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1、望亭水寨的瞭望台

运河水的腥气混着铁锈味,飘进钱镠的鼻腔。他站在望亭水寨的瞭望台上,望着北岸连绵的敌营。淮南军的黑色旌旗猎猎作响,如一片压城的乌云。

“两万精锐。”身旁的杜建徽声音干涩,“台蒙、柯厚都是杨行密麾下能征惯战的悍将。主公,这次淮南是动真格的了。”

钱镠没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杨行密统一淮南后,果然将矛头指向了富庶的浙西。索要贡赋的使者言辞倨傲,被钱镠婉拒后,战火便烧到了苏州城下——这颗嵌在太湖畔的明珠,谁占了它,谁就扼住了两浙的咽喉。

“硬碰硬,我们吃亏。”谋士罗隐不知何时来到身边,他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淮南军陆战强悍,但南来需跨越多条江河。我们的机会,就在这水上。”

他展开一幅舆图,手指划过蜿蜒的运河:“可在望亭、平望等关键节点,设置多重‘水栅栏’,以巨木铁索阻遏敌船。陆军沿岸扎营,水陆联防,以逸待劳,耗其锐气。”

钱镠眼睛一亮:“好一个‘运河壁垒’!此事交由你全权督办!”他当即下令,命顾全武为主将、阮结为副将,率军驰援苏州,依计行事。

“主公,这计策虽妙,但若敌军强行渡河,我军能否抵挡?”杜建徽担忧地问道。

钱镠点了点头:“这也是我的顾虑。但罗隐说得对,淮南军虽强,但他们不熟悉水战。我们的水军在运河中作战,地形对我们有利。只要能顶住第一波冲击,敌军的锐气必会大减。”

罗隐微微一笑:“主公英明。只要能拖延时间,我军必能找到敌军的弱点。”

2、顾全武的轻敌

先锋顾全武是钱镠的爱将,勇猛无比,但连战连捷让他滋生了一股傲气。他对罗隐那套“扼守咽喉,以逸待劳”的谨慎策略颇不感冒,私下对阮结说:“如此龟缩,岂不让人笑我吴越无人?待敌来时,定要过河杀他个片甲不留,方显男儿本色!”

阮结听后,皱了皱眉:“顾将军,罗先生的计策虽谨慎,但也确实可行。敌军虽强,但长途跋涉,士气虽高,但补给线长。我们只要能顶住,敌军必会不战自乱。”

顾全武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阮将军,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觉得,与其在这里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阮结还想再说什么,顾全武已经打断了他:“好了,阮将军,你放心,我自有分寸。等敌军一来,我定会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3、初战告捷

战事如期而至。台蒙、柯厚发动猛攻,试图清除水栅,强渡运河。吴越军凭借预设工事,弓弩齐发,初战告捷。徐岱的快船队如水中蛟龙,几次夜袭,竟烧毁了淮南军不少粮船。敌将台蒙也在一次进攻中被流矢所伤。

“将军,敌军攻势虽猛,但在我们的水栅栏面前,毫无进展!”阮结兴奋地向顾全武汇报。

顾全武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看来,我之前的顾虑是多余的。敌军虽强,但在我们面前,也不过如此。”

“将军,我们是否可以趁机出击,扩大战果?”阮结试探性地问道。

顾全武沉吟片刻,摇了摇头:“罗先生的计策毕竟是以守为主。我们不能轻易冒险。”

阮结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不安。他总觉得,顾全武的轻敌之心迟早会酿成大祸。

4、顾全武的轻敌之心

小胜之下,顾全武的轻敌之心彻底点燃。他认为淮南军士气已挫,正是决战良机,全然不顾罗隐“据守南岸”的严令和阮结的苦劝,悍然率本部精锐渡过运河,追击“溃退”的敌军。

“顾将军,这恐怕不妥吧?”阮结急切地劝阻,“罗先生的计策是以守为主,我们不能轻易冒险!”

顾全武却已经红了眼:“阮将军,你太多虑了。敌军已经溃败,此时不追,更待何时?我要让他们知道,吴越军不是好惹的!”

阮结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顾全武率军渡河。他心中暗暗祈祷,希望顾全武的冒险能换来一场大胜。

顾全武过河后初时顺利,连破几座空寨,却很快陷入重围——那竟是杨行密精心布置的陷阱!淮南伏兵四起,切断退路。

“将军,我们被包围了!”一名亲兵惊恐地向顾全武汇报。

顾全武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不要慌,我们还有机会。传令下去,全军反击!”

然而,淮南军的伏兵如潮水般涌来,顾全武的部队被死死困住。他带领精锐冲杀,但敌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

“顾将军,我们撤退吧!”一名副将劝道。

顾全武摇了摇头:“不行,我们不能退。一旦退了,士气就会崩溃。我们必须冲出去!”

他挥舞着长枪,带领士兵们拼死冲杀。然而,敌军的攻势越来越猛,顾全武的部队渐渐不支。

“将军,我们被包围了!”亲兵的惊呼声中,顾全武终于被生擒。

阮结拼死救回部分残兵,退守南岸。他望着顾全武被俘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自责。

“都是我不好,没有劝住顾将军。”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5、钱镠的绝境

局面让钱镠措手不及。爱将被擒,重镇被困,淮南军趁势加强攻势,部分边境城镇失守。更可怕的是内部隐忧爆发:新附的宣歙豪强暗中与淮南联络;杭州城内,忌惮钱镠的势力开始散布“用人不当、徒耗兵力”的流言。

“主公,我们该怎么办?”杜建徽焦急地问道。

钱镠闭上眼,良久睁开,声音沙哑却坚定:“全武与我起于微末,情深义重,更是我军柱石,不能不救。我意已决,以我长子元僚为人质,换全武归来!”

举座皆惊。钱镠长子孙元僚,年方十五,聪慧仁孝。此举风险极大,近乎与虎谋皮。

“主公三思!”杜建徽急切地劝阻。

“岂可以将军爱子为质!”阮结也忍不住说道。

钱镠摆手制止:“失地,尚可图恢复;失人,则万事皆休。今日以我子换国之将,盼他日将士用命,共雪此耻!”他眼中含泪,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6、外交场上的博弈

反击在外交场上展开。能言善辩的方永泰奉命出使淮南军营。他陈述利害:吴越誓死抵抗之决心,长期战争对淮南的消耗,中原朱温虎视眈眈…最终,杨行密接受了条件——或许在他看来,一个钱镠的儿子,比一个勇将顾全武更有长远价值。

“钱镠,你这是在玩火。”杨行密冷笑着看着方永泰,“你真的以为,把你的儿子交给我,我就不会杀他?”

方永泰微微一笑:“杨将军,您乃英明之主,必知长远之计。吴越与淮南,本是兄弟之邦。今日之战,不过是些许误会。若能化干戈为玉帛,实乃两浙百姓之福。”

杨行密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有理。但钱镠必须明白,淮南的威严不容挑衅。”

方永泰微微一笑:“杨将军英明。我主公钱镠,愿以长子元僚为人质,换回顾将军。望将军念及旧情,放过我军一马。”

杨行密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但你必须记住,下次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

谈判在一种沉重的气氛中达成。顾全武被释归吴越,见到钱镠时,这位铁汉跪地痛哭,无地自容。而少年钱元僚则告别父母,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登上了前往淮南的船只。

“元僚,你要记住,今日之耻,他日必雪。”钱镠紧紧握住儿子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钱元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父亲,我会等你来接我。”

苏州虽暂时易主,但钱镠保住了核心力量,赢得了喘息之机。他未深责顾全武,而是全力整军经武,尤其加速扩建水军,以太湖为基地,打造更强舰队。他告诫臣下:“淮南之患,日后必为大敌。今日之屈,乃为来日之伸!”

运河边的烽火暂熄,但更深沉的暗流正在酝酿。少年钱元僚在淮南为质的命运,将成为缠绕吴越与淮南未来数十年的复杂纽带。

这场以子换将的博弈,没有真正的赢家。但乱世之中,能活下去,能保住最核心的力量,就有翻盘的希望。钱镠望着北方,知道这场较量,远远没有结束。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