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都,洛阳。
皇宫,大殿。
这个用来朝会议事的场所被隋炀帝杨广当成了荒淫娱乐的场所。
“来吧,美人。”
杨广蒙着眼睛,随意地扑了过去。
一手的温香软玉。
“陛下,来啊。”
“来抓我们呐!”
妃嫔宫女和杨广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一名老宦官小步趋着快速走向杨广的身边。
杨广一把扑倒了老宦官身上,大笑道。
“美人,朕抓到你了。”
结果抓下丝巾一看,却是一名太监,大为扫兴。
杨广当即大怒道。
“你来做什么?”
“朕不是吩咐过了?”
“谁都不许来打扰朕,就是天下都造反了,也别来找朕!”
“有宇文述他们在,有骁果军在,没有人可以威胁朕的天下。”
老宦官苦笑着说道。
“陛下,这件事还必须得陛下来定夺。”
杨广神色间满是不耐烦,但念及这老宦官跟随他良久,也算有苦劳。
所以。
杨广还是点了头,示意老宦官快讲。
“赶紧说。”
“说完赶紧滚!”
老宦官赔了声笑,这才解释道。
“启禀陛下,是唐国公一家和赵郡李氏起了冲突。”
“唐国公家的二子李世民将赵郡李氏的全族给抓了起来。”
杨广先是一愣,然后大惊失色。
他一把揪起老宦官的袍领子,连声问道。
“你说什么?”
“你再给朕说一遍!”
这天下再多的乱民造反他都不怕,只要关陇军事贵族和山东士族还认他这个皇帝。
就没人能威胁他的天下。
他原本是想来东都躲清净的。
这天下黎民一个接一个的造反,简直是在打他的脸。
就好像他继位以来做的大事都是暴君之事,亡国之行,就没做过一件好事一样。
天下间甚至都传他是个昏君。
他实在是不堪其扰,又不想认错,所以就想躲几天清净。
可他没想到。
这才多久,就又出了这样的大事。
想想就头疼。
老宦官踮着脚,尽力让杨广少用些力气,吃力地回道。
“启禀陛下。”
“唐国公的次子李世民,将赵郡李氏全族给抓了起来。”
杨广旋即松手,老宦官跌坐在地上。
“咳,咳。”
“此事该如何处理,还望陛下决断!”
杨广破口大骂。
“赵郡李氏的族长是猪吗?”
“为何全族都会被人抓起来?”
“还有那婆婆面,他想要造反吗?”
“竟然如此纵容他儿子。”
老宦官苦着脸解释道。
“那李世民上表朝廷,说的是赵郡李氏勾结乱军谋反。”
杨广一滞,问道:“这是真的?”
“不对,不对。”
“他李渊是要对付燕国公吗?”
“朕记得辽东李氏也算是赵郡李氏的一房。”
精通帝王心术的杨广稍稍冷静下来一想,就好像抓到了什么。
说着,他看向了老宦官。
老宦官点头,确认道。
“陛下明鉴。”
“辽东李氏正是赵郡李氏的三房,只是多年来的来往不算怎么密切就是了。”
杨广笑了笑,道:“有点意思。”
“有点意思啊。”
这会儿兴趣被勾起来的杨广也不想和妃嫔们嬉闹了,当即挥退众人。
“你们都下去吧。”
说完。
杨广坐到坐榻上,对着老宦官招手道。
“老屈门,来坐这里。”
“朕和你说说话。”
老宦官躬身,惶恐道。
“陛下,万万不可。”
“老奴身份低微,怎可与陛下同坐?”
杨广笑道:“坐吧。”
“朕身边能说话的,除了皇后,就是你了。”
老宦官闻言,感激涕零。
随后。
他小心翼翼地坐在了坐榻上,但也只敢坐了一半。
杨广见此并未说什么,而是直接问道。
“你说说,这婆婆面想要干什么?”
老宦官一愣,缓缓摇头道。
“老奴不知。”
“据老奴所知,唐国公似乎没有和燕国公一家有过什么过节。”
杨广笑道:“朕也不知。”
“但朕也想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过节。”
“如此行事,可和婆婆面平常的表现一点都不相符。”
老宦官提醒道:“陛下。”
“这会不会是那李世民一个人的主意?”
杨广大手一挥,自信地否决道。
“不可能!”
“如果是李世民自己的主意,那婆婆面现在恐怕已经进宫来向朕请罪来了。”
“可你看他来了吗?”
“这些世家之人是越来越不将朕放在眼里了。”
说着,杨广话头一转,道。
“不过既然他们要斗,那朕就让他们斗个够!”
“传旨,唐国公二子李世民平乱有功。”
“加封骠骑将军,出任河北抚慰大使!”
老宦官皱了皱眉头,想了想,劝道。
“陛下,天下已经够乱了。”
“若是燕国公真的率兵入中原,那岂不是更乱了?”
杨广却是笑道,“无妨。”
“不破不立。”
“现在大隋江山已经乱成这个样子,那就不妨让它再乱一些。”
“朕当初能领军灭了南陈,那现在就能再收拾旧山河。”
……
辽东,襄平城。
河阳郡公府,门口。
几骑快马一路飞奔而来,引得一阵鸡飞狗跳。
“尔等何人,焉敢在郡公府前如此放肆?”
府门口的守卫甲士当即上前问话。
几名身穿白色单衣的消瘦男子相继翻身下马,身上的斑驳血迹显眼无比。
这下守卫甲士更加谨慎,连声问道。
“尔等何人?”
“速速报上名来,否则吾等就要动手了。”
为首的男子身上血迹最为夸张,近乎湿了衣衫,他拱了拱手道。
“劳烦即位兵大哥通传一声。”
“就说赵郡李川前来拜见郡公。”
甲士闻言,上下大概扫了一眼李川的形貌,然后嘱咐道。
“那尔等在此等着。”
“我这就去通报郡公,尔等最好不要乱走,否则后果自负。”
说完甲士转身,快速入府通报。
片刻后。
一身红色圆领袍服,头戴幞头,腰束革带,脚踩软靴的李纶快步走了出来。
笑容满面。
“贤侄,你怎么也不打声招呼就来了。”
“六伯这也没有提前备下大宴,这多么失礼啊。”
只是等到李纶走到李川面前才发现,他的这位贤侄竟然满身是血。
李纶大惊失色,连忙询问。
“贤侄,你这是怎么了?”
“可是遇到劫匪了?”
“告诉六伯,老夫让你堂弟派兵给你报仇!”
李川等人一见李纶出来,扑通一声,齐齐跪在地上。
李纶被唬了一跳,紧接着就上前拉人。
“你看看你们这群孩子,快起来。”
“到底是有什么事,咱起来再说。”
李川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六伯,家族被人给灭了啊!”
李纶一时有些懵,没有反应过来。
“被灭了?被谁灭了?”
李川抬起胳膊一抹眼泪,哭诉道。
“赵郡郡尉李世民!唐国公家的二子!”
李纶乍一听还没想起李世民是谁,但灵光一闪间,突然反应了过来。
“是唐国公家的那个桀骜少年!?”
好啊。
这下真的是旧恨未消,新仇又来!
李纶当下也是怒上心头,但到底不是少年人了,还是能克制得住情绪。
他知道事关重大,这个得和宝贝儿子李铭商量一下。
当下。
李纶将几个年轻人拽了起来。
“好孩子起来,都起来。”
“你们能想起六伯,那六伯肯定不会不管你们。”
“先入府,六伯给你们接风洗尘。”
“你们堂弟前些时日出去了,但日前捎来了口信,也就这两日就该凯旋回来了。”
“等他回来,我们就商量报仇的事。”
李川等人当下顿首,久久不起。
“李川代赵郡李氏上下拜谢六伯大恩。”
李纶也是有些心疼,连声劝道。
“好了,六伯知道了。”
“都快起来吧,先去洗个澡吃顿饭,睡一觉。”
“你们这个样子别说报仇了,就连你们自己都保不住了。”
说着,李纶示意守门甲士过来帮忙。
一行人入了府。
辽东之地,风雨欲来!土.
三日后。
李铭在收到李纶的来信后,迅速将灭亡靺鞨七部的后续交给寇玉。
他则是率领着三百神策卫提前赶回。
一路狂奔。
数百里的路程,李铭只用了半天便赶到。
也幸亏神策卫的战马都是经过李铭幼年时无意得到的秘方强化过的。
否则,别说跟上李铭了。
恐怕就是狂奔两天都看不见李铭的马屁股。
不过即便如此,众人也都累得够呛.
极速狂奔数个时辰,若是换了旁人早就被颠散架了。
城门口。
城门守将远远看见李铭一行奔来,赶忙下了城墙。
“末将参见大都督。”
李铭勒马,当即问道。
“这几日房参军他们可出过城?”
守将摇头道:“没有。”
“末将日日值守,从未见过几人出城。”
李铭点头,吩咐了一句后,旋即拨马入城。
“本督知道了。”
“你马上去通知房杜两位参军来郡公府上寻本督。”
随后。
李铭一行快速入城,路上百姓都认出是大都督便纷纷让道。
议论纷纷。
“大都督这是怎么了,怎么黑着脸?”
“你哪只眼睛看见大都督脸黑了?这叫威严懂不懂?”
“我觉得倒像是有大事发生。”
……
百姓的议论李铭无从得知,但郡公府上的几个来客却令他头痛无比。
古代这宗法制社会,宗族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
最起码。
外人可以不相信,但族人大多都可以相信。
因为如果你干的是造反的事,成了他们有可能享受不到,但败了,他们绝对一个都跑不了!
所以。
李铭一接到来信,就迅速赶了回来。
他能迅速安定辽东,辽东李氏这个招牌以及家族旁支在这里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既然享受了权利,那出事了也不能总想着跑。
那不成了逃避现实的懦夫了吗?
河阳郡公府门前。
李铭翻身下马,将白羲栓在门前用来拴马的石柱上。
伸手拦下要进去报信的守门甲士,李铭大步入府,迎接突然而至的风暴。
前堂。
“父亲,那几位族兄呢?”
李铭踏入堂中,看见李纶正在愁眉苦脸的来回踱步,连忙上前见礼。
李纶猛然扭头,脸上满是喜色。
“铭儿,你总算是回来了。”
“为父老了,这家族的杂事老夫还能帮你应付下。”
“可现在,为父也是无能为力。”
李铭点头,笑着安慰道。
“有我在,父亲放心便是。”
“父亲还是先说说具体的情况吧。”
李纶神色略带愤恨,应了下来。
“好。”
“来,我们坐下说。”
李铭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后,李纶开始细细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本来啊,那唐国公的二子李世民是去镇压叛乱的。”
“他刚上任赵郡郡尉的时候,还特意拜访了大房的家主。”
“据你族兄李川说,李世民当时的态度特别好。”
“可结果谁能想到?”
“这贼子借口捉拿城中义军首领,赵郡太守这才让他带兵入了城。”
“结果,引狼入室。”
“大房那边旁支据说是死伤不少,但嫡脉到底是什么情况,为父还不知道。”
“你那族兄李川就更是说不清。”
“家族的余庆堂为父早就交给你了,所以这些事老夫也是无能为力了。”
“这只能看你的了,铭儿。”
李铭皱了皱眉。
事情有些糟糕,这个仇是结大了。
原本他是不想这么早和李世民发生冲突的。
现在距离杨广被杀,隋朝彻底完蛋还有两三年的时间。
他不想实在是不想跳出来太早,惹得众人围攻。
否则的话。
别的不说,五万虎贲军往外一拉,谁能打得过他?
但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打下来,他拿什么去守?
与其打遍天下,然后四处救火,倒不如一开始就稳扎稳打。
等他从辽东腾出手来,然后中原群雄也都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他领着大军南下入中原。
谁人可当?
如此便可再无后患的一点一点将天下重新归于一统。
还能顺带着解决世家的问题。
但现在,这些可能要被打乱了。
李铭陷入了沉思。
李纶见状也不敢打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他相信他辽东李氏的麒麟儿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的。
约莫盏茶时间。
经过苦思冥想之后,李铭有了思路,当即问道。
“父亲,那群大房来的族兄在哪里?”
“我想见一见他们。”
李纶当即大喜道:“好,为父这就去叫。”
这些年虽然因为路途遥远,以致于和大房那边来往的少了些。
但联系却是从未断绝,彼此之间还是比较亲近的。
因此。
李纶见李铭有了主意,他是打心眼里为大房的那些族侄们高兴。
而且这些人未来也确实是李铭的一大助力。
毕竟五姓七家可是传承已久的士族。
家学渊源。
最起码可以满足一些辽东对各种官吏的需求。
片刻之后。
几个年轻人被李纶带了过来。
“几位贤侄,这位就是老夫的独子李铭。”
“还未加冠,因此还没有表字。”
年轻人当即躬身拱手拜下。
“我等见过大都督。”
李铭笑着迎了上去,摆手道。
“大都督那都是外人喊的。”
“你们都算得上是我的族兄,所以千万不要客气。”
李川想了想,却是拱手道。
“大都督好意李川心领了,但是李川不过一介白身,怎能和大都督称兄道弟?”
李铭又劝了几句,但见李川等人都坚持如此,也只能作罢。
反正就是一个称呼而已。
回归正题。
李铭直接问道:“不知几位族兄想要怎么解决此事?”
李川几人有些迷茫,纷纷摇头道。
“我等不知,还请大都督示下。”
他们是在家主的掩护下逃出来的,目的只是为家族保留一丝香火。
家主并未让他们报仇。
一夜之间,家族巨变。
他们也很是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李铭神色严肃,说出了他的看法。
“几位族兄,我这里有两个选择可以供你们选。”
李川刚要说话….
堂外跑进来一名甲士,前来通报道。
“启禀郡公,大都督。”
“房参军和杜灿军求见大都督。”
李铭神色一喜,心中暗道,出主意的可算来了。
当下。
李铭大手一挥,笑道。
“快请!”
然后李铭转头对着李川等人介绍道。
“这两人乃是我的左膀右臂。”
“有他们在,此事一定能有一个比较圆满的解决方式。”
说话间。
房玄龄和杜如晦入内。
双方各自介绍之后,由李川将前因后果再给二人叙说了一遍。
房玄龄略微一向,对着李铭问道。
“不知大都督可有想法?”
李铭点头,但是说话间却是颇为慎重。
“本督是有两个意见。”
“但不一定合适,你们都先听听再说吧。”
“一种做法是本督派遣高手将大房一脉的族人尽量救出来,然后再寻机会报仇。”
“另一种是闹他个天翻地覆,本督直接带兵南下,灭了那李世民!”
“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川拱了下手,出言感激道。
“多谢大都督美意。”
然后。
李川话头一转,却是说道。
“但我等不求报仇。”
“若是大都督能将我等族人救出,我等就是当牛做马也要报答大都督的大恩大德。”
李铭点头,就准备应下此事。
余庆堂的影卫最是擅长做这些事情,实在不行就让影一影二两兄弟带队。
一年前这两兄弟用洗髓良方突破到易筋境之后,原本停滞下来的武道进境竟然再次开始提升。
眼下已是即将要突破洗髓境。
让他们出马,定然可以救回大房的那些族人。
再不济也能救回最主要的那一部分。
但,就在这时。
一直沉默着的杜如晦见状却是阻止道。
“大都督,属下觉得此事万不能如此简单就了结。”
李铭一愣,问道。
“杜参军此言何意?”
杜如晦斟酌了一下,解释道。
“不知大都督可曾想过,天下人会如何看待这件事?”
“大都督可是勇冠三军的燕国公啊。”
被杜如晦一点,李铭当即反应了过来。
自从他灭了高句丽占据辽东之后。
杨广不仅封了他辽东大都督,而且还封了燕国公的高爵。
他已经是天下年轻人的标杆。
若是他忍气吞声,不敢南下报仇,在天下人眼里很可能就会被传成他怕了李世民。
那样李世民可就踩着他的名声而闻名天下了。
真想不到。
他李铭年纪轻轻的也会被名声所累。
想了想。
李铭觉得还是先问问杜如晦。
“杜参军觉得本督该如何去做?”
杜如晦抚须一笑,回道。
“无他,双管齐下!”
“一边派人救下大都督的族人,一边大张旗鼓的率军南下。”
“最好是一战打出大都督当初灭国的威势。”
“让天下人重新记起当初‘一袭银甲跨白马,一杆龙枪震天下’的辽东大都督!”
李铭心领神会,笑道。
“杜参军是想让本督立威?”
杜如晦笑着颔首.
见状。
李铭将目光放在了房玄龄身上,问道。
“玄龄,你怎么看?”
“这样会激怒杨广吗?”
“现如今杨广对于大隋军队的掌控力尚在,本督怕他恼羞成怒啊。”
“虽然不能对虎贲军造成什么威胁,但是他却能对辽东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目前迁到辽东的流民生活刚刚进入正轨。”
“本督实在不忍打扰他们的平静。”
房玄龄略一思考,便摇头道。
“大都督,依属下之见,那杨广万不会出兵的。”.
“杨广身边的十万骁果军是他最为核心的力量,他根本不敢让他们稍离左右。”
“至于其他各地府军大都忙着平叛,能抽调出来的并不多。”
“对我辽东造不成什么威胁。”
话说到这个程度上,李铭也是果断得很。
他右手握拳,一拳锤在左掌上,当机立断道。
“那好!”
“就让这天下人见识一下我辽东的虎贲之师!”
说完。
李铭对着李川安慰道。
“几位族兄放心,我万不会让大房的族人们出事的。”
“我会派人事先营救他们,然后同时出兵为大房死难的那些族人报仇!”
李川等人相视一眼后,齐齐拜倒。
“我等谢过大都督天恩厚德!”
李铭上前,将之扶起,笑道:“诸位都是我的族人。”
“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自己人。”
“万不可如此,我可是消受不起啊。”
随后。
李铭开始布置各项事宜。
先是召来影卫,让其通知余庆堂的影一影二两兄弟,让他们亲自带队前往赵郡救人。
接着。
令亲卫统领雄阔海拿着虎符前往虎贲军驻地调兵。
索性这些时日,常备军已经操练成型。
虽然比不得虎贲军的战力,但足有十万人的大军还是能帮李铭不少忙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
当初受伤被俘的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看到辽东百姓的生活后,竟然愿意归附。
虽然是有个不打杨广的条件。
但这都是小节。
毕竟就算李铭不搭理杨广,他也会被宇文化及给干掉。
因此。
李铭不仅帮来护儿将他的家眷给救往辽东,而且还委以重任。
出任辽东常备军,也就是辽东李家军的副帅。
他只要帮忙给看着家就成。
一切布置妥当,各自下去准备。
……
高府,后园。
李铭几个纵跃间,轻松地立在楼阁之上。
“咚咚”
背靠在阁窗一侧,反手轻轻叩响窗户。
“吱呀”
窗户旋即打开,露出了一张似喜似嗔的嫩白俏脸。
不是长孙无垢又是谁?
“呀,铭哥哥你又不走正路。”
李铭嬉笑着凑上前,伸手刮了一下长孙无垢的小琼鼻,笑侃道。
“好啊,观音婢都开始嫌弃我了。”
“那我走了。”
说完,做出一副转身要走的样子。
长孙无垢见此,也不说话,只用一双明眸静静地看着作怪的李铭。
气质柔婉,笑容恬淡。
最开始的时候,她还真的怕李铭生气。
后来李铭玩的多了。
她已是见惯了李铭的套路,所以不上当。
李铭头皮发麻,他竟然在长孙无垢的眼中看见了宠溺的笑容。
这是什么鬼?
僵硬转身。
长孙无垢这才粉唇轻启,声音空灵婉转如天籁之声。
“铭哥哥,你不是要走吗?”
“怎么不走了?”
李铭尴尬一笑,埋怨道:“观音婢,你不好玩了。”
“都不知道配合配合我吗?”
长孙无垢轻轻叹了一声,一双星眸中满是情意。
“舅舅之前已经和无垢说过了。”
“无垢知道铭哥哥要走了。”
“铭哥哥要走,无垢不能拦着,但是铭哥哥能抱抱无垢吗?”
“我只想和铭哥哥静静的待一会儿。”
李铭神情也是低落了下来。
世事如此。
万事当争!
拿不下这大好河山,又怎能护好眼前佳人?
李渊起兵建唐就如同一个魔咒,一直萦绕在李铭的心间。
虽然表面表现得并不在意,但在心底李铭还是非常忌惮被人戏称为婆婆面的李渊的。
试想能称帝建国者又有几人是简单的?
挥走心中杂乱思绪,李铭一个漂亮的翻身闪入了长孙无垢的闺阁。
双臂展开,李铭将长孙无垢轻拥在怀中。
二人静静地享受这难得的静谧时刻。
尽在不言中。
良久之后。
长孙无垢轻轻呢喃道:“铭哥哥,对不起。”
说着。
热泪已从俏脸两侧滑落了下来,就像那清晨田间滑下叶片的朝露。
李铭一惊。
他旋即缓缓而又坚定地按着佳人的肩膀,将其身子转了过来。
见着佳人梨花带雨,泪流满面的情形。
李铭心中说不出的心痛。
“观音婢,这是怎么了?”
说着,李铭轻轻将长孙无垢俏脸上的泪珠抹去。
“此事是因我而起的吧。”
一听长孙无垢说的话。
李铭瞬间就反应了过来,当即怒道:“哪个活腻歪的碎嘴婆告诉你的?”
长孙无垢轻声摇头,解释道。
“没有人。”
“是无垢自己猜的。”
“那日唐国公家的次子去郡公府闹事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这事李铭知道。
虽然那日他的父母将事情瞒了下来,但当时看见的人太多了。
即便李纶下令杖毙了几个最为碎嘴的婆子,用来杀鸡儆猴。
但还是传到了长孙无垢的耳朵里。
弄得当时李铭好一顿哄。
一提起这个,李铭心中就来气。
不过眼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李铭轻声笑了一声,刮了一下长孙无垢挺翘的小鼻子,安慰道。
“和你没有关系。”
“是那李世民的问题。”
“你连见都没见过他,不过是一个自作多情的疯子罢了。”
“他这是在嫉妒我呢,所以才会这般无能狂怒。”
“奈何不得我,却去寻我族人的晦气。”
长孙无垢抬起头,一双明眸红红的,眼眶里还含着泪。
“真的吗?”
“铭哥哥不怪我?”
李铭点头,然后将长孙无垢紧紧地搂在怀中。
“我疼你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你?”
“这次出征,我就是去救我的那些族人的。”
“顺便将李世民这个疯子解决了。”
李铭心中暗怒。
之前他本想让李世民多活一会儿,好让他割韭菜。
毕竟系统之前给的奖励还是蛮不错的。
但现在他已经懒得管这些了。
有钱难买我乐意。
什么狗屁系统奖励,干就完事了。
长孙无垢见此,再不说话,只是抱着李铭的胳膊在暗暗用力。
温馨娴静的气氛再次在两人间弥漫。
……
赵郡。
一处平原上。
死尸遍地,血肉横飞。
大战正在进行。
“我们中埋伏了。”
“郡尉,快走!”
李世民身边的亲卫簇拥着李世民,大声喊着让李世民撤退。
“本将不走,你们别拦着我。”
“ 给本将杀!”
亲卫们却不管这个,硬生生把李世民拖走了。
大半天后。
赵郡郡治,邯郸城。
一群模样凄惨的散兵游勇依次进城。
入城之后。
城门口的草地上。
亲卫一边大喘着气躺倒在地,一边庆幸道。
“郡尉,我们安全了。”
李世民没有搭理亲卫。
他黑着脸用阴沉沉的目光,来回在这群溃不成军的兵卒间逡巡。
两天前。
他意气风发地率领一万大军出城剿贼。
结果。
现在却是灰头土脸的逃了回来。
好似一条丧家之犬!
他没想到。
之前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的窦建德,竟然并非那些酒囊饭袋之辈。
窦建德所率的大军颇有章法。
怎么看都不像是乱民汇聚而成的乌合之众。
他,轻敌了。
索性他从山西带来的精锐大军还有两万,再加上这些逃回来的。
还是有一战之力。
李世民重新振奋起来。
赵郡李氏全族都已经被他围在府中,此前他和父亲李渊商议的计划也已经进行了一半。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那窦建德给解决了。
这样才能把罪证定死,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师出有名。
那昏君杨广若不想心向他的人寒心,那他就必须派兵来帮他灭掉南下的李铭。
否则。
忠于大隋的将领谁还敢用心剿平乱军?
这么一想。
李世民瞬间斗志满满。
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不把那李铭解决了,他的心气不顺,念头不通达。
反正。
他在冥冥中总感觉李铭把属于他的什么东西给夺走了。
恨意总是不由自主的油然而生!
……
宿敌的第一次见面,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