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三国:曝光谋士榜:贾诩苟不住了楚风小说免费阅读

三国:曝光谋士榜:贾诩苟不住了

作者:A没想好B

字数:396680字

2025-09-11 20:41:17 连载

简介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三国:曝光谋士榜:贾诩苟不住了》,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历史脑洞作品,围绕着主角楚风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A没想好B。《三国:曝光谋士榜:贾诩苟不住了》小说连载,作者目前已经写了396680字。

三国:曝光谋士榜:贾诩苟不住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李儒摇头:“主公只见温侯弑主,却未察要害所在。”

“文优此言——”董卓皱眉。

李儒叹道:“祸根不在温侯,而在貂蝉。

此女施连环计离间主臣,主公又吝于割爱,方酿成大祸。

依臣推断,貂蝉必先许配温侯,再献于主公。

吕布若知您夺其所爱,焉能不反?下回若遇此局,望主公即刻赐女于他。

以区区佳人换虎将忠心,何乐不为?大业为重啊!”

董卓恍然:“善。

对了,替身之事进展如何?”

李儒答道:“待民怨沸腾时,臣便胁迫替身演一场戏。

主公当众诛杀‘李儒’,再命温侯擒其‘余党’。

届时以平叛之功封他为冠军侯,既平众怒,又笼其心。”

董卓颔首:“甚好。

再加派兵力搜寻貂蝉,见之即杀。”

李儒补充:“此女绝色,留之后患无穷。”

董卓与吕布皆被貂蝉的美貌所倾倒,可见此女除了容颜绝世,必有过人之处。

如此祸水,留在世上终是后患,不如斩草除根。

“准!”

董卓当即调遣重兵全城搜捕。

偌大洛阳城,想寻一位深闺女子无异 ** 捞针。

未嫁女子平日深居简出,外人难得窥见真容。

司徒府内,王允愁眉不展。

光幕 ** 现的貂蝉,正是他义女任红昌无疑。

他急召众子严令封口,若走漏风声,董卓定会血洗司徒府。

楚风对天下动荡漠不关心。

此刻他正静候系统结算榜单奖励。

“本次榜单认可度4星,讨论度4星,期待值5星,对时局影响3星。”

“综合评分16星,奖励能量点8000,当前余额8900。”

听着系统提示,楚风嘴角扬起。

“启动第四次肉身强化。”

5000能量点瞬间消耗,力量从八百斤暴涨至一千六百斤。

配合初级拳法可达八千斤劲道,中级剑法则能爆发一万六千斤威势。

剩余3900能量点暂存备用。

三日后清晨。

楚风正在客栈用早膳,准备稍后公布谋士榜第八名。

邻座食客的议论声忽然传入耳中。

“李儒死了?”

他立即调出系统界面:”查询李儒近况。”

“目标状态已更新。”系统机械音回应。

浏览完情报,楚风露出玩味神色。

又查阅董卓动向,顿时了然于心。

先前推演李儒未来时,全天下目睹其 ** 少帝的罪行。

民怨沸腾之际,有人暗中煽风点火。

面对举国声讨,董卓昨日突然公告,将弑君罪名尽数栽赃给李儒。

而这位首席谋士,竟已”畏罪潜逃”。

董卓以治军不严为由,自请责罚一百军棍。

洛阳城百姓亲眼目睹了这场刑罚,只见董卓命麾下士卒重重行刑,棍棒加身,直打得他后背鲜血淋漓,皮肉绽开。

这番做派,令围观的百姓无不震惊。

百姓淳朴,极易蒙骗。

见董卓如此自罚,渐渐信了他的说辞。

没过多久,温侯吕布擒获“李儒”,将其当众斩首,百姓的怒火这才彻底平息。

随后,董卓借天子之名,封吕布为冠军侯。

然而,就在今日拂晓,一名自称李优、戴着面具的文士悄然踏入董卓府邸。

这李优,实则是李儒所伪装。

而那被斩首示众的“李儒”,不过是个替死鬼罢了。

得知此事的楚风,不由感叹此人城府极深。

先前查阅李儒的信息时,楚风就注意到他曾寻觅一名与自己相貌相似的替身,但当时并未见其有所行动,因而楚风未能猜透他的意图。

如今真相大白,原来李儒早已谋划好金蝉脱壳之计。

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中,李儒至死都未曾动用这个替身。

或许是董卓死后,他已心灰意冷,再无求生之念。

关于这部分内情,楚风并未打算公之于众。

他简单用膳后返回寝居,准备公布新的消息。

与此同时,巨大的荧幕遮天蔽日,蓦然悬于苍穹之上。

楚风的声音随之响起:

“谋士榜第八名,汝南吕蒙。”

荧幕中浮现出一道身影,白衣胜雪,英姿勃发,既有文士的儒雅,又不失武将的豪迈。

此人正是吕蒙。

汝南城内,年仅十三岁的吕蒙正挥汗练武,忽闻此讯,愕然擦拭额角汗水,喃喃自语:

“我明明是武将,怎会上谋士榜?”

他向来不喜读书习字,对兵法韬略亦无兴趣,只愿勤练武艺,梦想日后领兵征战沙场。

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登上谋士榜,且位列第八,实在匪夷所思。

此时,楚风继续介绍道:

“吕蒙,字子明,汝南陂县人。

自幼尚武,立志成为统兵征战的将军。

初平四年,南渡淮河投奔姐夫邓当,常偷偷随军出征。

邓当发觉后多次斥责,吕蒙仍不收敛。

邓当无奈,只得告知吕母。

吕母大怒,欲责罚吕蒙。

他却辩称不愿再过贫苦日子,随军出征或可建功立业,改善家境,又以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言劝服母亲,终免于责罚。”

一日,邓当帐下一名官吏公然嘲讽吕蒙,吕蒙愤而拔刀,斩杀此人后逃至同乡家中藏匿,最终投案自首。

校尉袁雄为其说情,并将吕蒙引荐给孙策。

孙策见吕蒙确有才干,便将其收入麾下。

建安二年,邓当病逝,吕蒙奉命接管其部,升任别部司马。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孙权继位。

孙权欲整编麾下兵力,计划合并年轻将领的少量部众。

吕蒙担忧此举会阻碍自身晋升,暗中借贷置办物资,为士卒赶制统一 ** ,加紧操练阵型。

孙权巡视时,见吕蒙部伍军容严整,操练有素,龙颜大悦,非但未削减其兵力,反增拨兵马予他。”

见此情形,世人皆露困惑之色。

此人当真算得谋士?

分明更似赳赳武夫

不仅庶民不解,各路诸侯亦面面相觑。

一介武将,如何跻身谋士之列?

莫非如徐庶般半路改弦更张?

唯独孙策所思迥异众人。

那神秘之声再度提及他将遭刺杀。

凶手何人?

幕后主使是谁?

重重疑云盘桓心头,却求告无门。

此刻楚风之声再度响起:

“此后吕蒙随孙权征伐四方,官至偏将军兼寻阳令。

孙权劝诫道:‘既居高位,当勤学以广见识。

吕蒙初以军务推辞。”

光影间孙权谆谆告诫:“非欲卿钻研经学,但求涉猎往事。

卿言军务冗杂,可胜于日理万机如我乎?

朕常读书,自觉大有裨益。”

吕蒙顿悟拜谢:“蒙受教,必当力学不辍。”

自此手不释卷,终成智略非凡之士。

建安十五年,鲁肃赴陆口途经吕蒙防区。

素视吕蒙为莽夫,颇存轻慢。

旁人进言:“吕将军今非昔比,君宜往谒。”

鲁肃从之,吕蒙设宴相待,宾主尽欢。

酒过数巡,吕蒙忽然开口:“先生身负主公重托,又与蜀将关羽相邻,可曾思量应对变故之策?”

鲁肃猝不及防,略一迟疑答道:“届时随机应变。”

吕蒙摇头:“吴蜀虽为盟好,然世事难料。

关羽勇冠三军,若有异动必生灾祸,岂能不做万全准备?”

说罢,他将局势利害娓娓道来。

鲁肃听罢猛然起身,抚其背叹道:“吕子明啊!不想你韬略已至这般境地,再非当年吴下阿蒙!”

吕蒙朗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自此二人交谊愈笃。

建安十九年,曹操命朱光于皖城屯田积粮。

吕蒙闻讯独谒孙权:“皖地丰饶,若使曹军粮足兵增,后患无穷。

当速取之。”

孙权颔首:“善。”

时值五月连雨,江水暴涨。

孙权挥师溯流围城,诸将议筑土山、造器械。

吕蒙谏阻:“耗时日久,敌援必至。

今我军挟水势而来,当趁士气如虹分兵急攻,破城后速返方为上策。”

孙权从之,命甘宁为先锋。

吕蒙亲擂战鼓,率精兵继进。

未及炊熟,皖城已破,朱光被擒,降卒数万尽归吕蒙。

孙权遂拜其为庐江太守,所获兵马尽赐其麾下。

众人阅至此处,方知其中玄机。

确与徐元直相似,皆由武转文。

然徐庶乃弃武修文,吕子明却是文武兼修。

更令人惊叹者,短短时日竟能臻此境界,实乃天纵之才。

“吕蒙?”

孙伯符眸中精芒闪动,未料帐下竟藏此等英才。

“文能安邦,武可定国,真帅才也。”

陈留城中,曹孟德见此情景,眼中亦泛起异彩。

千军易募,良将难寻。

百将易得,统帅难求。

江东得此将帅之才,何其幸哉?

此刻楚风之声再度响起:

“建安二十载,吕蒙奉令收取荆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先传檄文至三郡,长沙、桂阳二郡闻风归顺,独零陵太守郝普拒不受降。

玄德闻讯,遣云长率兵争夺三郡。

仲谋令鲁子敬屯兵益阳,以阻关羽大军。

复传急令予吕蒙,命其暂弃零陵,回援鲁肃。

吕蒙得信,秘而不宣,当夜集诸将部署攻城,扬言拂晓即攻。

又寻郝普故友邓玄之,剖析利害。”

画面中,吕蒙正告邓玄之:

“郝子太欲行忠义,却不识时务。

今玄德困于汉中,遭夏侯渊围剿。

云长驻南郡,为我主所阻。

各自为战,自顾不暇,安能救零陵?

郝子太所待援军,终成泡影。

吾兵精粮足,旦夕可破城。

纵使其将士用命,亦不过苟延数日。

然我军锋锐,半日可下。

城破之日,非但郝子太身首异处,更累其百岁老母,岂非大不孝?

此皆近日之事,郝子太困守孤城,消息闭塞,故执迷不悟。

君当往见,尽述吾言,望其明辨。

若仍执拗,破城之时,悔之晚矣。”

邓玄之往见郝普,具告吕蒙之言。

郝普信以为真,惶恐出降。

登舟之后,吕蒙始示以紧急文书。

郝普见之,方知中计,然已无力回天。

吕蒙智取零陵,方引军驰援益阳。

见此情形,天下人无不慨叹:

“郝普何其愚钝,轻信人言至此。”

“此事怪不得他,孤城困守,音讯隔绝,外界情形一概不知,受蒙骗也是情理之中。”

“归根结底还是吕蒙手段高明,换作普通将领接到主公急令,早已匆忙离去,哪会像他这般临走还设下陷阱。”

郝普见此情形,胸中怒火翻涌:“吕子明,安敢这般戏弄于我!”

愚钝尚可容忍,难堪的是世人皆知你的愚钝,那才真正令人绝望。

此刻,楚风的声音再度传来。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