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灯灭了又亮,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童话小镇的截图,手指在发送键上悬停了两秒,最终只回了个“嗯”。

屏幕的光映在墙上,那座歪屋顶的小屋仿佛在呼吸。我盯着它,忽然意识到——我们堆的不是火山,是坐标。每一次失败的重建,都是在为这一刻校准方向。

雨后的夜空气湿润,窗外的树叶还挂着水珠,偶尔滴落一声,像是倒计时的滴答。我起身走到窗边,远处楼宇的轮廓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而我的出租屋,像一座孤岛,漂浮在数据与现实的缝隙里。

第二天一早,林晚晴发来消息:“昨晚睡得还好吗?”

我正咬着从便利店买的饭团,差点被呛到。这语气,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我知道,那场黑暗里的同步,并非幻觉。

我回复她:“屋顶钥匙还在,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开门。”

她没接这个话茬,过了一会儿发了条语音,声音压得很低:“今天表演课,孩子们要演《白雪公主》。”

“你演皇后?”

“我演旁白。”她轻笑一声,“还得负责翻PPT呢。”

我刚想调侃她是不是又要用彩虹客服君当教学案例,王小满突然从工位隔板探出头来,嘴里叼着根棒棒糖:“默哥,主管说今天要查系统日志,建议你把游戏界面关了再摸鱼。”

“我没开。”我顺手把游戏窗口最小化。

他翻了个白眼:“得了吧,你昨天那套‘跨场景心理模型’讲得挺顺溜,但别真把自己当成教育专家。”

我没理他,低头继续处理投诉单。

刚点开一条关于“快递单字体太小影响阅读体验”的反馈,手机震了一下。

林晚晴发来一张照片。

画面是教室大屏,上面赫然显示着游戏界面——一座歪歪扭扭的小屋,烟囱冒着彩虹烟,旁边飘着一行字:“给棉花糖的第37次建造尝试”。

我手一抖,饭团掉在了键盘上。

她紧接着发来文字:“手滑了……刚投屏准备放PPT,结果跳出这个了。”

我秒回:“现在怎么办?”

“已经拔线了。”她回复得很快,“但群里有人截图了。”

我盯着那张图,脑子里自动浮现出家长群炸锅的场面。果然,不到十分钟,她又发来一段语音,语气平静:“我跟他们说,这是‘数字童话共创’实验的一部分,老师也在用游戏记录教育过程。”

我松了口气。

她补了一句:“其实……也不算完全骗人,对吧?我们确实在一起盖房子。”

我看着那句“第37次建造尝试”,忽然觉得有点好笑。三十七次,每次都差那么一点儿,要么屋顶塌了,要么地基歪了,就像极了我们之间那些没说出口的话。

我打字道:“下次试试三角屋顶,稳定性高。”

她回了个笑脸。

我没告诉她,我把那张截图保存了下来,设成了电脑桌面。

下午三点,客服系统突然卡了一下。

我正回复一条“客户觉得退货流程像解数学题”的投诉,点击“发送”后,弹窗跳出:“您有新邮件”。

我皱起眉头。公司邮箱从不会在这种时候提醒。

点开一看,收件人是客服工号,发件人一栏空白,标题写着:“种地吧邻居·番外篇”。

附件是一组像素风连环画。

第一张:一个小人背着背包在森林里打转,头顶气泡写着“信号弱”。

第二张:一朵太阳花从天而降,手里举着彩虹桥。

第三张:两个小人并肩站在田里,一起种下一颗发光的种子。

最后一张:太阳花背对画面,走向远方,留下一行字:“明天带孩子们去自然农场写生,要寄明信片给你。”

我盯着最后一句,心跳慢了半拍。

这是她。

只有她会用“写生”当借口说想见面,只有她会把游戏里那首主题曲的旋律藏在画面节奏里。

我立刻翻看系统日志,发现这封邮件是通过游戏内嵌邮箱跳转推送的,属于跨平台同步漏洞,技术部早就标记为“低风险非恶意”。

也就是说,她是故意的。

她用这种方式,绕过现实的审查,把一封不能明说的信,塞进了我的工作后台。

我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

王小满又探出头来:“怎么,收到情书了?”

“差不多。”我把屏幕合上一半,“就是不知道该不该回。”

“你还犹豫?”他啧了一声,“人家都给你画小人了,这都第几集了,《心动的信号》都没这么含蓄。”

我没接话,但当晚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登录游戏。

她的角色不在线。

农场里,那座彩虹小屋还在,门口堆着一筐彩虹萝卜,旁边插着块木牌:“火山堆好了,等你来盖屋顶。”

我站在角色旁边,没动。

我们之前试过太多次盖屋顶。系统总在最后一秒报错,要么材料不足,要么天气突变,有一次甚至因为服务器维护直接回档。

可这一次,我没想修屋顶。

我打开仓库,把所有库存的彩虹作物都搬了出来——彩虹南瓜、彩虹萝卜、彩虹玉米,一株一株地围着小屋种成一圈。

它们在夜光下泛着微光,像一道发光的花环。

我截图,设为手机锁屏。

然后发了条消息:“收到了,明天等你明信片。”

发完我就退出了游戏。

手机安静了几分钟。

直到快十二点,她回了一句:“你种的花环……怎么跟我今天画的一样?”

我没明白。

她发来一张手绘草图:一圈植物围住小屋,排列方式和我种的一模一样,连那株歪了点的彩虹玉米位置都分毫不差。

“这是我刚才随手画的。”她说,“准备当明信片底稿。”

我愣住了。

我们谁都没提过要这样种。

可我们做了同样的事。

像某种无声的契合。

我重新登录游戏,想再看看那圈花环。

刚进画面,系统突然弹出提示:【生态共鸣值+1,解锁图鉴片段:童话小镇·街道布局】。

新画面出现:俯视角的小镇,石板路弯弯曲曲,两旁是矮矮的房子,最中央,正是那座歪屋顶的小屋。

而环绕小屋的那圈植物,赫然变成了街道的轮廓线。

我还没来得及截图,林晚晴发来消息:“我刚上线,看见花环了。”

我打字问:“你也看到新图鉴了吗?”

“看到了。”她回复得很快,“街道……好像我们之前走过的路。”

我正想问她指的是哪一段,游戏界面右下角突然跳出一行小字:【明信片已寄出,请查收】。

我刷新邮箱。

没有。

客服系统也没提示。

可就在我准备退出时,手机“叮”了一声。

不是游戏,不是微信,是一条短信。

来自一个陌生号码,只有四个字:信箱有信。

我冲下楼。

小区的信箱常年积灰,周阿姨总说要换电子锁,一直没落实。

我输入密码,拉开铁门。

里面躺着一张明信片。

正面是手绘的彩虹小屋,背面写着:“今天孩子们画了他们的‘理想家’。有个小朋友说,屋顶要歪一点,因为‘歪的房子才装得下笑声’。我想了想,觉得他说得对。”

落款是:“来自自然农场的太阳花”。

我翻到正面,发现小屋的烟囱上,用极细的笔尖画了一把钥匙。

和那天夜里,我在黑暗中看到的一模一样。

我抬头看向二楼。

我家的灯还亮着。

手机又震了一下。

林晚晴:“你收到……”

消息只发了一半。

我回:“收到了。”

她没再打字。

我站在信箱前,把明信片贴在胸口。

远处传来便利店开门的声音,周阿姨探出头来:“小陈,这么晚取信?”

我点点头,没说话。

她笑了笑,递来一袋切好的苹果:“新到的,甜。”

我接过,道了谢。

转身时,手机屏幕亮起。

林晚晴发来最后一条消息:“明天写生,我带相机。”

我站在原地,忽然意识到——

她没说“拍孩子们”。

她说的是“带相机”。

我攥着明信片,指尖微微发烫。月光从云层缝隙里漏下来,照在金属信箱的边缘,像一道银线,把我和那个未完成的明天连在了一起。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