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杏花村的村民们便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了苏清瑶家院外,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既好奇又忐忑的神情。

冰窖已经建成,猪肉也已储存妥当,但那毕竟是眼不见为实的东西。这“神仙手段”究竟能不能长久,大家心里还是没个底。

院门“吱呀”一声打开,苏清瑶和沈君彦并肩走了出来。

“苏神医,那……那肉还好吗?”一个胆大的妇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苏清瑶微微一笑,并不答话,而是转身对沈君彦道:“君彦哥,劳烦你开窖,取一块肉,再取一小盆冰出来。”

沈君彦点头,走到那个覆盖着厚厚稻草的土堆前,搬开木板,一股白色的寒气瞬间从洞口冒出,让围观的村民们齐齐发出一声惊呼。

片刻后,沈君彦提着一块被冻得硬邦邦、表面还挂着白霜的猪后腿肉走了出来,另一只手则端着一个装满了碎冰的陶盆。

那猪肉,色泽鲜红,与新宰杀时别无二致,没有丝毫腐坏的迹象。而那盆碎冰,在晨光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凉意。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这下好了,咱们的肉能放到过年了!”

村民们欢呼雀跃,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苏清瑶却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她接过那块冻肉,拿到厨房。众人好奇地跟在后面,只见她手起刀落,竟将那坚硬的冻肉片成了纸一般薄的肉片。

随后,她又采来院中几片薄荷叶,取了些昨日在山中发现的野山楂,与碎冰一同放入碗中,用木槌捣碎,再兑上清甜的井水,最后从一个小陶罐里舀出一勺黏稠的、暗红色的糖浆淋了上去。那是她用村里仅有的一点麦芽糖和山楂熬制的。

“大家来尝尝这个。”苏清瑶将几碗散发着清凉果香的冰饮递给村长和几位年长的老人。

村长张正德迟疑地接过碗,只见碗中红绿相间,冰粒浮沉,光是看着就让人暑气顿消。他试探着喝了一小口,一股冰凉酸甜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炸开,顺着喉咙滑入腹中,仿佛将五脏六腑的燥热都一扫而空。

“好!好喝!老婆子我这辈子没喝过这么舒坦的东西!”张正德的老伴第一个叫出声来,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这……这简直是琼浆玉液啊!”张正德也是一脸震撼,三两口便将一碗冰饮喝得干干净净,只觉得通体舒泰。

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苏清瑶笑着又做了几份,分给他们。一时间,院子里满是孩子们满足而快乐的吸溜声。

这碗简单的冰镇酸梅汤,其带来的震撼,甚至不亚于昨日的“点石成冰”。它让村民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冰带来的好处,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保存食物”这个基础认知上。

看着众人脸上的喜悦,苏清瑶知道,时机到了。

她清了清嗓子,对村长说道:“村长,我想和您,还有村里的几位叔伯商量一件事。”

见她神色郑重,张正德立刻收起了笑容,严肃道:“苏神医请讲,只要是为了村子好,我们都听你的。”

“好。”苏清瑶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缓缓开口,“我想,把我们的‘冰’,卖到镇上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

她的话音刚落,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

“卖冰?去青州镇?”

“乖乖,那可是金贵东西!听说镇上福满楼里的一小块冰,就要卖几十文钱呢!”

“咱们这‘寒冰石’做的冰,能卖出去吗?人家能信吗?”

“是啊,万一被人当成妖术抓起来怎么办?”

村民们的反应,全在苏清瑶的意料之中。这正是她需要打破的认知壁垒。

张正德也是满脸凝重,他挥手止住众人的议论,沉声问道:“清瑶丫头,你……为何有此想法?咱们现在有肉吃,守着这冰窖,安安稳稳度过这个夏天不好吗?”

他的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安稳,是这些在饥荒中挣扎许久的人们最渴求的东西。

“村长,各位叔伯,”苏清瑶的语气平静而坚定,“猪肉,总有吃完的一天。可这粮荒,却不知何时是个头。我们不能只看着眼前,更要为长久计。”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寒冰石’,是上天赐给我们杏花村的宝藏,是我们在绝境中的生机!青州镇的富户、酒楼,在炎炎夏日对冰的需求极大。而我们,有他们没有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可是……”一个村民犹豫道,“这事儿风险太大了。万一……万一被人觊觎,知道了‘寒冰石’的秘密,咱们村子岂不是要大祸临头?”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苏清瑶赞许地看了那人一眼,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位大哥说得对,所以,我们不能声张。我的计划是,由君彦哥带领几位身手最好、最信得过的兄弟,我们乔装成进山采药的药农,先运送一小批冰去镇上试试水。”

她的目光转向沈君彦:“我们不直接叫卖,而是去找镇上最大的酒楼‘福满楼’。只要他们的掌柜识货,我们就有了第一个稳定的买家。我们只说这冰是‘深山寒潭’中偶得,量少珍贵。这样一来,既能卖出高价,又能掩人耳目。”

她的一番话,条理清晰,将风险、策略、目标都分析得明明白白。原本还心怀忧虑的村民们,渐渐地被她说服了。

是啊,光守着存粮,终究是坐吃山空。唯有主动出击,将这天赐的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铜板,再去换成粮食,才是长久之计!

“清瑶,这冰要如何运送?从咱们这儿到青州镇,要走两个时辰的山路,只怕还没到镇上,冰就全化成水了。”沈君彦提出了最关键的技术问题。

“这个我也想到了。”苏清瑶走到墙角,那里放着一个半成品木箱。她解释道,“我会用双层木板制作箱子,中间的夹层用捣碎的木炭和干稻草填满,最里面再铺上一层厚厚的棉布。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隔绝外面的热气,保证冰块在两个时辰内不会融化太多。”

保温箱!这跨越时代的造物,再次让村民们听得目瞪口呆。

村长张正德看着眼前这个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年轻女子,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打消了。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将拐杖在地上一点,掷地有声地说道:

“干了!”

“咱们杏花村的命,都是你救回来的!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老头子我豁出这张老脸,给你做担保!”

“我们都听苏神医的!”村民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齐声高呼。

人心,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凝聚起来。

行动立刻展开。

村里唯一的木匠,在苏清瑶的亲自指导下,连夜赶制了两个精巧的保温木箱。妇人们则将家中压箱底的旧棉衣都拿了出来,拆出棉花,塞进木箱夹层。

沈君彦挑选了五个村里最机灵、脚程最快的后生,个个都是打猎的好手。他们反复检查自己的武器,商议着进城的路线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暗号。

而苏清瑶,则带着几个心思细腻的妇人,在冰窖中忙碌。她们将冰块切割成大小均匀的方砖,用干净的稻草细细包裹,再小心翼翼地放入保温箱中。

出发的前一夜,整个杏花村灯火通明。

苏清瑶站在院中,看着那两个承载着全村希望的木箱,心中也有一丝紧张。这第一步,至关重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别担心。”沈君彦不知何时站到了她的身后,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带着一种能让人安心的力量。

苏清瑶回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丝毫的怀疑,只有全然的信任。她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嗯,我相信你。”

翌日,天还未亮。

苏清瑶、沈君彦以及五个精挑细选的汉子,背着两个沉甸甸的保温箱,在全村人的默默注视下,踏上了通往青州镇的山路。

晨雾弥漫,前路未知。但他们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一簇名为“希望”的火焰。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