郑老,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这是您一辈子的……”
“拿着!”郑老语气坚决,不由分说地将本子塞进他手里,“难道要让它跟着我这老头子一起埋进土里,或者哪天被那些狼心狗肺的东西糟蹋了吗?你看了,学了,将来若能用在正道上,帮扶一两个病患,便不算辜负了它。”
朱福友握着那本沉甸甸的、带着老人体温和期许的油布包,感觉重逾千斤。这不仅仅是一本医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传承。
他不再推辞,郑重地将本子揣入怀中,贴肉放好,然后对着郑学寿,深深鞠了一躬:“郑老放心,小子定会仔细研读,绝不辜负您今日所托!”
郑学寿看着他认真的模样,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仿佛了却了一桩极大的心事。
帮郑老收好摊子,送老人回到他那同样简陋的住处后,朱福友才怀着复杂的心情往窝棚走。怀里那本医书仿佛散发着微热,而济世堂带来的阴影也依旧盘旋在心头。
回到窝棚,陳丰兵立刻迎了上来,脸上还带着兴奋和后怕:“哥!你没事吧?俺按你说的,跑去回春堂那么一嚷嚷,他们掌柜的果然就带人去了!真管用!”
朱福友拍拍他的肩膀:“做得很好,丰兵。今天多亏了你跑得快。”他没有过多解释其中的算计。
陳丰兵得到夸奖,憨憨地笑了,随即又压低声音道:“哥,俺刚才回来时,好像又看到孙海兵那家伙在巷子口晃悠,鬼鬼祟祟的,看到俺就赶紧溜了。”
朱福友目光一凝。黑水帮的人还在盯着他们?是张新泉的意思,还是孙海兵自己贼心不死?
麻烦似乎总是接踵而至。济世堂的威胁未除,黑水帮的阴影又至。但他摸了摸怀里那本坚实的医书,又想到王老篾匠和那些愿意出声的邻居,心中的无力感稍稍减退了一些。
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他拿出王老篾匠给的芝麻糖饼,和陈丰兵分着吃了。甜腻的滋味在口腔里化开,暂时驱散了心中的阴霾。
“哥,这饼真甜!”陳丰兵吃得满嘴渣滓,眼睛亮晶晶的。
“嗯,甜。”朱福友慢慢咀嚼着,心里却在盘算。
郑老的医书是意外之喜,必须好好研读,这或许是一条新的出路。篾匠铺的工作要更加用心,那是目前安身立命的根本。黑水帮和济世堂的麻烦,需要时刻警惕,但也不能因此乱了方寸。
生活就像这刮篾,得顺着纹理来,急不得,也逆不得。
晚上,他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油布包裹的医书。泛黄的纸页上,是郑老清瘦而工整的字迹,详细记录着各种方剂、脉象、病例……这是一个老郎中毕生的经验结晶。
他看得如痴如醉,体内那丝“本源生机”似乎也对这充满生命智慧的文字格外感兴趣,缓缓流转,让他的头脑更加清明,记忆和理解的速度似乎都快了那么一丝。
夜渐渐深了,窝棚里只剩下书页翻动的细微声响和陳丰兵均匀的鼾声。
前路艰难,但每多一份力量,每多一个朋友,便能多照亮一寸前方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