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蝉鸣渐渐歇了声,九月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进教室时,舒棠音才真正意识到——高三真的来了。

她抱着一摞新领的复习资料走进教室,黑板上“距离高考278天”的红色数字格外醒目,比高二时的倒计时牌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压迫感。林薇薇已经占好了两人常坐的第三组靠窗位置,正踮着脚往窗外望:“音音你看,岑墨也来了!”

舒棠音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岑墨背着黑色书包从楼梯口走来,身边没跟着苏晚——自从高二下学期末竞赛结束,苏晚就把重心转回高考复习,两人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一起讨论题,只是偶尔在走廊里遇见时,会打个招呼,放学一起回家。

“听说岑墨竞赛拿了国家级奖项,高考能加分呢。”林薇薇小声说,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划着重点,“不过他还是跟以前一样,一来就刷题。”

舒棠音点点头,把复习资料放在桌上。她翻开浅灰色错题本,扉页上密密麻麻记着高二时的目标,如今本子已经快写满,页脚的小笑脸也从最初的歪歪扭扭,变得圆润又清晰。她想起高二那场关于“早恋”的风波,现在回头看,不过是高中生涯里一段小小的插曲,早已被更紧迫的学习节奏覆盖。

班主任走进教室时,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他手里拿着分班名单,却只是简单说了句:“高三不分班,大家还是原来的伙伴,一起冲刺高考。”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小小的欢呼——熟悉的同学、熟悉的座位,总能让人在紧张的高三里多几分安心。

“岑墨,”班主任忽然看向第一组最前面的位置,“你竞赛成绩优异,接下来可以适当兼顾高考复习,有什么学习经验也多跟同学分享。”

岑墨点点头,声音依旧很轻:“好。”他手里还拿着高考物理复习册,显然早已规划好高三的节奏——即使有竞赛加分,也没有放松对高考的准备。

开学第一节课是物理,老师抱着厚厚的真题卷走进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刷一套真题,先从基础题型入手,逐步攻克难点。”他把试卷分下去,又补充道,“岑墨可以多做些压轴题,舒棠音、林薇薇你们几个进步大的,重点巩固中档题,确保不丢分。”

舒棠音接过试卷,指尖在熟悉的物理题上划过。她想起高二时总觉得电磁题很难,如今再看,那些曾经让她头疼的题型,早已在一次次整理错题中变得清晰。林薇薇凑过来,皱着眉指一道力学题:“音音,这道题的临界条件我还是没找对,等下课间你给我讲讲呗?”

“好啊,我先把基础题做完,咱们一起分析。”舒棠音笑着说,手里的笔飞快地在草稿纸上演算——高三的学习节奏比高二快了不少,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

午休时,舒棠音和林薇薇去食堂吃饭,刚好碰到岑墨。他和张扬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各放着一份简单的盒饭,手里拿着英语单词本,边吃边记。林薇薇拉了拉舒棠音的胳膊:“咱们别过去打扰他们了,他现在肯定在赶进度。”

舒棠音点点头,和林薇薇找了个离他不远的位置坐下。她看着岑墨专注的样子,忽然想起高二时自己还会因为他的目光而紧张,如今却能坦然地看着他的方向,心里只有对“优秀者”的认可——高三的目标太明确,所有人都在朝着高考冲刺,早已没有多余的精力在意无关的情绪。

下午的自习课,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舒棠音正整理物理错题,忽然听到前面传来轻微的讨论声——是岑墨在给同桌讲压轴题,思路依旧简洁清晰,几句话就点出解题关键。周围的同学悄悄竖起耳朵听,偶尔有人小声提问,岑墨也会耐心解答,不再像以前那样独来独往。

“没想到岑墨高三愿意跟大家分享解题思路了。”林薇薇小声说,手里的笔飞快地记着笔记,“咱们也赶紧听,说不定等下能用到。”

舒棠音点点头,把岑墨提到的“等效法”记在错题本上。她忽然觉得,高三就像一场集体冲刺的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却也在不经意间互相扶持——岑墨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学神”,而是身边愿意分享经验的同学;她和林薇薇也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搭档”,而是能在疲惫时互相打气的伙伴。

放学路上,夕阳把人行道染成暖橙色。林薇薇晃着书包,规划着高三的学习计划:“咱们每天早上六点半到教室早读,晚上留到八点刷题,周末去图书馆整理错题,怎么样?”

“没问题。”舒棠音笑着答应,心里满是踏实的期待。她想起高二时的自己,还在纠结与岑墨的距离,如今却只想着如何在高考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那些曾经的小情绪,早已在成长中被打磨成更坚定的目标。

走到街角时,舒棠音无意间瞥见苏晚从隔壁班出来,正和同学讨论着数学题。她朝苏晚挥了挥手,苏晚也笑着回应,两人没有多余的交流,却在目光交汇的瞬间,读懂了彼此眼中的坚定——高三的路上,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即使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互动,也能在各自的轨道上,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舒棠音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错题本,页脚的笑脸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温暖。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